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3-13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版权所有,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注明转自外交部网站)   【国  名】 阿根廷共和国( Republic of Argentina,República Argentina)。   【面  积】 278万平方公里。      【人  口】 3700万(2000年)。其中白种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8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  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人口296万(2000年),包括近郊19个区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共1387万人。首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   【国家元首】 总统爱德华多·阿尔韦托·杜阿尔德(Eduardo Alberto Duhalde)。2002年1月2日就职,任期至2003年12月10日。   【简  况】 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海岸线长4000余公里。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24℃,南部5.5℃。   16世纪前居住着印第安人。1535年开始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爆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五月革命"。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1853年制定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国。19世纪中叶,欧洲大批移民抵阿。英国势力开始在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世纪30年代起出现军人与文人交替执政的局面。1983年,阿方辛民选政府上台,恢复宪制,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80年代中后期,阿经济形势恶化,社会矛盾加剧,政治动乱迭起。1989年5月,阿提前举行大选,同年7月8日,阿方辛提前交权,梅内姆就任总统。在1995年5月举行的大选中,梅内姆蝉联总统。1999年10月24日,反对党联盟总统候选人、激进党主席德拉鲁阿当选阿第47任总统。   【政  治】 一年来,德拉鲁阿总统注重维护联盟团结,柔化内部矛盾,以巩固联合政府的执政地位。下半年“劳工法行贿案”东窗事发,副总统阿尔瓦雷斯借机发难,并辞职表示不满,从而酿成内阁危机。为拯救联合政府,德解除了情报国务秘书德桑蒂瓦涅斯的职务,并任命党内元老阿方辛的亲信科隆博为总理,从而稳定了联合政府的执政地位。德还利用反对党——正义党派系矛盾,积极争取同情与支持,从而确保联合政府能够政令畅通。为树立新政府清廉形象和争取民心,德政府颁布了“国家公务员行为准则20条”,成立了反贪办公室,并以腐败和非法盗用公共资金罪先后起诉了两名前政府高级官员。目前,阿国内政局基本稳定。2001年,阿根廷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全面爆发,造成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政府频繁更迭。德拉鲁阿政府虽竭力保持政局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治理危机的经济举措,但收效甚微,经济状况日趋恶化。11月股市暴跌,国家风险指数突破4000点。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12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破裂,导致银行存款大规模抽逃。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政府于12月1日宣布限制银行提款法令,此举立即遭到社会各界反对并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全国各地发生居民哄抢商店、阻塞交通等暴力事件。政府为控制局面而宣布全国戒严令,导致更大规模的示威和抗议风暴。德于20日被迫宣布辞职。23日,阿立法大会推选圣路易斯省省长萨阿为总统,但由于得不到党内全力支持,萨上任仅一周就被迫宣布辞职。2002年1月1日,阿国会召开两院大会推选正义党人杜阿尔德为总统,任期至2003年12月。   【宪  法】 1853年,制定第一部全国统一的宪法。1994年8月22日,宪法经第四次修改后实施。修改后的宪法规定,阿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总统通过直选产生,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新宪法还规定设内阁总理一职。总理、部长和总统府各国务秘书均由总统任命。   【议  会】 国会分参、众两院,拥有联邦立法权。参议院下设31个委员会,众议院下设26个委员会。