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身为阿迷十一载:我爱阿根廷——旧帖精华之八(紫竹侠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1-11-24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序:
我关于足球的记忆是蓝白色的。
90年,9岁的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了世界杯之旅,受他影响也爱上了阿根廷。决战之夜,我为她流下第一滴泪——但我没有想到那蓝天白云下一头头飘逸的长发竟是我我一生的至爱。

上篇:光阴的故事


我爱阿根廷之欧洲之巅:斯蒂法诺

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东来,天外飞仙……
我无法想象古龙笔下那惊世骇俗的一场大战,该是怎样的风情。
我同样无法想象当年斯蒂法诺创造欧洲冠军杯五连冠的奇迹,站在欧洲之巅时,那又该是怎样的风情。
但我只能想象,因为他的表演,没有任何录象资料,只有一串看起来有些枯燥的数字:在哥伦比亚出赛294场,进267球。为皇马出赛518场,进418球。其中在冠军被的比赛中进49球(那时冠军杯的比赛没现在这么多)。获得联赛冠军8次,连续五次登上欧洲之巅。
国际足联把世纪最佳球员颁给了马拉多纳和贝利,他们并非浪得虚名,但这却使无数球迷对斯蒂法诺和克鲁伊夫更加敬重。
他在欧洲冠军杯上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为止,他仍是欧洲冠军杯历史上的最佳射手,尤其是他的补射功夫,让号称世界上最伟大的机会主义杀手盖德*穆勒相形见绌。皇马能荣膺世纪最佳俱乐部,他居功至伟。他为阿根廷球员,也为南美球员在欧洲闯荡开了一个好头……
不可一世的贝利带他的桑托斯全球巡回比赛,一直高奏凯歌,就在他以为将全胜而归时,在西班牙,他碰到了欧洲之巅。桑托斯输给了皇马,斯蒂法诺似乎要以他的胜利告诉世人,谁是球王。这场胜利打破了桑托斯的不败金身,令贝利至今都耿耿于怀。
如今的斯蒂法诺,他本身就是欧洲之巅的代名词。
我们在津津乐道于伟大的1978,1986,还有前途无量的超白金一代时,不应忽略了斯蒂法诺,这位最早让阿根廷足球享有世界声誉的欧洲之巅。


我爱阿根廷之摇滚教父:肯佩斯

我喜欢卡尼吉亚的飘逸,我同样喜欢阿根廷整体上的重金属摇滚风格,这并不矛盾,相反是和谐统一。
阿根廷足球总是像重金属摇滚一样让人青筋暴起,如癫如狂,不自禁地投入其中。1978年世界杯是这种风格的最早体现,长发飘飘的球星,粗犷的球风,狂热的球迷,让人眼前一亮的从此之后,阿根廷这种独特的球风席卷全球。而在那届杯赛中独揽金球奖和金靴奖的肯佩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阿根廷足坛的摇滚教父。
肯佩斯似乎就是为了1978年世界杯而生的,在世界杯前,他虽然状态尚可,但远不及世界杯上的神勇。到了世界杯之后,他更是几乎沦为了二流球员。我毫不怀疑他是上帝派来的,莫非上帝真是阿根廷人?
尽管只能从录象中看到,但那一幕仍让人血脉贲张。体育场内人声鼎沸,长身玉立,长发飘飘的肯佩斯举起了阿根廷人梦想了几十年的冠军奖杯,纸片如雪般飞舞……
这一幕和8年后马拉多纳挥舞着球衣,大喊ARGENTINA的一幕一样,是阿根廷球迷心中永不褪色的经典。

