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罗本与毛本战例差别简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1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里所谓的“罗本”,乃俗称。还有称作“原本”的,同此。该本全称为“嘉靖元年本”,前面好像还有个什么“三国志通俗演义”之类的,偶记不清了。反正这一版在嘉靖元年印制出版。以下为简便起见,一律简称“罗本”。 这一版在国内各城市的大书店里或许有售。但有的城市就没有。 到目前为止,尚未听说网上有这个版本。 目前流行最广、在网上也随处可见的,是清代毛氏父子的删改本。毛本为120回,章回题目均对仗。而罗本为240回,章回题目不太对仗。 关于罗本和毛本的关系,似乎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毛本直接改自罗本。 而另一种则认为毛本另有渊源 --- 另有一与罗本平行发展的古本,而毛本则是改自这个古本。我们假设真正的罗贯中原著(应该是手稿,而非印品) 在后世的流传中逐渐分离成两大古本,甲本 和 乙本。 两个古本在分离后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下去,至清朝,甲本由毛氏父子进行增删修改后,始成毛本。乙本则一直未经大改地流传至今,就是所谓的罗本。 无论上面两个说法哪个是正确的,总之罗本较之毛本更接近罗贯中原笔,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由於罗贯中其人的军政阅历远非毛氏父子一介儒士可比,因此有理由支持这样一个推测:罗原笔的三国故事,在描写战争场面上,比毛改本的三国故事 更接近现实,也更合理。 当然这仅仅是依据常理来推测。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仔细对照罗本和毛本,就会发现:罗本含有许多翔实且富于趣味性的细节描写。正是由於这些细节,使得罗本的战争场面和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非常真实、严谨和符合逻辑常理。毛氏父子二人皆文士,文采方面当然比罗贯中精致讲究,但毛氏父子缺乏军旅治政经历,说白了就是“没有生活”,因此在删改过程中,难免出现自以为是妙改实则为败笔的情况,抖“假机灵”。有时觉得古本中一句看似可有可无的话看着累赘,於是就随手删掉了,殊不知这句话其实是前后文发展演变的逻辑关键,你把它一删,后文就变得丧失逻辑基础了!读者在阅读时,就会感觉事态发展缺少必要的铺垫,结果比较突兀。 这方面本文不想多费笔墨,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详细聊聊。 另外毛氏父子在删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human error,比如让魏延使了一回枪,等等。这些失误相对还算次要问题。 毛改本的主要缺陷,除了在战争场面的描写方面存在删改失误之外,对於一些主要人物形像的描写和事迹记录,也进行了很不高明、甚至很幼稚的改动。比较明显的是曹操的出场一节、关羽写信给曹操告辞一节,特别是诸葛曾图谋要将魏延与司马父子一同烧死在上方谷一节。毛氏父子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正面人物(诸葛、关羽)、弱化矮化反面人物(曹操)、减少读者对争议人物的同情(魏延)。然而这么一改,不免使得历史人物过於脸谱化、单色化了,似乎好人绝少缺点、坏人几无优点,从而大大弱化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自然也大大降低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另外,一些次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一下子被抹杀掉了,比如马岱的城府机心和为大局而忍辱负重的表现,我们就完全看不到了。这也令我们少了许多玩味思考的东西。这种手笔,实非大家所为,倒也符合毛氏父子阅历苍白、思想浅薄的事实。单从这个角度看,罗氏明显“会心不远”,而毛氏则“稚气玲珑”。 当然,毛改本决非一无是处。毛本较之罗本,文字简洁精练,而且将各回目改为对仗语句,也稍稍减少了古本中的神怪描写(比如关羽归神一段)。 本文主旨是简列一下两本中交锋场面描写的主要差异。次要差异就略过了。曾答应老君兄做个简单比较,一直拖到现在,抱歉。 其实,本坛的“今宵酒醒何处”兄曾为文专门比较、评论两本战例描写之差异,煮酒以为非常精彩细致。今宵兄的评论虽然总体上认为罗本为优,但在一些方面仍然为毛本做了一些善意的辩护(偶不同意哟 :-D)。煮酒认为很值得一读。 (煮酒现补:我们幻想区的老管这方面文字也很精到,推荐大家一阅。) 好!现在煮酒就凭记忆将两本主要交锋描写差异做个简列。这里只列出罗本的描写,毛本就不多写了。 1 华雄在战场形势占优情况下,10数合击败孙坚。 2 “关羽出马,一合阵了华雄。”此战应该算严格单挑。 3 张飞酣战吕布(无回合数),矛发散乱,堪堪要败,虎吼一声,看来是要玩儿命,这个时候关羽才出马助战,且在30合后占据较为明显优势。 4 罗本中韩当战张虎仅20合,陈生即见张虎力怯而出马相助。(毛本改为30余合) 5 曹洪战何曼,两人步战两个时辰(160合以上)。