阿新宪法规定,参议员任期6年,每2年改选1/3。2001年10月起,所有参议员均由直选产生。参议院共有72席,由全国23个省和联邦首都各选出3名议员组成。众议员任期4年,每两年改选1/2。众议院257席,由各省和首都选民按人口比例直接选举产生。2001年10月14日,阿举行全国议会中期选举,在野正义党在两年前大选失利后卷土重来,以40%和27.1%的得票率分别赢得39个参议院议席和116个众议院议席,在参议院中进一步巩固了绝对多数地位;在众议院中则由少数上升为多数。激进党和国家团结阵线组成的"劳动、公正和教育联盟"在选举中惨败,仅获得26个参议院议席和87个众议院议席,并丧失了在众议院占多数的地位。本届国会参、众议院于12月10日正式产生。目前,各党派在议会的席位如下:                  参议院    众议院 正义党 39    116 劳动、公正和教育联盟       26        87 (由激进党和国家团结阵线组成) 争取平等共和国选择党 1    17 共和国行动 0    7 其它政党 6    30   宪法规定,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兼任,另设临时参议长。副总统阿尔瓦雷斯2000年10月5日辞职,由于无人继任副总统职务,参议长职位空缺至今。2001年12月20日德拉鲁阿辞职后,临时参议长普埃尔塔依据宪法临时代行总统职权。期间,普首次启动"总统缺补法",主持国会两院大会,推选正义党人萨阿为看守总统。一周后,萨阿总统因得不到党内政要支持突然宣布辞职,普不愿再代行临时总统职权,故于当晚辞去临时参议长职务。众议长卡马尼奥依据宪法接任临时总统,直至立法大会选出新总统。阿现任临时参议长为胡安·卡洛斯·马克达(Juan Carlos Maqueda)。众议院议长每年改选一次,现任众议长爱德华多·奥斯卡·卡马尼奥(Eduardo Oscar Camano)。   【政  府】 政府共设10个部,本届内阁于2001年12月20日组成。总理阿尔弗雷多·阿塔纳索夫(Alfredo Atanasof),总统府秘书长阿尼瓦尔·费尔南德斯(Aníbal Fernandez),外交、国际贸易和宗教事务部长卡洛斯·鲁考夫(Carlos Ruckauf),经济部长(暂兼任生产部部长 )罗伯托·拉瓦尼阿(Roberto Lavagna),内政部长豪尔赫·马茨金(Jorge Matzkin),劳动、就业和人力资源部长格拉谢拉·卡马尼奥(Graciela Camano),司法和人权部长豪尔赫·班诺西(Jorge Vanossi),国防部长何塞·奥拉西奥·豪纳雷纳(José Horacio Juanarena), 教育部长格拉谢拉·贾内塔西奥(Graciela Giannettasio),卫生部长希内斯·冈萨雷斯(Ginés Gonzalez ),社会发展和环境部长内利达·多加(Nélida Doga)。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4个行政单位。由22个省、1个地区(火地岛行政区)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各省名称如下: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菲、科尔多瓦、门多萨、图库曼、恩特雷里奥斯、查科、科连特斯、萨尔塔、圣地亚哥德埃斯特罗、米西奥内斯、圣胡安、胡胡伊、里奥内格罗、福莫萨、丘布特、圣路易斯、内乌肯、拉潘帕、卡塔马卡、拉里奥哈、圣克鲁斯。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由正副院长和八名大法官组成。院长和法官由总统提名后经参议院批准任命,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现任最高法院院长胡利奥·纳萨雷诺(Julio Nazareno),2000年连任。副院长爱德华多·姆迪内·奥孔诺(Eduardo Mdiné O'connor)。总检察长尼古拉斯·贝塞拉(Nicolás Becerra)。   【政  党】 全国性政党28个,主要有:   (1)正义党(Partido Justicialista):<又名庇隆主义党,执政党。1945年由庇隆创建,曾四次执政。现有党员400多万,主要由政界、工会、青年和妇女四个部分组成。主张实行民主、社会正义、国家改革和发展自由市场经济;推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重点发展同美等西方国家关系,强调地区一体化。党内派别林立,历史上主要有:"革新派"、"正统派"等。现在主要分为"梅内姆派"和"杜阿尔德派"。全国领导委员会主席为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Carlos Saúl Menem),总书记为爱德华多·包萨(Eduardo Bauza)。   (2)激进公民联盟(Unión Cívica Radical):亦称激进党,现为参政党。1891年成立,为阿最老的政党,曾五次执政。现有党员277万,主要成分是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和中等农牧主。主张对内实行民主和社会改良,思想多元化,建立以计划为基础、保护私人积极性的经济制度;对外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不结盟,反对外来干涉。全国委员会主席安赫尔·罗萨斯(Angel Rozas)。   (3)国家团结阵线(Frente del País Solitario):阿根廷第三大政治力量,现为在野党。1994年12月16日创建。主要由广泛阵线、“向社会开放政治”党、社会党联盟、基督教民主党和激进新空间组成。