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擎天柱大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个经典前腰和阿根廷的前腰(欢迎讨论155楼的问题)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10-1-19 04:14: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ehao74 于 2010-1-19 04:21 编辑

同意岛城首席阿迷关于82年阿根廷的说法, 这支球队确有虚高的成分. 另外补充两点: 1. 球队的防守组织之差, 可以与今年预选赛的这支媲美. 2. 马拉多纳之前从未在欧洲踢过球, 对欧洲队的打法还不适应.没办法, 独裁政府禁止马拉多纳在82世界杯前转会欧洲.

我不认为94年的阿根廷是人为捧起来的. 对尼日利亚的比赛显示了阿根廷有夺冠的实力. 世界亚军意大利打尼日利亚非常艰苦, 尼日利亚打后来的第四名保加利亚非常轻松从, 而阿根廷打尼日利亚很从容.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根廷的实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发表于 2010-1-19 08:25:01 | 只看该作者
不少人对我阿太过乐观,觉得78年之后每届比赛我阿都该进决赛拿冠军,但事实上在欧洲举行的世界杯进入四强都很难,这说明了90年老马的成熟和大鼻子的睿智。个人认为78年我阿是四强水平(主观因素决定了非拿不可),82年是8强水平,86年时冠军水平(当然没有碰最强队说服力稍差点),90年8强水平(超常发挥),94年进决赛的水平(教练太差外加老马出事),98年四强水平,02年冠军水平(主教练固执和队员超常失常),06年四强水平(裁判因素)。里面虽然有偶然因素,但纵观世界杯历史也属正常,包括我阿小组不出现,确实让人痛心,但58年/62年都有过,就是意大利在58年预选赛就淘汰,62/66/74年3届都小组淘汰,英格兰74/78/94年3届预选赛没有通过,所以10年小组出局也好,神奇夺冠也好,对于传统强队的我们都不意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10-1-19 11:18:33 | 只看该作者
古力特算什么位置?自由人?组织能力和传球能力非常出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发表于 2010-1-19 11:47:23 | 只看该作者
对济科这个巴西巨星的评价还算客观。但是明显高抬了大小罗两个。
我觉得不论成绩而只论实力,需要加上苏格拉底、德甲明哈、巴尔德拉玛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发表于 2010-1-19 12:57:45 | 只看该作者
就我阿历史上使用前腰的问题,我想讨论一下,希望专家门也指点一下
78年以前没有看过比赛就不说了,78年我阿是433,没有专职前腰,肯佩斯兼职中锋和前腰,位置很灵活;
82年是442阵型,老马当时就是9号半的位置;86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唯一夺冠的352阵型,这个肯定有前腰的存在,但具体是谁来担当颇有争论,有人说就是老马,也有人说是布鲁查加,还有人说是2者轮流担任,只使大中锋由巴尔达诺担当,我认为第三种理论是正确的,这个你看86年老马的位置非常灵活而且得分的机会很多就能看出其位置(对意大利/乌拉圭/英格兰/毕历史都是9号半,而对西德的决赛由于对方看的很死反而固定为10号前腰了)。90年我阿打的是451,4后卫加4前卫完全防守,就留前腰老马和前锋卡尼在前面抓机会。
94年时4213的强攻击阵型,老马是前腰统领3个中锋(市属罕见!)。98年由回归352,但前腰的职能又贝隆和毛驴2个人负担,毛驴的位置是10号位主要负责突破,而贝隆是8号位介于前腰和后腰之间负责组织传球,事实证明我阿在现代足球中要保持传统打出成绩,这个组合是最成功的,但当时帕萨雷拉的败笔是打单后腰而不用如日中天的雷东多!02年是3313,不用多说了,设置前腰,但这个位置需要欧洲风格的。06年被阿根廷国内媒体和程征等专业人士认为是最回归传统的,352和442之间变化,前面3个是最典型的10+9+7,一个前腰两个锋,请注意前面78-02年虽然大部分都设立前腰,但10+9+7这样典型还是第一次,但阿根廷国内人士是最欣赏的最复古的最原汁原味的阿式打法!我现在想提的问题是既然这样传统为何世界杯上没见运用很多呢,还是78年以前就是这样的打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发表于 2010-1-19 21:54:48 | 只看该作者
球魂这俩帖子还真是抛砖引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发表于 2010-1-20 20:0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摇滚探戈 于 2010-1-20 20:02 编辑
有人说86年的巴法之战是艺术足球的绝唱,我同意这样的说法,所以对我而言,86年以后的历届世界杯不存在很艺术的球队。我前不久刚好重温了巴法之战,就算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场比赛也算经典中的经典,120分钟下来大 ...
hakkrine 发表于 2010-1-14 22:37

