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天人五衰――有关《天龙八部》的碎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14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天涯。作者MIDWAY。是新版天龙引出的一张贴 ------------- 【侠之疑】   《天龙八部》或许是金庸小说里最暧昧,最众说纷纭的一部长篇。近来由于新版《天龙八部》电视剧的关系,在影视评论观各位网友的口舌之战,贬者认为新《天龙》血腥粗糙,褒者中亦有人以为《天龙》是金庸小说中最庸俗的一部。      鉴于目前只有20集面世,角色争论多在萧峰身上,纵观网上议论,不喜新《天龙》者认为萧峰当是侠之典范,应是成年郭靖一类的仁爱和义烈;推崇新《天龙》者,却看出萧峰身上唤醒对“侠”的怀疑――正如陈墨所言,金庸小说经历着“侠之立,侠之变,侠之疑,侠之反”,金庸写郭靖是侠者之立,杨过是侠者之变,萧峰是侠者之疑,韦小宝是侠者之反。无论仁爱义烈,还是武功绝伦,那些天神般的英雄在《天龙八部》逃不过恐怖和惨伤,这是对《射雕》三部曲里侠义至上的怀疑,所谓的侠义在《天龙八部》里,犹如天人五衰:      天龙八部里最高的天神,天人本来是有情众生中最享福报的一道,但他们也逃不过轮回之苦,死前有天人五衰,郁郁不乐,亦如《天龙八部》里那些极顶高手,最完美的道德,最光明的人格,天神般的武功,都逃不过冤孽和悲悯。      《天龙八部》是庸俗之作吗?《天龙八部》里金庸本人在五卷之后附上的陈世骧先生书函颇有意味,这一段是对“结构松散”的辩解:      读《天龙八部》必须不流读,牢记住楔子一章,就可见‘冤孽与超度’都发挥尽致。书中的人物情节,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写到尽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写成离奇不可;书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却到处藏着魍魉和鬼蜮,随时予以惊奇的揭发与讽刺,要供出这样一个可怜芸芸众生的世界,如何能不教结构松散?这样的人物情节和世界,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时而透露出来。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所谓恐怖与怜悯,再说句更陈腐的话,所谓‘离奇与松散’,大概可叫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罢。      不喜欢《天龙八部》的人们,或者是无法接受“离奇和松散”,或者是无法在书中找到侠义道的善有善报,婆娑世界“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和《射雕》三部曲里善恶果报的鲜明世界完全不同,而又异于《笑傲江湖》和《鹿鼎记》里嬉笑怒骂的世俗红尘。电视剧《天龙八部》如果愿意在通俗性之外保持一点对原著的敬意,就不太可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惩恶扬善,扬眉吐气,仁义无敌。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中人物离奇,情节的合理性让位于意境和寓意,无不有过人之处,有帝王公卿,有江湖豪客,有长生的术士,有俊雅的少年,有神仙天人般的美女,有匪夷所思的武功,有阴谋,有复仇,有陷害,有误会……天龙八部,人与非人,同聆佛法,从南海到北国,从姑苏到天山,果然是北冥有鲲,化而为鸟,横绝四海。这么恢宏超常的众生,结篇却是发了疯的慕容复在坟园沉浸于帝王的幻想,一群小儿嬉笑着扮演臣民换糖吃。一个明白不过的寓言:红颜白骨,才能、功业、野心、爱恨如露如电,梦幻泡影。在这个寓言之下,那前面五大卷的热闹同归于一个幻影,悲天悯人,《天龙八部》里奇异的缘法,未必是颠覆英雄主义,但至少有着深刻的悲伤和疑问,亦正是这悲伤和疑问,成全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      金庸在释名篇里暗示,他乃是以佛教中的天龙八部象征小说中的人物,这八部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天龙八部的神道精怪,来源于印度教,诡异神奇,佛教在和印度教的竞争中往往编造些他们皈依佛门的故事,佛经中也将其列为八部护法。