党员主要由工人、知识分子等中左人士组成。该阵线对左翼力量较有影响。主张社会正义,解决失业和贫困;倡导廉洁,反对腐败;对外强调在保持同美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同时,应更多考虑本国利益,不再参与解决国际冲突的活动。1997年8月,国家团结阵线与激进公民联盟组成“选举联盟”,联合参加10月众议院中期选举,得票616张,获106个议席。阵线领导人卡洛斯·阿尔韦托·阿尔瓦雷斯(Carlos Alberto Alvares)。   (4)正义党(Partido Justicialista):又名庇隆主义党,现为在野党。1945年由庇隆创建,曾四次执政。现有党员400多万,主要由政界、工会、青年和妇女四个部分组成。主张实行民主、社会正义、国家改革和发展自由市场经济;推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重点发展同美等西方国家关系,强调地区一体化。党内派别林立,历史上主要有:“革新派”、“正统派”等。现在主要分为“梅内姆派”和“杜阿尔德派”。全国领导委员会主席为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Carlos Saúl Menem),总书记为爱德华多·包萨(Eduardo Bauza)。   【重要人物】 爱德华多·阿尔韦托·杜阿尔德:总统。1941年10月5日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律师。1974年至1983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洛马斯德萨莫拉市市长。1987年至1989年,任众议院第一副议长。1989年至1991年,当选为副总统,并兼任参议长。1991年至1999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1999年,以正义党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失败。2002年1月1日,在全国立法大会当选总统。已婚,有5子。   【经  济】 阿根廷工业门类较齐全,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世界粮仓肉库"之称。   阿80年代曾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国民经济大幅衰退。1991年开始实行以比索与美元固定兑换率为基础、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91~1998年年均增长率达6%。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的影响,阿经济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滑坡。德拉鲁阿总统执政后,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但收效甚微。2001年,阿经济连续第四年衰退,国家风险指数突破4000点,偿债压力陡增,工业生产严重下滑,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失。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政府于12月1日宣布冻结银行储蓄存款的紧急经济措施,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并最终导致联合政府跨台。杜阿尔德总统上台后,采取暂停偿还外债,取消固定汇率制等措施,但迄难摆脱经济危机。2001年的主要经济数字:      国内生产总值:2638.7亿比索。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300比索。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5%。   货币名称:比索。   汇率:1991年4月实行固定汇率,1美元=1比索;2002 年起实行浮动汇率,1美元=3.5比索(6月份)。 通货膨胀率:-0.6%。 失业率: 20%。   【资  源】 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铀、铅、锡、石膏、硫磺等。现已查明蕴藏量:石油4.11亿吨,天然气6886亿立方米,煤炭6亿吨,铁3亿吨,铀2.94万吨。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左右。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工  业】 工业较发达,主要有钢铁、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核工业发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现拥有三座核电站,能独立生产浓缩铀。钢产量曾达700万吨,居拉美第三位。机器制造业具有相当水平,阿产飞机已打入国际市场。食品加工业较先进,主要有肉类加工、乳制品、粮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酿酒等。阿是世界上葡萄酒主要生产国之一,年产量30亿公升。