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6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蒂斯塔的一篇访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4 19:1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悠游林下 于 2014-6-4 19:20 编辑

 我的计划里,今年赢世界杯
  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赛,是巴蒂斯塔以球员身份参加的第二次世界杯,虽然因为伤病以及其他的原因,他失去了绝对主力的位置,而且阿根廷队也没能笑到最后,但是能够打进最后的决赛,已经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了。
  退役之后,巴蒂斯塔选择了执教,并且以阿根廷国奥队主教练的身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捧回了冠军奖杯。2010年南非世界杯之后,带队成绩欠佳的马拉多纳被阿根廷足协解除主教练职务,巴蒂斯塔成为国家队主帅,他的目标,就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赛的冠军。
  跟曾经壮志未酬、倒在亚洲杯这个原本只是整个计划当中一个环节上的前中国国家队主教练高洪波一样,因为在美洲杯上没能夺冠,巴蒂斯塔意外地遭遇下课,他的世界杯之梦,也就此戛然而止。“从当初接手国奥队开始,我就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坦率地讲,我的目标,就是在今年赢得世界杯冠军。虽然在2008年的时候,我带的那批球员就拿到了奥运会的冠军,但是我知道,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还没有到他们可以主宰一切的时候,四年之后,才是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舞台。”
  现在的阿根廷国家队中,梅西、迪马利亚、马斯切拉诺和伊瓜因这些球员,都是巴蒂斯塔当年的心腹爱将,甚至整个国家队的框架,也是他当初一手打造出来的。“坦率地讲,这也是当初我因为美洲杯下课之后,最让我郁闷的时候,因为美洲杯并不在原来的计划之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两年之后的世界杯冠军。如果一切正常、还是按照我原来的思路带队的话,今年带队赢得世界杯冠军的应该是我。不过如果那样的话,我就不可能来到中国,担任现在这支球队的主教练,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跟你坐在一起聊28年前的世界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命运。”
  今年四强,阿德西巴
  问了巴蒂斯塔一个问题:抛开时间和空间因素,如果让1986年获得世界杯冠军的那支阿根廷队,跟四年前捧得南非世界杯冠军的西班牙队打一场比赛,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估计在将各个位置上的队员进行了一番对比之后,巴蒂斯塔最终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我觉得这个挺难比较的,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的时代,对于足球的理解,技战术和打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难说哪支球队的实力更强。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定,那就是如果现在这些西班牙国家队的球员跟我们打比赛的话,一定会被我们给撞飞掉的。”
  谈到本届世界杯的夺冠热门,巴蒂斯塔毫不犹豫地说出了“阿根廷”这几个字。“一方面,经历了四年时间的磨练之后,这支球队无论是球员的个人能力和比赛经验,还是球队的整体打法,都更成熟了;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全世界最优秀的那个球员,现在就在这支球队当中,而且他对冠军的渴望,超出了你们所有人的想象。至于他的名字,就算是我不说,你们也一定知道他是谁吧?跟你们一样,我也十分期待着他在这届世界杯比赛中的表现。第二个迭戈(马拉多纳)?不,不,我不会这么认为,因为他会是第一个梅西,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那个梅西!
  从做球员时就一直是冤家对头的德国队,也被巴蒂斯塔所看好。“这支球队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而且他们的战斗精神强大到了可怕的地步,即便到了第90分钟,他们依然会像第一分钟那样,给你施加着压力。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已经拿了世界杯冠军和欧洲杯冠军的西班牙队已经老了,但是因为他们一直打的是整体足球,哈维和伊涅斯塔这样30出头的球员也算不上老,夺冠虽然有点难度,但至少应该能够打进四强吧。巴西队就不用多说了,他们从来都不缺少天才球员,而且这次又是主场作战,毫无疑问他们会是夺冠的热门球队之一。”
  在巴蒂斯塔看来,拥有阿扎尔和卢卡库这样的“妖人”,以及孔帕尼和范比滕费莱尼这些实力战将的比利时队,有望成为本届世界杯赛上的一匹黑马。“1986年的时候,比利时队因为有了西福,后来就打进了四强,现在的这支比利时队,整体实力应该比那会儿更强,但是因为他们的球员大多分散在欧洲各个联赛,整体磨合情况如何,将直接决定他们能在世界杯上走多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9:14:41 | 只看该作者
觉得这篇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所以单独发一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9:16:20 | 只看该作者
抠细节,比拉尔多做到了极致
