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邪药师门风暴分舵正式开张!

[复制链接]
26#
发表于 2005-6-19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麦冬泡得白白胖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6-20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特里,小若最近一直都在上火,现在也没什么其他症状,就是总会犯昆比较没精神,前一段胃口不太好,吃不下什么东西。嗯,上火ms有一个月了还没好,喝冰糖水虾米地根本缪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6-20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特里托格内亚在2005-6-19 19:19: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我是钱在2005-6-19 17:29:00的发言:
5555555555楼主JJ救命啊!
  我这几天持续低烧,咳嗽,不爱吃饭,整天混混欲睡但是又睡不实,晚上还做噩梦老醒
  好象,有一个多星期了,吃了药。
  

你哪儿人~~~~~~~~前一段时间你们那儿是不是下了很多雨,而且天气很热?
你这是感冒关起了[]
香薷10克、厚朴5克、白扁豆5克,熬水饮(不宜久熬,开了就关火),熬三次混合一起喝
一贴就行
[/quote]大亲特里……
我们这几个下午都下了好大雨……天气倒不热,没见过这么凉的六月[]
姐姐的意思是说一碗药加水熬三次,还是先熬三碗再倒一块熬一碗?
多少碗水熬成一碗?[]我比较笨的说……
另外……我这几天可不可以去爬个山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6-20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楣豆在2005-6-19 21:03:00的发言:
老是觉得口渴怎么办呢?
MS糖尿病就是这个症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6-20 09:5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我是钱在2005-6-20 9:24: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楣豆在2005-6-19 21:03:00的发言:
老是觉得口渴怎么办呢?
MS糖尿病就是这个症状[]
[/quote]

曾经害怕过这个,被妈妈狂骂[]

后来没瘦反而胖了,就放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5-6-20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哇,原来这里有名医啊,以后有病可以不上医院了:)

想问一下特里大人,发疱疹应该吃什么能快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10:18:00 | 只看该作者
嗯~~~~~~~
党参 10 茯苓15 苍术 10 甘草3 生石膏 10 藿香8 佩兰8
一贴,一般熬法
脾困湿土,暑湿化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5-6-21 00:27:00 | 只看该作者
好亲切的地方,MS学到不少诶~~

可惜O是个懒人,这种熬药药方啊估计只能在古装电视剧里看看别人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5-6-22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ew313在2005-6-20 10:09:00的发言:
哇,原来这里有名医啊,以后有病可以不上医院了:)

想问一下特里大人,发疱疹应该吃什么能快点好。

具体一点……颜色,形状,位置,大小,时间,饮食习惯[em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5-6-22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特里托格内亚在2005-6-22 11:44: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jew313在2005-6-20 10:09:00的发言:
哇,原来这里有名医啊,以后有病可以不上医院了:)

  想问一下特里大人,发疱疹应该吃什么能快点好。

具体一点……颜色,形状,位置,大小,时间,饮食习惯[em20]
[/quote]

那个不问了,基本好了.

我想问一下特里大人,心窝痛是怎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5-6-22 20:54:00 | 只看该作者
原因很多了
检查过没有?如果检查没问题,就是神经痛
没必要管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5-6-22 22:02:0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美女:

由于工作性质上网频繁,每天起码十小时面对电脑,臀部以下肌肉有时更是长期受压,

没办法啊,不幸~得了痔疮~—-  _—!

请问,平时饮食该怎样?用什么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5-6-23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用肛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20: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麦克格雷迪在2005-6-22 22:02:00的发言:
请教美女:

由于工作性质上网频繁,每天起码十小时面对电脑,臀部以下肌肉有时更是长期受压,

没办法啊,不幸~得了痔疮~—-  _—!

请问,平时饮食该怎样?用什么药?

平时注意少吃辣椒等上火的东西,如果还不严重不需用药。注意多活动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6-24 15:06:00 | 只看该作者
盖楼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鉴于施工方进度缓慢,影响了业主的入住,希望施工方加快进度。
现赠送卫生宝鉴前言一篇,以示鼓励。

                                                卫生宝鉴前言
有天地然后有生命,有生命而后有医药。医药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也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的,同时医药的进步又是人类文明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纵观世界历史,有的人群因疾病而消失,有的文明之花也因疫疠而枯萎------,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也与中华民族自己源远流长、风格独特的医学文化分不开。无论是从吸取先民优秀的医学成果为现代人民身体健康服务,还是出于对中国医学文化维护中华文化健康成长之历程的了解,都有必要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必要之了解。出于此,我们特编辑出版这套《卫生宝鉴》系列,对中国古代医籍进行系统整理和介绍。

  

一、   中国医学发展简史

传说的历史看,中医几乎与中华文明同步。自岐黄问医,神农尝药,医学便在中国历史的蒙昧状态中产生了。就象中华礼乐文明肇自轩辕黄帝时期一样,传说中医药的发生与定型也在5000年之远的黄帝时代。宋张杲《医说》曾据《帝王世纪》、《世本》、《内经》、《本草》等文献考证,所有早期医林人物,诸如岐伯、巫彭、巫咸、余跗、雷公、桐君、伯高、玉女、玄女、素女等,都是黄帝之臣,特别是文献说:“岐黄问对,始有《内经》”,《世本》作篇又说“巫彭始作医”,更明白不过地告诉人们,医学的产生正在黄帝之时!黄帝时代固然是传说的时代,黄帝纵非一个真实的人物,但也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亦即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代表。黄帝之世始有礼乐,黄帝之世已创医药,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也不仅仅是人们出于对黄帝始祖的神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距今4000—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骨针、骨锥,有的无穿空无锥颖,说明并非作鏠纫之用,而与《内经》中的“九针”之铍什、锋针绝类似。604年代在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石制砭石,都是中国医药伴承受着文明社会到来而诞生的真实写照,是医与礼同源共贯的原始物证!

至夏代,大禹治水,身体偏枯,手足胼胝,传为禹步。文献又载大禹之时,伯益经山际海,记其异物,遂为《山海经》。《山海经》载有“操不死之药以距死气”的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之人,还有十巫行医、灵山采药的记载,更有大荒海外异物奇兽药用功能的记录。《山海经》一书,已记载 120余种药物。《山海经》纵然不是夏代伯益所著,而其中所记上古之事十分辽远,其绝非战国秦汉事迹可知。

只不过当时医巫同体,迷信与科学薰莸同器,医药的灵光被巫师的迷信所晦而已。即使以现殷墟出土的信史资料甲骨文论,这一现象犹然存在。在甲骨文中,人们在辞中反映出明确的疾病分辨能力,诸如“疾目”、“疾首”、“疾耳”、“疾齿”、“疾舌”、“疾言(咽喉痛)”、“疾自(鼻)”、“疾身(腹)”、“疾足”等十馀种疾病,同时还记载了生儿育女、梦幻臆病等疾病现象,表现出较强的疾病分辨水平。但是,这些见于卜辞之中的零星疾患资料,并未体现出时人如何用医药进行诊治的记录,而是以祈求先祖的降灵和天神的赐神,来予以平复。这一现象,也许就是古汉语中“医”之或体从“巫”作“毉”的原因吧?(按,医字繁体又从“酉”作“醫”,酉即酒也,酒为百药之长,酒亦药也,故医字从酉)也是“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的子曰之最好注脚。

“周人尊礼,事鬼敬神而远之”(孔子说),于是有张扬人类文化功能,贬斥神巫作用,进行巫医分途之革命。《周礼》巫、医两官分途,一属之《天官冢宰》,一属之《春官宗伯》,官有分属,职有专司:“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云云,纯为祭祀巫祝之事。又曰:“医是由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云云。这里,不仅将巫医职事分别甚明(尽管祝官还带有“除疾殃”的功能),而且还规定要依据医师治病救患成功的业绩来分配其俸禄,这无疑对巫、医的彻底分道扬鏕,加速医学技术的提高具有最直接的促进作用。周代医官进一步职业化、专业化,出现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职业。

东周时期,王权下移,礼乐崩坏;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从前只见于王官,只活跃于内庭的医师(或巫师)散在草野,布于民间,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游走于民间,出入于朱门蓬户的著名医生。医和、医缓、扁鹊等人,就是这批人物的代表。他们继承先辈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总结前辈的医疗经验,奔走四方,扶病起废,医术往往出神入化,深得人们爱戴。《史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鄣,闻贵妇人,即为帶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痺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爲小儿医。隨俗为变。在周人医学分科的基础上,扁鹊将中医学进一步专业化了;同时他还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治方法,实施了药物疗法、针灸疗法和手术疗法等治疗手段。

随着医疗实践的增多,医疗经验的积累,人们对医药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提高,在春秋时期有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曲礼》)、“三折肱知为良医”(《左传》定公十三年)之说,表明对医药知识经验积累的重视。这一时期,伴随着诸子百家争鸣这一学术形势,医学家们自觉地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引入医学理论领域,作为争鸣的百家之一活跃于学术领域,这不仅促进了中国医学理论的系统化和哲学化,而且为先秦时期的诸子争鸣丰富了内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被证明是早于秦汉之际成书的《黄帝内经》,就是这一时期医学的重要遗著。后来班固撰《艺文志》将其与《诸子略》并列为《方技略》,于此可见其重要地位焉。

经春秋战国的发展,医药学在秦汉时期进入了成熟悉和定型期。秦始焚书坑儒,“医药种树之书”不焚,使战国以来的医药文献和成就得以保存。汉代社会,学术文化进入中国历史一繁荣期,汉武帝独尊儒术,但是其他诸子文献也得到了很好的搜集整理和保存,中医文献也是如此。司马迁《史记》为医林人物设立了专门的《列传》,扁鹊、苍公、淳于意等一批名医事迹得到完整的记录。汉成帝时,向、歆父子领校群书,按排了时任侍医的李柱国“校方技”,方技者即医书是也。依据这次整理成果改编而成的《汉书艺文志》,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著录了36家医学著作,可见其时医学成果之夥 !特别是著录时将神仙置于方技之末,这既反映了当时巫、医分离未能彻底的历史实际,也高扬了巫祝在医疗领域退居次要地位的时代主旋律马迁在《扁鹊列传》中将“信巫不信医”列为疾病“六不治”之一,更是对巫祝作用的彻底否定。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汉文帝时候入葬的大批文书,经整理医学著作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二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方》、《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十五种,这批抄录于秦汉时期的医籍显然是春秋战国医学成果的记录,在汉代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汉代医学的一项伟大成就是《黄帝内经》的整理和结集,这为整个中国医学奠定了从脏象、病机、运气,到诊法、治则等一系列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从而为中国医学确立了最高的学术经典 !

