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风暴

标题: 来聊聊黄埔军校的那些事吧 [打印本页]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1 13:04
标题: 来聊聊黄埔军校的那些事吧
在过去的2009年,好几位巨星相继陨落,作为一个历史迷兼军事迷,吕正操老将军的去世尤其让我动容。此公去后,开国元帅大将和上将们就一走而空了。那个逐渐远去的,充满了血和火的时代慢慢化作烈士陵园的一个个墓碑,历史书上的一段段文字,以及论坛上的一片片争吵。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面容。 要聊那个时代,绕不过去的是黄埔。老蒋在此发迹,周公在此出道,以三虎哥代表的黄埔军人是北伐的主力,是十年内战的主力,是抗日的主力,更是国共决战的主力。红朝十帅一半出自黄埔,大将也有四人,至于蒋校长的五大主力十三太保更都是黄埔的精英。开这个贴就是要用黄埔为主线,串一下那个时代的八卦。当然,希望大家注意尺度。
作者: 重建的射手    时间: 2010-2-1 15:11
淞沪一战,精英尽失。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1 17:42
黄埔军校出来的璀璨群星是如此耀眼,让我们不由得对这所学校神话起来。但究其根本,还是时势造就英雄而已。就说传奇一般的黄埔一期生,其实在学校的时间才半年多,放到现在来说也就是个突击培训班。而且这半年的学习还是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但就是这个培训班里出了徐向前、陈赓、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等日后的全明星阵容。我觉得不外三个原因:一是这些人都是热血青年,来到黄埔是为了国家民族,二是赶上了好时机,出道之后的前几仗都取得大胜,自信心满满起来了,三是他们跟的蒋校长在当时来说算是个一号大牛。当然,要成为将星,机遇只是一方面,要要靠自身的才华和努力。即使是黄埔一期生,也有三分之一后来一事无成。在历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也就那么十几个而已。
      黄埔军校1924年建校,1927年迁到南京,所以最正宗的黄埔生其实只有前四期。五六两期就比较勉强,后来的更不用说了。前四期中,尤以一头一尾出牛人最多,考虑到一期生在时势方面占据的优势很大,四期生的才华就更显得难得。特别是林彪和张灵甫这两位年少成名的将领,值得好好818.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10-2-1 18:05
说实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念恐怕不是老毛想明白的,是从黄埔开始的!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1 19:07
黄埔一期有所谓“三杰四凶”之说,四凶是四个老师,类似现在大学里的“四大名捕”之类的玩笑。三杰则比较实在,指当时的三大尖子生。即蒋先云、贺衷寒、陈赓,这三人是当时的学生领袖,不过他们之后的成就只是有限。蒋先云北伐时候就牺牲了,贺衷寒大半辈子都是坐冷板凳,陈赓混的最好,也只是个大将。反倒是不声不响的徐向前、杜聿明们后来名震天下。这就和我们一样,当年的尖子生、学生会主席毕业之后不见得有好工作,差生也不见得没出头之日。
