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5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奥运火炬手】华西医科大学骨科和运动医学专家龚锦源与糖果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3 11:2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火炬手龚锦源:这是我人生最完美的200米

作为唯一一位从中国大陆前往阿根廷进行奥运火炬传递的华人火炬手,昨(12)日注定成为了78岁的华西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教授龚锦源老人一生中最为荣耀与自豪的日子,当地时间下午5时,龚锦源从76棒阿根廷火炬手手中接过了奥运火炬,在人们热情的掌声、欢呼和祝愿声中,跑完了他人生中最完美的200米。

  当记者连线龚老时,他依然沉浸在激动之中,“火炬传递时,到处飘扬着中国和阿根廷两国国旗。火炬到我手中,周围的人群纷纷竖起大拇指,大声喊着‘中国!中国!’”

  龚锦源教授是9号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作为曾经的足球健将,龚老自然忘不了参观博卡青年队的糖果盒球场和博卡博物馆,他对这里浓厚的足球气氛感慨万千,“很小的孩子就对足球有着似乎是天生的热爱,这里足球的小环境和大环境都很好,有这种氛围,阿根廷足球队成为世界强队就不难理解了。”这次来阿根廷,老人本以为可以与球王马拉多纳见一面,可这个愿望最终落空。不过,他还是见到了世界巨星、博卡青年队的队长巴勒莫,并将特别准备的具有四川特色的大熊猫玩具送给了对方。

  这次奥运火炬传递,龚锦源是我省唯一的境外火炬手。他说,能代表中国远赴阿根廷传递奥运圣火,是我的光荣也是四川的光荣。“200米的奥运圣火传递,实际是在传递奥运精神,能代表四川参与这一活动,我感到无比自豪。”

[ 本帖最后由 蓝黄糖果盒 于 2008-4-13 11:26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11:25:44 | 只看该作者
探访博卡巧遇火炬手 龚锦源:我来“再续前缘”
龚锦源和马拉多纳塑像合影
千龙网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10日讯(特派记者 黄业) 当地时间今天下午,记者在探访博卡足球俱乐部的时候,巧遇来博卡俱乐部参观的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布宜诺斯艾利斯站的中国火炬手——现年77岁的龚锦源。
  龚锦源是华西医科大学骨科和运动医学专家,从事医学外科工作已超过50年但曾经的他,在足球上的建树远远大于他在医学界的名气。上大学时,龚锦源就有“飞人”之誉,100米速度达到11秒3。龚老对此很自豪,“到现在,这个纪录在重庆大学和四川大学都没人打破。”1952年5月1日,首届西南区运动会在重庆市举行,成渝足球赛,邓小平、贺龙亲临现场观战,这场比赛中,龚锦源以三粒精彩进球引来了全场喝彩。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川足虽只获第九名,但龚锦源的个人表现十分出色,被公认为国内少有的能用外脚背凌空抽射的射手,而成为赛事最佳射手。1960年,他被评为国家级足球运动健将。
龚锦源在糖果盒球场'指点江山
此次到阿根廷著名的博卡青年俱乐部的拜访,对龚锦源来说是“再续前缘”。原来,1996年马拉多纳率领博卡青年队与四川全兴队进行了友谊赛,龚老与马拉多纳有一面之交并签名留念。面对记者,龚锦源老人表示,“我将马拉多纳签名留念的T恤衫带到这里,让它再次见证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
龚锦源展示和马拉多纳合影

[ 本帖最后由 蓝黄糖果盒 于 2008-4-13 11: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11:37:18 | 只看该作者
龚锦源:我为运动狂