我爱阿根廷之上帝的脚:马拉多纳

本来早在86年我就坐在父亲的腿上“看”过世界杯,只是那时我只有5岁,什么都不懂:)只记得父亲和几位叔叔为了一个叫马拉多纳的球星的一粒粒入球激动不已。
到了90年,我终于能看懂足球,我折服于马拉多纳神一般的表演,尽管那时的老马已不处在颠峰期。但即使是这样,他在这次世界杯上的表演仍足以让后人高山仰止,因为他是绿茵场上的上帝。
世界上只有他才能那样踢球,和他同时代的巨星普拉蒂尼说:齐达内的出色是相对而言,马拉多纳踢橘子的技术都比他踢球的技术好。他可以把一张糖纸揉成团颠上50下,可以在牛津大学演讲时即兴颠乒乓球。
我们永远无法对他进行技术层面上的分析,还有他的想象力。他的球技让后人只能仰视。
提起老马,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一场比赛是86年英阿之战,因为那场比赛有上帝之手和上帝之脚。但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场球员,他的代表作应该是90年世界杯对巴西的那一记魔鬼传球。过人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精妙的盘带,良好的平衡能力和护球能力,特别是极富想象力的最后一传,那是当之无愧的世纪最佳传球。
没有人能这样传球,上帝也不能,只有魔鬼才能。虽然我一直推崇马拉多纳有一双上帝的脚,但我看到这记传球时,我还是感到一股鬼气。以至于多年之后重温这记传球,我仍然觉得背心发凉。
我不奢望在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又一个马拉多纳。

我爱阿根廷之只手遮天:戈耶切亚

90年的阿根廷队其实就是三个人的:老马,卡尼和戈耶切亚,这种说法并不为过。
单就一场比赛的表现来看,他或许比不上托尔多,但是就整届杯赛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No.1。
他更像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来助老马和卡尼一臂之力。
戈耶切亚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在整个杯赛上的表现只能用只手遮天来形容。
从赛前的第三号门将一跃而成主力,并越打越好。终于,阿根廷碰上了巴西。
这已经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个神话。在比赛中门框变成了戈耶切亚的兄弟。即使是伟大的阿根廷也只有这一个神话,86年的英呵之战与之相比也只是一个传奇。神话的缔造者是只手遮天的戈耶切亚。赛后一家巴西报纸用了这样的标题:《(马拉多纳+卡尼吉亚)X5秒>巴西X90分钟》。的确如此,但还应该在不等式的左边加上“戈耶切亚X90分钟”。
如果这场比赛是一部好莱坞大片的话,那字幕应该这样打:编剧:比拉尔多 导演:戈耶切亚 领衔主演:马拉多纳&卡尼吉亚。正是戈耶切亚的精彩扑救一步步把剧情导入高潮。
接下来,阿根廷已是不可阻挡,凭借戈耶切亚一路挺进决赛。但千不该万不该,他们不该淘汰了巴西和意大利。戈耶切亚已经犯了天条,命中注定与冠军无缘。
于是上帝安排他,也安排阿根廷,栽在了他们赖以进军决赛的点球上,载在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点球上。


中篇:一路上有你


我爱阿根廷之风之传奇:卡尼吉亚

90年世界杯,我认识了风之子,并被他吸引。
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卡尼吉亚这个名字竟是我一生的至爱。
他不是阿根廷最好的前锋,但他绝对是和马拉多纳配合得最好的前锋,这就足够了。在场上,如果老马是李寻欢,他就是那柄飞刀;在场下,如果老马是李寻欢,他就是阿飞。
90年23岁的他初露锋芒,开始了令人眩目的风之传奇。足弓轻推,巴西少女眼泪飞扬;头顶后蹭,意国门将金身告破。可是,积累的黄牌使这样的一幕竟然没有在决赛中上演的机会。
四年后,风之传奇再次上演,天涯浪子重出绿茵场,非洲雄鹰折翅美利坚。当时他刚结束一年多的禁赛,恢复训练仅仅一个多月!
他的人品并非无懈可击,但他有一颗和马拉多纳一样的爱国心。为了入选国家队,他可以到处流浪。但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牢记自己是阿根廷人。
他天生是个流浪者,只因流浪是风,而他是风之子卡尼吉亚。
我不懂,我喜欢的是阿根廷令人血脉贲张的重金属摇滚风格,但我最希望在球场上看见的却是那个轻灵得像风一样的身影。
后来我懂了,卡尼就像这支重金属乐队中一个天籁般的嗓音,看似与乐队风格格格不入,其实却是相得益彰。
我不懂,为什么巴蒂的进球比他多得多,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仍然是那个一直在流浪着的削瘦的身影。
后来我懂了,我所以那样牵挂他,只因为就足球而言,他是我的初恋。


