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6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纸一样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2 23: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戏曲,原本是极简约的艺术。一方小台,便造就一个世界,几个兵卒,就是千军万马。一块蓝布提在手里翻滚,就是巨浪滔天;上马下马的动作,加一根马鞭儿,就可当作昼夜赶路来看了。能教代代人为之痴迷的,是什么呢?是活生生在台上的生旦净末丑,是一个个喜怒哀怨嗔的人儿。是唱腔、做工,是眉目间偶一传情的风流姿态。人说戏曲是在渐渐的没落了,人说只有那些老头老太们才爱看戏,说它生存在被油烟熏黑的屋檐下,生存在弯弯曲曲的充斥着果菜腐味的小巷子里。说它只在小盒子般的收音机里活着,那些咿咿呀呀的腔调,和着铿锵的二胡锣鼓,同时被婴儿要奶的哭声掩盖掉。 可是中国戏剧节仍在举办着,上海艺术节也仍在轰轰烈烈着。逸夫舞台、美琪大戏院、艺海剧院、上海大剧院还是灯光辉煌着。票贩子们都在门口簇拥着,在11月的寒风里穿梭,见你走近了剧院,便一古脑儿地围过来, 争相地问:“有票多吗?”“有票吗?”看戏票的价格,也是一日日地往上翻腾,此次来参加艺术节的戏剧,好些的票价得要200以上,像《陆游与唐婉》那样被宣传的剧目,又有茅威涛的名头,票子就要卖到500块一张。 500块,是个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手里捏着500块的票入了场,坐在那些穿着美丽衣裳的女人和架着腿的男人中间,听他们用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语言嘻笑和招呼,心里便有些寂寞之意,像戏曲那样的寂寞,我突然想。等天花板的灯光渐渐黯淡了,等丝弦之声飘荡在整个剧场里时,忽又昏昏欲睡,心里巴着这戏早些结束,可以赶上末班车回学校。11月是冷的,在个寒冷的夜晚跑来看一场无味的戏,便更教人冷入骨肉。“《陆游与唐婉》,无非是一场庸庸碌碌的婆媳矛盾而已。”后来饭桌上,用筷子敲着碗缘,笑叹道。同桌相善的师长应道:“那剧本纸一样薄。” 那剧本纸一样薄,这句话停在我心里。昂贵的票价对剧团来说是必须的,因为要将一本戏搬上舞台,剧团自身就须投入一大笔钱。像《牡丹亭》般被当作重点剧目来抓的,投资已近200万,那些钱花在灯光上、花在舞美上、花在道具上、花在来来往往的食宿上。没有一项可以节省,因为戏曲正在面对一个巨大的舞台。和传统相比,这个社会的舞台太大了,数层幕布、开阔的空间,就像是在主创人员面前铺开一张巨大的白纸,要教你到上面去画出图形。 像纸一样薄的剧本如果无法更改的话,那么就在舞美上下工夫罢。好象一个天质寻常的妇人要去参加上流舞会,倘若不能修改她单调的面孔、干瘪的胸脯、臃肿的腰身,那么就在她面上施了最好的胭脂、给她戴上油亮的假发、穿上丝绸的彩色裙子,教人第一眼看见的乃是她身外装饰,人们会因此给她掌声,待舞会之后,待粉墨凋零,空荡荡的台上剩下的,只一副瘦小的骨架而已。不客气地说,戏曲正在这个困境里。戏曲正在变得繁琐,它开始背离本体的要求,而用外在的工艺技术去做弥补。 我常常在剧院里听到惊叹之声:将流水搬上舞台、将山石搬上舞台、将兵马佣搬上舞台,将会移动的船只、巨大的唐三彩等等,都搬上舞台来,再配合着五颜六色的灯光,配合着梦幻般的音乐,每一种变化都可以教观众惊讶,接下来就是掌声雷动。可惜看见的往往只是这些,是外在的衣裳,而非内里的血肉。衣裳太美丽了,女孩子们对血肉便不那样重视。舞美太丰富了,主创人员有意无意地便放弃了另一面的追求。从此导演成为剧目的救星,而舞美设计、灯光师成为一左一右的辅弼。在剧本像纸一样薄的时候,演员们也在变薄了。 梅花奖、白玉兰奖一年年地评着,而渐渐地演员们没有话筒便开不了口。翻几个筋斗竟然成为了舞台的亮点,将串珠绕在脖子上转几圈亦可以赢得美誉,那些常常能在传统戏曲里看到的基本功,到现今的舞台上就成了特技,我们在得到的同时亦在飞快地丢失一些东西,我们得到了鲜亮的衣裳却丢失了富于弹性的皮肤。能教人眼睛一亮的剧目和演员都在少下去,我坐在剧场里,常常听着喧嚣的锣鼓声发怔,或许没有什么能改变目前的状况了,除非是个绝色女子,否则她绝不敢穿着便装出入舞会。要放弃和减省舞台的布置之功,而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演员与剧本本身来,对剧团来说,是件冒险的、不值得的事情罢。 