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1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蒂诺战术中阿根廷球员的多重角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27 12:3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982年世界杯 于 2015-7-4 16:50 编辑

马蒂诺的打法是现代的,但关键在于马蒂诺对打法运用的精深程度,以及球员实践这种打法的精深程度。

马蒂诺战术下,每名队员的角色是复合的,即每个人都有多元角色。关键在于角色转换时机的把握以及角色转换后整体补位的稳定与均衡。

也许这么说有些牵强,但我觉得这不失一种研究问题和指导实际操作的方法。  

马蒂诺的11人中,除守门员外,基本上都是扮演三个角色的职责。即主角、次主角、辅助角色。  

梅西,右边前位是他的主角,前腰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右边锋。  

帕斯托雷,前腰是他的主角(与梅西相互转换,以下同),右边前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中锋。  

迪马利亚,左边前卫是他的主角,左边锋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中锋。  

阿奎罗,中锋是他的主角,右边锋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右前卫。  

萨巴莱塔,右边后卫是他的主角,右前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右中后位。  

罗霍,左边后卫是他的主角,左边前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左中后卫。  

马斯切拉诺,后腰是他的主角,中后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中前卫。  

比格利亚,中前卫是他的主角,后腰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左中后卫。

加雷,右中后卫是他的主角,右边后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右中前卫。  

奥塔门迪,左中后卫是他的主角,左边后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左中前卫。   

以上涉及到的位置如下:


---------左边锋                 中锋              右边锋
-------------------------------前腰
---左边前卫                    中前卫                       右边前卫
--------------左中前卫     后腰       右中前卫
左边后卫    左中后卫    中后卫    右中后卫     右边后卫  




大家注意,上面的位置是15个位置,也就是说除守门员外,其他10人打15个位置,相当于比对手多5个人。

那么,这5个人是怎么多出来的?就是通过复合的角色转换和跑动得来的。这就是马蒂诺打法的现代之处,但掌握好了的确不容易。而且对球员的体能要求极高。     


从已经进行的比赛来看,巴拉圭和乌拉圭队,在阿根廷禁区弧以里正对着阿根廷大门的区域,已经起脚射门了好几次,其中,巴拉圭三次洞穿阿根廷队大门,乌拉圭0:1落后的时候,两次极具威胁的射门,都是在这个区域发生的。所以,阿根廷队在角色转换中一定要注意这个区域的防守,这个责任到底是马斯切拉诺的?还是加雷的?还是萨巴莱塔的?还是比格利亚的?还是奥塔门迪的?在什么情况下是马斯切拉诺的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是加雷的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是萨巴莱塔的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是奥塔门迪的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是比格利亚的责任?类似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和队员交代清楚,并演练熟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07:02:4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伊瓜因与迪玛利亚的对位互换问题

本帖最后由 1982年世界杯 于 2015-7-4 16:46 编辑

迪玛利亚是一个速度快、爆发力好、纵向突破能力强、防守意识好的球员。但缺点也非常明显:1、对空间的依赖性比较强,也可以说,在密集狭小的空间下很难发挥他的长处;2、在高速运转的比赛瞬间处理球的时候,头脑缺乏冷静和理性;3、射门得分能力有点离谱;4、战术意识稍显不足。


目前这支阿根廷,是高位压迫为主、控制为辅的打法。在这种打法下,迪玛利亚的这些不足很容易被放大。其带来两种后果:1、浪费了迪玛利亚自身的努力。比如,迪玛利亚在高速纵向突破后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前段可以说气势如虹,但到了关键的时候往往丢球或因处理不冷静、不恰当而前功尽弃,使皮球的运转对战局失去意义。这种现象,造成迪玛利亚前段的努力付之东流,同时也浪费了他的体能和精力。2、影响了全队球权的顺利运转和衔接。以梅西给迪玛利亚的多次传球为例,很多情况下皮球有去无回,或违背了梅西传给他球的初衷、或因处理不当而丢球、或使皮球的运行脱离了战局需要的方向。

所以,考虑到用伊瓜因与迪玛利亚的对位换人问题。

在用伊瓜因顶替迪马利亚首发的前提下,伊瓜因打的并不是前锋,而是边前卫,这样,能够尽可能减少对位换人对原有的战术和阵型带来的影响,保持战术和阵型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伊瓜因与迪玛利亚对位换人的理由如下:

