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3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格瓦拉和老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6 1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序:这篇文章一直在心中酝酿了很久,但一直迟迟不敢动笔,因为这个主题实在太庄严。

   前几天偶尔在南方体育上看到了张晓舟先生的《像切一样战斗》的文章,虽然他的落脚点在中青队,但也轻描淡写的有一点格瓦拉与马拉多纳比较的创意,这个创意与埋藏在我心中很久的那个梦想竟不谋而合。于是也就唤起了我完成这篇文章的冲动。
      
      我的书桌前有一张切·格瓦拉的画像,多少年来,我一直疑惑,在这张褪色模糊的画像中,他那双痛苦而坚毅的眼睛为什么如此清晰的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的书桌前还有一张画像-马拉多纳的画像,多少年来,我也一直疑惑,这两个伟大的阿根廷人的眼睛为什么这样相似,相似得就像一颗慧星在十几年后穿过同一块天空! 马拉多纳似乎也醒悟到这种相似,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喊出了"像切一样战斗"的口号,现在他的手臂上又文上了切的头像。
      这两个伟大的阿根廷人给当时的权贵留下了惊恐的回忆,也给现在的人民留下了惊艳的遐想。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在这种回忆与遐想中去聆听他们的脚步声。
      他们的人生轨迹的起点都是潘帕斯草原,我到今天还在惊讶,这片风灵的草原上到底藏着的是一种怎样神奇的魔力和一种怎样隐秘的激情,能够前后滋润出这样两个独立而相似的灵魂,孕育出这样两代火爆而壮烈的神圣?是因为古老的高乔人骄傲而坚忍的血统世袭,还是因为草原上那轻灵的海风的吹拂熏陶呢? 潘帕斯草原在一般中国人的心中,也许只不过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理名词,但在我,却是一个朝圣者心中的耶路撒冷,是一个不小心一脚踏入后便不再愿意出来的神秘的庭院。
      马拉多纳和切·格瓦拉从草原上走出来后,都成了革命者。虽然他们革命的图腾不同--切的革命图腾是红色旗帜下瞄准心脏的一柄手枪,马拉多纳的则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的双腿下那灵动跳跃的足球。
      但他们收割的革命主题是一样的--格瓦拉进行的不单是那次最后胜利的古巴海岛上的革命和那次最终失败的玻利维亚的丛林革命,他用他那游击战士带血的脚印,走出来的更是一条人世间自由的个性文化的追梦道路。??在他身后的马拉多纳带给人们的革命也不单是那次"一个人的战斗"。
      他给足球带来了一种具有更深层意义的革命,他以他那天真,狂野的性格在足坛掀起了另类的狂飙,他使得足球进入了一种自由释放的个性时代。从他开始,足球场上才开始赋上了那种绚丽多姿的个性色彩和风情魅力。而在马拉多纳以前,不管是那个面容清瘦的荷兰人,还是那个吊着膀子作战的德国人,抑或是那个已被神化的巴西人,他们脚下虽然也有过漂亮的足球,但你在他们身上看不到这种张扬的个性魅力。 就像红色阵地应该感谢切·格瓦拉一样,足球也应该感谢马拉多纳!如果没有他那次天真的革命,足球要变得单薄的多,枯燥的多。
      有人说把革命当家常便饭的格瓦拉是个政治上的黑客,否定一切,叛逆一切,解构一切,颠覆一切。有人说他记录在那个后来很出名的摄影艺术家的胶卷上的,也记录在很多人心里的那双眼睛,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的眼睛。
      马拉多纳是一个流浪的吉普赛人,他在那份游荡的叛逆天空下像野草一样的歌唱。他叛逆到可以凛然无畏的去撞击国际足联那阴气森重的大门,可以肆言无忌的去嘲笑政治,以至于我现在还在庆幸马拉多纳没有成名在1978年那个阿根廷正处于军政府的专制统治时代。
      马拉多纳的这种撞击和嘲笑不同于那个城府极深的巴西人,那个巴西人似乎也进行过这种撞击和嘲笑,但他其实不过是在作秀表演和玩弄阴谋,而马拉多纳却是在真诚的吐露心声!
      提起那个巴西人我想起了去年评选世纪最佳而引发的论战。其实我一直认为那个巴西人最多不过是有点像中国的毛泽东,曾几何时,过于轰轰烈烈的吹捧和造神运动使得本来还有点传奇色彩的毛泽东和贝利褪尽了身上残余的的那点传奇色彩,而变成了一具没有血肉的干枯的的神像,对于一具干枯的神像,你永远也不会倾注,寄托一种很深厚的感情,最多只不过是投过去敬畏、疑惑的一睥罢了。 格瓦拉和马拉多纳则让我们看到了真挚的生命在流动。
      毛泽东在年轻时也有过"书生意气,挥斥方酋,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气风发,但晚年的毛泽东更像是一个玩弄权术的政客,这种权术的玩弄在文化大革命中却玩得很尴尬,贝利也会玩弄权术,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偶尔不小心抖露出来的丑闻也很容易很巧妙的遮掩过去,但在去年的那次世纪评选中我们看到了这个狡辩的巴西人的尴尬。