2000年欧锦赛葡萄牙VS法国,个人认为这场比赛也是艺术足球的巅峰对决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发表于 2010-1-21 13:14:59 | 只看该作者
突然想到, 齐达内是不是从来没有对阵过阿根廷国家队? 真是一大遗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发表于 2010-1-21 17:03:25 | 只看该作者
老马比济科出色的地方是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这也是任何一个球员不曾达到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发表于 2010-1-24 12:56:2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似乎漏掉了巴西的大儒尼尼奥,在米堡,特别是97年四国邀请赛上,他对全队的组织作用必里瓦大很多,那时的巴西是一个接近完美的442整体,卡洛斯,卡福的助攻非常多,大儒尼尼奥的组织策划,独狼、龅牙的锋线,是我看球以来打得最好看的巴西(很遗憾没看到82,86的巴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发表于 2010-1-24 12:59:50 | 只看该作者
可惜了大儒尼尼奥,98世界杯前重伤,被里瓦取代,以后再没回到颠覆状态。他的球风跟我喜欢的艾马尔很像,灵动、聪明、大局观和小技术都很出色。艾马尔传球可能更好,大儒尼尼奥连续突破能力可能更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10-1-24 13:12:28 | 只看该作者
蓝黑兄对技术战术分析的总是那么到位,但我所想说的是这不是我阿对阵意大利所应该有的结果,2胜6负5平是实力上很不真实的体现!包括对ENGLAND是3胜6负6平还有对荷兰是1胜4负3平,都是有战术相克还 ...
岛城首席阿迷 发表于 2010-1-17 15:35


  就算86年的阿根廷打英格兰,也是靠了上帝之手才打成2:1,如果没有老马后来的表演,恐怕能否战胜英格兰是未知数,而且估计老马要被人骂死,靠手进的

98年阿根廷打英格兰,那场比赛,其实英格兰的场面上优势更大些,欧文经常可以甩开阿根廷后卫,那场比赛有西蒙尼的阴招,其实这是阿根廷的传统,喜欢耍些阴招。那场比赛其实阿根廷赢完全靠实力估计也很难让人说服

02年阿根廷打英格兰,丢了球后完全是浪射,基利、小虫、萨内蒂等等一个个的高炮远射,结果呢。但是巴西打英格兰,有强人小罗在,就是灭他

所以说阿根廷打英格兰,打荷兰,打巴西,打意大利,都没有绝对的赢的把握,什么战术相克完全是借口,你说中国队打韩国队那么多年,都没赢过,难道是战术问题,而且中国队总是输的不服,好像就差那么一点点,或许就能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10-1-25 21:41:14 | 只看该作者
自从上次讨论老马被莫明其妙封掉,好久不见。楼主别来无恙。

好文啊,尤其你对济科的评价,让我这个80年代巴西队漂亮足球的忠实粉丝,都忍不住要热泪盈眶了。激起当年多少回忆啊。

如果82年的巴西队能够众望所归得夺魁得话,他留给世界的将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冠军总是被模仿的。他们本来应该成为成功足球的模式和样本。如果他们能赢的话,足球的技术水平和美学都将大大地提高。但是残酷的现实粉碎了这个梦想和样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10-1-25 21:46:35 | 只看该作者
1982年球星排名:1、马拉多纳;2、鲁梅尼格;3、济科;4、普拉蒂尼。大概莱因克尔排第10。第5——第9名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10-1-25 21:52:2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对济科的评价,你能理解为什么我反对所谓一己之力的说法了吧!

