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风暴

标题: 我来比较一下明朝和清朝的皇帝 [打印本页]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09-5-9 22:37
标题: 我来比较一下明朝和清朝的皇帝
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中说明朝皇帝的总得分是一个很低的负分,而清朝皇帝是一个很高的正分。以前我看书少,对此结论深信不疑,后来慢慢了解了才发现大谬不然。清朝皇帝确实比较勤政,但是政治制度落后,把朝臣当奴才,故而清朝的科技经济文化水平比明朝相差甚远。明朝皇帝虽然有些懒虫,但是因为有接近君主立宪制的内阁负责制,在治国方面反而更好。我来比较一下这两代的皇帝吧,不敢说客观公正,至少不偏不倚。因为明朝皇帝多一些,所以我把性质相近的加以合并。康熙乾隆祖孙则单独拿来和明朝在位最长的嘉靖万历祖孙比较。 朱元璋VS努尔哈赤 朱元璋一个赤贫者出身的人,居然一举推翻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元帝国,不啻于蚂蚁咬死大象,更创造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从南向北统一的奇迹。努尔哈赤也是一个军事天才,但一来他有父亲留下的遗产,二来得益于李成梁养寇自重的政策,三来终其一生也不过在东北闹腾。跟朱元璋相差不可以道里记。 朱元璋完胜。 朱棣VS皇太极 这两人都有杰出的政治天分和军事才能。朱棣创造了万国来朝的大明盛世,打得蒙古人哭爹喊娘;皇太极收拾了父亲留下的烂摊子,在他手里清朝才真正成了气候。论能力两人差相仿佛,论功绩,朱棣胜 仁宣二帝VS顺治 仁宣之治是历史上有数的治世,顺治不过是因人成事者,没有可比性。仁宣完胜。 正统VS嘉庆 两人同为帝国由盛转衰的罪人。正统帝承袭了优良的遗产而没有珍惜,惨遭土木堡事变,复辟后又杀害于谦。不过废除殉葬制是其一大亮点。嘉庆除了即位之初诛杀和珅之外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天理教事变在他的宫中进行。他在位期间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时机从而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综上两人打平 成化VS道光 成化帝属于那种比较标准的昏君,国家在他手里乌烟瘴气,一心搞姐弟恋。道光倒是一个想做事的人,但是在清朝那种体制下,他也无能为力。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耻辱一笔。 很难比较两人优劣,一个昏庸无能,一个笨蛋加三级。道光态度略胜 弘治VS雍正 依我看来这两人应该算是各自朝代最用功的皇帝了。弘治皇帝一手导演中兴大戏,任劳任怨,就连明朝那些言官们都挑不出多少毛病,更能任用贤臣,组成了历史上最出色的老人政府。雍正废除弊政,缔造了历代最清廉的官僚集团,关心民间疾苦。 两人打平,弘治品德略胜 隆庆VS咸丰 隆庆朝先后用了明朝最出色的三位宰相(徐阶、高拱、张居正),北开互市,南开海禁,拒鞑靼,平倭寇,是历史上少数几个垂拱而治还能干得漂亮的天子。咸丰除了提拔曾国藩好像没干过什么好事吧,南方丢了半壁江山,又被英法联军赶出京城,实在是窝囊透顶。 隆庆完胜。 天启VS同治 都是不务正业的皇帝,同样早夭,同样有一个恶人专权(魏忠贤和慈禧)。同样面临国破家亡的危机。天启起用孙承宗稳定了东北,同治用湘军灭了太平天国,天启喜欢木匠活,同治喜欢逛窑子…… 算两人打平,治国效果同治胜,品味天启胜 崇祯VS光绪 都是空有一腔抱负却无从施展。崇祯是遇到了小冰河期,天灾人祸同时出现,天要亡大明。光绪是身不由己,过分天真幼稚。同样的悲剧人物 两人打平。 正德VS宣统 朱厚照同学虽然爱玩爱闹,喜欢美女不喜欢治理国家,但是他好歹上战场抗击过外敌侵略。不像某人做了狗汉奸。 正德完胜 -------------------------------------- 嘉靖VS康熙 同样是登基没几年就斗倒权臣,同样是放任臣子斗争自己作壁上观,同样聪明睿智,手下同样有大奸臣。不过康熙没有嘉靖那么懒,又赶上了高产作物的普及,国家比嘉靖时候要富强一些。但是嘉靖开创了大学士掌握朝政的盛况,如果不是清兵入关,也许第一个君主立宪就轮不到英国了。 康熙胜。 万历VS乾隆 两人都属于败家子类型,把前任(张居正和雍正)改革的成果浪费掉了。不过万历基本不上朝,朝政主要是大学士处理,比乾隆朝政治清明许多。“万历三大征”的军事成果也胜过乾隆的十全武功。万里也没有四处游山玩水浪费纳税人财产的情况发生。 万历胜 [ 本帖最后由 baise5hao 于 2009-5-12 06:54 编辑 ]
作者: Aimma    时间: 2009-5-10 10:35
拜托,万历至少对国库没有败家啊……这家伙是个财迷,囧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09-5-10 12:18
我的意思是说万历皇帝没有继续推进改革,把明朝彻底推向现代化国家的道路,如果张居正多活几年,说不定工业革命就出现了。
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有组比较其实是明朝皇帝占先的,但是我硬给打平了。比如永乐大帝文治武功远迈汉唐,在历史上也就唐太宗能与之比肩,皇太极从头到尾都没能走出东北那圪垯,相差太远了。再比如弘治天子从古到今的评价始终如一都是好皇帝,不像雍正在民间的那么多恶评。
另外明朝还有两位选手没有出场。建文帝自小聪明,如果不是遇到了绝世英雄朱棣,也是一位守成令主。景泰帝在大军压境之时力挽狂澜,打退也先,也是一位相当不错的皇帝。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5-10 13:10
明帝之所以有窝龊的印象是因为《明史》是蛮夷的清朝修的。而清朝的文字狱又最苛酷。中国人的很多劣性都要把帐算在满清头上,比如以死谏为己任的言官到清朝便再无光彩。其实存在言官的时代,是一个人格至上人格健康的时代,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时代。言官制度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光辉的遗产。他是对正义的坚持是对人格的尊敬和信任。