如廖朝阳先生所言,虽然八部精怪同聆佛法,但在世界中他们却有缘发和解脱之道,小说里写的也正是众生相。段誉的出世和萧峰的入世互为印证,他们是倾盖如故的兄弟,虚竹的巧遇和乔峰的苦难亦互为印证,他们也是同参大道的朋友。      有人把天龙八部对应于书中人物,譬如萧峰为天,段誉为龙,这颇为牵强,恐怕金庸本人写作时也不存在这种清楚的对应,他只是写出了一批离奇的人物,如同佛教神话中那些和凡人共存于天地间的“非人”众生。倒是书中武功最神奇,福泽最深厚的逍遥派高手很象天道中人,临死前的“散功”便是天人五衰,光华褪尽,枯萎而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萧峰】   曾经见文章说萧峰是深受儒家仁义观念的堂堂大侠,甚至说什么萧峰有诗人气质,儒家气质,这比较费解。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萧峰后半生被中原武林所谓的礼义之道贬斥,告白无门,他也索性睥睨了“礼和义”,奔走杀戮,凭着天性中的清白和骄傲,为所欲为,实在是孔夫子所谓君子之乱。      《天龙八部》起始时的乔峰的状态,应当是一个努力履行忠义无欺的所谓“侠义领袖”,类似努力去当一个成年后的郭靖,可是他的生活被打破了,无论是出于如何荒谬微小的理由――一个女人微小的愤恨拉开了癫狂世界的幕布,乔峰的光明道路中断了。整个天龙八部,写的是乔峰从这样一个稳定的状态走向灭亡,他在天龙里的经历纠缠着自我认知和复仇雪恨,他被陷害,又夹杂着血统带来的原罪,他被那些教养他的中原武林大豪怀疑,被所谓的忠义爱国者疏远排斥。他的确充满了重重疑窦,矛盾,激愤,误会,价值观的崩溃,在复仇和雪冤的道路上,逃不过灾难的天罗地网,他是一个受天谴的英雄,最终虽然坦白接受了自己的契丹身份,却无法再对所谓的中原武林有价值认同。但同样他也无法融入契丹阵营,于是在极端的孤独中死去。萧峰身上有经典的西方悲剧因素:自我认知和复仇,萧峰冲冠一怒,杀人如麻,血性发作时的确凶狠,他追查自己身世杀的人,采取的强硬和坚决,是郭靖不会做的。的确他也自认:我蛮性发作,就什么也顾不得了。萧峰胸前的狼头刺青,他的仰天长啸,都是不可忽视的隐喻,象征一种原始的爆发力,来源于神秘的血统。      胡军的萧峰,在我看来是比黄日华的乔峰更接近原著里那个癫狂世界中竭力保持着清醒的英雄,乔峰活了三十岁,天赋神勇,为人上进,又有名门正派侠义道的自幼教育,世界在他看来无疑是非分明,他自信他的武功才艺也能让他扶正锄奸、洞察秋毫,他自制禁欲,仁义果决,无疑也让他自信朋友和下属对己的服膺和爱戴。然而,杏子林中,这三十年来他所熟悉的世界天翻地覆,背叛,陷害,误会,一切他无从辨白,他看惯了的信任和友谊也都瞬间变成了怀疑和疏远。而这一切迷雾中,最让他震惊的是他的身份血统,他自认为清白无私的前提被质疑。甚至可以说,萧峰从此走上的,是痛苦的自我修正。      世界的无理和癫狂压迫着萧峰,他在诬陷中越陷越深。聚贤庄上,萧峰以一套太祖长拳应对其他汉人来自四夷八方的武功,这时他已经起了对汉族正统的反讽之心,直到雁门关外,对着族人共同仰天长啸,那时他已经彻底嘲笑民族正统观,剩下的就是复仇之心了,而一件件血案使他更深地陷入中原大豪的对立面,有人评价胡军的眼神时常迷惘,以为是弊病。我不知道是否演员故意如此,萧峰在和阿朱相处时,也依然不忘他的重重疑惑,杏子林之前他的心地有多清明,复仇路上他的心地就有多悲痛迷茫,也正因为这种迷茫,使得他失去了阿朱。萧峰受康敏之骗追杀镇南王,并不是处于很镇定清醒的状态。误杀阿朱,让他突然震惊,也意识到他和阿朱之间的深情,他的复仇在这种爱情牺牲下显得荒谬可笑,等到他找到康敏,连复仇之心他也淡了。萧峰远走辽东,后来出入辽国和女真部落,不再认中原为故土,实际上他的还乡却为永恒的流浪。      萧峰失落了故乡,他后来的道德观,无疑还有汉民族游侠观里的行高洁,抗强暴,悯贫弱,但所凭借的,已经是一己的良知。但那个时代的侠客,已经不是先秦上古的游侠,北宋时代的侠士已经纠缠于民族纷争,所有入世的侠士都必需效忠一个国家。萧峰早年所受的入世教育又使他无法象虚竹那样出世而逍遥。      这个离开了土地的英雄高高在上俯观世间,不胜寒冷。等燕云十八骑少林寺认父,他所持的自我认知大概就是对慕容复的那一句:可惜萧峰大好男儿,竟然与你这等人齐名! 萧峰是孤独的。少林寺后的萧峰是一个纯粹的“大好男儿”,他为了制止辽汉间的战争失去了最后的容身之地,再没有故乡可以让他回归,于是自尽。      我不欲评价胡军和黄日华的演技,各人欣赏习惯不同,剧本改编的思想也决定着角色的深度,只能说新《天龙》剧组和胡军更不辱没《天龙八部》原著中的“恐惧和同情”。