济科在83年加盟乌迪内斯。这是一只传统意义上的弱队,几年前刚刚从乙级升上来。而且老板除了他以外,并没有引进其他强援改善球队。

在意大利的两个赛季,济科本人表现非常出色。83年他获得世界足球先生的桂冠。这是什么概念? 你能想象世界足球先生来自一个中流球队吗。

我看到过不少报道,说当时的对手球迷怎样为他鼓掌叫好。老马也曾取得过这样的殊荣。

但又怎么样? 他一个人不能改变球队。他的所有才华和努力最后也只能把乌队从弱队提升为中流球队,甚至中上流球队。等到他回到巴西,乌队又滚回乙级去了。

正是他的遭遇,让我深刻意识到,无论怎样的巨星,他只能升华强队,不能升华弱队。这也是为什么我竭力支持H同学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10-1-25 21:56:41 | 只看该作者
1982年球星排名:1、马拉多纳;2、鲁梅尼格;3、济科;4、普拉蒂尼。大概莱因克尔排第10。第5——第9名忘了。
==================
1982年世足先生绝对是罗西,这个没有任何争议,无论我多讨厌意大利都要承认这个。

82-86评比结果如下

1986 -  Diego Maradona, Napoli (36%)
1985 -  Michel Platini, Juventus (21%)
1984 -  Michel Platini, Juventus (54%)
1983 -  Zico, Udinese (28%)
1982 -  Paolo Rossi, Juventus (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10-1-25 23:5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ehao74 于 2010-1-25 23:57 编辑
1982年球星排名:1、马拉多纳;2、鲁梅尼格;3、济科;4、普拉蒂尼。大概莱因克尔排第10。第5——第9名忘了。
==================
1982年世足先生绝对是罗西,这个没有任何争议,无论我多讨厌意大利都要承认这个。

...
applebee 发表于 2010-1-25 21:56


他这个排名, 基本是身价和名气的排名. 当时的几大巨星是马拉多纳, 鲁梅尼格, 济科, 苏格拉底, 法尔考, 普拉蒂尼. 罗西还进不了他们这一列. 罗西的情况有点象90年的斯基拉齐, 世界杯发光, 但其实力还是够不上超级巨星.

另外, 1982-1986还没有官方的世足先生,只有英国足球由读者评的世足先生, 其权威性和影响力都无法和现在的FIFA世足先生相提并论. 济科当选英国足球的先生, 与其说是对他当年表现的肯定, 不如说是人们对82年巴西队的中场三人组的一次肯定和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10-1-26 00:17:34 | 只看该作者
1982年球星排名:1、马拉多纳;2、鲁梅尼格;3、济科;4、普拉蒂尼。大概莱因克尔排第10。第5——第9名忘了。
agtpolo 发表于 2010-1-25 21:46

莱因克尔,那时好像还排不上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10-1-26 06:30:02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看了一下蓝黑的帖子,真是如饮醇酒,回味无穷。

看了20多年球,很少佩服别人,这次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发表于 2010-1-26 06:44:1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所列的10人里面,马拉多纳济科普天王加扎弗王子都属于10号进攻型前腰,而齐丹则是8号组织型前腰的代表,马特乌斯也可以看成8号,但他的风格更趋于英式中前卫,类似今天的兰帕德杰拉德。
大劳在丹麦队前期和巴萨初期都是前锋,后来在梦一队打左侧,真正打前腰是在皇马和后期的丹麦队(如98世界杯),不过他传身后球的感觉超强,老罗萨莫拉诺都在他的帮助下拿到最佳射手,菲戈也对他的传球十分推崇,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没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普拉蒂尼和济科相比,应该是后者的攻击力更强,更靠近禁区,而普天王更全面。济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传无与伦比,但他的踢法并不像进攻组织者,像当年弗拉门戈的组织者是8号阿迪列,82年的巴西队内苏格拉底和法尔考也承担了相应的组织任务。济科的功能介于前锋前腰间,更类似于假中锋,他的进球里有很多是中锋形式的禁区内抢点,而普天王更习惯于在大禁区一带寻找机会,这更像传统前腰的进攻方式。而普天王在阵地进攻中退到后卫线前接球然后长传前场空挡的踢法在济科身上也很难见到。
龅牙颠峰时期的突破和老马还是有差距,但传球之妖前无古人,这点连普马济也不能相比。加扎的突破能力则可以和老马媲美,但组织能力略逊,可惜毁在酒精上。
至于哈吉,总感觉他是被严重高估的球员,94年世界杯上对阿根廷那场表现是不错,但当时阿根廷队的中场防守实力如何大家都清楚。而当年巴萨用他取代大劳,结果巴萨0:5输给皇马那场他和大劳的表现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两人实力对比如何,高下立判。托蒂里瓦卡卡(10号进攻型前腰)、吉雷瑟鲁伊科斯塔里克尔梅(8号组织型前腰)等人都比他更有资格出现在10人名单里。

