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根廷忧郁而多情(转自:海外文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2-8-16 13: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吉缇 在没有踏足这块土地之前,如果你翻阅过这个南美国家的资料,埋首一堆名词中;如果只记得庇隆总统的两个女人——传奇的艾娃与伊莎贝,而忽略了高乔人和港口人,就失去了最有趣的内容;其实,正是他们代表了饶有性格的阿根廷文化。 阿根廷与智利相比,一个在安第斯山东边,一个在西麓,同样是南美国家,同样迷恋足球、美酒和女人,但阿根廷比智利多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风靡世界的阿根廷“探戈”,将本土历史文化与欧陆风韵交织渗融,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据说,Gaocho(高乔人)本是Guacho变过来的,原意是孤儿、私生子,他们是印地安人与欧洲移民的混血后裔,漂亮而粗犷,又放荡不羁,自由自在地纵马四处流浪,最后却不知去向,消失在草原和城市的暗影中。 [男士英俊多情] 或许与流传在南美人之间的说法有关:娶老婆去智利,美女如云;嫁丈夫到阿根廷,男士英俊潇洒而多情。“港口人”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拥有自傲的典型都市人性格,受过良好教育,忧郁情深,品位不凡。邮船经过大西洋驶进拉普拉塔河,一望无际的草原辽阔而苍茫,到处是牛群和天鹅,沼泽与城市上空飘荡着浪漫而忧郁的歌声:“我愿生下来就是平原上的一株小草,从来没有看见你经过,也不会在这儿受煎熬,受折磨……”岸边年轻的渔夫不用钓钩,已绾死了你的情绪。 [牛肉飘香] 以畜牧业为本的阿根廷,半个多世纪以前曾经是地球上最富裕的几个国家之一。阿根廷的牛肉直到今天仍然傲视欧美。即使阿姆斯特丹的北欧美女吸引着无数的世界游客,游客街两边亮出“阿根廷烤牛肉”招牌的餐馆,依然以其本土的传统烤肉方式,将艳红的牛肉穿在十字铁架上,让蓝色火焰飘出诱人的香味,诱人止步,情不自禁。 来到布宜诺期斯艾利斯,除了逛街,购买价廉物美的皮制品外,观赏西班牙殖民文化留下的建筑物,五月大道、国会大厦、绿荫如席的玫瑰园以及浓郁巴黎风味的城市建筑别有情趣。两百多座城市雕塑中耸立着民族英雄圣马丁领兵翻越安第斯山的铜像。穿大街走小巷,一家家烤牛肉餐馆、烤牛排餐馆,肉香酒香将人生至高的享受撕开一个裂缝;你钻进去后才发觉,温馨之中还有迷人的六角形手风琴带来的感伤,恍然失神中倏然记起自己曾经动心过的眼神,或者伤恸、离愁。 [探戈音乐] 这就是阿根廷探戈。正是因为移民,19世纪末,流连在酒吧和妓院的男人们,思乡和挥之不去的感伤令他们集聚街头,用简单的六角形手风琴和吉他、笛子、小提琴,演奏各自的家乡小调,创造出别具情趣的探戈音乐和舞蹈。开始,这种下里巴人式的歌舞,被上流社会视作庸俗和不屑一顾的低级文化;怎知这种情感通过音乐和舞者四肢交缠的纵意流露,很快地在欧洲流行,由沙龙到剧院,加入钢琴而所向披靡,最后回流到阿根廷,成为这个浪漫国土上最具风情的特产。 3月已是南美的深秋,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10个人的阿根廷,在梅内姆总统任内,近年经济已复苏,美元兑阿币由10年前1:2左右涨到今时的1兑1。 [华人勤奋]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300万人口中,由中国上海和福建移民至此的人数,已有5万人左右。 勤奋是华人纵横四海的致富秘诀。有位1989年由北京移居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知识分子两袖清风,唯一的财产是他懂得西班牙文。 正是勤奋,让他从餐馆侍应生做起,短短四五年,他已变成拥有两家中餐馆、3间超级市场的老板,还有自置物业、汽车以及一间进出口公司的股份。国际连锁超级市场家乐福进军阿根廷后,他清楚时势的变化,将滚雪球式的投资,改为大资本决定性的投资,留下一家自选店,将手上的资本注入全市最大的中餐馆之一中,认真计划,不但从北京和南京请来最好的厨师,连餐具也请上海锦江集团帮忙设计采购,令餐馆成为豪华的“国家级”而欣欣向荣。虽是另一个“寻找他乡的故事”,他却坦然地说:“我只希望过这种小康生活。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去吃吃饭,看看探戈,也就满足了。” 满足,谁又能真个满足现状呢?阿根廷虽然不是冒险家的乐园,如果你也想试试,手上有几万美元已足够了——去领事馆要张申请表,交上6000美元的登记费,然后汇3万美元进阿根廷银行(别担心,这笔钱还是你自己的,两个月后可以提取),住上半年,你便可以办居留;如果不想做生意,吃吃喝喝听音乐看探戈,就是养老也蛮写意的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2-8-16 13:5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viento在2002-8-16 13:49:00的发言: ……如果你也想试试,手上有几万美元已足够了——去领事馆要张申请表,交上6000美元的登记费,然后汇3万美元进阿根廷银行(别担心,这笔钱还是你自己的,两个月后可以提取……
这是我昨天帮表妹整理旧杂志时,在1999年第7期的《海外文摘》上发现的一篇文章,帖上来与大家分享。 上面那段叙述,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阿根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2-8-16 15:03:00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原有的韵味不会因为一点磨难而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2-8-16 19:39: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以下是引用viento在2002-8-16 13:49:00的发言:


或许与流传在南美人之间的说法有关:娶老婆去智利,美女如云;嫁丈夫到阿根廷,男士英俊潇洒而多情


[quote]哇,心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2-8-16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vientoJJ辛苦了~

偶打過像你這麼一半長的文字貼上來就有點手酸眼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2-8-16 23:23:00 | 只看该作者
是打上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11 03:3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