  经历了1982年世界杯的失败之后,曾经在1978年夺得过世界杯冠军的阿根廷队重起炉灶,比拉尔多成了这支青年军的主帅。那个时候,包括巴蒂斯塔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够重回世界之巅:“当时想着只要成绩不是太差,回到阿根廷不被人追着骂,就算是完成任务了,这跟有没有信心无关,因为当时队里的很多人都没有世界杯经验。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后来我们从阿根廷出发去墨西哥时,几乎没有人到机场来,当时阿根廷国内非常一致的看法,就是最多打完小组赛三场比赛,我们就得打道回府了。”
  倔强的比拉尔多显然不会这么想,憋着一肚子气的“大鼻子”教练,从接手球队的第一天,便开始了对这支球队的彻底改造。“我就记得每次国家队集训,教练甚至会把训练从早上七点,一直安排到晚上七点,而且一天都不会休息。那时候比拉尔多经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们想高昂着头回到阿根廷,就照我说的练;如果你们想像个软蛋一样、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世界杯,现在就可以滚蛋了。”
  除了近乎自虐般的训练,比拉尔多给巴蒂斯塔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对各种细节的严苛,尽管在他看来,有时候教练的要求已经到了“变态”的边缘。“那个时候我打后腰,教练告诉我,在这个位置上踢球,你必须像个360度的雷达一样,对发生在球场任何一个角落的事情,都必须了如指掌。举个例子来说,有时候训练当中,他会突然停下来,问我跟另外一名中场队员,你身前身后是什么情况,应该如何站位如何指挥队友跑位,甚至他还会问我,场边替补席上的队员和队医在干什么,他这个主教练又在干什么,如果回答不上来的话,肯定就是一通劈头乱骂,因为他会认为你缺乏对全局的掌控。”
  当然,作为世界名帅,比拉尔多也并不仅仅依靠发脾气来“镇”住自己的队员。一次训练结束后,一名球员顺手把吃过的香蕉皮仍到了场地边上,这一幕刚好被比拉尔多看到了眼里,他告诉那个队员,第二天晚上,自己想到他的家里去吃晚饭。虽然觉得有些意外,那名队员还是让自己的妻子在家里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但是让他和家人吃惊的是,一进家门,比拉尔多马上拿起一根香蕉吃了起来,并且直接把香蕉皮扔到了地板上面。大吃一惊之后,回过神来的那名球员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向教练赔礼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任何比赛,其实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细节来决定成败的,”多年以后,同样做了教练的巴蒂斯塔,自然也理解了比拉尔多当年的良苦用心:“很多看似偶然的因素,其中肯定会有一些必然性的东西,关键看你能否在训练当中提前发现,并且解决掉。”
  最初只想小组出线
  当全世界都将他们视为英雄的时候,不会有人想到,仅仅在一个月之前,这支球队甚至还被阿根廷国内球迷一致看衰。那个时候,拥有普拉蒂尼、蒂加纳和吉雷瑟“中场铁三角”的法国队,拥有苏格拉底、法尔考和卡雷卡这些天才球员的巴西队,甚至已经明显走下坡路的卫冕冠军意大利队,都被视为更有夺冠可能的热门球队。“除了东道主,我们大概提前了一个月就到了墨西哥,是其他所有球队当中最早的一个,当时普遍的一种看法,就是阿根廷队是第一个来的,自然也会是第一个离开的,没有人看好我们。”
  马拉多纳是阿根廷队中最大的明星,那个时候他已经登陆欧洲,但并没有像后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队时那样,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当时跟意大利、韩国和保加利亚三支球队分在一组,意大利队是卫冕冠军,保加利亚队在欧洲也是一支劲旅,相对来讲,韩国队的实力要弱一些,所以很多人都觉得,阿根廷队最多在小组赛中赢韩国一场,能够不在小组垫底就已经不错了。”
  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包括见多识广的比拉尔多。“我记得有好几次,我在睡觉的时候,接到比拉尔多的电话,然后一看时间,有凌晨两三点钟的,也有凌晨四五点钟的。我问教练有什么事情,他会问我你在睡觉吗,我说是的,他说很好,然后又会问我,昨天白天我跟你说的什么什么事情,你还记得吗,我说我记得,他说好的那你赶紧再睡觉吧,我就是怕你忘了,提醒你一下,真的搞得我快要疯掉了。”
  对外,包括比拉尔多在内,都刻意地保持着低调,甚至故意营造出一种“哀兵”的氛围,但是在球队内部,教练的态度则十分强硬:“我们的思路是第一场战胜韩国,第二场不输给意大利,最后赢下保加利亚,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
  最终的结果也确实如此,首场3比1战胜韩国之后,阿根廷队在第二场比赛中1比1战平意大利队,末战2比0拿下保加利亚,力压1胜2平的卫冕冠军,以小组头名的身份晋级十六强。“不过即便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想过世界杯冠军的事情,只是觉得能够完成一次复仇,一次对外界轻视我们的复仇,没有在小组赛结束后被淘汰,就已经完成任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9:16:50 | 只看该作者
 “上帝之手”是种本能
  1986年的世界杯上,马拉多纳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两个经典,都是在四分之一决赛当中,与英格兰队的比赛当中创造的,一个是他连过五名防守队员,最后打空门锁定胜局,另外一个则是在他创造这个经典之前的五分钟,用那只“上帝之手”为阿根廷队打进的第一个球。