1、伊瓜因是边前卫出身;2、伊瓜因脚下技术也不错,能够完成球队所需要的皮球的衔接和转移;3、伊瓜因在处理球的时候头脑比迪马利亚要冷静一些;4、从世界杯和上一场小组赛伊瓜因的跑动来看,伊瓜因的体能完全可以完成迪玛利亚所提供的全场的紧逼抢断任务;5、伊瓜因射门得分能力比迪马利亚强很多,能够在把梅西的传球转换为进球的效率方面做得更好;6,伊瓜因对空间的依赖比迪马利亚小,而阿根廷的压迫式打法使空间变得很小;7、能够适当优化阿根廷场上球员结构特征。比如,目前阿根廷像梅西、帕斯托雷、巴内加、迪玛利亚、马斯切拉诺、阿奎罗等技术型球员(主角球员)很多,而比格利亚、伊瓜因这种战术型球员(配角球员)相对较少,伊瓜因的首发能够适当优化技术型球员与战术型技术型球员比例,使阿根廷场上球员的结构特征更加合理。


伊瓜因顶替迪马利亚的缺点是:

1、速度不如迪马利亚;2、纵向突破能力不如迪马利亚;3、中场属性不如迪玛利亚。

但是,以阿根廷目前的压迫式打法,前场的空间很小,使迪玛利亚的速度和突破未必能转化为进球的效果,甚至很容易扎到人堆里不能自拔。在这方面不像14年世界杯那支球队,那支球队的类似于防守反击的打法,前场的空间更大,比较适合迪马利亚利用速度优势的纵向突破;关于伊瓜因中场属性不如迪玛利亚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的磨合逐步适应。另外,伊瓜因如果顶替迪马利亚,伊瓜因除了边前卫职能外,还可以隐藏着一种前锋职能,必要时转换成前锋角色得分,也就是说,可以视场上形势随时切换边前卫和前锋两种不同角色。

至于伊瓜因替换迪玛利亚首发后阿根廷所失去的纵深推进的能力,不会对阿根廷造成太大的而影响,毕竟有梅西和帕斯托雷在,他们都能够给阿根廷提供纵深。另外,伊瓜因的纵深能力虽然比迪玛利亚差一些,但他与梅西、帕斯托雷协作纵向推进的效果也应该说得过去。

另外,如果迪马利亚可作为伊瓜因的替补,那么,阿根廷领先后可以换上迪马利亚打反击,因为那个时候空间比较大,可以充分发挥迪马利亚后上场体能好速度快的特长。


以上只供商榷,本人也没太想好。


——————————————————————————————————

关于伊瓜因与阿奎罗

伊瓜因射门灵感的确不如以前了,而且,觉得离开皇马后,混迹于稍低一档的球队,身材气质给人一种怀疑和不信任他的感觉。世界杯上,伊瓜因登场后,身影生疏笨拙。

不过,经过一两场比赛后,突然有一种伊瓜因比在皇马时期进步了的感觉。  伊瓜因的进步在于更加强壮的身体对抗能力,在于全场不惜力奔跑的耐力和任性,在于为阿根廷提供一个稳健的前场目标和支点。在这方面恰恰是阿奎罗的弱点。阿奎罗更加灵活,也比较勇敢和有侵略性,但阿奎罗身体的抗撞力或抗挤压力还是因身形小的原因而显得飘忽不稳,而且,英超的直线思维也多少使阿奎罗失去了很多原来的变通和灵感。

2014年世界杯的决赛上,我仔细观察,伊瓜因是阿根廷前场最不怕被对手野蛮冲撞的人。  简单说,伊瓜因脚下有根了。  而这次美洲杯,小组第一场70分钟以后伊瓜因被替补上场,从表面看,伊瓜因与阿根廷的对接还显得很粗糙,而且,有的动作很失水准。但透过这些动作的表面,我看到了他有一种蓄势待发的苗头和征兆,步履看似欠缺迅捷,但明显感到他的根很扎实,每一步的背后都似乎蕴含着潜在的力量。  果然,小组第三场比赛,他很快进入角色,并且明显感觉他跑动的范围和距离,很合格,并且明显超出阿根廷除守门员外其他场上队员的平均跑动距离。  