再谈下斯托伊科维奇。他的比赛我看过十多场,可以说他比大劳更具才华,盘带过人和定位球能力更强。最早展现他盘带能力的比赛是84年欧洲杯对法国,那场他把冠军队过得找不着北,几次盘球连过数人。另一次体现他盘带能力的比赛是90年世界杯前热身赛对荷兰,他几次在中场一对一戏耍古利特和黑天鹅,搞得巴斯滕都越俎代庖回来防守他。而他职业生涯中的最佳进球是87年代表红星队时打进的,他从本方半场开始带球,奔袭近70米连过数人最后晃过门将得分,我有幸看过此球视频,风格类似老马和梅西的千里走单骑,但过的人要少一个。应该说那个时期在盘带上能和他一较高下的欧洲球员可能仅有意大利的巴乔。
他也是我所见过的最擅长用外脚背传球的球员之一,外脚背技术炉火纯青,两侧传中和中路挑传身后均有心得,现在的罗西基夸雷斯马等人在这方面都达不到他的境界。
他在89年的金球奖评选中名列第6,没想到这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好成绩。离开红星后加盟马赛的几年始终不顺,加上前南斯拉夫被禁赛(直到98年才重返世界大赛),使他不得不提前去日本J联赛养老,他的遭遇一度让我遗憾不已。
最近一次看到他是在日本J联赛中,他做为主教练在教练席边接对方门将开出的大脚球直接吊射入网,十分匪夷所思,世之罕见,YOUKU上有这个进球视频,有兴趣的可以搜来看看。

阿根廷的前腰里博奇尼算是很经典的一位,突破传球组织都是顶尖水准,马拉多纳就对他十分推崇,可惜他把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留给了独立,在阿根廷队的表现不多,这使得很多年轻阿迷都对他知之甚少。
贝隆不算前腰,他的技术特点介于前腰后腰之间,也不像英式的中前卫,准确的说职能和前西德的舒斯特尔有点像,但舒斯特尔的脚下技术和进攻意识要强得多。

斯托伊科维奇的外脚背主要体现在最后一传上,在两侧及中路都有不少助攻表现。而贝隆有很多30-40米开外的外脚背战略转移,体现了精确的脚法,这也和两人的位置职能不同有关,形式不同,很难做具体比较。偶当年很欣赏贝隆时期的拉素比赛,他和米哈经常利用长传为球队拉开进攻宽度,拉素也有细腻的传切配合,当时的拉素进攻既有英式的大开大合,也有拉丁派的细腻,看得十分过瘾。

82年的巴西队在世界杯上有一半以上的进球都是经典之作,艺术性无人能及。现在的西班牙队只能在传球配合上接近那支巴西队,但进攻的创意性和突然性会差很多,主要是没有法尔考塞雷佐那样前插意识极强的后腰组合。
78年的阿根廷队一点都不保守,当时的433阵型,除了三前锋(左边锋奥蒂斯、中锋卢克、右边锋贝托尼或胡斯曼)外,中场还配置了组织前腰阿迪列斯和进攻前腰肯配斯,换句话说是标准的5攻5守配置,还是很强调进攻的。

现在的球员技术感觉比以往有所退化,以英格兰队为例子,70年代他们队中有大半能从后场带球推进到前场的球员,和西班牙法国这样的技术型球队交手技术上也不落于下风。90年世界杯上他们又同时拥有加扎瓦德尔巴恩斯等盘带天才,而现在英格兰队中像沃尔科特乔科尔这样的技术型选手是凤毛麟角,而德国也是如此。

01年的阿根廷队配合能力确实很强,至尽仍记得客场2:1击败意大利队的比赛。那场阿根廷的快速配合令拥有卡纳瓦罗和马尔蒂尼的意大利队很难堪。当时的那支阿根廷不仅能够通过连续传球来策动进攻,而且经常能在快速的节奏下完成,这点放到现在的阿根廷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00年的葡萄牙节奏有些慢,倒脚要多一些,冒险性的进攻传球要少一些,但感觉非常有章法,思路非常清楚,逆转英格兰的那场是诠释葡萄牙足球的最佳代表作。
06年的法国队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守,中场拦截能力超强,整体连接性好,但艺术性和观赏性没法和上述几支球队比。