东汉末年,医圣张机(字仲景)在总结时人以及前贤的临床诊治经验,撰著《伤寒杂病论》(含《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一书,对治疗外感热病和内科疾病以及部分外科、伤科和妇儿科疾病诊治理论和经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辨证施治”的中医治疗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三国志》、《后汉书》华佗传都记载,华佗发明麻沸散麻醉病人,以进行刳肠浣胃、剖判腹背等大型手术。《关羽传》所记“刮骨疗毒”,《抱朴子》所说张仲景“穿胸以纳赤饼”等故事,当亦是此类麻醉药的神效。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中医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著《脉经》,在前代著作《难经》“独取寸口”诊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使之规范化,并归纳了二十四种脉象,提出了脉、证、治并重的理论。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影响到国外。 6世纪传到朝鲜、日本,11世纪阿拉伯帝国著名医家阿维森纳(Avicenna 980~1037)所著《医典》中便吸取了《脉经》资料,17世纪时《脉经》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流传。除《脉经》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西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西晋葛洪的《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和方书的代表著,制药方面有南北朝雷敩的《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南北朝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病因病机专著,隋唐之间的《颅囟经》是儿科专著,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代还有眼科专著《银海精微》,孟诜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蔺道人的伤科专著《理伤续断方》,咎殷的产科专著《经效产宝》等。

此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从南北朝开始有太医署的设置,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立医学教育机构。

宋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政府创设“校正医书局”,集中了当时一批著名医家,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收集、整理、考证、校勘,出版了一批重要医籍,对促进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宋代开始设立官办药局,推广以成药为主的“局方”。在宋代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于1026年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次年又主持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针灸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

金、元时期,出现了医学流派,称为“金元四大家”,《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序曰:“儒之门戸分于宋,医门戸分于金元。观元好问《伤寒会要序》,知河间之学与易水之学爭;观戴良作《朱震亨传》,知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之学爭也。然儒有定理,而医无定法,病情万变难守一宗。”总目所谓“医分于金元”即指金代刘完素(刘河间)的“寒凉派”、张子和的“攻下派”、李东垣的“补土派”和元代朱震亨(号丹溪)的“滋阴派”。金元医学流派的形成 宋廷在公元1126年被迫南迁,

北宋时的文化中心处于金的统治之下。由于北宋时医学理论探讨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在金朝所辖地区的一批民间医生为了解决因当时战乱环境出现的医学新问题,开始了新学说的探讨,出现了医学流派之间的理论争鸣。在此以前,由于地域习俗,或医家个人经验等原因,也曾出现过医家偏爱使用寒药或热药的现象(如民谚称:“藏用檐头三斗火,陈承箧里一盘冰”,即说石藏用好用热药,陈承好用凉药),但没有形成学派之争。金元时的医学学派争鸣则不同,各派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和与之相对应的治疗主张,有自己的追随者和影响面。他们处于同一时代、同一地区,又都以《内经》为学术渊源所在,但却对疾病的产生和治疗有着迥然不同的见解,这表明他们在各自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内经》

中的理论思想予以深入的发掘。  学术上的新见解往往是为了纠正时弊或解决新问题而发。北宋时对《伤寒论》的研究比较多,而伤寒家们遇外感热病多从伤寒考虑,好用温热药;由于对外贸易的发达,外来的香料药也为当时的许多医家所好,《和剂局方》的许多成药,即多香燥之品。因此滥用温热香燥药物已成时弊。宋金对峙,战乱频仍,疫病流行,运用古代的成方已适应不了新的医学实践,因此,金代刘河间、张元素均从运气说入手,提出新的见解。张元素的名言:“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可以看成是金元医家要求变革、对医理进行新探讨的共同思想基础。刘河间的《素问玄机原病式》着重阐发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认为其中以火热有关的病机最多。他还认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中,火热有二(火、暑),其他四气也都能化火生热,火热又往往产生风、燥。因此,他的见解是“六气皆从火化”。从这一立场出发,刘河间治当时的伤寒(实则多为后世的温病),多用寒凉药,创制了一系列的清热通利方剂,故后世将他作为“寒凉派”的代表人。刘河间的弟子和私淑弟子继承了他的学术思想,形成了“河间学派”。这一派成就最大的是张子和,他认为天下太平之时,人多静逸,静属阴,用温药解表发□,有些效果。但像他所处的天下大乱之时,战争、饥荒、赋役迭相扰动,动属阳,诸病从火化,再用辛温就不行了,应该用刘河间的辛凉之剂。鉴于当时某些医生好补成风,滥用香燥,故张子和旗帜鲜明地提出治病必先攻邪,邪去则元气自复。他的攻邪思想落实在发展和丰富了□、吐、下三种治疗大法上,故后世将他称作“攻下派”代表者。张子和的□吐下三法与《素问》及《伤寒论》某些论说也有密切关系。

与刘河间同时代的张元素则是易水(张氏为易州人)学派的创始人。这一派的成就在于对脏腑病机学说有新的阐发。张元素十分崇尚张仲景用药法,认为用此治内科杂病也有神效。 他在治疗内科病时, 主张以脏腑的寒热虚实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尤其强调“养正”,正气强, 邪自除。 他的学生李东垣发展了脏腑辨证和“养正”说,以《素问》“土者生万物”立论,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李东垣根据他在战乱环境的医疗实践,体会到“饮食劳倦则伤脾”(《难经》),而脾胃为生化之源,人以胃气为本,因此他创制了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方,用以调补脾胃。故后世称他为“补土派”代表。李东垣的弟子罗天益,继承了重视脏腑辨证的传统,又对三焦辨治续有发挥。王好古则发展了“阴证”论,主张用温养脾肾法进行治疗。以张元素、李东垣为轴心的易水学派,重视内伤证的脏腑调治,和重视外感证的六气皆从火化的河间学派在看问题的角度及处方用药上大相径庭。因此两派传入互相抨击,指责对方学说在某些临床问题上的失误。

从学术发展角度来看,易水学派在观点和用药方面并无突破性的创新。重视脏腑辨证,在《金匮要略》、《中藏经》中已有体现。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更是明显地依据脏腑寒热虚实用药。脾胃的重要性在《素问》中也已直陈无余。李东垣等承其余绪,续加弘扬,其处方用药虽有独特处,但仍未脱离 《和剂局方》 温补辛燥药的窠臼。相比而言,河间学派无论在理论还是用药方面都是一种革命。 他们一反伤寒用药、 服食用药、《局方》 用药均偏温燥的积弊,运用新的思路从 《素问》病机十九条中引出了火热论的观点,这不仅对当时外感热病的治疗有现实意义,而且还为温病学说的兴起打开了道路,影响深远。当河间学说在元代传至南方的朱丹溪之后,由于地域环境发生了变化,其学说又进一步得到发挥。朱丹溪认为南方的疾病,湿热较多,湿热和火热病机不同,不可套用河间治火热之法,更不能采用《和剂局方》的辛燥香窜之方。朱丹溪受理学影响很深,对《素问》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把医理和哲理相结合,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见解,主张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来补肾养阴,创造了太补阴丸等一系列方剂来实现他的见解,因此后世称他为“滋阴派”的代表人。朱丹溪的学术见解在明初风靡全国,影响很大。由河间学派衍生出来的温热学派,在清代发展到了一个高峰,而其基本的出发点,仍是刘河间对火热证病机理论的阐发。因此,从历史的高度来看,河间学派开拓的是一大块医学新领域,其成就远在易水学派之上。

金元的医学流派从整体分为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近现代又将这两派中卓有建树的四位医家称作“金元四大家”,按他们的治疗学术主张分别称之为寒凉派(刘河间)、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滋阴派(朱丹溪)。其中朱丹溪虽源自河间,但其立论和治疗的重点实际上已转向了内科杂病。明代以后,金元两派的直接攻讦渐次消失,但由此而引起医学理论争鸣却愈演愈烈,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与《内经》时代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形成相比,金元的医理探讨又螺旋形地上升了一个层次。结合新的医疗实践阐发新说,并建立与新说相适应的一整套理法方药,是金元及其以后医理探讨的新特点。

明清时代的医学流派 金元医家的争鸣,掀开了此后各种医学流派蜂起的序幕。根据新的医疗实践创立新说,改变古方,以治新病,是金元各派医家的共同特点。传统古方(主要是张仲景方)的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明代前半期,朱丹溪、李东垣的学说影响甚广,滋阴、补气法的运用已近乎泛滥。明末清初,中国的文化界又有一个小复兴时期,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均有新的发展。为了更深一步地发掘早期经典著作中的朴素的辨证施治思想,一批卓有见识的医家把《伤寒论》研究推向新的境界。他们借整理《伤寒论》为由,不断地阐发各自对伤寒证治的新见解。这一风气在清乾(隆)嘉(庆)以后,受儒学考据之风影响,更加炽盛,形成了历史上的伤寒学派。

在金元学派发展的基础上,明代中后期又形成了一个“温补学派”,首倡者为薛铠、薛己父子,影响及于晚明之赵献可与张景岳,继而发展了肾与命门、阴阳的理论。这一派认为,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治病则应重用温药和补药。明代时,就有一批医学家要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别开。

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其中一批影响较大的医学家,如著《温热论》的叶天士,著《温病条辨》的吴又可,著《温热经纬》的王孟英等,这一学派被称为温病学派。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派,其中一批著名医学家如唐容川、恽铁樵、张锡纯、张山雷、杨则民等人,他们主张“中西医汇通”和“衷中参西”等,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历史上各医学流派,此伏彼起,互相争鸣,互相补益,促进了学术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5-6-24 15:07:00 | 只看该作者
二、中医基础理论

   汉族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是临床医疗和保健防病的指导思想。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汉族医学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活动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

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平衡失调和破坏,则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等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汉族医学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指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对于运气学说,历代医家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多数人持肯定意见,但也有人持否定态度,如清初张倬认为“四方有高下之殊,四时有非时之化,百步之内,晴雨不同,千里之外,寒暄各异,岂可以一定之法,而测非常之变耶。”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包括心包时称六脏)、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脏属阴, 主要功能是藏精气;六腑属阳,以消化、腐熟水谷,传导排泄糟粕为主要功能。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功能活动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脏象概念还包括体内精、神、气、血、津液等,这些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腑腑功能正常,这些生命元素也就充足旺盛;若其因病而损伤,则脏腑的功能也会失常。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相连的络脉,分别联系不同脏腑,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还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调整经络气血运行,以治疗脏腑躯体疾病。

  病因学说在汉族医学中占重要地位。治病首先要辨明病因;而明确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汉族医学强调整体观,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以及体内各脏腑间的功能协调。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上述统一协调关系的失常,也就是正气和邪气交争过程的表现。 正气是机体防御致病因素侵袭、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邪气是可以造成疾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等,它们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都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正邪相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程演变的基本机制。在临床上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