我的评价是,伊瓜因填补了很多阿根廷所缺少的元素。比如,阿根廷的压迫打法缺少进攻空间,而伊瓜因对空间的需求恰恰大大少于迪马利亚、阿奎罗和特维斯。可以说,伊瓜因和比格利亚这种传跑型的、对空间依赖性比较少的战术球员(配角)是这支队伍所缺少的。而现在的阿根廷技术型球员(主角球员)有些过多。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6-27 15:47: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天使上半场表现还是可以的,没有乱突,几次突破后的传中很有威胁 但下半场又有点无头苍蝇了,尤其是最后十分钟,整个队都比较急躁,天使就更加乱来了 今天阿圭罗的支点作用还是不错的,天使的那个传球换成高一点的西瓜估计就有戏了 所以如果是我 我就阿圭罗换西瓜 然后天使换拉维奇 天使在打不开局面的时候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6-27 16:26: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天使进攻实用性和效果确实不好,但威慑力充足,本场把哥伦比亚进攻能力很强的夸尔达多压制得没有进攻只有防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6-27 16:43:53 | 只看该作者
伊瓜因的原地控球能力是几个前锋里(梅西不算)最好的,能给予中场相当大的辅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6-27 17:12: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天使在左路能拉开边路的宽度,这样中路才有发展的可能。在角球定位球天使都是重要人选,另外罗霍的传中只有力量没有准星,效果太差了。伊瓜因在位置上换的是阿坤,谁上都可以只要看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17:34: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982年世界杯 于 2015-6-28 08:04 编辑

特维斯

特维斯的确是进步了,除了心态进步以外,他在球场运用技战术的感觉也比以前成熟不少。我觉得这种变化的功劳来自意甲。在意甲踢球和在西甲踢球的都比较适合阿根廷。在英超踢球的即使踢得再好,与阿根廷国家队的磨合还是有一点问题。当年的贝隆在英超时就出现了与阿根廷的对接不顺畅问题,回到意甲后虽然已经走下坡路了,但与国家队的磨合反而比以前好了。再比如伊瓜因,都说伊瓜因大腹偏偏大不如前,但毕竟在意甲,与国家队的兼容还是不错的,而阿奎罗虽然现在在当今国际上最风光,身价9000万,但他与阿根廷的对接效果还是不如他在西甲的时候。而特维斯以前在英超的时候也是不适合国家队,而走下坡路的特维斯去了意甲后反而更加适合阿根廷国家队了。再就是迪玛利亚的例子,他去了英超后,与国家队的对接效果明显不如在皇马的时候。
总之,我觉得特维斯去了意甲之后,在国家队踢球踢得比以前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27 17:35:19 | 只看该作者
lz在直播吧是“因一人巴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18:02: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18:03: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arpwind 发表于 2015-6-27 17:35
lz在直播吧是“因一人巴萨”?

在直播吧给我加分的是你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27 18:06:29 | 只看该作者
伊瓜因代替不了迪马利亚的战术作用,  西瓜是纯射手, 我倒感觉西瓜更适合打反击,他都比较平均,但是关键时候决赛的单刀打飞让人有点失望, 其实这次比较可惜的是没有带伊卡尔迪来锻炼锻炼。

阵地战西瓜要替代的人也应该是阿圭罗,   天使的战术作用只有拉维奇可以替代  因为他们都是边路好手, 可以牵扯对方的防守力量。  前场单打能力够强的爆点必须要有2个, 才能真正在阵地战中让对方顾此失彼。 我不会忘记 阿根廷世界杯赛 梅西给天使的绝杀进球,以及最后的决赛没有天使的阿根廷的进攻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18:15: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恺撒帝国 发表于 2015-6-27 18:06
伊瓜因代替不了迪马利亚的战术作用,  西瓜是纯射手, 我倒感觉西瓜更适合打反击,他都比较平均,但是关键 ...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世界杯和瑞士虽然是攻势,但进的那个球却是在防反中打进的,前场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而打德国基本是守势、防反,前场空间大,所以能够体现出缺少迪马利亚的窘态。另外,08年奥运会决赛迪马利亚的进球也是防反打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06:59:4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阿根廷队的信心问题