      先说陈赓,他在我军的众多将帅之中不算出众,军事才能固然比不上林粟,政治能力也很一般,所以建国之后就搞哈工程去了,早早就见了马克思。不过此君最大的特点是传奇色彩。他一生经历过东征陈炯明、北伐、反围剿、长征、抗日、解放等重大战事,在上海是特科负责人之一,坐过监狱九死一生。他和蒋校长的关系更是妇孺皆知,曾经两次救过老蒋的命,而他自己也被老蒋放过一条生路。抗战时候,陈赓的386旅是八路军主力中的主力,《亮剑》中李云龙,多么跋扈的一个人,见了旅长跟老鼠见了老猫一样,这个旅长就是陈赓。不过他带兵的时间毕竟不长,后来表现也就不如林粟抢眼。在军中的评价不如彭刘林粟徐,不过除了这五位,就属到老陈了。陈赓的性格也很有意思,他为人幽默风趣,是“血花”剧社的“女”主演。又专好恶作剧。很多同学都着过他的道。陈赓死于1961年,可以算是英年早逝,不过对他来说,这是件好事。要是再晚几年,以他和校长的关系,估计免不了被批斗的。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10-2-1 20:20
本帖最后由 上兵伐谋 于 2010-2-1 20:29 编辑

黄埔三杰,两个是共产党,还都受老蒋赏识,真是挺搞的。
蒋先云的入党介绍人是毛泽东,可见其党内分量,如果活到建国,少说是大将。
陈赓的军事成就可不低呀,虽说军衔是大将,但军衔不代表战功和能力,是多种因素平衡的结果,况且元帅加大将,总共才20人而已。早年搞特科,是因为红军还没成规模,没几个兵。长征前就是主力师师长,抗战时的旅长,解放战争时的受军委直属领导的兵团司令。而十大元帅中除了政工元帅、中枢元帅之外,有直接的大兵团带兵经历的,也就彭林刘徐四人而已。建国后是志愿军副司令,后来负责援越抗法,外战内行,找不出第二个。后出任哈军工院长,奠定我国军工基业。还有其他战功之外的优点,就不多说了。陈大将,就一个字:神。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不要迷恋陈哥,陈哥只是个传说。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2 07:39
要是换别人,军内第五的评价当然不低了。但陈赓的名气那么大,而且排在一个当年并不怎么样的同学和一个小师弟后面,他还是有点郁闷吧。主要还是带兵晚了点,资历有点欠缺。另外十帅中直接带兵的还有聂帅啊,只是战绩比较一般而已。
蒋先云属于那种典型的人中龙凤,放到人群中就闪闪夺目。一期学生入学考试第一和毕业考试第一都是他,老蒋钦点的接班人。问题是他表现太出众了,对我党始终猜忌的老蒋不敢让他带兵,一直带在身边做参谋而且竭力拉拢。这样的身份让他在412后无法自处,只好杀身成仁自明心迹了。他的牺牲跟后来的张自忠异曲同工。只是非常可惜这位天才型的人物啊……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10-2-2 09:26
感觉LS还是没有免传统英雄史观的俗啊,呵呵,实在是低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境界。用孙中山先生在黄埔的讲话:要一生一世,不要存着升官发财之念,而只为革命。这话至今读来令人动容,也是判断真格命和假革命的标准。若存着官本位的流毒,太在乎官位,跟革命前比那就是换汤不换药。只有形式上的革命,而没有思想深处的革命,那就等于没有革命。这也就是建国后“万里长征第一步说”和“继续革命说”的理论基础也。跑题了,呵呵,话说回来,真要是郁闷,那周士第岂不是要吞安眠药了。
再说聂帅,多数时间是作为政工干部,起辅佐作用。真正独当一面,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野战军,但与傅作义斗法不占上风,指挥规模也谈不上大兵团。以聂帅的组织协调能力,建国后搞两弹一星,才真是物尽其用也。
最后,关于蒋先云的牺牲,猜测成分太多了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在北伐时就开始了,谁牺牲都很正常啊。说是“杀身成仁自明心迹”,分不清公私,太低估蒋先云的党性和境界了。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2 13:14
我就是从八卦角度讲讲嘛,陈大将自己当然不会跟我们这些小球们一般见识。
另外,周士第吃亏在他那两年脱党上了,要不然大将稳稳地。聂帅独当一面从抗日晋察冀时候就开始了,杨成武吕正操这些抗日名将都是他的麾下。