  临床诊治 汉族医学的主要诊治原则是辨证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治疗方针,并进而选择具体的药物或非药物疗法。但辨证之前必须深入了解病情,这就要依靠诊法。

  诊法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汉医强调四诊合参,全面诊察,综合分析,但结合具体病情,可能侧重某一或某几方面的诊察。问诊,意在了解症状、掌握病程、探寻病因,是掌握动态情况的主要途径。切诊中的脉诊则最具汉医特色,有时对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起决定性作用。

辨证是临床诊治的核心部分。通过四诊取得临床资料后就要认真分析判断,辨别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阶段、邪正盛衰以及发病机制变化。这样得出的综合性结论便是“证”,是进一步决定治疗方针和对策的主要依据。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已总结出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其中有的具有普遍意义,有的主要是针对特定类型的疾病。掌握这些方法进行正确辨证,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取得预期的疗效。

治则治法指治疗原则和在其指导下的具体治疗方法。治病求本是汉医治疗的基本法则,许多其他法则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的。 根据对“ 证”的正确判断,对相同的疾病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疾病可以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这便是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法则。而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称正治。汉医强调鉴别疾病的本质和现象,分析病证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乃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法则。汉医还重视个体差异以及时令地域对疾病的影响,于是又有“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法则。

  在具体治法方面,汉族医学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汗、 吐、下、和、温、清、消、 补等八法是基本治法。八法不仅概括了药物方剂的主要功能,对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药物以天然药(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部分)为主。药物知识来自临床实践,具体应用的效果也要通过实践来验证。但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已总结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药物理论,可用以指导临床用药。

  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形式是方剂,就是根据君、臣、佐、使等配伍原则,将相关药物综合成方,用以加强药效便于临床应用。

  针灸包括针和灸两部分。针是针刺人体腧穴,灸是以燃烧艾绒熏灼腧穴部位的皮肤或病患部位,目的都是治病保健。其作用主要是刺激针灸穴位,疏通经络脏腑气血运行,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消除疾病和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针灸治疗也遵循辨证论治法则,根据疾病

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气血等不同证候,选取穴位,以不同的补泻手法,或针或灸,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按摩又称推拿,是用特定的手法在人体的体表进行按压推摩,用以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和滑利关节,从而消除疾病、保健强身。按摩的理论,也是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为基础,常用按摩部位即经络腧穴。除医生根据病情操作外,常人也可以自我按摩作为保健养生之法。

预防疾病 汉族医学推崇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内经》早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历代以来,对预防方面有着很多措施和经验,包括锻炼体质、讲求卫生、预防免疫等内容。五禽戏、太极拳、导引按摩以及人痘接种术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养生又称“摄生”,旨在通过自身的调摄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身心健康的目的。汉医养生,由整体观出发,重视身心的交互影响,强调对时令地域的顺应,而且特别注意生活调理和体质锻炼以扶助自身正气。养生的具体方法,大致包括养护精神、调节饮食、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药物调养、气功按摩和医疗体育(如五禽戏、太极拳、各种武术)等内容。

气功渊于古代“导引术”,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方法,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气功强调要身心息并调,精气神并练,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调养元气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5-6-24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三、中医基本典籍

中医基本典籍,内容多样,种类繁多。《汉书艺文志》著录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著作72种;其《楼护传》又称:“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誦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可见班固已将医书分为医经、经方(又称方术)、房中、神仙、本草五大类。马王堆出土医书则以经络、脉法、病方、导引、养生、房中、胎产等为主要内容;《隋志》子部醫方著录256部4513卷;《唐志》叙只说丙部第十四为医方,“以纪药饵、针灸。”具体则在明堂经脉类著录16家35部231卷(都是黄帝内经、针经、难经、脉经等讲医学理论、经脉、针灸原理的书);医术本草类二十五家(都是医方本草类著作)、养生十六家、病源单方二家、食经十家(相当于药膳)、杂经方58家、类聚方一家,共110家共3789卷。《新唐志》医术类著录64家120部4416卷、失姓名16家;《新唐书》子部有两类纪医籍:“十六曰明堂经脉类,十七曰医术类”,其在明堂经脉类著录16家35部231卷、失姓名16家;在医术类著录64家、120部、4416卷、失姓名38家,分类基本与《旧唐书》同。

宋郑樵《通志艺文略》愤诸家之不分类别,故其《总叙》曰:“学术之茍且,由源流之不分,书籍之散亡,由编次之无纪。易虽一书,而有十六种学,有传学,有注学,有章句学,有图学,有数学,有谶纬学,安得总言易类乎?诗虽一书,而有十二种学,有诂训学,有传学,有注学,有图学,有谱学,有名物学,安得总言诗类乎?道家則有道书,有道经,有科仪,有符箓,有吐纳内丹,有炉火外丹,凡二十五种皆道家,而浑为一家可乎?医方則有脉经,有灸经,有本草,有方书,有炮炙,有病源,有妇人,有小兒,凡二十六种皆医家,而浑為一家可乎?故作《艺文略》。”于是其医方类分“脉经、明堂针炙、本草、本草音、本草图、本草用药、采药、炮炙、方书、单方、蕃方、寒食散、病源、五藏、伤寒、脚气、岒南方、杂病、疮肿、眼药、口齿、妇人、小兒、食经、香薰、粉澤”26种,共著录662部7382卷;明朝制定医院,分13科。《宋史》艺文志子部有“医书类”,不再细分;《明史》则只在子部艺术类下设“医术”一目,连三级子目都未摊上。《四库全书》嫌诸家分类“颇为繁碎”,认为“诸家所著往往以一书兼数科”,如何分隶科目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于是在子部医家著录时“通以时代为次”,有选择地收录医书96种1813卷,其存目著录医书94种681卷,附6种25卷,总目共介绍医书196种、2519卷。

但是中医著作分为不同类别是客观存在的事情,故近人曹焕章辑印《中国医学大成》,又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外感病(下又分伤寒丛刊、温暑丛刊、瘟疫丛刊)、内科、外科(下分外科丛刊、伤科丛刊、喉科丛刊、眼科丛刊)、妇科、儿科(下分儿科丛刊、瘟疹丛刊)、针灸(下分针灸丛刊、按摩丛刊)、医案、杂著(下分医论丛刊、医话丛刊)十二类著录医学群籍。

       等人的《中国医籍考》考察中国历代已佚未佚医籍约近万种,分为       等类目,这可视为中国医学文献的主要类别和基本家当了。

尽管有的分类,有的不分类,而分类的有的分得多,有的分得少,都无改于医学发展的具体实际,只不过是目录学家备自的认识有深浅罢了。如果以今天医学的眼光看,这些分类繁杂的医书,不外三大类别,其一即医经,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针经等为主,其他后世各家各派谈医理、诊法、脉学的,都是这些基本典籍的繁衍,都可以归入医经忘我工作下;其二是本草类,以讲药物性味为主,其他讲药物种植、打集、炮制等内容的书集,可以归入此类。其三是医方类,即以收入录治病方剂为主的书,至于分为外科、内科、妇妇、儿童,只是该类应用的问题,都应在医方内予以收录。

况且古代目录书中著录的这些书大部分亡佚,许多书的内容只能通过残存的叙跋、著录略知一二,有的只有通过书名聊加归类。除非研究中国医学史(特别是中国医学文献史),没有必要对这么多的医书一一说过子午卯酉来。对于初学和实用来说,掌握一些基本医籍已为不易了。为简便和实用起见,我们这里主要分医经类、医方类、本草类三大类进行介绍。下面即以这些分类对中医典籍略作述要。

先谈医经类经典。首先使用“医经”是班固的《汉书》。《说文》曰:“医,治病工也。”“经,织纵丝也。” 刘熙曰:“经,径也。”亦即纲领性文献。“医”以别其类属,“经”以定其性质。“医经”言者,乃谓医学之纲领,医家之要术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剂)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愈)为剧,以生为死。” 从班氏的叙述可见,凡是阐述人体生理机能,病理病原,诊治原则和方法,对临床处方,针刺艾灸,推拿手术等,具有指导意义的著作,都属于“医经”。医经是在中医理论、诊治方法等方面具有奠基作用和指导意义的书籍。此类书籍《艺文志》著录“《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鵲内经》九巻、《外经》十二巻,《白氏内经》三十八巻、《外经》三十六巻,《旁篇》二十五卷”,共7家、216卷。七家中除了《黄帝内经》18卷(又分《素问》9卷、《灵枢》9卷),后世仍有传本外。此外其他《黄帝外经》以下几部都已失传。

扁鹊据说是黄帝时的名医,后来春秋时期的秦越人因医术高超,亦号扁鹊。后世托名扁鹊撰的有秦越人撰《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卷、《扁鹊偃侧针灸图》三卷,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遂谓“《扁鹊内外经》即本《黄帝内外经》而引申发明之,今可考者唯《难经》及《针灸图》二书。”《白氏内、外经》也已不传。白氏为何许人也不清楚,春秋战国以迄秦汉都无白姓名医。姚振宗根据古汉语中“白”字通“伯”的现象,推测说“疑此白氏即岐伯而称伯氏者”。岐伯有无其人尚在疑似之间,更遑论此著书之白氏即伯氏|、伯氏即岐伯呢!至于《旁篇》更不知其类矣。

后世所传“医经”类著作主要有:《黄帝内经》(含《素问》《灵枢》)、《难经》、《伤寒杂病论》(含《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针灸甲乙经》等。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国医学的奠基之作,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汉志》著录18卷。共有162篇。由《素问》与《灵枢》(各9卷)两部分组成。中国医学史上素有“岐黄问对,爰有《内经》”之说,其实这是一部托名“黄帝”的著作,撰者已难以稽考。前人已有“观其意旨,殆非一时之言;及其撰述,亦非一人之手”之说,这是非常正确的,为后世医家所认可。其著述年代历来多说,经今人考订,其基本内容写成于战国后期;迄于汉代,陆续有所补订,也许李柱校方书对《内经》的最后积集成书有重要作用。内容大致包括摄生(养生、预防)、阴阳、脏象(脏府之生理、病理反映,并包括五脏六府、“奇恒之府”之功能)、经络(十二经、奇经八脉)、论治(包括治则和治法。治法如针、砭、灸、汤药、药酒、按摩、气功、温熨及贴药等外法)、药性理论、运气学说等。这些论述,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她所贯穿的统一的整体观、发展的变化观和不息的恒动观,都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的学术思想,构成了中国医学的主要特色。