我爱阿根廷之重剑无锋:巴蒂斯图塔

91年,重创之后的阿根廷在美洲杯上给了球迷一个大大的惊喜:后来被球迷们尊称为战神的加布里埃尔*巴蒂斯图塔。
那时,巴蒂的射门方式是这样的:接到队友传球,带球突入禁区,将球一踩,原地大力抽射。抽射,抽射,他似乎只会这一种射门方式,这种最原始,但却最让人血脉贲张的射门方式。
就连他的的长发,他的怒吼,他的庆祝方式,都让人青筋暴出。
我当时想,为什么他不早一年出现?
绿茵场上,有谁被称为神?只有巴蒂,就连马拉多纳也不曾。
这十年间,他几乎是进球的代名词。在老特拉福德,他的进球让舒梅切尔徒呼奈何,让弗格森“倒抽了一口凉气”。在帕尔马,他后发制人的两次绝杀让布冯也只能望球兴叹。
他一出道就是力量的化身,95年美洲杯上那记时速240公里的进球足以摧毁远方的山脉.
正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让人叹服的不仅是他的球技,还有他的忠诚。不要指责他离开佛罗伦萨,他已经问心无愧。他就像金庸笔下的萧峰,武功盖世,豪气干云,忠义双全。而那招牌式的BATIGOL,一如天下至刚的降龙十八掌(李三语)。
如果用重金属摇滚来形容阿根廷的足球风格,那么巴蒂,无疑是这种风格的最好诠释。


我爱阿根廷之绿茵王子:雷东多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否认94年的阿根廷是历史上最强的一届,其强大的原因除了巴蒂,巴尔博和卡尼吉亚无坚不摧的攻击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雷东多的一支左脚控制了整个中后场,让马拉多纳可以放心地组织进攻,他是阿根廷在小组赛中能够摧枯拉朽的重要保障。
后腰大致分为两类,组织型和阻截型,雷东多无疑是组织型后腰的典范。瓜迪奥拉也是组织型后腰,但不可否认,雷东多的大局观和阅读比赛,驾驭比赛的能力要比他强得多。
至于其他的世界级后腰,几乎都可以归入阻截型后腰,比如戴维斯,维埃拉,基恩。而2000年的冠军杯皇马对曼联让人认识到基恩与雷东多之间的差距,毫不夸张地说,完全是一个熟练工人与一个艺术家的对抗。他在老特拉福德脚后跟过人然后妙传劳尔的一幕是冠军杯永恒的经典。
我相信雷东多是后腰的最好诠释。没有人比他更优雅了,他把足球场上最累的工作变成了一种艺术,让人体会到足球之美。
纵观世界足坛,王子有几人?除了巴乔和已经退役的弗郎西斯科利之外,只有雷东多才配得上王子的称号。
但是爱之深,恨之切。他实在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对皇马的忠诚和对阿根廷的冷漠让众多阿迷失望不已。冷漠也还罢了,为什么他又如此残忍,还要留下在美利坚的惊鸿一瞥,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后来有一位网友跟我说雷东多像杨过。我一楞,随即明白,阿根廷是他的祖国,但皇马是他的小龙女。既然这样,我还能说什么?我们唯有祝他走好。或许雷东多真是至情至性之人,才不被我等世俗之人所理解。
只是小龙女对杨过未免太狠了些。