这支阿根廷队对自身战术理念和打法的信心来自于阿根廷队的得分效率,得分效率越高,信心越足。

从进攻效率来看,这支阿根廷队打到现在,给我的感觉是就差一层窗户纸。

比赛中创造的机会应该说是很多的,有一些虽然没有出现绝对机会,但思路是对的,只是由于一些偶然原因没有形成绝对机会。说差一层窗户纸,是说阿根廷在比赛过程中还是酝酿出了很多绝对机会的,而且还有很多因偶然因素而没有形成绝对机会的机会。其中,绝对机会有很多没有把握住,而那些没有形成绝对机会的机会,如果运气好也能够形成绝对机会。总之,阿根廷在比赛过程中还是能够创造出很多机会的。也可以说,这支阿根廷队在比赛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机会,在近年来的国家队中是最多的。

由于刚刚尝试这种压迫为主、控制为辅的打法,磨合时间短,使得阿根廷队员对很多得分机会的出现有些心理准备不足,心态还没有适应。通过已经进行的四场比赛场,队员应该对场上将要出现的机会有一个预期和自信,并能够逐渐在心理和心态上适应这种机会的出现,并将这些机会转化为进球。一旦适应了,就可能大大提高把握机会的效率,从而逐步增强对打法的认同和信心。

现在的情况是,这些机会没有取得进球,使阿根廷在70分钟以后领先优势不明显,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场面上的混乱。当然,70分钟以后,导致场上混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队员因前70分钟的压迫而引发的后20分钟体能不足的后遗症。这也与队员处于赛季后的疲劳期有直接关系。阿根廷队队员是受赛季后疲劳影响最大的球队,毕竟都是各队的主力,队员打的场次平均比其他队要多。但这种情况在本场和哥伦比亚的淘汰赛中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虽然前70分钟也没有进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07:00:4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梅西在这支球队的核心作用的效果问题

应该说梅西的核心作用还是得以体现的。这种体现并不同于萨贝拉那支球队的绝对体现。萨贝拉球队的梅西,近似于传统阿根廷的个人绝对核心战术,就像当年马拉多纳在阿根廷队那样。这种个人绝对核心打法是传统阿根廷队的一大特色之一。但现代各队这种绝对个人核心的打法已经很少见了。现在的巴萨,梅西虽然是核心,但这种核心的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于当年的老马和世界杯上的梅西。这从梅西在巴萨的触球次数占全队的比例就可以看出来。

而从这支阿根廷来看,梅西的触球次数和射门次数还是充分体现他的核心地位的,与梅西在巴萨有些相似,只不过梅西在巴萨更加轻车熟路,战术思路更加明确。而且,不应忽略的是,巴萨队员对梅西的支持以及把梅西的核心作用转化为进球的效率上要比阿根廷好很多,毕竟巴萨的磨合时间太充分了。比如在巴萨,梅西在右路斜长传,找到内马尔的机会非常多,而且,内马尔要不就转化为进球,要不就差一点转化为进球,总之,都能利用好梅西的斜长传球形成攻门。而梅西在阿根廷给迪玛利亚的这种斜长传球也不少,只不过迪玛利亚与内马尔的特点不同,而且与梅西在新打法前提下的配合熟练度也不如巴萨,所以,都没有形成攻门。从中可以看出,阿根廷队员对梅西核心地位效果的利用的还是不够的。在巴萨,内马尔把这种斜长传球打进,或者即使打不进也能形成威胁的射门,这使得人们对梅西的核心地位的印象更加深刻,而迪玛利亚没有把这些传球打进甚至连攻门都没有形成,人们自然对梅西的核心地位的概念就不那么深刻了。但是,无论是巴萨还是阿根廷,梅西的核心地位的理念是一样的。阿根廷的梅西还是巴萨的那个梅西,只不过队员和环境变了,磨合时间也少得可怜。

随着梅西与全队磨合的进一步熟练,把梅西的核心作用会逐渐转化为进球效率的提高,到那时,梅西在阿根廷的核心地位及其威力自然会给人们更加深刻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07:01:3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马蒂诺的换人问题

马蒂诺70分钟以后,总是换下帕斯托雷,往往遭到球迷的诟病。那么马蒂诺为什么这么执着的换人呢?难道球迷看出来的马蒂诺看不出来吗?显然不是。


帕斯托雷在马蒂诺的战术规则中,不光要负责组织梳理并与梅西相互呼应、转换,还要时刻积极抢断、压迫对手,这是主教练对他的要求,而且,不光是帕斯托雷,全队的所有球员都不例外,即使是梅西也不例外。令我们振奋的是,梅西很好的完成了战术任务,他的体能比世界杯期间要强太多了,这个梅西是一个更加令人敬佩的梅西,也是更加严肃认真的梅西!