《难经》也是早期中医理论著作。一名《黄帝八十一难经》。《隋书经籍志》著录为2卷,后世或分为3卷、5卷不等。隋以前托名黄帝撰,唐以后则多题为扁鹊(秦越人)撰,然而实际作者并不可考。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采用“问难”的形式,设81问,以解疑释难,故名《难经》。书中经常引用“经言”,据考是指《素问》、《灵枢》二经,其中又以引用《灵枢》之言居多。该书的内容较《内经》更为贴合临床医疗,这表现在较少讨论人体发育、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理论问题,而是致力于突出解决与临床诊察治疗紧密相关的一些学术难点。其中以论脉最有特色。该书明确指出“独取寸口”,从而简化了在《内经》中多见的遍身诊脉法,这种切脉分部法与《内经》的三部九候法相比,更为简洁易行,从而促进了中医的诊断技术的发展。这种单纯以寸口脉(桡动脉近腕处)作为切脉部位的作法一直沿用至今。

《伤寒论》是以论述伤寒热病为主的奠基性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东汉末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共10卷。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16卷,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将其中有关伤寒证治等原文重予编纂,北宋治平二年(1065)复经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加以校订,成为当时《伤寒论》之通行本。其内容大致包括辨伤寒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以及“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此三篇多数学者认为系王叔和编写,非仲景手撰)、辨痉湿□、辨霍乱病、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并治……;还介绍了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及其禁忌。全书以辨六经病脉证和治疗为主体内容。作为临床医学典籍,《伤寒论》记述了 113方(其中禹余粮丸单有六名,故实缺一方)。内容以六经辨证为纲,方剂辨证为法。其代表性的治疗方剂则有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柴胡汤、理中丸、四逆汤、真武汤、乌梅丸等方,并列述了各方的方药组成、用法及主治病证。

 从《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可知,作者张仲景因其宗族中大半死于伤寒,遂“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诊断上融会了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对伤寒各证型、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和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析。《伤寒论》运用精细的辨证思路和方法,并据较规范化的诊疗原则确立治法,这就是后世所说的“辨证论治”。这一先进的诊疗思想,成为后学者在诊疗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诊治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具有独特而完整的医疗体系。

在治法上,此书以内服方法为主。从方药治疗的药性分析,已概括了□、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或单用、或数法结合应用、或分阶段论治,方治灵活而法度谨严。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尊之为“经方”,誉为“众方之祖”。这些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验证,为中医方剂治疗提供了变化、发展的基础。

《金匮要略》是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的奠基性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全称《金匮要略方论》,3卷。为东汉张仲景原撰《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原著散佚,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北宋治平二年(1065)校正医书局根据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中所见此本之蠹简文字重予整理编校,取其中以“杂病”(指以内科病证为主,兼及其他科少数病证)为主的内容,略去伤寒部分,编成《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阐述内科等病证数十种,治疗方剂262首(包括附方),其编法的特点是将方剂列于病证之下,使学者在仓卒之际易于检用;又选取魏晋迄北宋初一些名医、名著中散在之效方,附于有关病篇之后(分篇多以症候相关或病位、科别相近者合编于一篇中)。全书自“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至“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止。所述病证包括内科杂病方面的有:痉病、中暍、百合病、狐惑病、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痈、咳嗽上气、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宿食、痰饮、消渴、 水气、黄疸、惊悸、 吐衄、下血、胸满、瘀血、呕吐哕、下痢等40多种常见病。诊病突出脏腑辨证,施治示后人以脉证规范。其辨证论治的思想方法,为中医内科学及其他临床学科奠定了基础。

除内科病证外,此书也兼论部分其他临床科病证的证治。妇产科如月经病、带下、妇人杂病、妊娠及产后等病证;外科如肠痈、浸淫疮等病证。此外还载述急救卒死、脏腑经络病脉、饮食宜忌、中毒等内容。仲景论病,较重视病因、病机之阐析,施调理、法、方、药之精挈合拍。书中总结了东汉以前有关杂病的丰富临床经验,为后学者提供了辨证论治和方药配伍的基本原则。治疗部分所列述的大量实用效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作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在前人方治基础上所进行的总结、提高。此书不仅是内科临床工作者须予必读,视为经典;于后世各科医疗实践和方剂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难经》的影响下,晋代王叔和写出了论脉专著《脉经》。《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脉学的专著。共10卷,晋代医家王叔和撰。历史上曾有多种《脉经》,如《素问·示从容论》提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隋唐时期,黄公兴、秦承祖、康普思、王子顒、甄权、李勣等也曾著有《脉经》,但都已佚失。王叔和《脉经》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24种,对每一脉象的性状及其主病都有明确叙述,并举相似之脉,分8组排列比较。又对人迎、神门、气口和寸、关、尺各部位脉象的阴阳虚实变化,以及所主病证作了论述;例举40余种杂病的脉象;讨论诊脉时间、疾病将愈和难愈的脉候、百病死生之脉及季候变化所反映的不同脉象等。此书首次系统归纳24种脉象,初步肯定左手寸部脉主心与小肠、关部脉主肝与胆、右手寸部脉主肺与大肠、关部脉主脾与胃、两手尺部主肾与膀胱等寸关尺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编排体例较混乱,选材或有不够严谨之处。北宋时,林亿等人对该书作了校订,更动了部分篇次和内容。商务印书馆、人民卫生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排印本、影印本和校释本。六朝高阳生曾将本书要点重新整理,编为歌诀,题为《王叔和脉诀》。

《针灸甲乙经》是魏晋间医家皇甫谧所著。其书对针灸学术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幼年过继于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少不好学,20岁后始发愤读书,从垣席学习儒学,成为当时著名的经学家。42岁时因患风痹疾,苦聋百日,方开始涉猎医学。他鉴于医经重复,互错之处甚多,且偏于理论阐述,不切临证实用,故取《黄帝针经》(即《灵枢》)、《素问》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词,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厘为十二卷”,著成《针灸甲乙经》。该书是中国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备的针灸专著,也是《内经》的重要古传本。另撰有《寒食散方》两卷,现已不存,但部分佚文尚可见于《诸病源候论》和《医心方》等书。

经方,即医疗方书。班固说:“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也就是说,经方类书籍,一要懂得“草石”的性能,亦即精通药理;二要能审视疾病的轻重深浅;三要懂得药物的疗效;四要懂得各药性味的配伍关系。这样才能病对药投,否则如果无的放矢,药不对症,还不如不治的好。《汉志》著录经方类书籍有“《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创疭瘛方》三十卷。《妇人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共11家,274卷。这些书籍都已不存。前六种方书都是治疗常规内科疾病的,《客疾方》则是治疗旅行在外所感疾病,包括后世水土不符、气候不适应等造成的疾病;《金创方》则为治外科病、《疭瘛方》和《妇人婴儿方》皆治妇科、小儿科疾病;《汤液经法》似为治药之书。可见,汉代以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都得到相当的发展,都已著有专书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方》、《杂禁方》,也是经方类著作,不知道与《汉志》所录有没有联系?

经历代医人的经验积累,现在传承下来的方书非常丰富,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方书139部4923卷、单方10部325卷、蕃方11部105卷,共160种。由于方书这样之多,后世又对魏晋以前之方称为“经方”,对唐宋以后的称为“时方”以示区别。经方、时方之称从时间概念上分,即古方和新方;从性质上分经方即已经过汰选的经验方,它们历时悠久,配伍严密,盛水不漏;时方则是近时产生的方剂,当然也是经验方,只是不象经方一样历经沙汰,配伍严密罢了。郑樵的方书已含经方、时方,单方则是民间所传,略当赵学敏之《患雅》,蕃方即民族医方,如今之蒙医、藏医、傣医之类。

今存重要方书主要有《五十二病方》、《肘后各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等专书,此外各类医经、本草、综合性医书中也载有不少方剂,也是从事方剂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料。

《五十二病方》为中国已发现的最古医方,记述52种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疾病种类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以外科、皮肤科疾病为多。每种疾病少则一二方,多则二三十方,全书共291方。治疗内容包括药物、灸法、砭石及外科手术割治等。书中药名达 240余种。

《肘后方》全称《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东晋葛洪著,系将其所著《金匮药方》(一作《玉函方》)撷要而成。后经梁代陶弘景增订为《补阙肘后百一方》。金代杨用道再次增补方成今本《肘后备急方》收录了直至 4世纪时民间验方验法多种。全书共8卷70篇。在葛洪的生活年代,战争频仍,疾疫流行。他广泛收集民间验方验法,结合个人经验,辑成此书。所载方药价廉效著,治法简便易行。该书主要论述内科急性病证,兼及外伤科及五官科等。最早指出沙虱病(恙虫病)系沙虱所致,并描述了沙虱的生活习性。还提出“温病”为疠气兼挟鬼毒相注所致,超越《内经》传统的病因概念。所介绍的小夹板固定伤骨法以及捏脊手法等至今仍在使用,而角法则为拔罐法之原型。以青蒿绞汁治疗疟疾的经验更为今日青蒿素抗疟药发明之远因。本书还保留一些现存他书未载的前代方剂,故有一定文献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5-6-24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刘涓子鬼遗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原为十卷,晋末刘涓子汇集晋前外科医方而成,托名“黄父鬼”所遗。南宋齐代龚庆宣将原书整理、编次,改为五卷,亦冠以刘涓子之名。本书基本上反映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外科方面的主要成就,其中包括金疮、痈疽疮疖, 疮疥癣、汤火伤及部分皮肤疾患。在理论上以《灵枢·痈疽》为指导思想。卷一收录金疮、出血、骨折、肠出等创伤外科的脉因证治,论述精要,医方简明,大部分内容为历代金疮科著作所转录,被誉为中国较早的军阵外科著作。余四卷载述疡科多种病证的诊断、预后判断、早期治疗思想及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等。所录 140余首医方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原则;在局部处理上强调早期切开或针烙排脓引流;并收载多种外用药剂型。

《千金要方》 全称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30卷。唐代孙思邈约撰于永徽三年(652)。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明代后,有按《道藏》析为93卷者,内容相同。唐初,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迅速,医家乃有可能广泛总结前人经验著书立说。孙思邈集录东汉至唐初各家医论,治疗方剂,并将个人治疗经验融会其中,编成《千金要方》。该书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2卷,儿科1卷,五官科1卷,内科15卷(内中10卷按脏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养生2卷,脉学1卷及针灸2卷。共计233门,方论5300首。《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和许浚《东医宝鉴》等书,均以《千金要方》为重要参考资料。 日本还于1974年成立了“《千金要方》 研究所”,可见本书影响之深远。