现代足球越来越强调身体和整体了,选材和培养自然也会受大环境的制约。我相信还有类似梅西这样的天才因为身体达不到标准而在青少年时期就被现代足球所淘汰。
巴萨夺得六冠王其实是件好事,拉马西亚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推广,希望更多的俱乐部能把选材重点放在梅西伊涅斯塔这种类型的孩子身上,而不要一味的强调身体和灌输整体思想,那样只会使足球越来越乏味。

打阿根廷罚任意球中楣的是11号埃德尔,济科是补射入网,他是罗卡之前巴西最好的左脚重炮手,首场对苏联的进球时速高达172公里,是当时最快的进球之一。
济科的位置应该介于前腰和前锋之间,可以看成10号型的进攻前腰。当时巴西队的进攻阵型是埃德尔偏左,中锋塞尔吉尼奥站桩,中场苏格拉底塞雷佐法尔考轮番插上,当他们叁后上进攻时,济科就扮演前腰角色,负责输送威胁球,这点对意大利那场体现得最明显,助攻苏格拉底,还分别让塞雷佐法尔考获得直接面对门将的机会。而当两侧传中时,他就进入禁区和塞尔吉尼奥形成前后包抄点,这时职能更像二前锋,而名义上的二前锋埃德尔则很少参与禁区抢点。不过济科的最后一传太牛,传球上给人留下的感觉远比射门抢点深刻,被人看成前腰也不奇怪。
苏胡子应该是个8号型的中场,以衔接和插上为主,不像齐丹吉雷瑟那样独立组织进攻,给人的印象要差一些。82年的巴西队中场可能是史上第一,连01-02的皇马都无法相提并论,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塞雷佐法尔考这样实力超强的后腰,而他们几人的轮番插上配合大量的一脚出球,使那届巴西队打出了无数令人赏心悦目的进攻配合,想象力和创造力无与伦比,所以直到今日他们在球迷心中的地位依旧很神圣。

74年的荷兰队主要胜在战术理念上,明显领先于那个时代,对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的三场比赛体现得最明显。论脚下技术,南美三强的球员并不比荷兰人差,但战术理念差远了,只能通过个人技术同对手的全攻全守周旋,结果可想而知,什么叫个人不敌整体,这就是典例。74年阿根廷对荷兰的比赛也是我见过的阿根廷历届世界杯踢得最差的比赛,阿根廷队大多数时间过不了半场,而荷兰队则有无数机会,双方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
相较而言,78年的荷兰队场上球员换位之多更让人搞不清楚位置,伦森布林克哈恩内斯肯斯等主角都没有固定位置,是真正的全攻全守。

有人说86年的巴法之战是艺术足球的绝唱,我同意这样的说法,所以对我而言,86年以后的历届世界杯不存在很艺术的球队。我前不久刚好重温了巴法之战,就算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场比赛也算经典中的经典,120分钟下来大多数时间都是精华,甚至连球出界打断比赛的镜头都不太多。不过遗憾的是,巴西和法国的中场大师们大多已过颠峰期,如果他们能在82年相遇,不知道能谱写怎样的经典。
78年开始的历届阿根廷队的整场比赛我都收藏了,但现在没有太多时间重温,等以后有时间我会写个回顾,到时再来详细讨论他们。

02年的阿根廷队我一直不太感冒,贝尔萨放弃传统去学荷兰人的进攻方式,无异于邯郸学步,阿根廷球员的技术水准可以适应压迫式打法,但当时的小个子太多,身体条件不太适合压制对手,如果有维埃里阿德小罗卡卡那样的人才,那还差不多。人员搭配也有问题,如此强调两翼进攻,却以身高1米7的出头的索林为第二进攻点,面对高人林立的欧洲球队能有多少机会?
当然,以阿根廷队当时的整体实力,也不至于小组出不小线,战术和人员搭配是贝尔萨的责任,而球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内德维德是马特乌斯之后最出色的力量型前腰,金球奖就是对他能力最好的肯定。他的风格确实和马特乌斯有相似之处,比如场上的硬朗程度,禁区前缘的双脚平均远射能力以及纵向带球疾进。不过也不尽相同,因为内铁人是左前卫出身,改打前腰后在擅于在两侧活动,能下底传中也能内切射门,而马特乌斯主要活动于中路,从中场高速带球直扑禁区是他的绝活,边路去得不多。
就我看过的比赛而言,马特乌斯应该是足球史上最出色的力量型前腰,他的纵向盘带在这种类型的前腰里是最强的,冲击力十足又不乏细腻,趟球感觉很好,他在禁区前缘对远射时机的把握也很强,双脚都能打出世界波。而他的全面性也无以伦比,这使他能同时胜任后腰、自由中卫等多个位置,这点内德维德兰帕德等人都做不到。和克林斯曼等其它同时代的德国名宿相比,他是唯一一位真正的巨星,所以能赢得马拉多纳的高度尊重。