那么,帕斯托雷这么繁重的双重任务,使他的这个角色在马蒂诺体系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极为消耗体能。所以,换下帕斯托雷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继续保持这个位置给对手的抢断和压迫。70分钟以后,如果帕斯托雷仍然在场上,由于体能的原因,他不可能在承担组织梳理任务的同时,还能持续给予对手抢断和压迫,这显然超出了帕斯托雷这种体能不是很强的天才艺术型球员的体能极限。所以,要把他换下场。帕斯托雷下场后,他的组织梳理方面的任务可以由梅西完全承担,但帕斯托雷的抢断、压迫对手的任务不可能由梅西替他承担,而必须找一个新上场的生力军来持续给予对手抢断和压迫。

2、保护梅西,给梅西留有余地。虽然梅西的体能已经恢复的相当好,但不能指望梅西像普通球员那样玩命不惜体力的奔跑、拦截和压迫,毕竟梅西这种天才巨星的才华要尽可能在不违反战术规则的前提下用在刀刃上,所以,上来一个生力军大范围跑动,并持续给对手抢断和压迫,能够使梅西相对从容的施展才华,而且,一旦梅西体力不支,也可以稍微“小憩”一会儿,缓口气。

至于在70分钟换特维斯,也是相同的道理,保持前锋位置充足的体能,以持续给对手的压迫。

而且,马蒂诺考虑到阿根廷主力球员也是俱乐部的主力,刚刚经历联赛和欧冠,体能储备不足,而他的战术理念就是用压倒对方半场的侵略式的防守、压迫来达到进攻的目的,这种打法对球员的体能要求极高,所以,在有限的换人名额内,尽可能维持全队的体能状态。但即使这样,阿根廷队在后15分钟也还是出现了因体力下降而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会随着渐进性的调整和轮换尽可能改进的。但不能不说,体能隐患的问题,是马蒂诺这种战术理念在杯赛上的短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07:04:0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马蒂诺对马斯切拉诺的要求问题

这些年,马斯切拉诺在阿根廷队中一直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在巴萨打得有板有眼,规规矩矩,很好地完成了他在巴萨的中后卫角色。即使是在巴萨打后腰,马斯切拉诺不敢说传接球的衔接作用怎么好,但起码在后腰位置的拦截和防守上兢兢业业,规规矩矩。总之,马斯切拉诺在巴萨可以用守纪律、讲规矩来形容。

但是,随着马斯切拉多在国家队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重要,他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主人意识越强,感性的、感情的因素就越来越多了。这无形中影响了他在国家队客观、理性守战术规矩的心态。

给我的印象是,马斯切拉诺在这支阿根廷队中,虽然防守也是认真负责,他对在后场发动进攻的组织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也越来越主动了,俨然成为了一个后场主导、组织进攻的核心,他的活动区域也经常处于中场偏前的位置。

当然,如果阿根廷队整体形势前压,队形保持紧凑、规范的前提下,马斯切拉诺的这种主动意识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我最担心的是他游离于后腰和中后卫两个角色之间的比赛状态。如果说梅西是中前场核心式的自由人,那么,马斯切拉诺则成了后场核心式的自由人。这应该是教练的安排。但是,中前场的自由人即使失位了还有中后场人员的防守厚度的保护,而后场的自由人一旦失位置,后面就没有防守厚度的后手了,有时候只剩下守门员的最后一道防线了。这是很危险的。另外,马斯切拉诺游离于后腰和中后卫之间,也很容易给后防线各个位置其他队员的职责、具体任务造成一种模糊、含糊。比如,在防守时,马斯切拉诺如果是中后卫,就涉及他与加雷和奥塔门迪的职责和具体任务的界定问题,也涉及到他与加雷、奥塔门迪的分工协作问题;如果马斯切拉诺突然出现在后腰位置,那么中后卫就只剩下加雷和奥塔门第, 这就又涉及到在没有马斯切拉诺情况下加雷和奥塔门迪的职责分工和协调问题,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后防线恪守战术规则的智利成本。另外,除了中后卫,还涉及到罗霍、萨巴莱塔与后腰角色的马斯切拉诺、与中后卫角色的马斯切拉诺的协调分工问题。   