《千金翼方》是《千金要方》 的姐妹篇。 30卷。唐代孙思邈撰成于682年。作者以“羽翼交飞”之意,借喻与其前著《千金要方》相辅相成,故名《千金翼方》。其规模和体例大致与《千金要方》相近,但加强了药物学的介绍和增加了对《伤寒论》的论述。在前四卷药录和本草中强调运用地道药材,对野生品种的驯化及药物的采、种、炮制,保藏等也均有详述。作者晚年得见张仲景的《伤寒论》,乃在本书中设伤寒二卷,创“方证同条,比类相符”(将同一处方所治各证集中于该方项下论述,本方之加减亦一并介绍)的论述方法,清代柯韵伯和徐大椿据此发展了以方名证,因方类证的探讨伤寒证治规律的方法。作者还指出,仲景治法“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明代方有执、喻嘉言进而发挥为“三纲鼎立”之说。另一方面,本书中却增加了佛道迷信的成分,禁经二卷完全是用符咒治病的内容。《千金翼方》为后世医著及日本、朝鲜等多种医著所引用,在医学界影响深广。

《小品方》原名为《经方小品》,12卷,陈延之约撰成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454~473)之间。书名中的“经方”,源于《汉书·艺文志》,是唐代以前对医方著作的总称;“小品”之义则取自佛教中的“小品般若”(又作《小品经》)。陈延之在本书序言中列出据以编书的《华佗方》、《张仲景辨伤寒并方》、《黄素方》等 18种经方著作, 并称其书不仅可供常人在居家及野间仓促患病时备急之用,且可供童幼习医时“宜先学此小品”,故本书系陈延之从当时尚存的部帙浩大的诸家经方中择其简要精约者编撰而成,并名之为《经方小品》。本书内容包括用药序例,本草药性,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疾病治疗,急救疗法,灸法要穴等。本书对内科疾病如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脚气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谓维生素□缺乏症 )已有较深刻的认识,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本书对晋唐医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在唐代以及同期稍后的日本的医事律令中均列为医学教科书。原书已失,其逸文存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中、日古典医籍中。

《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修方书。因五代战火,方书散佚,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于太平兴国三年 (978),命翰林医官王怀隐、王□、郑彦、陈昭遇等负责整理前代医方,至淳化三年(992)撰成《太平圣惠方》100卷,总280余万字。有宋太宗序。书首述诊脉法,处方用药,以次论述五脏病证、伤寒、时气、内、外、五官、骨伤、金创、妇、儿、食治补益、针灸等,共分1670门,方16834首。各门之前均冠以隋代《诸病源候论》有关病因论述,其后分列处方和各种疗法。值得重视的是本书保存了许多古医书的原始面貌。如有关伤寒与杂病方证就保存了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条文原貌, 与今本不同。 另如本书卷五十五所载“三十六种黄证候点烙论并方”,“三十六种黄点烙应用俞穴处”,均为已佚医书《点烙三十六黄经》的内容。 卷九十九和卷一百“针经” 和“明堂”,亦系宋以前人亡名氏所著《□经》和《黄帝明堂灸经》之内容,今均罕见。此外,儿科记述的急惊风、慢惊风;外科记载的痈疽“五善七恶”之说,眼科“开内障眼论”记载的针拨内障手术之详细过程,均为中国现存医书中之早期记录。既有临床实际意义,又显示了中国医学1000年前的发展水平。

《普济方》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医方著作。原作168卷,《四库全书》本改编为 426卷。由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主持,滕硕、刘醇等编于永乐四年(1406)。本书广泛搜集明初以前历代医籍中的方剂,并兼收笔记杂说及道藏、佛书中的有关资料,以汇辑伤寒、杂病、妇科、儿科等各科医方为主, 旁及方脉、药性、运气、 针灸、本草。共收医论1960则,方剂61739首,附图239幅。全书大致可分七大部分。一为方脉、运气总论。二为脏腑身形。三为诸疾,包括诸风、伤寒、时气、热病、咳嗽、喘、痰饮、积聚,以及诸毒、杂治、食治、乳石、服饵、符禁等。四为诸疮肿,分为疮肿、痈疽、瘰疬、瘿瘤、痔漏、金疮、刺疮、虫兽伤、折伤、膏药等。五为妇人,汇辑妇科经、带、胎、产四类病证医方。六为婴孩,包括儿科诊治。七为针灸,包括针灸总论、经络腧穴及各种病候的取穴。此外还附“本草药品畏恶”和“本草药性异名”。本书编于明初,旧籍多存,所引方书不下150余种,其中不少现已亡佚,因此书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医方资料。由于搜罗务广,书中不免间有重复、□牾之处。因卷帙浩繁,久未重刊,故流传不广。

本草医书即是药物学著作,因入者以草本之本为主,故以本草称中药。“本草”类图书《汉志[不载,但是“本草”一词《汉书》凡三见,一是《楼护传》谓护能“诵医经、本草数十万言”;二是《郊祀志》谓成帝时,“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诏七十馀人皆归家。”颜師古曰:“本草待诏,谓以方药本草而待诏者。”三是《平帝纪》载“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學、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至者数千人。”说明本草类医书汉代已存,只是《汉志》失于著录尔。今天仍然传下来的《神农本草》也许就是当时并不见于著录的重要药书之一。《隋书经籍志》始大量著录“本草”类著作,计有:“《神农本草》八卷。梁有《神农本草》五卷、《神农本草属物》二卷、《神农明堂图》一卷、《蔡邕本草》七卷、《华佗弟子吴普本草》六卷、《陶隱居本草》十卷、《隨费本草》九卷、《秦承祖本草》六卷、《王季璞本草经》三卷、《李当之本草经》、《谈道术本草经钞》各一卷、宋大将军参军徐叔向《本草病源合药要钞》五卷、徐叔向等《四家体疗杂病本草要钞》十卷、王末钞《小儿用药本草》二卷、甘濬之《痈疽耳眼本草要钞》九卷、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七卷、赵赞《本草经》一卷、《本草经轻行》、《本草经利用》各一卷,亡。《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甄氏本草》三卷。《桐君药录》三卷,梁有《云麾将军徐滔新集药录》四卷、李当之《药录》六卷、《药法》四十二卷、《药律》三卷、《药性》《药对》各二卷、《药目》三卷、《药农采药经》二卷、《药忌》一卷,亡。《太清草木集要》二卷,陶隱居撰。《神农本草经》三卷。《本草经》四卷,蔡英撰。《药目要用》二卷。《本草经略》一卷。《本草》二卷,徐大山撰。《本草经类用》三卷。《本草音义》三卷,姚最撰。《本草音义》七卷,甄立言撰。《本草集录》二卷。《本草钞》四卷。《本草杂要決》一卷。《本草要方》三卷,甘濬之撰。《依本草录药性》三卷、《录》一卷。《录秀本草图》六卷,原平仲撰。”等45种。此外还有大量有关种药、采药、制药等技术的著作。可见魏晋以下,本草类图书发展之盛,这与《汉志》不录的情况可以说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在唐宋时期,进而由政府组织人力增订、重修本草,本草类药物著作更为繁盛,故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于醫方下进而分“本草、本草音、本草图、本草用药、采药、炮炙”六个小目类著录了本草类著述83种。可惜这些本草著作大多失传,今天保存下来的六朝以前本草只有《神农本草经》,唐以后的本草主要有与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政和证类本草》,和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以《本草纲目》最为集大成。此外,南北朝时期已有专科药书,如阮氏所录“徐叔向等《四家体疗杂病本草要钞》十卷、王末钞《小儿用药本草》二卷、甘濬之《痈疽耳眼本草要钞》九卷”,后来沿此风而成书者,又有药膳类的《食物本草》、《食鉴本草》等。现只介绍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如下: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经典著作。又称《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撰者托名神农(中国远古传说中尝百草鉴定药物的人物)。最先著录于梁代阮孝绪《七录》。成书年代有先秦、两汉、六朝诸说。现一般认为其主体约形成于西汉,又经东汉医药学家修润增补。梁代陶弘景曾予整理。原书唐初已散失,现存者多为明末以后的辑佚本。佚文主要来自《证类本草》等药书,少量辑自《太平御览》等非医药书。全书分三(或四)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序例(或序录)或成一卷,即总论,归纳为13条药学理论原则。先将药物分为三类,上品120种为君,无毒,主养命,可久服;中品120种为臣,主养性,无毒或有毒,多为补养兼有攻治疾病之效;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又论述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七情、四气五味、采收、调剂、用法等。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的精髓。各论三卷,按上、中、下品分别记述药物的名称、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主治、别名、生长环境或产地等。其中上品如人参、阿胶、雄黄;中品如鹿茸、红花、石膏;下品如附子、大黄;书中有200多味药至今常用。本书是中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被奉为中药学经典,但因受当时道教思想的影响,书中收入服石、炼丹、修仙等内容。该书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中又将矿物药置于前列,认为雄黄、水银等剧毒药为上品,可以久服并保“不老延年”。另外,对药物的具体产地、采收时月、炮制方法、品种鉴定等很少涉及。《本草经》对后世本草学影响很大,《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等即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成。将药物以上、中、下三品作为分类法,虽然在《本草经集注》中已退居次要地位,但在明以前许多重要本草中,可常在药名下注明它的三品分类位置。

《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修的药学著作。 收药850种,在广泛实地调查基础上撰成,附有彩色图谱。唐代苏敬等儒臣和医官奉诏编于显庆二年至四年(657~659),故又称《唐本草》。该书由李勣(封英国公)领衔总定,故又名《英公本草》。原书由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总计54卷。其中《新修本草》(正文)20卷,目录 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现在传存的《新修本草》,系指其正文部分,是在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中国早期重要本草重新分类修订,并在附注中讨论了药物形态及产地等重要问题。但他处于南北朝国家长期分裂时期,局处江南一隅,凭个人之力,难以查清药物品种和产地。唐朝政府根据臣僚的建议,利用盛唐国家统一、财力丰厚的优势,组织了儒、医结合的编写班子,并下诏征集全国各地所产药物,记录有关资料,绘成彩色药图,第一次较全面地对国内药物进行了实地调查。书中最能反映唐代药物调查成果的《药图》和《图经》成书不久即失传,但它征求资料、编绘药图的经验直接给此后宋代政府编修《本草图经》以启发。今存《新修本草》,即其正文20卷。基本上保留了《本草经集注》原有内容和体例,并予以扩充和补正。该书较《本草经集注》分类更详细,内容亦大大扩充。增补药品114种,使全书药物总数达到850种。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为该书增添了不少外来药(如龙脑、安息香、胡椒、郁金、诃子等)。在苏敬等新增加的药物注文中,对药物品种等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考订,纠正了《本草经集注》中的许多错误。据记载,该书是当时医学生的必修教材。它传入日本最迟应在日本天平三年 (731),并很快被作为日本医学生的必修课。唐代陈藏器以该书为对象进行补遗解纷,编成了《本草拾遗》 (739)。此后五代后蜀及宋代诸官修本草,均以该书为蓝本进行补订。今有日本江户末期古抄本残卷10卷,近代以来多次影印出版。另敦煌发现此书古抄残篇三种,今均流落海外。