失去了被赞叹的舞美,绚烂的还剩了什么? 失去了惊人的灯光,舞台上还有哪一种光辉? 失去了麦克风,整个舞台将只剩下蚊蚋般的低语吗? 前阵子,逸夫舞台上演《蛇恋》:端庄温柔的白蛇没有了,执拗刚烈的青蛇没有了,懦弱摇摆的许仙没有了,法海则成了个专擅诡计、心怀私怨的宵小。不必说白蛇刺血救人的情节多么俗套、沙弥骗白蛇戴上花环从而将她镇入塔下的安排何等滑稽——这令我想到孙悟空戴上紧箍儿的始末,最后许仙率人推倒巨塔、白蛇抱孩儿而出的场面又多令人哭笑不得,但看水漫金山一场戏:在我少时的记忆里,这是一场武戏,有众多蟹兵虾将推波助澜,有白衣女子手把令旗、有青衣女子剑光穿梭,有踢枪挑戟、有筋斗如云,有一种夺人的喧哗在锣鼓之上,是那些水灵灵的面目和飞扬的裙带,将我们带入传说——这些全都没有了。我看到舞台上只剩个面目俊美的许仙,他被一群和尚簇拥着,往金山高处跑,那些和尚与许仙一会儿看向东,一会儿看向西,很兴奋地高叫着: “呀!白蛇好厉害!呀!娘子要输了。” 一场没有白蛇的水漫金山,这一场闹剧。 我将自己释放在座椅上,我想这怪不得编剧,这是因为目下剧团里没有一条白蛇,可以从容地踢掉四面八方来的枪罢!是因为没有一条白蛇,可以在舞台上翻滚出那一种辛酸、无奈和决绝。我闭上眼睛,仍可以感觉到微微的光线。音响在我耳边嘈杂着,在我的世界之外轰轰隆隆,我好象是一个人坐在一派空旷里,美丽的背景映入我眼,是整片的灰蒙蒙暗淡莫名。《蛇恋》的舞美是好的,有鲜艳的色彩和轻纱的衣裳在台上飘动来往,我坐在台下想:还个简单的戏台给我看罢,还给我那些干干净净的面目,一个个神采飞舞。简约的戏曲将人推到前台上,繁杂的技术则将人淹没于光影中。此时,不远处上海大剧院的人造泉哗地一声冲入夜空,又顺着一阶阶白玉石级流淌下来,金子般的灯光投入其中,一夜一夜、长夜不倦。 作者:子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3-12-4 04:25:00 | 只看该作者
那你觉得魏明伦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3-12-4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从前两年高价引进所谓的史上最大型布景的《Aida》开始,戏剧创作就已经有向布景妥协的意思了。就拿我看过的改编京剧《曹操与杨修》和《贞观盛事》来说,前者反映的思想内涵应该是比较沉重的,而《贞观盛事》多少就有点歌舞升平的意味在里面,其实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知遇本来应该是很好的题材,不过由于只限于了一些后宫的琐事,反而显得不够大气。关怀当年演杨修给人的感觉真是才高气盛,后来演秦王反而多了一些脂粉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曲终人散在2003-12-4 4:25:00的发言:
那你觉得魏明伦如何?


不知道你这个问题是想问我还是想问这个文章的作者?

我觉得魏明伦有认真写戏,可是他本身的局限性太强,他的眼光和见解阻碍他成为大的剧作家,他有名到卖稿子可以足够小康,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至于本文作者,她喜欢使用一个说法,“魏明伦之流……”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3-12-4 17:18:00 |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看过魏写的川剧《中国公主杜兰多》。
对于他对结局的改编,不甚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3-12-5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没错。《陆游与唐琬》。。。。还有很多。。大剧院里演着的我不知道是荣华还是文化,坐着的是暴发户还是文艺爱好者。。。有了这样的剧院,艺术究竟是离我们更远了还是更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4 18:5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