但是黄日华的乔峰,是一个典型的堂堂大侠,他一直很清醒英明,在和阿朱的感情中也淋漓尽致,却不象书中的萧峰直到阿朱一死才从复仇的荒谬中清醒过来,没有了激愤和荒谬感,却无疑是电视观众熟悉的那一类典型的“大侠”,黄日华的萧峰是可靠的,理智而光明,但这恐怕不是《天龙八部》鬼蜮世界里存在着的萧峰。    【朱紫双姝】   朱紫姐妹在《天龙八部》萦绕着萧峰命运,印证着萧峰这个英雄,也先后为萧峰而牺牲。      不得不佩服林夕写词的身份架子,新《天龙》片尾曲起首便是佛经用语“如是我闻”,空穴来风一般广大无涯,接下去虽然便是儿女恩怨相尔汝,但《天龙八部》那种佛教世界寓言境界已出。其后的歌词全是大白话,但有一句于通俗中一针见血,“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而你欠我幸福,用什么来弥补。”阿朱是萧峰复仇的牺牲品,阿紫是萧峰道德的牺牲品。快意恩仇和道德高蹈,造就了英雄萧峰,却以朱紫双姝为英雄的献祭。      不得不说新《天龙》对萧峰和阿朱恋情的处理相当成功。阿朱在和萧峰的关系中,是完全占主动的,这完全是为萧峰而生死的女子。萧峰最初在聚贤庄舍命为她求医,一则是为她是一位“神交”的侍女,二则多少也有点被中原武林诬陷后的快意宣泄,这里他第一次和过去的朋友正面为敌,抛开了他自己对礼让情义的执着,在中原武林一面,是早就认为萧峰“非我族类”。聚贤庄一役的九死一生让萧峰彻底摆脱了和中原武林的身份认同。阿朱在萧峰众叛亲离后追求萧峰,这不能不让萧峰感到她所爱的是他“大好男儿”的本质,而并非身世和荣辱。      此刻萧峰摆脱了身份的困惑,却依然不能从复仇的执着里超越出来,他陷入一系列侦探小说式的追查,他的生活被迷惑和悲愤占据,成全阿朱的爱情需待复仇之后,阿朱的相伴让他欢乐,但在这欢乐中他必然神不守舍,仇杀的阴谋和疑团一再扩大,他的生活象《百喻经》里的火宅,火势蔓延,他急急地扑救,却忘了火宅外清朗乾坤。原著中的描述恰好对应新《天龙》电视剧第16集开头夕照里杨柳岸饮马一场,良辰美景佳人,两人所谈的却非赏心乐事。我也猜测新《天龙》里萧峰面对热烈的阿朱却总无法倾情欢乐的神态应该是演员有意而为。一段爱情就这样被复仇挥霍掉了。      阿朱完全追随萧峰的思路,她的聪慧使她完全能体味萧峰的内心,她的对萧峰的崇拜又使她不怀疑他认定的事情也会出错。因此当她发现自己是复仇对象之女,她便相信爱情已无法抵达,只盼以爱情殉葬来延缓萧峰的复仇。阿朱死后,萧峰才突然清醒到塞上牛羊之约的可贵,复仇的烈火被暴雨浇熄,爱情在失去之时才优先于复仇。电视剧里对此的表现发挥是他抱起垂死的阿朱奔向那个偕老塞外的诺言,然而幸福之门已经关闭。萧峰原有殉情之心,但旋即发现康敏的谎言,他面对段正淳的字迹捶胸出血,那种疯狂骇人的痛楚,倒证明了他的清醒,从此复仇不再是他生命的第一信仰了。      阿紫没有象阿朱那样改变过萧峰,但她和姐姐一样被萧峰决定了命运。金庸所谓“恶紫夺朱”,在西方文化里,紫色却有尊严、受难、重生多种寓意。阿紫自私恶毒,然而她执着争取萧峰的爱,却有如阿朱的重生,她的邪恶和受难,目的是获得和萧峰对待阿朱一样的爱情上的尊重。但她最终攻破不了萧峰的道德壁垒。阿紫虽然作恶,举动可怖,但她不是萧峰的灾难,相反地萧峰的光明和正直却是她的惊惧和灾难。      萧峰毕竟是受最正统最严格的甚至苦行者般的道德训练成长的,他的导师们无不对他的异族血统提心吊胆。在萧峰对王道正统、仁侠忠义,快意恩仇等等都意兴索然之后,他还保持着个人操守上的禁欲和洁癖。阿朱为爱而死,他自然也认为自己不当再有新欢,禁欲和自我惩罚相结合,阿紫即使不刁蛮邪恶,也攻不破他的情感壁垒。他对阿紫的救护,也无非对阿朱之死一种聊胜于无的弥补。阿紫的故事的确带有无限的同情:「凡是不解同情阿紫的人……亦不会自觉他自己生命黑暗的痛苦」(罗龙治)。阿紫的邪恶在于不她最大的愿望难以满足,她生命的黑暗无限展开,她的盲目,她的宁可还目于游坦之而随萧峰自尽,亦是深有寓意,阿紫最终抱着萧峰的尸体沉没在黑暗里,成全她黑暗的尊严。      有人认为新《天龙》里阿紫邪恶不足,我却觉得恰有分寸。金庸曾说视阿紫如子女,无论她如何为恶,亦保有一种怜惜和慈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虚竹】
  要在《天龙八部》里找一个和萧峰最对映的角色,莫过于虚竹,倒并非和萧峰齐名的慕容复。若以八部神怪比喻天龙中的诸位高手,虚竹和萧峰无疑属于不同的物类,他们的根源相似,命运迥异,同为纵横天下的极顶高手,一死一生,却并不意味着价值的相互否定,却呈现天理大道的多态和无常,这便是《天龙八部》书中开阔无尽的世态。
  