[ 本帖最后由 霸王丸 于 2009-5-11 16:27 编辑 ]
作者: Aimma    时间: 2009-5-10 19:56
言官制度……
那些家伙到了后来,就是和皇帝对着干的,别的什么都不做。太抽了,看得我怒火直冒的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5-11 16:29
呵呵,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如果没有人适时的浇浇冷水是很容易失去理智的!
作者: 迭戈巴蒂    时间: 2009-5-11 18:32
评价得不错,我转贴到中国阿迷了。

明朝皇帝虽然有些懒虫,但是因为有接近君主立宪制的内阁负责制,在再过方面反而更好”这句应该是楼主笔误吧?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意思?

[ 本帖最后由 迭戈巴蒂 于 2009-5-11 22:03 编辑 ]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09-5-12 06:53
治国,哈哈,手误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09-5-13 07:49
明朝的言官都是太祖养士惯出来的,什么都干说,什么都敢骂。最可恨的是到了后期,为了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就敢死谏。我看十年砍柴的文章说,明后期的言官都是以被贬官被杀头为荣的。要是因为得罪皇帝被赶回老家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要赶过来为他庆贺,那家人都觉得荣耀得不得了……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5-13 10:35
仅就开放性而言,满清是无法和大明相提并论的。明人的记载里会说:“荷夷战船宏伟华丽,其炮十里之内当之着无坚不摧。”这首先就是承认了红毛鬼的东西的确是好东西,然后就有了民间人士的研究官方的重视,所以红衣大炮能迅速列的列装明军。戚继光连倭寇的长处都愿意学习。这样的国民心态这样的官方态度,完全不是一个民族会落伍的情形。明朝出了个徐光启。是科班出身的,也是有官衔的。但是那时候人都有个人爱好,皇帝还好木工活呢,此君好的有点多,无所不好,比如地球的形状什么的,还不搞种族歧视,那些长的象鬼一样的红毛鬼带来的东西有意思。很有意思!于是这家伙一口气把几何学给研究了,还把世界地图给引进来了。还有个叫宋应星的,同时玩西洋火器和西洋水利学。要是搁今天,怎么也要比我是钱学历高,因为人家是双学位啊!我很确定的是,汉人的朝代如果延续到1839年决不会如此落后愚昧。
反过来看清朝,官方的大将军福康安对英国使团邀请其检阅火器操练的请柬嗤之以鼻:谅其不过尔尔。对马尔格尼拒不下跪大皇帝的行为满朝文武竟皆以红夷双膝不会弯曲。写到这里我想哭,究竟是谁在糊弄谁,谁又侮辱了谁的智慧?皇帝金口玉言,西学定格为奇技淫巧。大明有徐光启而满清就只剩下了高鼻子的汤若望,国中再无人对井口之外的那片天感兴趣。人们或迷醉于八股或醉心功利尔虞我诈或谨小慎微。好望角发现了,东方的这片死海依然千帆相竟。整个民族开始变得无理由的自大,外面的世界被完全的忽视。
明与清的兴替不是朝代的简单更换,也不是民族矛盾的转变。明于清的改变是民族心态的转变,也是民族性格的改变。。。。
(原创)
作者: baise5hao    时间: 2009-5-13 11:21
徐光启岂止是有官衔,他老兄是内阁大学士,正儿八经的宰相,崇祯朝少数几个没倒过霉的大员之一。死的时候崇祯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就这么大的官,居然是个天主教徒,《几何原本》就是他翻译的,现在我们用的集合概念如直线、面、角度什么的都是这位老大取名的,沿用了300多年。放到现在起码也是国务院总理兼中科院院士,什么叫牛呀,这就叫。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5-13 19:28