总之,很容易造成后场的混乱。从小组赛第一场巴拉圭的两个进球,和第二场乌拉圭两个差点扳平的机会来看,都是后腰和中后卫之间的区域出现了问题,而这个区域正是马斯切拉诺自由活动的区域。所以,这个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则是非常危险的。


马斯切拉诺扮演者后腰和中后卫的双重属性,在增强战术的灵活性、节省和充分利用场上人力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此带来的后防队员职责不清以及后防线理解和遵守防守分工和职责的智利成本的提高,也是一种隐患,需要马蒂诺和马斯切拉诺引起重视。

值得欣慰的是,这场和哥伦比亚的比赛中,马斯切拉诺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07:46:0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主角与配角球员的搭配比例问题

一般来讲,一个球队中,多数球员是配角,主角球员不能太多。因为,一个球队的比赛思路是由主角引导的,如果一个球队主角太多,思想会不统一。

配角球员的要求是:

1、有限责任意识:镇守好你的领地和区域,该你做的你必须做好,不该你做的不要瞎操心,战术纪律没有规定的不要去做,战术纪律规定的你必须去做。

2、防守意识: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不要炫耀自己的技术,该回防的必须回防。

3、执行力意识:观察好主角的眼色,主角的传球必须拼命奔跑去接,绝对听从主角的战术旨意,不折不扣的为主角分忧解难。

4、奔跑意识:千万不要幻想聪明的用技术取代笨拙的奔跑,要不惜体力地大范围无球跑动。

5、抢截意识:当球权在对方脚下时,首先想到的是抢截,而不是等待对方丢球后你捡便宜,或大反击进球表现自己。

6、传球意识:不要以为自己的技术多牛,可以控球、过人,这些活儿是主角干的,你必须在最恰当的时机把球传给主角、或传给队友。


阿根廷主角属性比较强的队员:

1、迪玛利亚

迪玛利亚是主角属性很强的球员。但在皇马,迪马利亚很好地完成了配角的角色,一时间也达到了个人表现的一个顶峰,因而也使他在世界杯上表现出色,这都是皇马的功劳。遗憾的是,曼联并没有看到迪马利亚配角命运,而是把他买来当主角,结果酿成悲剧,害了曼联也害了迪马利亚。

迪马利亚把自己看做主角后,就会想法过多,而一旦迪马利亚想法过多,必然会影响他技术动作的发挥。所以,迪马利亚骨子里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技术型球员。但他只适合在头脑和心境相对简单的环境下,并且有一定的目标明确指引下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个人技术。如果迪马利亚主角意识过强,他就很容易在技术发挥上出现迷失状态。所以,迪马利亚要是在场上,教练必须给他限定严格的权利、义务。


2、巴内加

巴内加的上场,具有一定的神奇效果。只要巴内加上场,你会立刻感觉到似乎又找到了传统阿根廷队的影子。这种感觉主要源自于巴内加不错的技术和频频拿球的风格,这种风格有好的一面,也并不是现在这支阿根廷队应该完全排斥的。关键在于,巴内加的这种风格严重影响了他的防守意识,以及他作为配角的执行力、有限责任等特征,从而影响了阿根廷的整体的战术效果。好在马蒂诺认识到了这一点,从小组赛第一场后,就用比格利亚取代了巴内加的首发。

3、帕斯托雷

帕斯托雷的风格也是典型的主角风格,在巴黎打核心也打惯了。好在帕斯托雷在较好完成主角角色的同时,也能做到压迫、抢断、奔跑的配角职责。

4、阿奎罗

阿奎罗以前在国家队之所以打得好,主要原因是以一种配角的姿态出现。以前,阿奎罗经常替补,每次替补上场都有惊艳表现,概因他的配角角色的充分发挥。而阿奎罗到了曼城后,成为不折不扣的主角,球队经常围绕他来设计战术,就像梅西在巴萨。所以,阿奎罗回到阿根廷国家队后,自然缺乏配角意识。

