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根廷的音乐[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 01: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根廷游记(11)                   阿根廷的音乐                   袁越       南美洲是世界音乐的宝库,但阿根廷的音乐却一直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原因很简单:阿根廷是南美惟一一个白人占多数的国家,其音乐传统更多地偏向欧洲,缺乏南美特点。       说到阿根廷音乐不能不提探戈,这是公认的阿根廷国乐,但在我看来其前途很令人担忧。探戈的起源很有趣,它原是博卡码头移民工人们发明的一种两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这样的舞蹈一般发生在妓院,男人们在等自己的姑娘时一边活动筋骨,一边练习舞步。不用说,原始的探戈音乐充满了“下流”的歌词和腔调,为阿根廷上流社会所不齿。后来这种音乐流传到了欧洲,在那里被净化后受到欧洲音乐家的欢迎。再后来,这种“被欧洲接受”的探戈传回阿根廷,阿根廷的上流社会对它的态度立刻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探戈变成了阿根廷的国粹,阿根廷的象征。 探戈的第一个明星是卡洛斯.加德尔(Carlos Gardel),是他第一个把探戈引入流行音乐的领域,他对探戈的贡献相当于猫王之于摇滚乐。可惜1935年他45岁时死于飞机失事,死时他的事业正如日中天。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街上仍然到处都是他的画像,和马拉多纳以及格瓦拉的画像并排挂在一起。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是阿斯塔.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他第一次把探戈引入交响乐大厅,把探戈变成了“严肃”音乐。       探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似乎到处都是,但实际上却难觅踪迹。不错,博卡小区可以看见探戈表演,要价不菲的探戈俱乐部也随处可见,可那都是用来招徕外国游客的,一旦离开博卡,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旅游小区,探戈就不见了。现在的阿根廷年轻人仍然爱跳舞,可探戈复杂的舞步把他们吓住了,于是他们转身进了迪厅,并在那里找到了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据说近来探戈在阿根廷有复兴的趋势,但这种复兴仍然仅限于音乐学院的学生,以及思想左倾的知识分子,要想让探戈重新回到阿根廷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恐怕不那么容易。       除了探戈,阿根廷其实也有自己的民间音乐,这类音乐大都是来自北部山区印第安人聚居地的跳舞音乐,曲调活泼,内容浅显。不过有一次我去唱片店里挑选这类唱片,却遭到店里一个年轻售货员的嘲笑,她很坦白地告诉我:这类音乐都是老头老太们听的,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早已没人听了。       现在的阿根廷年轻人听的是来自欧洲的电子舞曲,同时他们也都喜欢摇滚乐,摇滚乐在阿根廷的发展史也是一段相当有意思的故事。60年代中期摇滚乐传入阿根廷之后,受到了阿根廷政府的压制,只能存活于地下。可1982年的马岛战争却让阿根廷政府对待摇滚乐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摇滚乐被看做是团结青年的有力武器,宣传爱国主义的最佳法宝。一时间阿根廷涌现出不少高唱爱国歌曲的摇滚乐队,鼓动老百姓和英国血战到底。但如果刨根问底的话,这些乐队其实都是从翻唱“披头士”起家的。可后来,就像这场充满政治目的战争一样,阿根廷青年的爱国热情很快就烟消云散,来自英国和美国的摇滚乐歌曲不久就又充斥了整个阿根廷流行音乐市场,英美大牌摇滚乐手的演出也重新开始受到阿根廷人的拥戴。1998年英国“滚石”乐队来河床体育场开演唱会,竟然连续5个晚上全部爆满,创下了摇滚史上的新记录。       不过,有不少阿根廷音乐家不甘心只听别人的摇滚乐,他们热衷于组织乐队,用西班牙语演唱自己创作的摇滚歌曲。据统计,从60年代中期到现在,阿根廷一共有超过700支摇滚乐队出过至少一张唱片!阿根廷唱片店里专门有一栏叫做国产摇滚乐(Rock Nacional),其阵容和进口摇滚乐(Rock Internacional)不相上下。这次我买了几张有代表性的阿根廷国产摇滚乐唱片,听下来就一个感觉:除了歌词是西班牙语以外,其它方面和英美摇滚乐没有任何区别。       这次阿根廷之行我还见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重型摇滚乐和另类摇滚乐在阿根廷很有市场,大街上经常会见到穿着鼻环的纹身青年招摇过市,专卖硬摇滚服饰的商店也非常之多。我去的时候正值一支英国老牌重金属乐队“铁娘子”(Iron Maiden)要去布宜诺斯艾利斯演出,大街上到处是他们的演出海报,我遇到过很多人一脸兴奋地和我聊这支乐队。可如果他们来美国演出的话,只能去一些小俱乐部。另外,大概是南美传统的缘故,阿根廷吸大麻的摇滚青年特别多,据说阿根廷地下乐队的演唱会上总会有3面旗帜出现:阿根廷国旗、格瓦拉头像旗和大麻叶旗,阿根廷另类青年们把这3面旗帜统称为“神圣的三位一体”(Holy Trinity),不过阿根廷政府和格瓦拉本人(如果活着)大概是不会同意的。       阿根廷的摇滚乐也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缺乏演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很多饭馆都有歌手唱歌助兴,但全部都是卡拉OK。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期间曾经花了一整天时间打听哪里有摇滚演出,我去了无数唱片店(包括Tower Records),居然没有一家有当地演出的信息或者广告。相比之下,美国任何一个中等城市的任何一天,我都会很容易地找到美国特色的现场演出。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了一家据说是当地最IN的酒吧,发现一个男歌手在自弹自唱,唱的多半是欧美摇滚歌曲。台下气氛倒是很热烈,几乎变成了卡拉OK。他还唱了几首西班牙语歌曲,却应者寥寥。       可就在我开始对阿根廷音乐失望之极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让我深受感动的音乐家。他叫Ariel Cohelo,个头很矮,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看模样是印度或者阿拉伯人的后裔。我见到他时他正在大街上弹琴,弹的都是根据探戈和民间音乐改编的吉它独奏曲。他弹的是电箱琴,用一个蓄电池做电源。我虽然不会弹琴,可也懂一点,他的水平完全可以在科隆歌剧院开独奏音乐会。一问才知,他是阿根廷一所音乐学院的学生,从6岁就开始弹吉它,在这件乐器上花费了18年的心血。他几乎每天都在大街上弹2个小时的琴,原因是喜欢。见到他我立刻想到了杨一,可两者不同的是,那天他周围一直有很多人在旁听,打开的琴箱里有不少零钱,还有2个人当场花15比索卖了一盘他的自制CD。可我见到杨一的时候他的面前只有一个傻子观众。       那一刻我改变了对阿根廷音乐的看法。比起民间音乐在中国的境遇来,阿根廷音乐算是好的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4-1-28 14:00:0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写作还不错
文章可以是精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10 23:1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