《证类本草》是北宋药物学集大成之著。全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1卷60余万言。在广泛的文献辑录基础上,收药1748种。许多已散失的医方赖其得以留存。北宋唐慎微约撰于元丰五年(1082)前后。唐慎微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行医,医术高明。他为士人治病,不要报酬,只求给他提供医药资料。《证类本草》中广博的资料就是用这种方法征集到的。在此书以前,北宋政府已先后编修了《开宝本草》(《开宝新详定本草》和《开宝重订本草》)、《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简称《嘉祐本草》)及《本草图经》。其中《嘉祐本草》在《开宝本草》基础上增补了50余种文献(其中本草16部)中的药物资料,取材精审;《本草图经》则反映了嘉祐年间全国药物大普查的丰硕成果。但此二书独立成书,不便检阅,于是唐慎微将其融合,又从 240余种医药及经史百家书中补充摘引了大量药物资料,使 《证类本草》 囊括了北宋以前主要本草的精华。《雷公炮炙论》、《食疗本草》、《本草拾遗》等重要药学著作中的许多内容被保存在《证类本草》中。另从80余种方书中引录了方剂数千首,其中包括不少今已失传的医方书。该书较《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多载药 527种,使全书总药数达到1748种。卷一、二为“序例”,收载了前代重要本草的序文和总论部分,卷三至二十九为各论,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等十部,每部又分上、中、下三品,全书附药图 933幅。卷三十为“有名未用”类,即古本所载但后世不详其用途者。卷三十一为《本草图经》中的“外草类”及“外本蔓类”。增补的药物主要来源于唐及五代几部本草,为北宋开宝、嘉祐年间两次官修本草未入选者,疗效好的甚少,但仍可据此了解药物发展的概况而有一定文献价值。全书内容广泛,尤其是炮炙和附方两部分内容大大充实。本书行文层次分明、先后有序,对资料出处均详加标注,因此由本书可以清晰看出宋以前主要本草层层增补的发展脉络。今存的《证类本草》有两个主要的版本系统:一是源于大观二年(1108)初刊的《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另一是源于政和六年(1116)医官曹孝忠奉诏校正的《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政和本草》)。这两系统的版本有40余种,主要内容相同,但文字、药序、药图仍有不少差异。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巨著。明代李时珍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52卷,收药达1892种,方剂万余首,约 190万字,它是以《证类本草》为资料主体增删考订而成的。自《证类本草》问世以来 500余年间,又积累了大量用药经验和产生了许多药学著作,需要加以汇集总结。《证类本草》粗略的分类系统和以时代分层式的编写体例已难以适应归类、检索众多药物的需要。李时珍《本草纲目》出色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他充分汲取了历代本草的编纂经验,在保留标注引文出处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对古本草的旧分类法进行变革,即采用了“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聚,目随纲举”的多级分类法。全书药物以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各部又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为序排列。每一药物以正名为纲,附品为目;“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形成了该书独特的纲目体系。这一富有创造性的体例不仅方便检索,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较先进的药物分类系统。受陈藏器《本草拾遗》的影响,李时珍确定了该书收载药物“不厌详悉”,“虽冷僻不可遗”的原则。因此《本草纲目》从800余家文献中广泛搜集药物资料,补充了药品 374种,极大地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完成了明代药物集大成的历史任务。与《证类本草》不同的是,该书并不局限于汇集资料,特别注重反映作者个人的新见解。尤其是药物品种考订方面成果累累。受儒家格物穷理及金元时张元素、李东垣医学思想的影响,该书在药学理论的系统归纳和探讨方面也颇多建树。该书药品众多,取材广博,因此其中也包含了相当丰富的自然科学(动、植、矿物学、化学等)知识。据考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讨论鸡的变异、金鱼的育种家化时均引用了《本草纲目》的资料,并称它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约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金陵胡承龙刻本),成为明末以后许多药学著作的资料源泉,产生了近百种后续性本草学著作,如《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原始》等。该书至今已翻印80余次,并东传日本,对日本的药学、植物学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里主要介绍医经、经方、本草三类医学著作,因为这三类是中国医学的基础文献,是研究中医史必不可少的要籍,也是学习和利用中医知识和成果的必读书。限于篇幅,其他医著此处只有从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5-6-24 15:11:00 | 只看该作者
四、中医古籍的整理与重印

人们常常将系统整理医籍,定在北宋时期,其实这是非常不可靠的。若乎岐伯与轩皇论医理,素女与黄帝谈养生,远乎邈矣。至于汉世,刘向主持校书,“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师古曰:方技即“医药之书。”(《汉书艺文志叙》)刘歆继之,撰著《七略》,“有《方技略》”。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著录医书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首次对《内经》、《十二病方》等早期中医书籍进行了著录。

后之历代王朝,举凡有收入书整理和著录之举者,无一不将医药之书作为诸子之一,加以收入集的整理。晋朝的《中经簿》、南朝的《七录》皆有子部(或子略),医籍为其中一类。至隋嘉则殿藏书,唐之四库馆经籍,医书著录分别达到   种。至于宋世,隨着政治的升平与经济的发展,政府还特设“校正医书局”,集中当时著名医家和学者,对历氏医籍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和考订。许多重要医著都是经宋代整理校正传下来的。

在宋代印刷医书之前,医书的传播主要靠手抄。汉魏以前的医书写录在竹简木牍和缣帛(丝织品)上。1973年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就是这一类的医书实物。造纸术发明以后,医书逐渐用纸书写,采用卷轴形式,即所谓卷子本医书。近代敦煌出土的医书多为这种类型的实物。晋代、南北朝乃至隋唐的医书基本上都是卷子本。此外,也有将医方刻石以广流传的例子(如洛阳龙门石窟的唐代医方)。北宋时,医书开始广泛地采用雕板印刷,促进了医书的校勘整理和传播。医籍由卷轴式变为现在所见的册页式。以后在近现代虽有石印、铅印等新印刷技术出现,但未改变医书的基本形式。历史上每一次书写材料和印刷条件的改变,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医书的繁荣,尤其是宋代医书由手抄转为版刻的关键时刻,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手抄书不仅费时,更大的弊病是容易脱误。传抄者往往根据自家的意见修改古书,或补充内容,这就造成了医药书内容混乱的局面。一些医家起而校勘整理经典著,如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即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加以整理,并加阐释;南齐的全元起、唐代的王冰注释《素问》,对保存古代医籍和阐释奥义很有贡献。隋、唐一统以后,政府比较重视医书的整理和散在资料的搜集。国家图书资料收藏丰富,人力物力充足,对医书整理十分有利。隋代朝廷命巢元方等编撰了《诸病源候论》,另外又组织人员编成了《四海类聚方》2600卷(今佚)。唐代政府组织杨上善等注释了《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大成》,又组织苏敬等编修《新修本草》,在全国范围征调药物标本和资料。五代后蜀又令医官韩保□在《新修本草》基础上编修成《重广英公本草》。这些由政府组织官员完成的医书整理为宋代的深入该项工作准备了条件,提供了经验。

北宋处于医书由手抄转向版刻的关键时期。由于宋代政府对医药的关注和大批儒臣医官出色的工作,使大批医学资料得以保存,为中医发展建立奇勋。北宋政府为了尽可能多地搜集民间医书,曾屡次下诏向全国征集医学资料,采用多种奖励办法,抢救了不少珍贵图书。宋初医官王怀隐等所编《太平圣惠方》及政府另外编修的《神医普救方》1000卷(今佚),北宋末政府编修的《圣济总录》,多得益于民间进献的医药资料。为了使医书整理工作更为全面深入,北宋朝廷于嘉祐二年(1057)成立了校正医书局,采用儒臣、医官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保持古籍的原貌和内容的正确。如掌禹锡等校修《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时,立例无所刊削,凡有次序调整处,均一一注明,体例十分严谨,从而保持了此前历代本草的内容原貌。校正医书局在整理文字资料的同时,注重实地调查,完成了全国药物调查征询工作。北宋官修医书 11种18次,校定了 《素问》、《难经》、《甲乙经》、《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编修了《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和《本草图经》。这些医药书实际上是中国医学的精华。它们一般由国子监刊刻,质量很高,由政府颁行各地。为加速流传,政府又采用低利润、刻小字本等办法降低书价。为了刻某些重要医书永久留传,不致讹误,北宋朝廷曾命人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镌刻在石碑上。这些卓越的工作,结束了宋以前医籍传抄的混乱局面,使中医的许多经典著作得以广泛留传,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教本,从而为此后医学理论探讨高潮的掀起准备了物质条件。宋以后历代政府都有组织编修医书之举,但无论规模、质量和意义,都无法和宋代的整理医书工作相比拟。

北宋政府组织校正的十几部重要的中医药著作,是中医文献的精华,也是宋以前医药资料的渊薮。经宋金元医家的研究和实践,又产生了一批个人著述,较好地反映了这段时期的医学水平。明清时期的医书更加众多,在部头、 内容、 形式等方面都比宋金元时期大有进步。在医学流派的纷争、各科医疗经验的积累、哲学思想的新发展、清代尊经复古和考据之风的兴起以及人口不断地增加等多种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明清时代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医学经典著作的注释和阐发 明代末期,医学经典著作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清乾嘉考据风气盛行,将注释、阐发乃至辑佚古代经典医著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清代黄元御尊岐伯、黄帝、扁鹊、张仲景为“四圣”,因此他特别重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他的这一思想,是当时一批尊经尚古医家的代表。综观明清时对古典医籍的研究,除黄元御提到的几种之外,还加上《神农本草经》,都是汉代以前的著作,于此可见当时崇古学风之一斑。

《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梁代全元起、唐代王冰等曾分别将《素问》予以注释。下此以往七八百年间,很少有高质量的《内经》注本。明代吴□的《素问吴注》,多从临症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马莳、张志聪二人均全注《素问》、《灵枢》,但马莳善长针灸,故所注《灵枢》中有关经脉、俞穴、刺法等独具匠心;张志聪集合同学及门人共成《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校注质量较高。将 《内经》 内容分类综合加以整理研究而又成果显著的有明代张景岳。张氏的《类经》结合医学的实际运用分12类归纳《内经》,较隋代杨上善的《太素》前进了一大步。滑寿《读素问钞》删繁撮要,以类相从,甚便实用。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以八类概括中医基础理论,取材精当,简明扼要,为后世医家所欢迎。沈又彭《医经读》分类最为简要。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就原篇分类,独创一格。至于就 《内经》 中某一部分理论问题予以发挥阐解者,更加众多,不胜枚举。《难经》虽在唐宋元三代均有注家,但明清以后注家倍增。明代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采用图解形式注释方式,对理解原文有一定帮助。清代徐大椿《难经经释》,将《内经》、《难经》有关内容相对照,阐其义理与渊源。对张仲景《伤寒论》的研究,已见前述。因《金匮要略》问世较晚,故元代才有注释本,而明清注本最为繁盛。《神农本草经》自明末至清代,陆续产生了辑佚本近10种,以张志聪、高世栻、姚球、徐大椿、陈修园等医家为核心的尊经派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阐释,并与张仲景用药法相对照,对发掘古代用药经验卓有成效。