  虚竹和萧峰相同的,是同样面临着身份沦丧的难题:从恭谨持戒的小和尚,被命运的奇遇逼迫,不能容身于自幼安身立命的少林寺。虚竹和尚身份的丧失,与萧峰汉人身份的丧失一样令其人惶然。萧峰的真正出身是血统上的原罪,虚竹的真正身份是道德上的原罪。然而虚竹并不因此而受谴,他只为父母悲伤。他对江湖或者说社会,并无萧峰那样超人般的自觉负担,因此他身具大能,也只做一些拔除生死符之类的善事,并不能当正义的权威。他从小受的佛教出世解脱思想,使他牢记‘众生无我,苦乐随缘’。萧峰是天才和英雄,禁欲主义者,抗争宿命的不祥;虚竹却因为他的平凡和驯顺,对宿命的得失随缘,自然地生存了下去,而且助他最终“随缘”宿命的,是他对情欲的不可抵制。
  
  虚竹和萧峰相反的是,他资质平庸,于武学之道也不太热衷,驯顺善良,很难看出他父亲的领袖气质和母亲的偏激性情在他身上的影子。如果中原武林能预计到他将会掌握横绝天下的武功,恐怕虚竹也会象萧峰一样受到道德上的严格训诲,操守和义务的严格教育,那么他就不太可能坦白面对人之初的欲望。虚竹的破戒,无非是破除执着,虽然逍遥派似乎是道家门风,但助虚竹完成少林和逍遥间身份转换的,却依然是他自幼的佛教思想。
  