  北京2008年奥运会进入倒计时一周年,“你就是火炬手”的全国选拔节目也正式进入大区决赛阶段。现年76岁的龚锦源,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和运动医学专家,在这次选拔中,其以精彩的人生经历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西南赛区最终决选出的10名奥运火炬手之一。
热爱足球的人都知道,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巴西足球出现了致命的危机,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苏格拉底的年轻人出现了,这个身高1米92的外科医生以无懈可击的传球技术成为巴西足球的拯救者。龚锦源从事运动医学工作超过50年,青年时代系西南地区足球队的核心球员,曾在国内的多次甲级联赛中表现出色,因此,有人把龚锦源喻为“中国的苏格拉底”。 “这个比喻形似而神不似。”龚老乐呵呵地否定了这个称谓,拒绝别人这样称呼他,他的拒绝里有着一个医生的严肃,也有着一个老人的谦和。 火炬手是奥林匹克理想的承载者。“什么是奥运精神?奥运精神首先是一种生活态度,是高品位的精神追求。”龚老的语气是肯定的,满头银发随着铿锵的语速有力地颤抖。
   小小少年的足球缘
龚锦源的祖籍是江苏无锡,他于1931年在汉口出生,稍大一点便全家迁移上海,并在上海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 龚锦源排行老三,“身为小职员的父亲收入刚好够全家填饱肚子,哪还有闲钱让你买球踢啊”,但机灵的龚锦源自有办法。原来,龚老当年的小学同桌是个富商子弟,两个小伙伴甚是要好,龚锦源经常去同桌家的后花园里踢球。最有意思的是,同桌的爷爷是个铁杆球迷,每逢上海有足球比赛,其必去不可,于是,同桌就缠着爷爷带他们小哥俩一起去。或许可以这样说,龚锦源小时候对足球的兴趣,全是“蹭”出来的。 龚锦源告诉记者,他当年最崇拜的是“亚洲球王”李惠堂。1944年,李惠堂率领东方队到重庆进行访问比赛,刚好那时候龚锦源已经随父亲迁到成都,并就读重庆当时著名的教会学校——广益中学。据龚锦源介绍,广益中学有着良好的足球传统,热爱足球的他到这里求学简直如鱼得水。“那时候李球王都40岁了,在那里颠球给观众看,大家都佩服得一塌糊涂。”在这次与球王的比赛中,龚锦源还有幸与李惠堂抢球并亲切握手。 在重庆求学时,龚锦源发现自己对踢球有很高的悟性。上了初二以后,龚锦源入选为学校的鹤声队踢中锋。1950年,龚锦源考上重庆大学医学院,第二年他被选入重庆足球队;同年11月,龚锦源作为西南地区足球队的中锋,在天津参加了全国第一届足球锦标赛,虽然他们当时只战胜了西北队,但是由于队中大多数都是像龚锦源这样的大学生,因此也被公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球队。
绿茵场上屡显身手
在重庆大学,龚锦源素有“飞人”的美誉, 其100米速度为11秒3,龚老自豪地告诉记者,到现在这个纪录在重庆大学和今天的四川大学还都没有人能打破哩。 有扎实的足球功底、冲刺快,爆发力又好,龚锦源自然成了当年重庆大学足球队的主力。一下课,无论是走在校园里还是操场上,都有属于他的“粉丝”投来注目礼。 1952年5月1日,首届西南区运动会在重庆市举行,那场重庆队和成都队的足球比赛,连当年的邓小平政委、贺龙司令员也亲临现场观看比赛。龚锦源的校友萧源锦回忆说,比赛最初成都队可是先声夺人,连下两城,形势对于重庆队来说很不妙,重庆大学的啦啦队开始焦急起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时年21岁的龚锦源在队友的密切配合下飞身杀入禁区,头球抢点破门;继后又单刀直入,闪过对方两个后卫的夹击,虚晃一枪巧妙地把球轻拨入门。眼看这场球要踢平,就在临近比赛结束的时候,龚锦源接过队长的斜传球,飞奔到禁区直插到对方门卫身后,一记凌空快脚远射破门。顿时,全场掌声雷动,就连成都来的啦啦队也为龚锦源三记精彩绝伦的进球忘情鼓掌。50多年过去,老校友们聚会时回想起这场比赛,仍然激动不已。 1958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得知四川队面临降级的危险很是不放心。这时候,有人向贺老总“告密”,“华西有个龚锦源,现在是华西医院的外科大夫,国家队历次都没有把他调走”。于是,四川省委组织部赶紧把正在外地培训的龚锦源紧急召回,已经做医生几年的龚锦源出任四川队的助理教练、竞技科医务主任以及中锋位置。在保级比赛中,四川队与天津队这个老对头狭路相逢,在上半年,天津队曾经以8∶0大胜四川队。这次四川队有了龚锦源就大不一样了,一上来龚锦源得到一记长传,单枪匹马带球前行,闪过对方后卫直射成功;末了,龚锦源还“喂”给队友一个好球助其破门。四川队保级成功,当时的省体委主任对龚锦源说:“川队有你,如虎添翼!” 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召开。虽然四川足球队只获得第九名,但是龚锦源的个人表现十分出色,被公认为国内少有的外脚背凌空射手。1960年,龚锦源被评为国家级足球运动健将,这个称号所带来的荣耀在体育界仅次于获得奥运会冠军了,很多专事体育的人努力一辈子都没有如愿,而“兼职”的龚锦源却不负众望地获得了。