毛本改为四五十合。李典擒敌酋一节并无“措手不及”的措辞(毛本有)。 6 赵云10数合枪挑麴义(毛本好像是不数合)。麴义武力应加分。 7 赵云面对袁绍数百近卫扈从居然冲突不入毫无做为,被视作“污点”。(毛本中为赵云增加了“连续挑死数人”这样的战绩) 8 关羽20合未能拿下纪灵(毛本30合); 纪灵退走时不太狼狈 (毛本是狼狈的大叫“少歇”) 9 刘备关羽在撤退时遭张辽追击,致使一半人马(一万多人)被阻于城内。由於关羽负责断后,因此可推测其或许与张辽曾有交锋,或许没占到什么便宜。这大约可以解释关羽为何对张辽评价甚高。(毛本中将刘备关羽那一万军马的损失一笔抹去,从而弱化了张辽的作用。) 10 纪灵敢於在逆势中奋身阻截关羽以保护袁术撤退,当然时间很短,吕布一上来,纪灵只好跑了。纪灵为人极为忠勇。 10.5 张飞战高顺:罗本是“高顺交战不利,退走入阵。飞冲入阵来。”,张飞完胜。毛本是“当先一将乃是张飞。高 顺出马迎敌,不能取胜。布亲自接战。正斗间,阵外喊声复起。。。”,张飞没有取胜。 11 关羽曾与吕布接战10合,不分胜负。后张飞赶来,吕布无心恋战而走。毛本将吕、关交锋的回合数抹去了。 12 关羽击退许褚 徐晃联手没有“奋力”二字 (是毛本加的)。而且关羽根本不惧乱箭,敢於直冲!曹军无奈情况下只好动用机弩,才把老关射回来。(关羽此处的确不惧乱箭,但这并不代表他箭防能力很高。远程乱箭与近距离冷箭完全是两个概念。) 13 关羽袭斩颜良一节,罗本明确交待颜良事前曾受刘备嘱托代寻二弟,至关羽飞马而来,瞬间大脑短路,根本没有交锋的心理准备,惨遭袭斩!毛本此处语焉不详,因此引发许多争议。 14 与此密切相关,关羽归神之后,非常不服,跑去伸冤,结果那位高僧问他:当初被你袭斩的颜良,他就不冤么?关羽无语退下。从这个描写来看,显然关羽袭斩颜良一役不是严格单挑! 15 文丑与徐晃30余合战平后徐晃从容退走 (毛本是没打多长时间,徐晃见文丑身后军马齐到料敌不过而走) 罗本让我们剥去文丑武力的神秘面纱,更清楚地看到了其攻击力逊于颜良的真实情况。 16 过关斩将后,夏侯敦截住关羽,两人先大战20合,信史到,然后又20余合战平,信史又到,随后再欲战,夏侯敦聚起军卒,而关羽居然要直冲夏侯敦军阵!后张辽到 (到的真TM不是时候,否则偶就知道关、赵谁更强了)。 17 骧山兵败,赵云与张辽交锋,于禁助战,刘备出马战于禁,后李典追来,刘备单身逃逸。(毛本中与赵云交锋者为许褚) 17.5 张飞去救龚都,此时龚都已被夏侯渊杀死,张飞率部再与夏侯渊交战,此处罗本中是“飞奋力杀散夏侯渊”,而毛本则改为“飞奋力杀退夏侯渊”。以毛本为据,此战究竟是单挑还是混战,比较有争议;若以罗本为据,则天平更偏向于此战为混战,因为“杀散”的对象显然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应是一支军马,而张飞一人杀散夏侯渊领衔的一支曹军,实在匪夷所思。因此似应理解为张飞率所部杀散夏侯渊所部为宜。当然,张飞所率部众战斗效能多半不如夏侯渊所部曹军,因此能杀散夏侯渊军,张飞个人武力一定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武力分析中,我倾向于将此战例视作“灰色战例”处理,如同“关羽诛文丑”、“张飞/魏延击败马岱”、“庞德战退魏延”等情况。 18 赵云战张颌,10数合张颌气力不加拨马回走,缓上一口气后还要再战。(毛本为30余合击败) 19 罗本中压根儿没有王朗战太史、周昕战黄盖、孙策刺周昕这些战例! 20 刘备、张飞去劫营,反中计。张飞突围中遇到徐晃,两人10数合战平,乐进杀至,张飞逃走。 21 许褚为保护曹仁脱险而主动应战张飞,十数合战平后不敢恋战而走。 22 襄阳城外,文聘在蔡瑁/张允的帮助下才赶走的魏延。此前两人交锋更象是单挑而非混战。 23 赵云长板之战,曹操是亲自挑选的精锐中的精锐,并直接指挥突击刘备余部。毛本对於这个细节则语焉不详。由於赵云面对的是曹军绝对精锐,因此其难度系数有所提高(较毛本)。 24 曹仁击败徐盛之战,罗本描写略微偏向单挑,而毛本中的描写则在单挑和混战之间颇为骑墙。 25 马超3合击败张颌 (毛本是20合击败) 26 马超许褚交锋,许褚是先抓枪后弃刀 (毛本是先弃刀后才抓枪) 27 赵云杀邢道荣之战,罗本描写略微偏向单挑,而毛本则处理成突袭(有措手不及字样) 28 张飞第二次单挑张颌时,先四五十合,后张颌一直死战到百十余合,可以理解为110余合,也没全败,只是因战场形势不利才远引的。毛本是四五十合,弱化了张飞久战不胜的“污点”。 29 魏延二擒冷苞时并非靠单挑擒之,而是指挥军卒一起擒的。毛本中的描写更象单挑生擒。 30 关平与徐晃40合战平 (毛本是3-4合) 31 关平寡军杀败丁奉所部,送走廖化,感觉并不太费劲 (毛本是关兴“奋力”杀退,显得很费劲) 32 关羽、朱然3合战平,朱然从容远引。(毛本中并无朱然与关羽单挑的描写。) 此战容易令挺赵派引为“关不如赵”的依据,引为后来赵云对朱然1合轻松搠死。但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是:此战前关羽因急火攻心致使臂伤大发。这个因素虽然在战朱然时原文没特意提起,但我们在分析时似不应忽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4-2-1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3 10:2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