5、马斯切拉诺:

阿根廷的马蒂切拉诺主角属性很强。马斯切拉诺在巴萨是不折不扣的配角,执行力强,很好第完成了角色任务。但由于马斯切拉诺在阿根廷国家队的较高地位,使得信心十足,经常在后场主宰皮球,并经常指点江山,大有运筹帷幄之势,但最后也只是把球传了出去,并没有什么神来之笔,也经常贻误战机。但与哥伦比亚的比赛,马斯切拉诺踢得不错,虽然也有很多主角属性的拿球和分配球权,但基本上比较理性,拦截和退防比较及时,在后腰和中后卫之间转换的位置感好于小组赛。

6、特维斯:在上届美洲杯和2010年世界杯,特维斯是不折不扣的主角球员,在国家队缺乏配角意识。但愿特维斯经过在尤文的修炼后,心态摆正了很多。

7、罗霍

也有一点主角意识的苗头,助攻力度很大,罗霍应该注意的是助攻后的回防。对于罗霍来说,防守应该是第一位的任务,助攻是第二位的任务。
8、奥塔门迪

奥塔门迪类似于阿亚拉、德米凯利斯,是上抢型后卫,具有主角属性;而萨穆埃尔、加雷属于卡位型后卫是配角属性的中后卫。

9、梅西

具备主角的最好天赋,作为阿根廷国家队,虽然要坚持战术规则第一的理念,要求任何人都要绝对服从战术规则,战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但还是要坚决树立梅西的主角地位,并且,尽可能减少场上其他球员的主角属性,用战术纪律严格要求。

阿根廷配角属性的球员:

1、比格利亚

比格利亚,虽然是纯防守型中前卫,但也具备一定的传球能力,但由于其低调、朴素的作风,使他一直隐藏这种能力,能够始终坚持一种默默无闻的、勤奋奔跑、拼抢拦截的理性风范,在消解全队急躁情绪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伊瓜因


伊瓜因的无球跑动和积极防守是一大亮点,很少贪婪脚下球。


3、萨巴莱塔


萨巴莱塔的助攻没有罗霍那么激进,主要是为梅西、帕斯托雷提供保护。


4、加雷


位置感很好,不是激进型的中后卫。



总之,阿根廷目前从主角、配角的结构比例上看,主教属性的球员比较多,配角的相对少。其实,主角、配角球员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如果主角属性的球员能够按照战术纪律的要求完成好配角角色,就是值得肯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主角属性的球员都能做到这一点,成人的踢球习惯有的时候很难一下子改变,这要根据教练的要求。逐渐的适应、改变。而配角球员适当增强一些积极、主动的变化也是值得肯定的。


鉴于目前阿根廷主角属性的球员比较多,所以,一方面要通过对主角球员严格的限定战术规矩来改善,另一方面也可适当调整主角、配角球员的结构比例,以完善住、配角球员的结构。比如,马蒂诺用比格利亚取代巴内加就是一次配角和主角的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建议用伊瓜因替代阿奎罗,这也是主角和配角的调整。从小组赛第三场来看,伊瓜因的配角角色在这支阿根廷队中的效果要比主教属性的阿奎罗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6-28 08:55: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迪玛利亚有他的作用。去年世界杯,迪玛利亚对阿根廷很重要,当时就靠他和梅西往前推进输送,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已经有了帕斯托雷,对手也没有那么强,而且迪玛利亚在俱乐部不是主力,状态明显不行。现在的问题是 多人在传,前面只有阿圭罗一个点在接,,威胁太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6-29 17:02:11 | 只看该作者
1982年世界杯 发表于 2015-6-28 07:46
关于主角与配角球员的搭配比例问题

一般来讲,一个球队中,多数球员是配角,主角球员不能太多。因为,一个 ...