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1998    1999    2000 钢(万吨) 421     379.7     447 发电量(亿度) 681     731     812 水泥(万吨) 721     718.7    611 原油(万立方米)   4917     4650.8    4468 天然气(亿立方米)   387     424.3    449 汽车(万辆) 46      30.5     34 (资料来源:阿根廷经济部和《2000/2001年度经济季评》)   【农牧渔业】 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2000/2001年度粮食总产量为6748万吨。2000/2001年度耕地面积达2662万公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梁、葵花籽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1998/1999       1999/2000       2000/2001 小麦 1070   1530    1596 玉米 1450    1670   1535 大豆  1850    2020      2620 高粱 550    335      291 葵花籽 700   600         319   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1999年牛存栏4905.67万头,屠宰量1241.14万头,牛肉产量265.2万吨,出口33.8万吨,出口收入为6.5亿美元。同年羊存栏1710.53万头,年屠宰量47.3万头,产羊毛6.5万吨。1999年阿牛羊及其肉类出口收入达19.34亿美元。 2000年牛存栏4867万头,屠宰量1222万头,牛肉年消费量235万吨,出口33万吨。同年羊存栏1356万头,年屠宰量72万头,羊肉出口1.4千吨,产羊毛3.9万吨。2000年阿牛羊及其肉类出口收入达18.8亿美元。   渔业资源丰富。1991年~1996年,渔业是阿第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增长率为214%。1999年捕鱼量达101.28万吨,出口收入为5.05亿美元。 2000年捕鱼量达85万吨,出口收入为5.9亿美元。   (资料来源:阿根廷经济部和《2000/2001年度经济季评》)   【旅游业】 近几年来,阿已成为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全国共有7190家旅馆,39.7万套客房。2000年外国游客共294.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8.75亿美元。主要旅游点有巴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大瀑布、莫雷诺冰川等。   【交通运输】 陆、海、空运均较发达,交通运输以陆运为主。   铁路:总长3.57万公里,年客运量124.7亿人公里,货运量79亿吨公里。   公路:总长29万公里,客运汽车410万辆,商运汽车150万辆。   海运:有商船140艘,总吨位185万吨;沿海港口有20个,港口年吞吐量8500万吨。   空运:全国共有大型客机29架,机场400多个,其中80多个为主要机场。各省府、主要城市及重要旅游点每天均有航班往来,国际航线26条。年载客量370万人次,营运额7亿多美元。重要国际机场有首都埃塞萨(Ezeiza)国际机场。近年,政府对国营航空公司实行了私有化,57%的股份卖给了西班牙航空公司和私人企业。   【财政金融】 2001年,阿财政收入511.24亿比索,财政开支592.35亿比索,财政赤字81.11亿比索。截至同年末,阿中央银行国际储备147亿美元。外债总额为1397.83亿美元。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调整了外贸政策,降低关税,开放进口,取消对进出口物资的数量及配额限制,外贸逆差明显增加。2001年外贸总额为470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谷物、牛肉、皮革、羊毛、油脂、栲胶、植物油、钢材、化工产品和机械;进口化肥、石油产品、铁矿砂、煤炭、精密仪器等。主要贸易伙伴为巴西、美国、智利、荷兰、乌拉圭、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中国、日本等。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1999   2000   2001 出口额         233   262.5   267 进口额         255   251.5   203 差 额         -22    11     64 (资料来源:阿根廷经济部)   【外国资本】 阿吸引外资已有170年历史。二次大战前,英国资本占半数以上。战后,美资后来居上。1989年8月,梅内姆政府制订了新的外资法,提高外资的优惠条件,以扩大引进外资。1990年~1999年,外国投资总额近1210亿美元,其中主要来源于美国,西班牙、法国、智利等国家。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汽车制造、医药化工、金融机构和服务业等部门。近年来,民航、电信等公用事业部门已向外资开放,部分外债资本化也使外资总额有所增加。1999年外国投资达200亿美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3-3-13 08:12:00 | 只看该作者