  当马拉多纳高高跃起,抢在英格兰队门将希尔顿之前,用一个极其隐蔽的手部击打的动作,将皮球“顶”进大门的时候,巴蒂斯塔承认,因为距离有点远,而且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自己并不清楚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得知“真相”之后,继续力挺自己的国家队队友:“足球场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比赛的一部分,那个时候,你做的任何动作,都是一种本能的选择。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当时我在那个位置,面对那样的情况,我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同样的选择,而且我也相信,即便是英格兰队的球员,当他们有这样的机会的时候,他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某种意义上,当时的那支阿根廷队,是马拉多纳一个人的阿根廷队,因为在他们总共打进的14粒进球当中,马拉多纳自己进了5个,并且为队友送出了5次助攻,甚至有人说,包括那届世界杯,都是马拉多纳一个人的世界杯。对此,后来在做了教练之后,跟马拉多纳私人之间关系并不算好的巴蒂斯塔,并没有否认前者在世界杯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也许在外界看来,迭戈(马拉多纳)抢走了所有人的风头,但是在我们那支球队当中,任何人都只是场上11名队员当中的一分子,教练绝不容许任何人凌驾于球队的整体之上,而且从球员的角度来讲,虽然当时也有一些去了欧洲踢球的人,但是队里绝大多数都来自阿根廷本土联赛,也不会抱着崇拜的想法看待自己的队友。其实就像我们现在这支绿地申花队一样,吉奥(莫雷诺)是全队当中进攻能力最强的一个,其他队员对他非常信任,所以才会更多地把球交给他,谈不上什么依赖,阿根廷从来都是一支靠整体而非个人的球队,国家队如此,后来拿到奥运会冠军的那支球队也是如此。我不否认,一名出色的球员在一支球队当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支球队只靠一两个人踢球的话,世界杯也好,联赛也好,是不可能走得太远的。”
  夺冠的那一刻,根本没反应过来
  1986年6月29日,一个全世界球迷共同瞩目的日子,而对巴蒂斯塔来讲,这几个数字最大的意义,就是他们将在这一天迎来西德队这个世界杯赛上的最后对手。“赢了也好,输了也好,我们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所以在那之前的一个晚上,我跟平时一样,吃完饭后跟队友聊了一会儿天,然后就睡觉了,连梦都没做一个。”
  四年之前,第一次被比拉尔多召进阿根廷国家队时,“大鼻子”就给所有队员出了一个问题:“接下来这四年,你们是想要世界杯冠军,还是想要自己的家?我的球队当中,需要的是愿意为世界杯冠军付出一切的战士,而不是好儿子、好老公和好爸爸。”随后的四年时间里,比拉尔多也确实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了球员家属眼中根本不近人情的“恶魔”。“但是,当我们踏上世界杯决赛这个舞台的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些年,这一切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值得的。”
  与西德队的比赛并不顺利,在两球领先的情况下,顽强的对手将比分扳成了2比2平。“不过我们在场上一点都没有慌张,因为对手两个进球都是靠定位球的机会打进的,这跟我们赛前分析的一样,他们没有获得其他任何的机会,说明比赛还在我们的控制之中,对手在场上根本找不到我们的破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终场之前,马拉多纳送出助攻,布鲁查加为阿根廷队打进制胜一球,3比2战胜西德队后,历史上第二次获得了世界杯赛冠军。“裁判吹响终场哨的那一刻,我根本就没反应过来,然后看到场边的人都冲了过来,这才意识到,噢,我们已经拿到世界冠军了。”
  关于那届世界杯赛的官方纪录片中,马拉多纳与队友在更衣室里赤裸上身,挥舞着阿根廷队蓝白相间的球衣,忘情高呼“ARGENTINA(阿根廷)”的镜头,也与他们夺冠的历程一样,成为了经典。“其实那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情,一开始更衣室里什么样,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跟迭戈和另外一个队友一道,从球场直接被拉到了兴奋剂检测中心接受药检,耽搁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回去的。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相信,原来我们真的已经是世界冠军了。”
  而一直到乘坐飞机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蒂斯塔跟他的阿根廷国家队队友们,才真正有了民族英雄的那种感觉。“我们离开阿根廷的时候,没有人到机场来送我们,但是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涌到了机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参加完国家队的庆祝仪式之后,我原来回家只要20分钟,但是那一次,我用了三四个小时才回去,因为路上全是人,根本就走不动。”
  只在家里休息了两天,巴蒂斯塔就回到俱乐部开始训练,备战几天之后的南美解放者杯赛。“也许一个世界杯冠军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轨迹甚至命运,但是对我来讲,一切跟以前没什么两样。我知道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金钱,甚至美女,你可以放纵自己,也可以选择继续自己的生活。如果非要说改变的话,以前我踢球要蓄着大胡子,因为这会让我看上去更凶狠一些,对手会对我感到惧怕;拿过世界杯冠军之后,我觉得就算我不留胡须,我也会在场上信心十足,因为世界杯这样的压力我都扛下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4 19:20:36 | 只看该作者
悠游林下 发表于 2014-6-4 19:14
觉得这篇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所以单独发一帖