      马拉多纳和格瓦拉却永远是个天真的革命者,也许他们有时也会玩一点智慧的游戏,但在他们那双眼睛里,你永远也找不到一丝政客的虚伪和狡猾。 格瓦拉和马拉多纳都是革命的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在那两双眼睛里,你便可以读出那永不放弃对理想的执著,对浪漫的追慕。他们革命奋斗的脚步在生命的旅程永远不会停止,正如格瓦拉的漫歌:"我的活动的房子将再长出来两只脚……"
      所以格瓦拉就注定会放弃古巴的工业部长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继续戴上他的贝雷帽,右手拿着手枪,左手捧着心脏来到了玻利维亚的丛林中,直到他的行囊中只剩下聂鲁达的《漫歌集》和一本高等数学习题。 马拉多纳也就注定会放弃1986年墨西哥高原上的光环,继续穿上了那领蓝白剑条衫,拖着疲惫但强悍的脚步来到了1990年烦闷的意大利和1994年狂躁的美利坚。??但作为一个革命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他们注定不会是欢乐英雄,他们注定就是悲剧的主角。就像那个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他们奋斗的末日就是他们灵魂的死亡。
      格瓦拉的躯体和灵魂早在1972年被玻利维亚军人的子弹洞穿;马拉多纳的灵魂也早在1994的那个夏天死去。
      谁害死了切?这个问题已经被人遗忘。
      一切都已经谢幕了,就连那个为格瓦拉摄下那张珍贵照片的摄影艺术家也在今年死去。 那个时代真的离我们远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8-24 21:58:00 | 只看该作者
久没看到这样隐忍的激情,这样纯粹的文字,这样深邃的思想了.我的手指对我说,这次再不回帖,就太说不过去了~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8-27 20:38:00 | 只看该作者
脚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8-27 22:1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卧室的墙上挂着切的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8-28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好啊,爱屋及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8-28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切是阿根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8-28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当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8-28 20:59: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我、也写篇每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9-18 23:41: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从文法上来说,"切"是兄长的意思,切.格瓦拉其实不是他的名字,而是表示格瓦拉大兄

很多时候,我都愿意称呼老马为切.马拉多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9-25 20:46:00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巴西人怎么能和我们的领袖相提并论.
他晚年做的那些事一般人是无法理解他用心良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5 14: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6楼 切·格瓦拉是二十世纪英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一个富有堂吉诃德精神的乌托邦战士。他出身于阿根廷马黛茶庄园,名牌大学毕业后,放弃家庭提供的富裕生活条件,也惜别了阿根廷最大牛场主千金小姐的爱情,去周游世界,当一个扶危济困的医生。从此,他开始了浪漫而又光辉的生命旅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5 15:30:00 | 只看该作者
切格瓦拉的原名是 埃内斯托·拉斐尔·格瓦拉·德·拉·沙拿   “Che”是西班牙语中打招呼的常用语
加在人名字前 表示亲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5-12 05:27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