博格坎普的职业生涯要分两个阶段看。第一个阶段是他在阿贾克斯时,巴斯腾转会米兰后他成了球队的主力射手,连续三次获得荷甲最佳射手,得分能力超强。第二个阶段则是他转会枪手后,由于有伊恩赖特和亨利这样的射手存在,他的位置逐渐后撤,名义上是二前锋,但承担半个前腰的作用,这时他的组织传球才华一览无遗。
要想评价冰王子,就必须拿巴斯腾做参照,博格坎普刚出道时有小巴斯腾之称,但两人只在动作优雅程度和气质上有点相象,风格却迥然相异。巴斯腾是个技术全面的射手,在禁区内能用各种射门方式得分,而冰王子则不太擅长抢点,在禁区内的杀伤性不足。他的最佳位置就是他在枪手时的9号半,在大禁区前一带拿球最能发挥他控球出众阅读比赛能力强传球出色的特点。两人都是技术高手,巴斯腾身高腿长,纵向盘带突破明显要强一些,而博格坎普在大禁区一带的小范围控球摆脱是一绝,一招一式很有灵性,充满想象力,而且观赏性很强,他的那几次经典表演大多都是这种类型的,这几乎成了他的标签。他是属于那种意识上能想得到,技术上也能保证想象力得以具体执行的球员,这样的球员并不多见,所以称他为天才也不为过。但他在大赛上始终没能像巴斯腾88年欧洲杯上那样发挥,在俱乐部内的欧战表现也远不如范巴,所以成就明显逊于巴斯腾。
总感觉博格坎普和劳德鲁普的经历很相似,初期都是冲锋陷阵的射手,随后都由主攻手角色转变为助攻手,在前场发挥技术好大局观强传球出色的优点。两人的性格也有些相似,都是属于那种不温不火,场上拼搏血性欲望不太强烈的天才,虽然有巨星级的技术,但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成就,离真正的巨星级别始终有一线之隔。

罗马格诺里一度是我看好的一位前腰,技术不算特别出众,但很实用,而且在前腰位置上拿球非常有想法。当时看完世青赛后,我把他排在大头之后,马克西罗德里格斯之前,而且他当时身披象征核心身份的10号球衣,可惜几年过去了,三人之中他却混得最差。
他和多明戈斯应该是那届阿根廷队中最衰的球员,两人都是重伤连连,使他们不得不去俄超墨甲这样的三流联赛里混迹,白白浪费了几年。现在热狗打出来了,转会轮子后如果表现出色很容易入选国家队,而罗马格诺里要想回光返照的希望不大。

冰王子的性格缺陷使他缺乏舍我其谁的霸气,不太愿意承担责任,像98年放弃10号改穿8号,把队长袖标让给德波尔,00年欧洲杯对意大利德波尔罚丢点球后他本应是第二个点球的最佳人选,但他却选择沉默,而98/99足总杯半决赛对曼联的点球若能罚进,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冠王了。
他一生中的最佳时刻就是98年绝杀阿根廷,但这样的镜头在他职业生涯中的大赛里实在不多,如果他能再有霸气些,再有野心些,相信他的成就绝不仅于此,在金球评选中也不至于如此凄惨。

04年左右的特维斯或许还能在前腰位置尝试下,现在在英超混迹多年的野兽就不用考虑了,技术灵感差了很多,要想在阿根廷队这种技术型选手云集的球队胜任前腰,光有扎实的功底和拼劲是不够的,技术灵感也是重要因素,现在的野兽只具备前两样,不具备后一项。
热狗的未来取决于轮子如何使用他,但他出任前腰还是比特维斯有味得多。