接着说黄埔三杰之一的贺衷寒。这位是三人中唯一的国军,不过他后来弃军从政了,是复兴社的领袖之一。这个复兴社又叫蓝衣社,类似纳粹党,强调对校长的崇拜,主要搞一些特务工作,一度很成气候。不过在西安事变中,贺衷寒和另一位一期生曾扩情的表现让老蒋很失望,从此贺就一直坐冷板凳,一直到在台湾去世。而蓝衣社后来分裂成为三青团和军统。
这三个人,蒋先云如一颗明亮的流星划过天际,光芒璀璨却转瞬即逝。贺衷寒因为一念之差,丢掉了半辈子的奋斗成果,最终一事无成。只有陈赓善始善终,成为一代传奇人物。
上学时候最优秀的一期学生除了三杰之外还有李之龙。此人在历史上留名,完全是因为“中山舰事件”。但平心而论,此人的能力才华不在三杰之下。他资历很老,入学前就给苏联顾问当过翻译。黄埔著名的血花剧社,他是最早的组织者。毕业之后去了海军,一年后就成为同学中的一个少将,后来更升为中将,与校长级别相同。不过中山舰事件让他一蹶不振,没几年便被杀害,而且连个烈士也没混上。
以前论者多以为中山舰是校长的阴谋,不过现在大都倾向于这次事件是右派设下的阴谋,老蒋也是被蒙蔽者。毕竟在当时,他还是被视为左派将军的,实力也不够强大,仓促制造事端对自己并没有好处。李之龙既是恰逢其会又有他自己的原因——一个刚毕业一年的学生就当上高官,难免旁人嫉妒,他又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性格。只是可惜了一代英才。
作者: 红酥手    时间: 2010-2-2 13:27
纯顶陈院长。。
作者: Aimarista    时间: 2010-2-3 15:44
顶陈院长,俺也是在哈军工五校之一毕业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3 17:09
陈大将一生风流潇洒,人称风流大将军。追女孩子尤其有一手。一天开会时,陈赓瞅准机会,坐在王根英附近,掏出纸笔,端端正正地写了一行字:"王根英同志,我爱你,我向你郑重求婚,希望你嫁给我!"然后他让身边同志传给王根英。谁知王根英对这种求爱方式不仅没有好感,反而嗤之以鼻。她噘起嘴,向纸条背面轻轻啐了一点口水,转身把纸条贴在墙上。陈赓一看,并没有觉得脸上无光,反面更加喜欢这位泼辣爽气的姑娘。他马上写好第二张纸条。王根英只看了一眼,便又把纸条贴到了墙上。陈赓一看更来劲了,便又写了第三张纸条。姑娘连看都没看,就把纸条贴上去了。写一张贴一张,贴了一墙。靠这种死缠烂打的精神最终抱得美人归。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3 17:24
黄埔前几期学生中,国共两方面的信仰都非常热烈。其实很多人都是一念之差选了某一方,对两种主义了解并不多。比如后来成为我军死对头的胡宗南,那时候就考虑了半天才决定跟校长。其实感觉他的思想还是偏我党的。他平时生活非常简朴,没有官架子。40多了还未结婚,说是要等到革命成功。直到1947年率部攻克延安才结婚。他在延安还学我党设立了一个“为人民服务部”,有点东施效颦的意思。胡宗南在北伐和中原大战的时候算是一员悍将,但在和我党斗法中表现的非常猪头。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机要秘书熊向晖是地下党。近来有传言说他本人其实也是地下党。一笑。
一期生中军事成就最大的应该算是杜聿明。不过他一开始并不受赏识,一直到抗日才发挥出自己的才能,特别是昆仑关大捷大显神威,从此一方不可收拾,成为校长最器重的嫡系之一,三大战役指挥了一个半。但面对当时最牛的林粟两员战将无力回天,更何况身边总有人掣肘。最终失败被擒。
作者: 蓝色高棉    时间: 2010-2-4 12:14
WoW,这个题目8得好,8得精彩!
作者: veron11    时间: 2010-2-5 14:29
有天无意间瞄到了哪个台在放的电视剧,名字是两个字的,看了几分钟我就无语了.....
先不说演张灵甫的那个一点气质也没有.连蒋介石也一点气质都没有.两个的对白更是受不了.蒋介石一派当今政府官员的官腔,时不时还来一个类似赵本山小品里拖长口气的"我说...哇..."这种调调.
至于里面的国共对战时期,蒋介石是不是在和张灵甫商议剿灭土共的战略对策的时候还把死对头毛泽东亲密的叫做"润之",这个望高人来指正.....