不看中超好多年,这哥们儿现在在哪混呢,感觉对当年下课还是耿耿于怀啊,谁让您没魄力像撒老头一样发狠清理队伍树立梅核心呢,说来说去还是性格决定命运啊,就算他带队到现在,估计依然会在人选等很多事情上被外界左右,落得个不讨好的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9:26:45 | 只看该作者
lauhank 发表于 2014-6-4 19:20
不看中超好多年,这哥们儿现在在哪混呢,感觉对当年下课还是耿耿于怀啊,谁让您没魄力像撒老头一样发狠清 ...

说实话,这个事情上他还是有贡献的。就是美洲杯时期梅西才开始成熟走上前台的,最后一场比赛
就是小马加戈+BIG4。也许萨老头来带队比他更强得多,但我觉得巴蒂斯塔作为牺牲者,也作出了
他的一些贡献。他是后腰嘛,所以当清道夫,给萨贝拉扫清了道路,让萨贝拉这个前腰来专心组织进攻

从他一直的访谈来看,他也很关心这支国家队,尤其非常关心梅西,也曾经关键时刻站出来帮国家队说话
帮萨贝拉说话。总体来说,我还是觉得他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4 19:29:03 | 只看该作者
一看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美洲杯打得像屎一样,还说给他带今年拿冠军,吹牛皮谁的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9:30:58 | 只看该作者
ade 发表于 2014-6-4 19:29
一看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美洲杯打得像屎一样,还说给他带今年拿冠军,吹牛皮谁的会。。。 ...