徜徉杏林频著华章
凭着当年在足坛的出色表现,龚锦源进入国家队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国家体委也分别在1953年、1956年和1960年,三度邀请其北上首都大显身手。但是,龚锦源小时候亲眼看见父亲吐血的那一幕永远无法在心头磨灭,立誓当医生的宏愿自然成为其一生的追求,即使在更大的诱惑面前,依然岿然不动,然而他的这份坚持总被人误解为“不知好歹”。 对足球的热爱,并没有耽误龚锦源的学业。1956年7月,龚锦源以10门功课全部5分的优异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救死扶伤,虽然不再是运动员,但是龚锦源在此后的工作中,把医学和运动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最后把自己的专业锁定在骨科,尤以治疗运动创伤最为擅长。龚老告诉记者,足球是个对抗性很强的运动,足球运动员的体力消耗也大,选择这个专业钻研下去,既圆了自己当医生的梦想,同时又不会离足球太远。 但凡在四川举行的大型足球比赛,一般都是龚锦源出任医疗总监。早些年,世界球王马拉多纳到成都比赛,那时龚老已经退休,但是主办方仍慕名找到他,请其出任马拉多纳的现场救护。跳水皇后高敏、前世界技巧冠军马索夫以及四川当地的杂技团,都是龚老的病号。 对于一生所钟爱的这两种职业,龚老说:“我这一生与运动的情缘难分难解,在我身上,这是最完美的组合。”他擅长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并不是浅尝辄止,也不是靠圈内的朋友互相吹捧,而是真正地钻研下去。1988年开始,他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中央医院、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多年来,龚老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文章30多篇,参编的著作达十多部。 1999年是联合国定名的“国际老人年”,已经退休4年的龚锦源为国内的中老年人翻译了当时美国的畅销书——《身体信号》。该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老年病学家布鲁斯·洛厄尔,这本书长达30万字,龚老翻译出来后受到国内读者的好评,他也因为这本书而被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栏目组邀请到北京录制专访。 据华西医院陪同采访的人员介绍,虽然龚老1995年就办理了正式的退休手续,但事实上其一直未曾离开过医疗和教育的第一线。2006年是龚老从医执教50周年,院方为龚老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院领导饱含深情地说:“龚老是华西的一块宝,国家队当年3次郑重邀请龚老出山,都被老人家婉言谢绝,他是我们热爱华西的典范。”
老当益壮退而不休
直到今天,76岁的龚老读书看报都不用戴老花眼镜,光这一点,就能让同龄人深表钦佩。这位有着运动健将光环的骨科专家告诉记者,踢球健身延长了他的运动寿命和工作寿命。 听说四川省早在十几年前就成立了教授足球队,记者不禁好奇地向龚老打探一些情况。据龚老介绍说,当年他退休后就一直与成都的年轻人定期踢球切磋技艺,当时他发现身边的球友以年轻人居多,而一些最需要体育锻炼的专家学者却几乎寻不到踪影。“高校老师,科研机构的工作者,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由于缺乏锻炼,普遍是未老先衰、精力不充沛,甚至有人过劳死。”龚老作为一名热爱运动的医生,对这种现象痛心不已。在其积极的呼吁下,1996年3月15日四川教授足球队在成都正式成立,首批队员40多人,年纪最大的就是龚锦源67岁,年龄最小的也有45岁,这支教授足球队当年轰动一时,成为全国高校系统推行全民健身运动的一面旗帜。 四川教授足球队成立7年来,坚持每个周六踢球,这些来自成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们不但加强自身训练,还积极地与成都市的其他球队打比赛。作为球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队员,龚老还是这支球队的教练。这位年过花甲的教练带领这支特殊的队伍“南征北战”,不仅与成都市里的球队踢,还与周边城市的中学建立广泛联系,为推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龚老热爱生活、热爱体育的基因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后代。龚老的长子龚敏现在是四川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其深受父亲的影响,不仅喜欢足球,还喜欢游泳和长跑;次子龚全,在医学上可以说完全继承了龚老的衣钵,现在是华西医院的骨科医生,也是华西医院的一名足球队队员。 现在,一到周六,龚老和同为教授足球队队员的大儿子龚敏便在足球场上“狭路相逢”,上阵父子兵,在成都足球界成为美谈。