  虚竹子武功高到不可思议,但他的难以被伤害,恐怕不是出于武功的保护,而是他无所执着的灵魂。他最后的归宿,大约可以用庄子《逍遥游》里一段寓言描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灵鹫宫就是这无何有之乡。
  
【逍遥派】
  逍遥派的门风,是世外高人式的,据说男女都俊秀聪颖,武功优雅卓越,在洞天福地般的山水胜境中享受精致的趣味,无崖子更是通晓一切雅玩,天山童姥驱使江湖豪客,生杀予夺随心所欲,李秋水是绝世的美貌无数人拜倒石榴裙下,世间的苦难好像离他们很远。虚竹抵御不了个人幸福的诱惑,破戒还俗,逍遥自在,他们就如天龙八部中的天人。
  
  佛教说有情众生在六道中轮回: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天道是六道中最享福报也是最快乐的去处,他们的寿命比人更长久,能力更灵通广大,享有音乐和文艺的供奉,投生天道,必是前生修习十善业道者。虚竹入逍遥派,也似乎是虔诚的佛教徒在轮回冥冥中天赐的奇遇。然而,诸天虽然处于诸有情界中最高最优越的地位,能获得种种享受,但仍未脱离轮回,一旦前业享尽,则亦会死亡重堕轮回。“天”临死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诸天最大的悲哀。天山童姥,无崖子,李秋水一生飘逸骄傲,最终的死亡却是肢体枯萎破碎。
  
  天部的领袖帝释天,原为古印度教天神之一,在梵天的座下,《百业经》记载帝释天在出现“天人五衰”征兆后,惨伤不欢,率八万天子,阿修罗女,乾达婆子向佛求告,帝释天请问:“世尊,人与非人、天龙、夜叉等轮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世尊告曰:“各位,众生沉溺于轮回的根本是嫉妒心和吝啬心。”世尊从嫉妒心和吝啬心的本体、性相、因缘等方面一一广作宣讲。帝释天随喜赞叹世尊的功德,禀白道:“世尊,我已断除一切疑惑和痛苦,得到了殊胜的智慧。”帝释天得以重生,不再礼敬梵天,皈依了释迦牟尼,成为护法。
  
  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争斗,因为有情生命的妒忌天性而沦入痛苦,她们临死发现无崖子耿耿不忘的并非她们中任何一个,参破了妒忌的荒谬,疑惑和痛苦消除,“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无崖子的苦难来自爱欲和徒弟的贪婪。逍遥三老毕生功力输入虚竹体内,也类似“天”的重生,“天”的再生是刹那间心识转生,神通与生具足,善业来自前世愿力。从老庄思想看,求道者也提倡无所用心虚静恬淡。然而逍遥三老化身再世为丑陋平凡的虚竹子,也可以看出金庸给予的嘲弄和同情,以及更超脱的悲悯。
  
  逍遥派很少宣扬仁义兼爱的世俗道德,不谈长幼之序的世俗伦理,只尊从才能的高下来定尊卑。即便不从老庄思想里找根源,他们神仙般的灵通,也能让他们无视道德。逍遥派的旁支末流,丁春秋是贪婪邪恶且好谄媚,苏星河是善辩多才而无能,函谷八友各怀文艺和技艺上的绝技,都有悠游出世者的风度,他们都或多或少有“天”的奇才异能,却也都脱离不了人世的痛苦。星宿海诸人更是疯狂,人的才能和巧思如脱疆之马,在人性之恶下变成无边阴暗的噩梦。逍遥派一系,是《天龙八部》里最飘逸最离奇的一群,也给《天龙八部》的世界带来优雅和诡异。
  
【段誉】
  段誉是联接萧峰和虚竹的人物,段誉和萧峰赌酒赛脚力,倚阑千杯不醉,疾行千里如风,豪迈洒脱令萧峰倾盖如故;段誉和虚竹把酒话衷肠,谈佛经叹相思,美人如花隔云端,痴情良善让虚竹心有戚戚。段誉的一时胡涂或者灵光一现让他在和虚竹结拜时把萧峰也牵连在内,但如果萧峰和虚竹相遇,一定是话不投机,不太容易立刻结拜成生死兄弟,虽然同出少林师门,同是襁褓间离开亲生父母,但他们的差异也和一致同样巨大,他们两人和段誉的一见倾心,恰好体现两个极端在隐秘层次的融洽。廖朝阳说,“没有段誉,虚竹的驯顺会显得昏庸,萧峰的高蹈也会有酷烈之嫌。有了段誉,两人才能纳入一个三缘互通的意义空间。”
  
  段誉的结局也是萧峰和虚竹的联结,当大理皇帝体现了萧峰入世式的社会责任感,娶了绝代佳人实现了虚竹式个人生活上的幸福。然而不好说段誉就是金庸的理想人物,他只是个折衷。段誉作为大理国王子,身份和教养所在,不可能如虚竹一样独善其身,他又深受佛教影响,厌恶暴力,对权力也无多留恋,悠游于出世入世间。他和虚竹和萧峰一样,有身世上的秘密,然而身世秘密给他带来的困惑和苦难最小,秘密突然爆炸,全无征兆,虽然给他带来尴尬,但也让他在个人幸福上柳暗花明――可以如愿以偿地娶心上人。
  