厄。。。丫是喜欢吹牛,你就忽略这几句吧。。就凭他那个防线被乌拉圭砸头球砸到神经跳就知道了,
到世界杯不被欧洲队砸成翔一般啊。    至于其他的东西还是有点意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4 20:22: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访谈我在白天的新浪上就看了,确实挺有意思。不过访谈的精彩之处在于比拉尔多和86世界杯那一段,这个才是重点,至于其他说巴蒂斯塔自己做教练的事就不用看了。。。问题是现在的人都不会看重点,恰恰楼主又把重点放在后面而非前面,这样有些人看到前面觉得无聊也没兴致往下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20:28:26 | 只看该作者
jewelry 发表于 2014-6-4 20:22
这篇访谈我在白天的新浪上就看了,确实挺有意思。不过访谈的精彩之处在于比拉尔多和86世界杯那一段,这个才 ...


他做教练那段也有有意思的地方,我用红字标出来的,说明86年的阿根廷队身体素质非常强,
现在的阿根廷队去撞西班牙队能撞飞么?恐怕只有罗霍能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6-4 20:52: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确实比前面精彩,我觉得下面这段也应该标红。

“也许在外界看来,迭戈(马拉多纳)抢走了所有人的风头,但是在我们那支球队当中,任何人都只是场上11名队员当中的一分子,教练绝不容许任何人凌驾于球队的整体之上,而且从球员的角度来讲,虽然当时也有一些去了欧洲踢球的人,但是队里绝大多数都来自阿根廷本土联赛,也不会抱着崇拜的想法看待自己的队友。其实就像我们现在这支绿地申花队一样,吉奥(莫雷诺)是全队当中进攻能力最强的一个,其他队员对他非常信任,所以才会更多地把球交给他,谈不上什么依赖,阿根廷从来都是一支靠整体而非个人的球队,国家队如此,后来拿到奥运会冠军的那支球队也是如此。我不否认,一名出色的球员在一支球队当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支球队只靠一两个人踢球的话,世界杯也好,联赛也好,是不可能走得太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6-4 21:06:05 | 只看该作者
巴蒂斯塔显然就是壮志未酬,他带队如果至今,夺冠可能性非常大。巴蒂斯塔的国家队一亮相,就和2010年的国家队形成强烈反差,令人震撼。不过,美洲杯的巴蒂斯塔死于人际关系。

巴蒂斯塔可能表露过他带这支阿根廷夺冠的信心。于是,记者就把这句话加到了这个访谈中。

这个访谈是中国记者臆造的。简直就是国内论坛的主流观点。

点评

ade
先带申花保级再说,他的水平比起萨贝拉这种教练还算是比较业余的,对防守的调教还是蛮差的  发表于 2014-6-4 21:50
扯淡,中国的记者编不出这样的文章来。  发表于 2014-6-4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6-4 21:35: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jiangche1017 发表于 2014-6-4 21:06
巴蒂斯塔显然就是壮志未酬,他带队如果至今,夺冠可能性非常大。巴蒂斯塔的国家队一亮相,就和2010年的国家 ...

他最好的时机还是奥运会之后,10年机会比现在还好,能不能夺冠不好说,比老马强是一定的,被搅和的可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6-4 21:54:57 | 只看该作者
巴蒂斯塔有两大作死,第一是不重视美洲杯,数数阿根廷多少年没有洲际冠军了。第二是重用死粘球的特维斯和拉维奇死死贴在边路突破丢球突破丢球,把边后卫助攻跑位的通道死死堵住,更把所谓的最强伪9号梅西生生逼成了伪球员迷失在赛场上。

就冲这两点,说什么规划都是鬼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6-4 22:0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clx 于 2014-6-5 09:55 编辑
grace722 发表于 2014-6-4 21:35
他最好的时机还是奥运会之后,10年机会比现在还好,能不能夺冠不好说,比老马强是一定的,被搅和的可惜了 ...