老虎在拜仁当老大的那几年表现还是很牛的,舍我其谁的霸气,颇具大局观的调度分球,很出色的诠释了领袖的作用。不过他在德国队始终是个二流角色,别说和马特乌斯、舒斯特尔比,就是哈斯勒穆勒的发挥都要比他强,这也决定了他的地位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发表于 2010-1-26 06:44:49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认为阿根廷对阵意大利处于劣势是技术风格的原因。意大利队在大赛中对阵强队时的成绩一向很好,就是强如巴西,世界杯上5次交锋也仅和意大利队打了平手(双方各胜两场,94决赛算打平),欧洲最强的德国队至今世界杯逢意不胜(2平3负),意大利和荷兰西班牙的历史交锋记录也占有明显优势,列强中只有法国在近25年占了点便宜,但意大利在06年世界杯和08欧洲杯上又两次令法国队饮恨,难道这都是技术风格所致么?
78年输给意大利主要是因为卢克受伤停赛,梅诺蒂将肯佩斯推向前线打中锋,瓦伦西亚打进攻前腰,这样错位的人员布置是当场阿根廷失利的主要原因,因为肯佩斯的强项是后上进攻和正面接球发动攻击,背身拿球和禁区内抢点稍差,而瓦伦西亚在进攻前腰位置上的后上射门明显不如肯,导致阿根廷队的进攻大打折扣。
82年输给意大利则输在心态上,明显有些轻视对手,一上来就大举进攻,妄想一口吞掉对手,结果浪费几次机会后被对手偷袭成功,最终败走麦城。

82巴西队的中场实力是史上数一数二的,球队阵地进攻中除了一前(9号Serginho)一后(3号Oscar),其余球员均可以出现在中场,包括4号中卫Luisinho也经常带球压到中场附近并前插助攻。两名边后卫在阵地进攻中的自由度也很高,Leandro和Junior大多数时间都活动在中场,而且远离边路,多在靠近中路的位置,和传统4后卫阵型中的边后卫踢法完全不同,对意大利的那场甚至一度出现儒尼奥尔在禁区前缘组织进攻并负责传威胁球,莱安德罗插到左侧助攻,这在今天根本是无法想象的。就是70年代场上位置变化多端,全攻全守的荷兰,两名边后卫也很少这么踢。

不过这支巴西队最大的精髓还是中场的梦幻四人组,从功能上说,法尔考和塞雷佐像双后腰,苏格拉底是进攻型前卫,济科在前腰和前锋线间转换。但实战中四人的活动范围非常广阔,很难用单纯的左右区域来界定,大幅度的换位和突然前插很多,让球队的进攻显得很灵活。场上看似没有前锋,却每名球员都能前插到禁区内射门,场上没有绝对的组织核心,却每名球员都可以拿球策动进攻,感觉这支球队的进攻比58和70两届那种更多依靠强悍的个人能力去取得进球的方式更加可怕。
如果看过82年的全部比赛,就会发现这支巴西队在比赛中经常熟练的连续一脚传递配合,并在传接中大量运用的脚后跟,脚背外侧,漏球让球等杂耍般的动作,将娱乐和实战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灵活的跑位让他们打出了很多眼花缭乱的进攻配合,观赏性极强。首场对苏联的比赛,巴西队全场至少有10来组连续的一脚传递配合,进攻上非常悦目,很多时候让对手根本无从防守。复赛对阿根廷和意大利两场他们在进攻中的发挥同样踢得随心所欲,像儒尼奥尔进球前和济科做的那次长距离二过一配合,法尔考接界外球和队友做头球二过一(球不离地)后的射门都很精彩。可以说,这支巴西队在82世界杯赛上上演的整体精妙配合是我看过的历届世界杯中最多的,他们本届比赛也有大半进球是团队配合的经典之作。