  段誉的武功,来得比萧峰轻松,比虚竹费时,他没有攻击性,武功也不稳定。虽然段誉被世界目为痴狂,他的存在带有一种轻喜剧的性质,但却对癫狂世界起着遏制,无论这遏制实现得是多么惊险和神奇。在整个故事中段誉总是能够打断他人的暴力和欲望,牵扯出更离奇复杂的场景,他本人的恋爱是如此,充满出奇不意。小说开始是他拒绝父辈让他学武的要求而出走,失笑打断剑湖宫的比武,南海鳄神反拜他为师,阻止鸠摩智,阻止慕容复,最后以他身份秘密的暴露打断段延庆的皇位争夺。他本人的一场场恋爱也都因为发现对方是父亲的私生子而罢休,直到遇见王语嫣,难以自拔。段誉对情欲的控制,亦在萧峰和虚竹之间。段誉对王语嫣的痴迷,不能说是虚竹式的情欲迸发,而更接近一种审美上的膜拜,让人想起托马斯曼《威尼斯之死》故事里著名作家对美少年的那种至死不渝的跟踪。
  
  段誉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无视自己贵族身份的贵族。他的自甘平凡,世俗中人难以理解,他对王语嫣的爱慕,完全类似一个痴人,却又仿佛大智若愚,这一切使他成为游走世间百态间的通灵者。林志颖的表现略显轻佻和机灵,稍为表面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此外作者还在回帖中提到新版的一些细节:

“……从文化气息来说,新《天龙》剧组里大概有文艺上的行家,《北冥神功》卷子用北碑真书,惊鸿一瞥下几乎如敦煌卷子,颇不辱逍遥门风。剧中书法点缀水平都不坏,段正淳的“大理段二醉后狂涂”用的似是颜体行草,也符合镇南王的身份和时代。天龙寺段延庆和黄眉老僧对弈的也真是个围棋局,不象以前港版电视剧胡乱摆几个子,只不知道珍珑局会如何处理。”


且不论剧本演员如何,这方面央视的水准绝对不是港剧可以相比。以前香港拍射雕拍笑傲,从来没有弄清楚笛与箫的区别,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3-12-14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追电视连续剧看得人有几个懂敦煌卷子颜体行草棋局珍珑的?面对饭桌上普通的水果拼盘和精工雕花的罗卜,不部分食客的选择不言而喻。可怜央视到现在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力气都用错地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3-12-14 20:16:00 | 只看该作者
看的头都大了。

不过央视出的那个萧峰实在太不象话。胡军老哥怎么瞅也和萧大侠联系不上啊。怎么哪次都败坏在选演员上?张纪中有毛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3-12-15 01:56:00 | 只看该作者
【朱紫双姝】

朱和紫是比较喜欢的两个角色,性格鲜明另人难忘,也是诸郡主中最出色的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3-12-15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张集中的片子最大的亮点就是MM漂亮!!!看他的片子只看MM其他无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5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续完 :)

---------

【慕容复】
  
  慕容复是伪贵族。金庸设计慕容复,并不似创造了一个和结义三侠对等的角色,也并未赋予慕容复和三侠对等的人文涵养和性格魅力,更象是他们的烘托。
  
  后燕慕容氏享国不过短短30余年,到慕容复的时代,亡国也600余年,旧时王谢子弟,今日姑苏人家,这600年后的复国欲念,无论如何超出常理。野心如此持久而固执,完全是荒谬,这已很难归入普通的王孙遗老重振家声之梦,只是个人君临天下的狂妄梦想,和一般的平民野心家没有区别。看不出这种荒诞就是误解了金庸。慕容家族的复国比起段延庆的争夺王位,实在是执着到滑稽的地步,这也就是《天龙八部》世界里的离奇和讽刺。慕容复身上充满了和结义三侠的对立,同样结义三侠的成就无不是对慕容复的讽刺。
  
  虚竹虚静退让,恬淡天真,慕容复热衷功利,好自修饰,他和虚竹的成效完全相反,慕容复遇见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聚会,主动加入他们的同盟,刻意收罗羽翼,完全不顾王语嫣的安危和部属的惊诧,众人欲杀小女孩(天山童姥)盟誓,他也不加阻挡。最后得这些人死力的却是虚竹。虚竹顺从人欲重人情,慕容复禁欲自制,一切都为了复国的野心,他为求得西夏的援助向西夏公主求婚,结果王语嫣伤心离去,得到西夏公主的是虚竹。
  