【同英国的关系】 1982年阿英爆发马岛战争。近年来,两国政府为修复双边关系作出了积极努力,但在解决马岛主权问题上无重大进展。阿新政府上台后,重申对马岛享有主权。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德拉鲁阿总统向英首相布莱尔重申收复马岛的决心,并呼吁国际社会敦促英与阿重开马岛谈判。2000年1月,阿外交部就英国非法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167周年发表公报,重申阿收复马岛的决心,同时强调将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公报还表示将依据国际法有关规定,尊重岛上居民的利益和生活方式。26日,贾瓦里尼外长在瑞典同英国外交大臣库克会晤,双方表示将通过增加投资和扩大贸易来加强两国关系,并决定两国外交部有关官员于2月15日在纽约就马岛主权、捕鱼、南极条约秘书处选址等问题进行磋商。2月16日,阿、英就南大西洋问题在纽约会晤。阿表示愿履行前政府签署的石油协定,但不同意由马岛当局单方面进行招标。3月2日,阿外交部就皮诺切特释放回国一事发表公报,表示尊重英国政府的决定,同时重申反对治外法权,并再次呼吁建立国际刑事法庭,以处理类似事件。3月8~9日,英国国防大臣胡恩访阿。胡转达了布莱尔首相对阿总统访英的邀请,同阿方讨论了岛上排雷、建烈士纪念碑等问题。双方同意两国海军在马岛水域联合演习,但均回避了马岛主权问题。24日,英国外交部宣布,英有兴趣同阿根廷政府联合排除马岛上的地雷。4月2日,德拉鲁阿总统出席马岛战争爆发18周年纪念大会,强调收复马岛主权是国家大事。3日,德和内阁部长参加了纪念马岛战争“老兵日”弥撒活动。贾瓦里尼外长表示将通过和平外交方式收复马岛主权,并在同英国谈判过程中关注马岛居民的利益。16~20日,阿副总统阿尔瓦雷斯访问英国。这是新政府上台后第一位高官访英。布莱尔首相非正式会见了阿一行。阿代表德拉鲁阿总统邀请布适时访阿。7月27~28日,阿英两国在伦敦举行关于在马岛水域开采石油的会议。会上,阿表示反对任何单方面针对该水域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招标活动。8月23日,英驻阿大使披露,最近三年,英对阿投资近30亿美元。9月,德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重申阿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同日,贾瓦里尼同英外交大臣库克就南极科学考察等问题进行了会谈,贾还呼吁英国政府寻求和平解决马岛主权争端的办法。10日,英国拒绝支持阿成为南极条约秘书处所在地和阿在马岛修建阵亡将士纪念碑的要求。30日,正义党青年组织的一个小组登上马岛。12月21日,英国驻阿大使表示,英将优先考虑增加飞往马岛的航班、渔业、石油勘探、环保等议题,重申英不会在未取得马岛居民共识的前提下做出政治决定。2001年1月2日,阿外交部就英国非法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168周年发表公报,强调恢复马岛主权问题的谈判将有助于公正、彻底地解决两国争端,重申阿愿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决心。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向马岛居民发表广播讲话,重申马岛主权不容谈判的原则立场。23日,阿外长贾瓦里尼同英驻阿大使签署双边协定,规定两国民用私人飞机和船只可在阿大陆与马岛之间自由直航,但暂不包括商业航班。3月9日,英国国防部宣布,南乔治岛的防务将由英驻马岛军事长官负责,该岛驻军也随之撤至马岛。阿方就此发表声明,称这一决定是"积极的",同时重申阿对马岛的主权要求。30日,英国政府首次同意在马岛建立阿军阵亡将士纪念碑。6月5日,贾瓦里尼外长在出席哥斯达黎加召开的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重申,阿根廷政府随时准备对马岛恢复行使主权,期待英国政府站在两国关系的"高度"给予积极答复。29日,贾瓦里尼外长在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上发表讲话,重申阿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同时表示阿将通过协商途径解决马岛争端。7月16~18日,应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的邀请,贾瓦里尼外长访问英国。30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出访巴西时表示,阿根廷参议院通过的"零财政赤字"法案有助于阿克服国内经济危机。8月1日,德拉鲁阿总统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在阿根廷东北部城市伊瓜苏就双边关系、拉美经济等问题举行了会谈。10月11日,贾瓦里尼外长同英国驻阿大使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联合扫雷协议,规定两国将建立联合工作组,尽早实施在马岛的扫雷工作。12月3~4日,两国专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此举行工作会谈。
  