随着医药实践的不断深入,医学经验积累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为了适应这一医学发展的需要,在明清时代各种总结性的或集大成的医药书籍不断涌现。药学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它集16世纪以前中国药学之大成,在所收药品种类和资料内容的丰富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峰。书中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创用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归并药物。《本草纲目》出现以后,对此后药学发展影响深远,明末及清代的药学著作大多从该书汲取营养,再加发展。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再次补充《本草纲目》以后的许多药物知识和种类。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虽然是一部植物专著,但其分类及某些植物的资料也源自《本草纲目》。

方剂学方面,明初朱橚的《普济方》,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载方61000余首,可称得上15世纪的集大成医方书。临床医书方面,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最负盛名。该书分杂病、类方、伤寒、疡医、女科、幼科六科(又称《六科准绳》),内容丰富,纲目清晰,立论较公允,甚便临床运用。此外临证医书较实用的还有明代虞抟《医学正传》、龚廷贤《寿世保元》、林珮琴《类证治裁》 等书。外、 伤科的著作在这一时期空前增多,很有影响的就有十几种, 如明代陈实功 《外科正宗》、清代王维德 《外科证治全生集》、 高秉钧《疡科心得集》等等。针灸学则以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最为引人注目,该书资料丰富,且有众多的实际经验。妇科、儿科在宋代已有集成性的著作出现,明清时期这方面的著

作在资料性方面还嫌不足,但临症治疗经验则比较丰富,例如明代傅山的《傅青主女科》、万全的《万密斋医书十种》、和清代陈复正的《幼幼集成》等,分别对妇、儿科医疗经验作出了总结。其他像眼科、喉科、气功与养生等方面也都有一些较好的医书出现。

明清时期民间印书业十分发达。为了适应学医者对医书的需求,出现了不少医学全书、类书和丛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该书辑录了230余部医籍及其他文献中的内容编成,内容全面丰富。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和王肯堂《证治准绳》也都是学验皆富的医学全书。清代蒋廷锡等受命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医学部分(即后世单行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集录古典医籍注释、临证各科证治、医家传略、医学艺文与记事等内容,为清代著名的医学类书。医学丛书的数量更其众多。王肯堂、吴勉学编辑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收明以前重要医书44种。清政府诏令纂修的《医宗金鉴》,包括了从理论到临床各科的内容。文字通俗,取材精当,是非常实用的医学丛书。

此外,私人撰写的医学丛书甚多,影响较大的有汪机的《汪石山医书》、薛己的《薛氏医案》、张璐的《张氏医通》、徐大椿的《徐灵胎医书八种》、沈金鳌的《沈氏尊生书》、陈修园的《南雅堂医书全集》等。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加迅速,尤其是清代后期,人口猛增,对医生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医学教育在这段时期以师带徒或家传形式为主,社会上对医药保健也更为关注,因此,大量的普及性医书应运而生。最为多见的是歌诀体裁的中药、方剂启蒙书(如《珍珠囊药性赋》、汪昂的《汤头歌诀》等)。清代对医学启蒙普及作出贡献的医家陈修园,编撰了《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等医学入门书,通俗而不平庸。较医学启蒙书更高一层的医学通俗读物,在深入浅出、提纲挈领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更适合临床医生所需。如汪昂的《医方集解》、《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成方切用》、《本草从新》,李梴的《医学入门》等。其中程钟龄《医学心悟》,文字虽然简明,但在归纳四诊、八纲、八法及临床各科证治方面,颇有发明,又非寻常入门医书可比。在众多的普及医书中,当然也有不少粗制滥造之品。民间医生中,有些人就靠几本入门书挂牌行医,不深究医理,故理论水平甚低。

在明清医书中,医案是比较独特的一类著作。医案这种形式的医书,虽并非起源于明清,但在明清发展最快,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且对其作用已有理论探讨,如清代俞震《古今医案按》中指出:“医之有案,如弈者之谱,可按而复也。”此时独家医案较好的有明代汪机的《石山医案》、清代的喻嘉言《寓意草》、叶天士《临证指南》、吴鞠通《吴鞠通医案》等,诸家医案合编类的医案则有明代江瓘《名医类案》、清代魏玉璜《续名医类案》、柳宝贻《柳选四家医案》、俞震《古今医案按》等。明清时医案著作的兴盛,对近现代此类著作的编纂以深刻的影响。

18世纪末,唐大烈在苏州举办《吴医汇讲》,这是中国医学史最早的杂志性质的医学文献。其取材杂而广,“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吴医汇讲》)。文稿“随到随镌”,连续刊行。自1792年刊出第一卷,至1801年共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册。当时名医叶天士《温证论治》、薛雪的《日讲杂记》都是先在《吴医汇讲》上刊出的,可见它曾在医学交流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辑刻医书为丛书的事则是从元代开始的,据《中国丛书综录》著录,现存最早的医学丛书即是元人杜思敬的《济生拔粹方》,收录金元人著作19种,如金人张元素、朱震亨、李杲等,其中《针经节要》一卷,原著虽然是晋皇甫谧所著,但收入此丛书的则是杜思敬所节抄。

明代无名氏所辑《东垣十书》(又名《医学十书》),收录宋金元人著述十种,其中宋人只有崔嘉彦《脉诀》一种,其馀都是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的著作。明人另一种医学丛书—-《医要辑览》始以辑录古今实用医书为宗旨,收录《脉赋》、王叔和《脉诀》、《用药歌诀》、《药性赋》、《珍珠囊》、《伤寒活人指掌》、《诸病论》、《难经》等书。但是还缺乏经典性。

明人王肯堂既是著名学者,也是有成就的医学家,“尤精医理”,本人有医学著作行世。此外,他还辑编大型医学丛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收录《黄帝内经素问》、《黄帝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本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新编金匮要略方论》等医学要籍,还广辑金元人刘完素、朱震亨、王好古、王履等医书,凡44种。是一部兼顾上代医学经典和近世医学著作,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医学丛书。

清人整理医籍尤显功力,乾隆御撰《医宗金鉴》无庸多言,即以修《四库全书》而论,其中收入的医学著作已达96种1813卷,实可当一部大型医学丛书;还对每种医籍进行整理和提要,编为总目,还附录医籍94种681卷,附6种25卷,作为存目,实为一部内容齐全、经典性强的医学书目提要。

降及近代,西医传入,西医的分科方法也影响了中国医史专家对传统医籍的重新归类和审视。民国时期整理和刊刻医籍的名家裘庆元编有两套大型医学丛书,其一为《三三医书》,分刻三辑,每辑33种,三辑共99种。丛书收录不常见的医书为宗旨,上起宋元,下迄民国,外及日本人的著述,要以存异为主。裘氏所编另一套丛书是《珍本医书集成》,凡收书96种,内有附录15种,对上起同《内经》、《神农本草》下迄清人的著述,进行分类编排,分医经、本草、脉学、伤寒、通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方书、医案、杂著、附编等十三类。这种分类法,对整理古籍,方便今学都是有好处的。因此得到后人的遵守。

近代著名医家曹炳章也编有《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共收书156种,内附18种(原计划收书365种)。分类著录,有医经、药物、诊断、方剂、外感病(下又分伤寒丛刊、温暑丛刊、瘟疫丛刊)、内科、外科(下分外科丛刊、伤科丛刊、喉科丛刊、眼科丛刊)、妇科、儿科(下分儿科丛刊、瘟疹丛刊)、针灸(下分针灸丛刊、按摩丛刊)、医案、杂著(下分医论丛刊、医话丛刊)十二类。上起《内经》、《本草》,下迄民国人著述,搜罗最为繁富,编排也非常合理,是目前最大型的医学丛书。

近时以来,大型中医学院都成立了医古文整理研究所,卫生部也有专门的组织,从事医古文整理和研究,出版了一大批整理和研究性的著作,特别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古文整理类著作,质量高,系统性强,已超越了历代关于医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水平。此外,华夏出版社的《历代中医名著文库》、辽宁科技出版社的      等丛书,都在实用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医古籍的普及和利用已进入了历史的最好时期。随着全球性的推崇自然,崇尚中医的新潮,中医古经典文献必将为人类再立新功,将服务于更多更广泛的人群!

本次整理本着经典性和实用性结合的原则,共选录了医理经典、综合医书、气功秘籍、养生宝典、医方妙选、本草图经、食疗药膳、妇幼良方、针灸图经、房中秘书等10类医籍约80馀种,全部采用新式标点,一律简体字横排,以方便阅读和利用。个别部头太大而又常见的医书,从实用性出发,这次斩未收入录,这是必须向读者交待清楚的,希望得到购买本书的读者谅解。

此外,本丛书得用了现今医古籍整理成果,已尽量在行文中予以注明,限于体例,有时未能一一照顾到,尚希望原著者见谅。北京出版社、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学者,在本书的选目和审稿过程中,曾予以大力支持,一并在此表示谢忱。

  

《卫生宝鉴》编委会

2002年4月1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5-6-24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ft,前言就罗嗦了这么多,受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5-6-24 19:17:00 | 只看该作者
需要俺当形象代言人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19:19:00 | 只看该作者
帮主啊~~~~~不是这个
这是现代人写的,我要的是古人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5-6-25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特里要的是灵枢和素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5-6-25 21:04: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水星~~~~不过那两本书我都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5-6-25 21:05:00 | 只看该作者
转一篇帖子~~~~~~~~~~



中医快还是西医快
--------------------------------------------------------------------------------

“中医快还是西医快”这句话本来是不合逻辑的,因为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类,不能相比。然而看病的人很多都会这样问。做医师的实在不好答复。有人看过很多西医,总是医不好,最后被另一位西医看好了;有人看过很多中医都没好,最后被另一位中医看好了。这说明不仅中医与西医不好比,连西医与西医、中医与中医也不好比。有的人看过很多有名的中西医都没有好,却被一位毫无名气的小医师看好了。为什么?缘分也。缘分就是机缘巧合,佛家叫做造化。也许都不是医师看好的,而是病出头了。讲老实话,所谓缘分、造化只是说明任何名医师,所知所识都很有限,“一味单方,气死名医”就由此而来的。