  段誉每每在慕容复潇洒自信的时候六脉神剑灵验,令慕容披头散发,狼狈不堪。段誉信奉“乃知兵器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不到关键时刻不发挥武力,慕容复却因为比武失手于段誉,下暗器取段誉性命。段誉对美痴心膜拜,为追随和保护不顾旁人白眼,慕容复虽然视王语嫣为未婚妻,却对她不甚爱惜,在公众场合刻意避免对她施加关照,磨坊一场,化妆为西夏武士的慕容复对段誉和王语嫣的恼怒,与其说是出于嫉妒,不如说他感到王语嫣和段誉挑战了他的尊严,对他慕容复倾心过的女人,岂能再看中其他男人。慕容复这种自大式的嫉妒,倒是和康敏相近。一片痴心的王语嫣最后移情于段誉,慕容复一心认段延庆为父,岂知段誉才是段延庆的亲生子。
  
  慕容复与萧峰本来南北分庭抗礼,萧峰赏识慕容门下四士,也视慕容复为神交,而少林寺一役萧峰对其人的按语是“萧某大好男儿,竟然与你这等人齐名”,鄙视到不置一评。慕容复于汉人王朝也“非我族类”,一心一意要恢复鲜卑王国,他不惜借助外国势力来建立自己的武装,求婚西夏,认父于段延庆,但他却未被中原武林排斥;萧峰是契丹人,不容于中原,出入女真和辽国,与国君生死之交,最后为了平息辽汉战争而难容于本民族。正在崛起的女真酋长阿骨打和大理国王段誉竭力相邀,也被萧峰拒绝。萧峰几乎只有扶弱济困平息兵戈的社会责任感;而慕容复连扶弱济困礼敬天下也是为了收罗人心。萧峰为一个交情不深的少女甘冒奇险出生入死于聚贤庄;慕容复虽然一身武功,为了让段延庆不起疑心能刺死忠心耿耿的包不同,令世代死忠的邓百川等人也决然舍他而去。
  
  慕容复容貌俊秀,智计深沉,谈吐有礼,武功出神入化,完全是金玉其表,而三侠都多少有点不拘泥形迹,慕容复金玉其表,名声赫赫,虽然是江湖布衣却在武林里有王孙公子般的崇高地位,他自己也自诩贵族,慕容复解不开珍珑棋局,原因是不能舍,他的贪婪和野心让他丧失了他所拥有的名誉、爱人、朋友,乃至清醒的头脑。最后他是孤家寡人,活在君临天下的疯狂中,王图霸业一场笑谈,他兀自不醒,惟有阿碧垂泪照拂。这也是《天龙八部》式的恐惧和同情。

【段延庆】
  
  金庸在正文后所附陈世骧先生书函中,陈先生谈到他正在寻找四大恶人的贺年片,我不免猜测他对四大恶人也别有兴趣甚至好感。这四人形象并列贺年片上睥睨人世,当是一种微有喜剧意味的轻嘲,世间的善和恶相克相生,道不尽的言外之意,悠悠红尘。
  
  南海鳄神凶狠中别有天真坦白,他被段誉戏弄,拜段誉为师不是虚意敷衍,以至为保护段誉而死,倒有司马迁所谓“重然诺”的古游侠风。叶二娘残忍阴毒,却爱的是正义阵营的领袖,玄慈对她始乱终弃,她却至死也维护他的荣誉,足可见所谓善恶分明的荒谬和虚伪。段延庆恶贯满盈,却感念虚竹从丁春秋的幻术里唤醒了他,暗中指点虚竹解开珍珑,并几次保护他不受丁春秋的伤害。虚竹最终也不清楚是段延庆救护他并给了他奇遇。
  
  廖朝阳在《天龙八部的传奇结构》中谈到段延庆一段非常精彩,必需全文引用(略有删节)如下,也可请诸君明鉴我以上几段浅薄碎片,和真正文艺评论的差异:
  
  段延庆的反叛其实很像史宾色《仙后》第七卷残篇里无常女神(Mutabilitie)大闹天庭的故事。无常是巨神族(Titans)的后代,当初巨神之祖将统治权让给弟弟农神(Saturn),条件是农神必须吃掉所有子嗣,还位于兄,结果朱彼德(Jove)出生后被母亲用计藏起来,逃过劫难,后来就篡位当了天帝,并且平定巨神族的反乱。无常认为自己是巨神之祖的嫡嗣,农神父子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权力,应该让位给她,于是一路发飙,从人间打到月宫,再闯入天庭,逼得朱彼德不得不下令让使神写下状纸,要求自然大神出面仲裁。最后她虽然向自然大神证明天地万物无一能逃过无常变易,所以她有资格取回帝位,自然大神却只简短的回复她;虽然万物无常,但“本态常驻无变化;历变自体成其大”;当时间终结,万物必将回归正格,永驻不变,所以原告主张不能成立。
  