巴蒂斯塔当教练至少比老马强,为阿根廷带来个奥运冠军,还大败小罗领衔的巴西奥运队,就凭这些应该尊重他,确实性格决定命运,美洲杯耳根子软,没有搞定更衣室,没有为阿根廷带来个美洲杯冠军。

对决巴西,实力对比并不一定就能取胜。

08巴西奥运队的实力不弱,就是实力对比更明显的巴西莱带的07美洲杯的决赛,我们1队,人家1.5队,还是被0:3痛揍。

实际上感觉打巴西,阿圭罗是巴西克星而不是梅西。

点评

ade
那届奥运冠军的实力相比其他球队接近碾压,夺冠没啥可炫耀的。他调教的后防问题也蛮大,乌拉圭都变成德国队,个个都是空霸。  发表于 2014-6-4 2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6-4 22:42:00 | 只看该作者
rclx 发表于 2014-6-4 22:01
巴蒂斯塔当教练至少比老马强,为阿根廷带来个奥运冠军,还大败小罗领衔的巴西奥运队,就凭这些应该尊重他 ...

他也就比老马强,比起萨贝拉还是要差许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6-4 23:00:55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相生相克 发表于 2014-6-4 22:42
他也就比老马强,比起萨贝拉还是要差许多的。

东道主美洲杯打成那样,还有脸比谁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6-5 00:17:58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补个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6-5 04:12:37 | 只看该作者
四强:阿德西巴?

这是球迷的预测,哪里像圈内人士的预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6-6 21:02:18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时候我打后腰,教练告诉我,在这个位置上踢球,你必须像个360度的雷达一样,对发生在球场任何一个角落的事情,都必须了如指掌。举个例子来说,有时候训练当中,他会突然停下来,问我跟另外一名中场队员,你身前身后是什么情况,应该如何站位如何指挥队友跑位,甚至他还会问我,场边替补席上的队员和队医在干什么,他这个主教练又在干什么,如果回答不上来的话,肯定就是一通劈头乱骂,因为他会认为你缺乏对全局的掌控。”
一次训练结束后,一名球员顺手把吃过的香蕉皮仍到了场地边上,这一幕刚好被比拉尔多看到了眼里,他告诉那个队员,第二天晚上,自己想到他的家里去吃晚饭。虽然觉得有些意外,那名队员还是让自己的妻子在家里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但是让他和家人吃惊的是,一进家门,比拉尔多马上拿起一根香蕉吃了起来,并且直接把香蕉皮扔到了地板上面。大吃一惊之后,回过神来的那名球员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向教练赔礼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对外,包括比拉尔多在内,都刻意地保持着低调,甚至故意营造出一种“哀兵”的氛围,但是在球队内部,教练的态度则十分强硬:“我们的思路是第一场战胜韩国,第二场不输给意大利,最后赢下保加利亚,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
与西德队的比赛并不顺利,在两球领先的情况下,顽强的对手将比分扳成了2比2平。“不过我们在场上一点都没有慌张,因为对手两个进球都是靠定位球的机会打进的,这跟我们赛前分析的一样,他们没有获得其他任何的机会,说明比赛还在我们的控制之中,对手在场上根本找不到我们的破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喜欢这四段   成败源于细节   86成 成在细节    阿根廷近二十年无缘四强  也都败在细节

通过这四段  你会知道  86“冲”冠成功   可不仅仅是有个“神马”就行的——没有比拉尔多对于细节的变态   那马拉多纳和阿根廷国家队一起  那可真是神马都拿不到了

说回到萨贝拉这支阿根廷国家队    细节上慢工出细活    基本考虑周全,,,我个人认为  两点细节隐患:

1首发门将
2 倒三角三中场中   马斯切拉诺的攻防权重职责定位    以及三中场整体移动相互联系的距离保持

P.S. 这两点中  我更关心并担心第二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4-6-6 21:19:11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时候我打后腰,教练告诉我,在这个位置上踢球,你必须像个360度的雷达一样,对发生在球场任何一个角落的事情,都必须了如指掌。举个例子来说,有时候训练当中,他会突然停下来,问我跟另外一名中场队员,你身前身后是什么情况,应该如何站位如何指挥队友跑位,甚至他还会问我,场边替补席上的队员和队医在干什么,他这个主教练又在干什么,如果回答不上来的话,肯定就是一通劈头乱骂,因为他会认为你缺乏对全局的掌控
——————————————————————————
尤其这段,抠的真细,太佩服了

点评

没想到比拉尔多的性格这么敢于担当、这么坦率,而且有头脑。  发表于 2014-6-6 2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18 13:07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