我爱阿根廷之勇敢的心:帕勒莫

他是一个高产的射手,他保持着阿根廷联赛的两项记录:总进球数最多,进球率最高。疯狂的进球使他得到了“疯子”这个外号。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成名之作竟然是在99年美洲杯上一场比赛射失三个点球,“帽子戏法”!就算对一般球员来讲,这也太多了。再加上他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如果再有点球,他还会去主罚。于是“疯子”这个外号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自不量力,脑筋有问题。随后阿根廷的其他人好像也被“传染”了,阿亚拉在对巴西时再次点球不进,阿根廷出局。一时间,帕勒莫俨然成了阿根廷的罪人。不仅阿根廷媒体对他口诛笔伐,连国外的媒体也对他冷嘲热讽。但是他们没有想过,罚点球时主罚队员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一连三次站在点球点前,那需要多大的勇气?是什么支持他一次次走向那该死的点球点?是对胜利的执著,是一颗勇敢的心!
我在想,第三次走向点球点的帕勒莫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他已经被前两个点球折磨得筋疲力尽了吧?他的脑子一片空白吧?他的心在砰砰乱跳吧?他的腿已经僵硬了吧?就这样,他依然勇敢地再次走向罚球点,不管面对什么后果,他都愿意勇敢地承担。
他助跑,抡起那支伤痕累累的右脚,砰!球飞向天空……
等待他的是一段地狱般的时光。
但他实在很坚强,他又站起来了。丰田杯上,我们又看见了那个进球如拾*芥的疯子帕勒莫。
作为一个阿根廷中锋,和巴蒂还有克雷斯波处于同一时代,这无疑是一种悲哀.疯子已经28岁了,和所有阿根廷球员一样,他念念不忘的是为国家队效力,用他伤痕累累的双腿,用他勇敢的心.


下篇:你走你的路


我爱阿根廷之黄金之肩:坎比亚索

没有人否认他是个天才,不然他也不会当上阿根廷青年队和国奥队的队长。
可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是天才。
和其他球星不同,我认识他不是从电视上,而是从一本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介绍97年世青赛7大希望之星,他是其中唯一的防守型球员。杂志上称他为黄金之肩,理由是后腰肩负着全队攻防转换的重任,而他又是如此出色。我看见他的第一眼就呆住了,太像卡尼了!同样的金色长发,同样削瘦的身材(当时他才17岁,很单薄),基于这个理由,我开始注意他。我怀疑他稚嫩的肩膀能否负担后腰的重任。再看看对他的评价:视野开阔,攻守兼备,大局观强,抢截凶狠,技术出色,领导才能出众,是一个称职的队长。还有远超他年龄的沉稳,是阿根廷和欧洲各大豪门梦寐以求的天才组织型后腰,未来攻防转换的大师。天哪,这样的溢美之词,组织型后腰,那不是对雷东多的评价吗?特别是最后一句,我都觉得过分了,马拉多纳在17岁时也没有被称为大师吧?
从此我开始关注他,尤其是雷东多拒绝国家队之后,我把对卡尼和雷东多的感情全都倾注到他身上。从99年世青赛,到2000年奥运会预选赛,到阿根廷国内联赛,所有有他的比赛,我都极为关注。而他也从未让我失望,尽管世青赛止步16强,尽管奥运会没能出现,尽管独立队艰难保级,他的表现总是很出色。尤其是他往往能在关键比赛中进球,这对后腰来说特别难能可贵。比如97年世青赛决赛对巴西,奥运会选拔赛对巴西,智利,还有联赛倒数第二轮独立队保级的关键比赛。他的得分能力在后腰中可谓首屈一指。他具有超乎其年龄的成熟,加以时日,他必将成为雷东多之后阿根廷坚实的黄金之肩!