除了ZICO,Falcao是这支巴西队中最关键的球员。他在攻防两方面的贡献都很大,而且他的处理球能力极强,一脚传递和做墙能力也是顶尖水平,没有他在场,巴西队不可能踢出那么多赏心悦目的传递,这点只要看看对苏联和阿根廷的两场比赛就能明白。另一点,感觉巴西队表现出来的艺术足球,多半以法尔考潇洒的球风,挥洒自如的传接控有关,让全队充满了艺术气质。事实上他这样的艺术后腰,在巴西历史上非常罕见,58和70两支巴西队都缺乏这样的球员。世界杯赛后他获得银球奖第二名,实在是名至实归。塞雷佐也是不得不提的,他覆盖全场的跑动非常关键,可以说是攻防两方面的无名英雄,稳实的球风和法尔考那样潇洒的舞者相得益彰。可以说,没有这两名球员,巴西在82年就踢不出艺术足球。

82年的阿根廷队是我见过的人员配置最强大的一支阿根廷队,队中汇集了78年夺冠的主力人马以及86年夺冠的精华(巴尔达诺、马拉多纳)、还有世青赛的攻防主将(巴巴斯、迪亚斯),人员搭配并不比当时的巴西队差。论实力绝对能进入前4名。阿根廷队的失利一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心态失衡,对意大利队的狂攻被偷袭及对巴西老马脚揣对手被红牌罚下都是这方面的具体表现。二是梅诺蒂没有处理好马拉多纳及肯佩斯两大巨星的共存问题,导致阿根廷队没能发挥出全部的进攻实力。

桑塔纳这样的艺术大师恐怕很难再出现了,他的杰作除了82年86年的巴西队外,另一次体现他水准的是丰田杯上的圣保罗,对米兰那场尤其经典,当时的米兰非常强,而圣保罗更注重防守,多数时间依靠防守反击和对手周旋,就是这样,圣保罗队在场上依旧能踢出艺术足球的味道,即便是功利,也依旧是艺术的功利,这点非常让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发表于 2010-1-26 06:57:49 | 只看该作者
蓝黑,你提到丰田杯上的圣保罗,我想起一个人来,想请你点评

拉易

他在92,93年作为圣保罗队的核心灵魂拿到解放者杯和丰田杯,本来我对他在94年世界杯上的表现寄予厚望。

在小组赛的时候他还是队长和核心,表现也不差,但到了淘汰赛就被拿下,队长袖标和位置一起失掉。我记得对美国队我找了半天找不到他还纳闷了半天,心说没听说他受伤啊。等到八强战荷兰也没有看到,才明白他是被彻底冻结了。

在我看来,拉易算是巴西队最后一个经典前腰,他的被弃这是巴西队彻底抛弃艺术足球走向实用足球的标志。

顺便说说,当时我在上大学,大考之中每天深夜凌晨还要爬起来看球。那段苦中作乐的日子真是一生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发表于 2010-1-26 07:01:08 | 只看该作者
我只说一句,82年哪来的世界足球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发表于 2010-1-26 07:03:2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在天涯看到一个球迷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一盘一盘看录像。

蓝黑难道你每天就是做这个工作的。

另外,为什么人家叫你蓝黑,难道你是国米的粉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发表于 2010-1-29 00:1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kkrine 于 2010-1-29 00:20 编辑

拉易只参加了92年丰田杯,表现非常出色,93年则没有参加(当时已经转会圣日尔曼)。他也是10号型的进攻前腰,后上攻门感觉很好,能像中锋那样在禁区内头球抢点。他身材很高,但控球技术不错,踢法也比较简练,擅长一脚出球,特点有点类似米兰时期的卡卡。但卡卡速度速率更快,单兵作战能力更强,所以成就也要高出不少。
拉易94年世界杯一开始是主力,但状态不算很好,所以佩雷拉在复赛用邓加和毛罗的双后腰组合为战术重点,取代了4222型的以前腰为战术重点的布阵,这也让巴西队的组织重心从前腰位置转移至后腰位置,从后面的比赛看这是一步妙着,除了对荷兰,对美国瑞典巴西队都将对手压制在半场进攻,决赛对意大利巴西也占有优势,双后腰组合展现出的屏障和控制作用毋庸置疑。而拉易成了彻底的牺牲品,对荷兰一战他最后阶段替补出场,在佩雷拉眼前拼命的铲抢防守,以期重新赢得前者的信任,这凄惨的镜头至今我仍有印象。
他在俱乐部的表现还不错,在圣保罗和圣日耳曼都取得了成功,这也使他成为卡卡迭戈等人儿时的偶像,但由于国家队的遭遇,他始终处于半红不紫的状态,所以现在了解他的人也不会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26 14:17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