记者手记 生命的欢喜 “这是一把刀,在绿茵,在临床,在学术。”一个老朋友这样评价龚锦源。当你了解了龚老的故事后就会知道,这样的评价一点也不为过。 本来采访龚老是打算放在某天下午进行的,以为他中午12点看完病人以后采访就能开始,谁知道到了下午1点多病人才看完。“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能加号就加号。”虽然记者眼前的龚老并未着运动装,但仍能从他那健硕的体格中感受到运动之魅。 一个头衔是国家级足球运动健将,另一个头衔是骨科教授,龚老认为这在他身上并不矛盾,相反,两者还相辅相成。龚老说,两样都是要讲究集体配合、反应灵敏,而无论是踢球还是开刀,一个人的技术再好,没有好的团队与其配合,就一定不会成功。在龚老看来,足球与医学的完美结合还体现在胆大心细、意志坚毅、善于克服困难上。 退休后,龚老有了更多时间关注世界足坛的风云变幻,曾多次被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的体育频道邀请作为评球嘉宾。“球赛变化多端,手术情况也是这样,所以无论踢球还是动刀,都要善用脑子分析临场情况,克服种种困难。”龚老一边说着足球,一边为记者翻开一本本厚重的的影集,几十年的光与影,都浓缩在这里。 除了足球,龚老还对书法深有研究,这不是一般的爱好,其书法水平已达相当境界。2001年10月,第17届世界杯预选赛结束后,“神奇教练”米卢到成都,龚老送其自己亲手写的“神奇绿茵教练”条幅做纪念,他说,米卢所倡导的快乐足球和团队精神,改变了中国足球的面貌,作为中国足坛的一员老将,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是一种象征,鼓励人们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去创造人生,为人类和平、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我想通过参加奥运火炬手选拔,参加火炬接力,唤起全国更多的知识分子参与并发扬奥林匹克精神。” 对于参加奥运火炬手选拔,龚老表示,“但是,如果火炬接力当天有手术,我一定会选择救治病人。” 这个老人,有着生命的欢喜。(刘景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11:55:5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4月10日龚锦源将一支没有点燃的“祥云”交到帕勒莫手中,鼓励博卡队长亲手点燃“希望”的火种。


http://www.ole.clarin.com/notas/2008/04/11/futbollocal/01648594.html

火种由自己点燃


  博卡可以由10而晋级(如果阿特拉斯赢球),但是要足够安全(如果科洛科洛以任何方式赢球的话)那就需要进5个球。这两场比赛将用一时刻开球,伊斯基亚的球队也许需要里克尔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13 20:30:3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啊,向老教授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4-21 18:16:16 | 只看该作者
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5-14 23:06:08 | 只看该作者
老教授真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5-15 09:58:00 | 只看该作者
这身体,实在太棒了!!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5-16 16:24:39 | 只看该作者
可爱的老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11 05:34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