我爱阿根廷之行云布雨:里克尔梅

第一次听说里克尔梅是在97年初的一本杂志上,介绍之前举行的南美青年足球锦标赛。上面说里克尔梅是博卡新星,阿根廷青年队的中场灵魂,一个既有天赋,又很刻苦的年轻人,极具古典风格。因为老马和巴蒂的关系,我一直关注博卡的球星,于是很自然的开始注意他。
随后的世青赛,他一战成名。但在三年后的奥运会预选赛上,天才云集的阿根廷铩羽而归。
后来丰田杯上里克尔梅让全世界瞩目,他和帕勒莫阻止了南美球队在丰田杯上的连败。比赛中这个不紧不慢但又无处不在的身影控制了整个中场,让皇马的豪华中场无地自容。正是他在中场极具创造力的行云布雨,才有帕勒莫在锋线上的凤舞九天。
正是因为有他,博卡在放走萨穆埃尔和帕勒莫之后还能卫冕解放者杯,才能在实力远不如河床的情况下大胜对方。于是巴西报纸惊呼,当今球王在博卡!连罗马里奥都承认,里克尔梅是当今南美最好的中场。这些赞美的话从宿敌巴西人,特别是从没有服过任何人的罗马里奥口中说出来,比其他任何人赞誉都更有说服力。
其实,里克尔梅之前在阿根廷联赛和丰田杯上的表演都只是在行云布雨,欧洲赛场才是他凤舞九天的地方,最后,是世界杯.
让我们祝他好运。


我爱阿根廷之蝙蝠公子:艾马尔


古龙笔下的蝙蝠公子原随云实在太让人眩目:出身世家,少年成名;身怀绝技,名满天下;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豪情满腔,叱咤风云……
这让我想起了艾马尔,他出身豪门河床,97年世青赛少年成名;球技出众,被誉为马拉多纳接班人之一,在河床和萨维奥拉双剑合壁,威震八方;身为混血儿的他有一张阳光般的笑脸,在哪里都逗人喜爱;作为阿根廷超白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仗剑闯天涯,逐鹿西甲……这一切的一切,和原随云多么相似。
巧合的是,蝙蝠也是瓦伦西亚的象征,门迭塔走后,艾马尔当然会成为队内的中场核心,成为瓦伦西亚的蝙蝠公子。
艾马尔身高不高,身体也显单薄,他能在西甲立足,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良好的传球视野和一双几乎不可能被断球的魔脚。在阿根廷队中,他是唯一一个能够把贝隆逼到右前卫位置的人.这足以说明他的实力.上赛季冠军联赛决赛,瓦伦西亚之所以负于拜仁慕尼黑,除了实力上的差距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艾马尔被过早换下场,导致了中场门迭塔的孤掌难鸣.
像艾马尔这样的球员,瓦伦西亚决不是他的终点,蝙蝠公子会从这里起飞,和其他超白金一代一同征服欧洲.


我爱阿根廷之晓星之子:萨维奥拉

没有一个阿根廷人像萨维奥拉一样未及弱冠便受到如此多的关注,这都有赖于阿根廷人的马拉多纳情结。的确,他太像马拉多纳了。一样的身高,一样的身怀绝技,一样的少年成名,一样在世青赛上光芒四射,还有一脉相承的想象力……
这样一个超新星,这样一个足球圣婴,阿根廷人没有理由不特别关注。
出身河床的萨维奥拉从小便引人注目,“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就像上帝最宠爱的晓星之子:生就六对翅膀的大天使长Lucifer,浑身笼罩着圣光,法力无边,前途无量。阿根廷媒体曾将世界100位著名球星在19岁之前的表现与萨维奥拉做过比较,结论是,萨维奥拉最出色,甚至超过了同龄时期的马拉多纳。的确,马拉多纳也没能在18岁时就当选南美足球先生.其实还有一句话阿根廷媒体说不出口:萨维奥拉会超过马拉多纳.而西方的记者则把他看作马拉多纳和贝利的混合体.
现在小兔子已经到了巴塞罗那,巧合的是,这是马拉多纳呆过的地方.萨维奥拉将在这里迈出征服欧洲的步伐,巴塞罗那,梦开始的地方.
圣经中的Lucifer后来坠入地狱,成为撒旦.但这只会发生在马拉多纳的身上.而萨维奥拉,永远都将是光辉灿烂的晓星之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1-11-24 19:52:00 | 只看该作者
真巧啊,我也是九岁第一次看球,算来也有11年了。不过我是自己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1-11-25 02:57:0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棒!!!!!!!!!!!!!!!!

漫漫长夜,有风暴美文陪我度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9 22:4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