     生了病总是想尽快痊愈,这点心情可以理解。我碰到有人问这个问题时,如果觉得自己有一点把握,就说:“中医比西医快。”当然也是胡说。读者可看我的《临床感悟》篇中已经讲过,医师只知道这个病该用什么药,却不知道这个病会不会好。只有等用药后,病人的反馈说,病好了,这才知道自己用药的结果。临床多的医师,把握性较大,但不绝对。

    临床最值得医师注意的,是病人的求生精神。当然谁都不希望死去。我指的是病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认为自己能活下去的一种自信。这十分重要。因为,只要人还活着,体内机能随时在抵抗疾病。因此,病人的精神奋发,能起到药物不能起的作用。


一、干姜甘草汤治胆囊突发剧痛


三年前,邻居潘女士患心下剧痛,以往有胆囊炎史。我知道她胃素寒,觉得如果使用干姜甘草汤,能马上止痛。但是她女儿不相信,认为挂液消炎止痛会快一些。要求我给她使用丁卡(消炎药)合6542(止痛药)。就这样挂了近一小时,还是很痛。三个女儿都很孝顺,见母亲这样子都坐在那里哭。我就说:“还是吃中药快。”她们都不相信,我就抓了一帖叫马上煎好给服下。果然半小时后止了痛。从此这一家人都很相信我的中药药效。其实我认为,我这么说得斩钉截铁,只是为了给病人打气,把握性较大,当然并非绝对有把握。因为潘女士我治疗多次,知道她胃素寒凉。在这种完全不相信的气氛下,讲得肯定一点,对病人的信心有增强作用,使精神帮助了治疗。

生病发痛说明人体不平衡。如果这种不平衡表现很强烈,很明显,给中医治起来就比较方便。上面的例子就说明这个问题。《内经》说“寒胜则痛”。又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意思是用温热性药物,把寒气赶走就不会痛。潘女士的疼痛,西医讲的是胆囊炎痛,要使用消炎止痛药。6542为什么止不了痛?我认为当时天气较冷,输液不能加温,冷水输进去胆管挛急无法缓解,就止不了痛。而中医辨证认为是胃中寒气作痛,用干姜甘草汤可温胃止痛。喝了药胃里马上觉得暖暖的,平滑肌痉挛痛倾刻瓦解。

单纯性的胆囊炎疼痛,有热痛之分。治热痛型,可用金铃子散。《汤头歌》说:“金铃散治热痛,胡索金铃酒调送”。方用金铃子15克,元胡索15克。此痛是胆管痉挛所致,如有大便秘结,再加元明粉15克更好。因为,元明粉能通便,舒展平滑肌,缓解胆管痉挛。我的妻子发过几次胆囊炎,都是用金铃子散治好的。平时她常有便秘。一次发剧痛,我正出门在外。知道消息后,在路上购了上述三药回家,妹妹已将她送二医挂液,说一小时前注射过杜冷丁止痛,但没有见效。我当即嘱妹妹立即回家煎中药。二医与起相隔不远,一下子就可喝药了,一刻钟后,痛止回家。


二、仙方活命饮合大黄牡丹汤治急性肠痈


我在《小诊所与大医院》写到一位阑尾化脓本应马上去医院做手术的女人,让我一帖仙方活命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就很快好转,也许有人认为此事匪夷所思,不能相信。不要说读者,就是我自己也有些惊奇。阑尾炎中医叫做肠痈。《金匮要略》有大黄牡丹皮汤专治。此方依据病人的“发寒热”,说明这个肠痈仍有表证,单用大黄牡丹皮汤攻里,就会出问题。仙方活命饮可清热解表、解毒排脓止痛。拿病人来说,这是药方中病。我觉得方药中病当然十分重要,但与病人自己的意志与信心有很大的关系。

人是一种有意志与精神的动物。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患不治之症者自然痊愈的病例。我认为其中意志和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患阑尾炎的女士之所以好得快,除了方药辨证准确外,她的那种相信自己服中药必定会痊愈的信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些人小病变为大病,轻病变成重病,精神痿糜,信心动摇,缺乏生活下去的意志是主要原因。所以,不管我们今后碰到什么样的难症,鼓励病人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疾病,要有顽强的活下去的意志和信心,这样才会为康复打好精神基础。美国医学博士安德鲁写了一本《不治而愈》,其中讲到精神在致病和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个长年患高血压的银行总经理,在他妻子提出离婚申请后,血压马上恢复正常,多年都这样。就是说,他与妻子在一起自觉压力很大,致形成高血压。现代社会,知识阶层的精神紧张将会成为通病。国外产生了许多精神疗法医家,这说明精神在治疗方面的作用。

所以,临床碰到危急病人,医师应该注意语言和态度,给患者以信心十分重要。人是精神动物,医师不应该把疗效完全寄托于药物,而忽视病人的精神状态。


三、阳和汤治疗尿闭症


我的妹夫是一个老实厚道的教师,退休多年。五年前秋夏之交的一个大热天,胞妹韵琴来说,妹夫玩鸟在翠微山烈士墓从上平台摔至下平台,昏晕,成了一个血人。抬到市三医住院治疗一个月,弄得不能尿了。医院说没有办法,问我是否可用中药治疗。当时气温是摄氏37度,我穿着汗衫仍汗下如雨。我去三医一看,见他全身还盖着棉被,说自己自脐以下冷如水中浸泡,食欲一点也没有。我觉得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阴寒症。症状一点也不复杂,为什么这样一个温州市第三大医院,有很多中医师,没人敢治。这是不可思议的。当然,中医讲理、法、方、药,都要周到,才能愈病。知理、知法、知方,药用得不对,也不会好。不管怎样,院里有中医,也应先试一试。这样让病人家属自己寻医师,也太不负责任了。我告诉他,这个病容易治,不过,时间要长一些。妹夫的胆子小,给他信心很要紧。虽然这样做近乎吹牛,不合我的性格。

我用的是阳和汤加减,将鹿角胶换成血茸,加用高丽参、淫羊藿、仙茅、苁蓉等温肾阳药物,始时食欲逐渐恢复,寒冷感逐日减轻,服了一个月,能尿了即出院回家。治得尿不出来是一个月;服中药拔掉导尿管也是一个月。前后正好二个月。

我这个例子不是证明中医比西医快,而是要说明一个问题:药能中病,都快;药不中病,都不好。还有一点:在这个方里的熟地,是我自己用生地加工的。其方法是大生地用自制的黄酒浸透,在高压锅里蒸20分钟,熟透。晒干。再以黄酒拌湿,再蒸20分钟,尝其味甜,晒干即可使用。我方中的熟地,每帖药中都有40~50克,重用是关键。

四、理中汤治愈月经失调


大前年,姐姐带她的女儿任宁来温。任宁是大跃进的三年困难时期出生的。由于姐姐怀孕期间营养不足,生下来就有一边的手和足活动不好。我的姐夫叫任恕,也是同济医科大学的教授,还担任两个教研室的主任。一生为人老实本份。我在1988年到过武汉,他们俩夫妻都是正教授,还住着四五十平方米的小套房。那时候学校教师住房还很紧张,姐夫从来不自己提要求。那时候安装一部电话,每台需要交初装费好几千元。90年代他被选为省政协常委,照规定可以免费安装电话。但学校里大概顾不过来,好几年都没装,他也不向学校里要。夫妻俩随遇而安,平平和和,一生就只有这个孩子,却手足不好使,叫人看了不舒服。我在1988年到他们家里住了半个多月,决心教任宁骑自行车,我想让她学会,今后工作就方便一点。我扶着她,天天在操场上练,总算把她教会了,能够靠着一半残废的手和脚骑自行车上班了。

这次姐姐带她来,叫我治一治她的月经病。据说多年来,每月来经量多,行经期十余天。每次经后头晕。她学校里的中医师,有几位教授级的也看过,就是没效果。我看了药方,都是一些补气止血的。我与姐说笑:“你们的教授都是饭桶。”她不信,说:“你不要吹牛!”我觉得她的主要症状是大便溏薄,脾胃虚寒,给处理中汤,用炮姜换干姜。开始服五付,觉得精神好了,就叫她接着服用。一个月后,来电话说已经好了。这次我去武汉,见她人也胖了,血色素从4.5克升至9克。

我说教授的不好,当然是说笑。位至教授,当然有他自己的特长,没有一点能耐成不了教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与人的比较,无不如此。中医与西医的比较也是这样。西医是什么病用什么药,针对病原治理的;中医则以调理正气,依靠身体的正气平衡,使健康自我恢复。有些人不理解,认为中医不科学,太玄。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更好的、能杀死病原体的药有什么用?杀灭病原体,也要靠人体的自复功能。最近的非典治疗,使我越来越觉得中医治疗原理的正确。现代医学还没有任何一种确定的药物,杀灭这种病原体——冠状病毒变体。但是,许多人都已经治愈出院了。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人体的自愈能力在起作用。再者现代人的许多病,都出自情感方面的原因,也有夹杂的内外因,都不是单一地讲病原体能解决得了的。中医与西医的不同是中医讲究临床的“证”,不责病原。例如丈夫感冒发热有汗,妻子被感染,也是发热但无汗,就必须开两张完全不同的方子。丈夫的不能给妻子服用,妻子的不能给丈夫,服错了药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为什么?因为丈夫受到感冒的感染,得的是表虚证,妻子得的是表实证。“表”是病的位置,即人体正气抵抗感冒病邪的位置在体表;“实”与“虚”是表现病人的抗病能力:即病人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抵抗疾病的表现方式。用关闭体表的方式称之为“实”;用开放体表的方式称之为“虚”。这两种不同的抵抗疾病的方式需要两张完全不同的方法和药方,因此不能用错药。中医有句话叫“毋虚虚,毋实实”,就是他所表现的是“虚”证,就不能再使他“虚”;他所表现的是“实”证,就不能再使他“实”。

中医治病全靠临床感悟和经验的积累,只有经验没有感悟不会成为一个好中医。因为,对中医而言,没有一个病例是相同的。教授们在学问的积累上当然要比我好得多,如何教好书是他们的责任,临床看病的感悟恐怕就不一定比一个普通的中医师好。感悟是天赋,医书中没有记述,也无法传授。我觉得自己生就有这么一些天赋,适合当临床中医。中医看病就像艺术,一辈子也也没有感悟的人多的是;就好像下象棋,胡荣华十六岁就成了全国象棋冠军,有的人下了一辈子,也下不出什么名堂。这与中医完全一样:有的人看了一辈子病,业务也相当忙,处方用药还是那么死死板板,成不了一个好中医,就是因为他缺乏感悟的天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5-20 19:45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