作者: 紫电东东    时间: 2010-2-5 14:52
中国近代军人的摇篮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8 13:06
一期生中有二臣,如宋希濂,他是陈赓的小老弟,两人结伴报考军校,后来却分道扬镳。他后来成了校长最信得过的嫡系之一,统帅“御林军”87师,后来扩编为71军。抗日时候大放异彩,特别是淞沪大战中表现出色。奇怪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这样一个牛人却被校长闲置。最后在大渡河畔兵败被俘。特赦之后去了美国。他外号叫“鹰犬将军”,这原本是国民党骂他的话,后来却成为美谈。
   陈明仁也是抗日名将,接替宋希濂掌管71军。最出名的一次战役是在四平击败林彪,是林彪平生最大的一次败仗。后来率部起义,55年被授上将,是起义将领中最高的。
   黄维也是,在淮海战场上被俘虏的,在监狱里面整天琢磨永动机,最后一批才被特赦。
    卑劣的也有,如曾扩情,一封反间信害死了老同学许继慎。如余洒度,本是参加秋收起义的我军名将,后来投靠了校长,再后来贪污、贩毒被枪毙。
    短命的也有,如上面提到的许继慎,四方面军的创建者之一,被张国焘肃反杀掉。刘畴西也是我党干部,死于老同学俞济时之手。还有左权,黄埔军校毕业后去了苏联伏龙芝学院,难得的军事家,抗日时候牺牲。
    其实混的最好的是桂永清和袁守谦,到台湾后位极人臣。
    一期生中最后一位去世的是抗日名将孙元良,2007年陨落,从此再无黄埔一期生。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10 07:47
我弄错了,余洒度是二期的。二期的名将我军方面有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可惜牺牲,若走到最后一个元帅是跑不掉的。周逸群,贺龙的搭档,死的也很早。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10 11:26
黄埔军校的派系是个很有趣的话题,简单分就是我军和国军。但其实很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说国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这也是国军最终丢失江山的一大原因。且不说阎桂冯张这样的新军阀,中央也有杨永泰的政学系与陈氏兄弟的CC派,以及蓝衣社三家斗法,在军内,主要是何应钦和陈诚两派。何应钦曾是黄埔总教官,手中的力量很硬,占据了黄埔嫡系的半壁江山;陈诚则是校长扶植起来跟何应钦对抗的棋子,他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所谓土木系。土就是十一师,木就是十八师。另外还有俞济时、蒋孝先这样的校长身边人,胡宗南、桂永清这样的蓝衣社中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以周公叶帅为代表的赤黄埔系不用多说了,还有一股力量号称“第三党”,代表人物是邓演达。此公曾是黄浦教练部主任,在学生中的威望仅次于校长和廖仲恺。他的第三党拉走了一大批人,包括后来的上将周士第,还有余洒度以及侯镜如等人,侯镜如这些人后来又回归国军,自成一系,叫做“自新系”。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15 16:15
黄埔二期三期生里面名将不多见,二期最出名的是邱清泉邱疯子,三期最牛的是王耀武。这两人都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带兵官。邱清泉是整编第五军的军长,以反共残酷著称,传言其有精神障碍,是校长的爱将,也是为校长殉葬的不多几位。淮海战役自杀。王耀武则是国军头号主力74军(后来的整编74师)的主要创建者和精神领袖。抗日时候,74军打了很多苦战恶战,战绩在国军中也是数一数二的。王耀武其人比较圆滑,贪财,意志不坚,但是打仗实在是一把好手。后来在济南战役被俘虏,改造之后放出,据说在文革时候被吓死。
二三期的人才凋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楼提到的淞沪抗战,精英尽失。前后两次淞沪会战,校长都是下了血本的,他的嫡系中央军很多都填了进去,而损失的一线营团长们,多半都是二期三期生。如果他们不死,后来的成就谁知到怎么样呢。
作者: 战神_bati    时间: 2010-2-16 22:17
好帖,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10-2-17 17:45
另外科普一下,国军五大主力是74军(后整编74师),第五军,18军,新一军,新六军。有种说法叫“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的、第五军是练出来的、第十八军是宠出来的,新六军是孪生出来的”。
74军代表人物是王耀武和后来的张灵甫,主要战绩大都是在抗战中取得的,可说是抗日第一名军。内战时在山东多次重创我军,后来在孟良崮被歼灭。
第五师是杜聿明起家的根本,最辉煌的一战当属昆仑关大捷,后来还曾入缅甸作战。解放战争时期军长是前面提到的邱清泉,多次侵扰解放区令我军咬牙切齿,最终在淮海一战而没。
第十八军是陈诚的心头肉,土木系的起家根本。后来的主将胡琏胡伯玉是内战中战绩最好的国军部队,在淮海被歼灭后重组,居然在金门大战还能中还能全歼叶飞军。
新一军和新六军成军较晚,都是由税警团改编而来,全美式装备。两军主将孙立人和廖耀湘都是有海外军校背景的名将。这两军在缅甸远征中的故事现在已经耳熟能详了。覆灭都是在辽沈战场上。




欢迎光临 阿根廷风暴 (http://112.124.10.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