  段延庆的情况与无常稍有不同:他是大理国太子,因国内变乱,皇帝被弒而出逃,乱平后因为太子失踪,只好由领导平乱的堂兄继位。数年后他习武有成,带伤回国,发现帝位已经传给另一个堂兄,新皇帝“宽仁爱民,很得民心……谁也不会再来记得前朝这个皇太子。如果他贸然在大理现身,势必有性命之忧”。这时他走投无路,几乎失去求生意志,在绝望中遇到刀白凤因不满丈夫风流而舍身相就。他以为是观音菩萨点化,远走他方养伤,并苦练武功,成为“四大恶人”之首。后来他屡次想凭武功强行要回王位,都未成功,最后发现刀白凤在他一次回国时怀了一个孩子,也就是即将成为太子的段誉,所以他不必复位也等于可以复位:“我虽不做皇帝,却也如做皇帝一般”,终于解开心结,飘然而去。
  
  无常女神与段延庆的故事相近之处倒不完全在情节的类似,而是在两者都呈现了正义与恶的密切关连,并且用「垂直透视」来解决恶的存在。无常得到许多礼遇(朱彼德惑于她的美色当然也有关系),她的法统主张符合当时欧洲王朝处理继承权的惯例,自然大神也承认万物皆受无常女神节制,但是她的造反却危及整个宇宙秩序,几乎可以视为天下第一大恶神。《仙后》这里的处理涉及英国都铎王朝的统治法理,呼应了政治学里国家与暴力的吊诡关系,使得无常女神盲目的毁灭力「散发出某种极端邪恶的意味」(见McCabe1989: 202, 209)。段延庆虽然表现了皇室气质,做事比较有原则,跟丁春秋甚至慕容复比起来恶性其实并不重大,但小说以他为四大恶人之首,外号「恶贯满盈」,如果跳脱叙事是否严密的考量,正可以视为小说对统治权力与暴力之间的关系表达了类似史宾色的立场。
  
  也就是说,段延庆的恶不在行事是否狠毒的层次,也不在道德是否有亏的层次,而是涉及现状(可能是好勇斗狠的朱彼德,也可能是大理国的好皇帝)一旦崩溃,暴力即将横行的可能,所以是一种绝对恶,越是符合正义反而越可怕。这就是为什么大理皇室自知理亏,却始终没有采取任何补救行动,读者也不会觉得不能认同;段延庆第一次回国时自认「如果他贸然在大理现身,势必有性命之忧」,并非没有道理。
  
  刀白凤如何认出段延庆就是当日的乞丐,自然有可疑之处,但是她一句「天龙寺外,菩提树下,化子邋遢,观音长发」,正是一种当头棒喝式的启示,使段延庆在绝不可能沟通的自怜、自弃情境中忽然见到一条垂直上升之路,让他知道原来在恶的绝对孤寂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知道他(或与他共有)最私密的记忆。这个「直如晴天霹雳一般」的转变颠覆了他原来的世界,使他开始认知到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存在。接下来的情节安排确定了段誉就是他儿子,他所反叛的对象其实已经包孕了他的身像,他与大理皇室的关系也不是对立,而是同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5 17:37: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第一集。最不满意的是慕容家那一群人。慕容复阴沉有余,儒雅不足。他对家臣的态度太狠,家臣对他的态度太恭顺。书里的定位,他们是比较平等相待的。忠心与畏惧不是一个概念。

王语嫣没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对慕容复表白过于露骨,要知道她是连用写男女相悦的古诗词来暗示心意都不肯的女子…… 哪会一张口就说:表哥你想我吗?我很想你…………

可见编剧功力平平。

原本对林夕的歌词抱有很大期望,谁知竟比不上他为港版天龙填的那一首。无比怀念年青时的林夕,那时候他可以用那么古秀的文字写“似是故人来”,现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3-12-18 13:55:00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想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3-12-18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了,看过几张剧照。

那个慕容复的是不是《射雕》里面欧阳克的扮演者?感觉他和公子爷一点也搭不上边,整个一精神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3-12-18 17: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金东春在2003-12-18 13:58:00的发言:


那个慕容复的是不是《射雕》里面欧阳克的扮演者?


不错,
正是同一个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3-12-18 22:51:0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喜欢慕容复 虽然有点爱屋及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19 05:51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