史学界皆以为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由盛转衰,我认为是谬论。得出这种结论的人说白了就是帝王心态做祟,他写的史还是帝王史。
土木堡之变后明的帝权开始削弱,帝权开始让位与文官体系,再无太祖成祖这样的强势皇帝出现。这实际上是一个进步。可是明的国力仍然在上升,现在的推断是万历朝人口已经达到1.5亿。国家商品经济空前发达。
进入满清时期只是重新开始了高度帝王集权罢了。
清比明唯一作的好的只是少数民族问题解决的比较好。领土有所扩大。但是请注意。如果明是一直纠结于海洋方向和大陆方向的话。那么清的领土扩张方向重新转向内陆。同时完全扼杀了中国从宋朝开始的海洋意识。使中国定格为一个纯大陆国家。从而完全错过大航海时代。
作者: nimda    时间: 2009-6-12 09:33
宣统不算汉奸吧  他连汉都不是

景泰 朱祁钰 也应该算一个好皇帝  

总的来说 明朝的朱棣以后的皇帝 都可以算是老实人

[ 本帖最后由 nimda 于 2009-6-12 19:13 编辑 ]
作者: prime    时间: 2009-6-12 16:51
汗,好像只有康熙赢了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12 18:28
讨论这些有什么用,崖山之战无中华 满清之后无中华。
   虽然此话太偏激,但是无不道理。而且单讨论皇帝意义不大,再好的皇帝,如果当时政局不稳,天灾人祸,心再志存高远也没用。 而政局稳定,天下太平,你十几年不上朝又如何? 清朝的皇帝个个都挺勤奋,教育的也不错,但是你在历史车轮面前,不也是一菜包么?
作者: 梦幻般的探戈舞    时间: 2009-6-13 12:09
金庸的先人在清朝为官,常言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为清朝歌功颂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梁羽生则相反,在他的小说里清朝和明朝的皇帝没几个好的,充满了勾心斗角
作者: 666666    时间: 2009-6-15 11:05
朱元璋是顺应了当时的民心,我觉得他的个人功绩没那么大,要知道,元朝推行的民族等级制度把汉人列为第三等,而汉人恰恰是被统治者中比例最大的,正如后来的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轰轰烈烈一样,汉人一向对少数民族统治者心怀不满,再加上其它各种尖锐矛盾,元朝的覆灭是必然的。
作者: Aguero    时间: 2009-6-20 13:10
元朝拒绝汉化 搞严重的种族歧视  早早灭亡实属必然
作者: Aguero    时间: 2009-6-20 13:11
原帖由 666666 于 2009-6-15 11:05 发表
朱元璋是顺应了当时的民心,我觉得他的个人功绩没那么大,要知道,元朝推行的民族等级制度把汉人列为第三等,而汉人恰恰是被统治者中比例最大的,正如后来的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轰轰烈烈一样,汉人一向对少数民族 ...


有点像90年代之前的黎巴嫩
作者: diegolala    时间: 2009-6-28 10:16
清朝那时候的大臣用的是汉人还是满族人?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28 13:16
满汉联合,其实汉人是永远不会怕的想满人那么高的




欢迎光临 阿根廷风暴 (http://112.124.10.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