【同亚太国家的关系】 鉴于亚太国家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容量和潜力等,特别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阿政府在双边及南共市范围内把同亚太国家特别是同中国发展关系置于其外交政策的重要位置,积极寻求扩大阿对该地区的出口。阿还谋求加入亚行和亚太经合组织。2000年5月,应联合国的请求,阿决定向以色列——黎巴嫩边界派遣维和部队。以、巴对此均表示欢迎。6月,德拉鲁阿总统在出席开罗15国集团会议期间,就双边经贸关系、相互投资与合作等同印尼总统瓦希德举行了会谈。瓦邀请德参加2001年在印尼举行的下一届15国集团会议。7月18日,阿《国民报》披露,阿根廷与伊朗的关系出现解冻迹象,如双方把驻在对方国内的本国外交官由1名增至2名。阿、伊相互接近非常秘密。阿很注意以色列的反应,希望在继续发展同伊朗关系的同时,避免因以色列的不满而导致阿根廷失去以的出口市场。9月10~14日,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30日,印尼总统瓦希德对阿根廷进行了访问。德同瓦就印尼进口阿牛肉、两国在联合国协调立场等达成共识。阿外长称瓦的访问卓有成效。2001年3月26~27日,澳大利亚外长亚力山大·唐纳应邀访问阿根廷。期间,贾瓦里尼外长同唐举行工作会谈,并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定》、《教育合作备忘录》等文件。5月9~12日,贾瓦里尼外长应邀访问日本。期间,贾就双边经贸关系、签署长期渔业协定等分别同日外务大臣、农林水产大臣等政府官员举行会谈。7月26日,阿根廷外交部发表声明,对中东局势表示担忧,呼吁各方放弃武力,实施米切尔计划,并尽快重开谈判。8月6~9日,贾瓦里尼外长应邀访问澳大利亚。期间,贾同澳外长唐纳就加强两经贸关系、南极保护等举行工作会谈。11月10日,德拉鲁阿总统在第56届联合国大会发言强调,巴勒斯坦人民享有自决权和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力,但同时应尊重以色列拥有安全与和平的权利。14日,阿根廷外交部国务秘书奇吉索拉率团赴卡塔尔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会议。22日,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应邀访问阿根廷。12月12日,德拉鲁阿总统正式宣布,阿将向阿富汗派遣军事人员。
  
  【同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 阿是同前苏联交往较多的拉美国家之一,长期向前苏联出口大量谷物。1990年以前,双方年贸易额近10亿美元。苏解体后,阿承认俄罗斯联邦为苏“继承者”,表示愿继续发展双边关系。至1992年底,阿已承认所有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目前,阿与独联体各国贸易不多。1998年,梅内姆总统对俄罗斯、乌克兰进行了国事访问。目前,阿企业已开始在俄石油、冶金、农业和日用消费品等领域直接投资,俄企业在阿电力工程中提供技术服务。阿是俄在拉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1998年,阿俄贸易总额为3.3亿美元,其中阿出口1.6亿美元;1999年,阿俄贸易额达3.2亿美元,阿出口1.5亿美元。阿与乌克兰签订了友好与合作条约、投资保护和科技合作协定等。阿乌1998、1999年贸易额分别为7197万美元和2164万美元。2000年6月28日,阿外长贾瓦里尼在访问波兰时表示,阿开展全方位外交,不会漏过任何一个国家。阿对外政策不仅包括利益,也包括共同价值观。11月19~20日,贾访问俄罗斯。期间,贾表示,尽管俄面临巨大的政治、经济问题,阿仍视俄为国际舞台上重要一员。俄外长伊万诺夫则强调阿是俄在拉美的“关键性的合作伙伴”。双方还签署了两国相互保护投资、农业合作、海运等协定。26日,贾访问了匈牙利,强调阿只参与联合国领导的维和行动。2001年1月26日,德拉鲁阿总统签署30项法令,其中包括同乌克兰签署移民协定。根据规定,两国相互给予对方拥有入境签证公民一年期的居留许可。7月2~4日,斯洛伐克总统鲁道夫·舒斯特应邀访问阿根廷。期间,德拉鲁阿总统同舒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互免普通护照签证的协定,并发表了联合声明。12月20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愿同其它国家一道,继续向阿根廷提供援助。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2000年6月19~20日,阿总统德拉鲁阿出席在开罗召开的15国集团第10届首脑会议。期间,德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就加强双边关系、中东和谈、全球化、中东和拉美地区政经集团演变、贩毒、走私等问题举行了会谈。两国外长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双边贸易合作协定。此外,德还参观了阿根廷两年前出售给埃及的核反应堆。

  2001年1月11日,加拿大卫生检疫部门宣布,从15日起恢复从阿根廷进口牛肉。4月20~22日,德拉鲁阿总统赴加拿大出席美洲国家组织魁北克峰会。期间,德同加总理让·克雷蒂安就美洲自由贸易区等举行会谈。5月2日,加拿大总督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应邀访问阿根廷。期间,德同克就加强两国关系等举行会谈。11月20日,阿根廷和加拿大两国外交部高级政治磋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举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2 21:2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