球员能力强,所以主角意识强。
目前感觉天使游离于整支球队之外,可以尝试用拉维奇,中锋用伊瓜因。

配角怀念萨维奥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6-29 17:46:10 | 只看该作者
伊瓜因顶替迪马利亚就没人给伊瓜因传球了。。

伊瓜因最近的进球都是迪马利亚传给他的。。

点评

伊瓜因打边前卫,不是打中锋。这样,伊瓜因主要是与梅西和帕斯托雷配合,也可以接梅西传球得分,或与阿奎罗呼应。  发表于 2015-6-29 1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6-29 17:54:48 | 只看该作者
伊瓜因和迪马根本不是一个类型和位置,迪马的传球,适合伊卡尔迪。目前这支阿根廷队,根本发挥不出迪马的威力。至于梅西,就更加孤单了,在巴萨,有苏牙做中锋,可以在中路帮他一定程度的吸引防守,这样梅西从右边路突破,可以选择内切射门,也可以选择和苏牙配合。外加内马尔在左路能突能射,也是梅西的一个出球点。

点评

我的意思是伊瓜因打边前卫不是打前锋,主要是与梅西、帕斯托雷形成配合,必要时可以插上得分。这样,伊瓜因主要职责是边前卫,与梅西、帕斯托雷形成配合;次要职责是看时机接梅西传球射门得分或与阿奎罗呼应得分。   发表于 2015-6-29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6-29 18:57:07 | 只看该作者
1982年世界杯 发表于 2015-6-28 07:02
关于伊瓜因与阿奎罗

伊瓜因射门灵感的确不如以前了,而且,觉得离开皇马后,混迹于稍低一档的球队,身材气 ...

我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 伊瓜因曾经也是非常会跑位的球员,他选位置的第一选择不是自己射门,而是团队配合,当初他射门很准,所以自己射的多,现在状态有所下滑,射门少了,但是跑位依然很适合阿根廷。
阿圭罗本赛季受伤减少,状态保持好,射门感觉比较好,在英超他是核心中锋踢法,席尔瓦纳斯里拿球的主要目的是要找阿圭罗,阿圭罗跑位的主要选择也是射门,这就导致回到国家队,他不再能有核心中锋的地位,也就没人给他传球,他自己的跑位也不适合中前场其他队员的配合,所以说阿圭罗现在跟这些人是相互矛盾的。
解决办法有二,让梅西找阿圭罗给出更多直线球,让阿圭罗射门 第二就是换下阿圭罗上西瓜,比配合为主。
两种方式说实话都能解决问题,大家觉得阿坤踢得不好,其实给出直塞球,他真的能踢进去。当然这个不现实,这是梅西为核心的球队,那么久上西瓜,如果70分钟打不开局面,下西瓜,上阿圭罗,三十分给阿圭罗传球,让他解决问题。
我始终认为,以目前阿根廷的路数,阿圭罗应该是作为一个方案B出场的,而且是那种核武级别的方案B 。现在的让他打主力,不但没有方案B,连方案A都因此而破坏了

点评

完全同意。伊瓜因可以首发替代阿奎罗。  发表于 2015-7-1 1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7-1 10:38:03 | 只看该作者
Gutierrez 发表于 2015-6-29 18:57
我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 伊瓜因曾经也是非常会跑位的球员,他选位置的第一选择不是自己射门,而是团队配合 ...

完全同意。伊瓜因可以首发替代阿奎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16:48:55 | 只看该作者
马蒂诺的打法是现代的,但关键在于马蒂诺对打法运用的精深程度,以及球员实践这种打法的精深程度。

马蒂诺战术下,每名队员的角色是复合的,即每个人都有多元角色。关键在于角色转换时机的把握以及角色转换后整体补位的稳定与均衡。
也许这么说有些牵强,但我觉得这不失一种研究问题和指导实际操作的方法。  

马蒂诺的11人中,除守门员外,基本上都是扮演三个角色的职责。即主角、次主角、辅助角色。  

梅西,右边前位是他的主角,前腰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右边锋。  

帕斯托雷,前腰是他的主角(与梅西相互转换,以下同),右边前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中锋。  

迪马利亚,左边前卫是他的主角,左边锋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中锋。  

阿奎罗,中锋是他的主角,右边锋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右前卫。  

萨巴莱塔,右边后卫是他的主角,右前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右中后位。  

罗霍,左边后卫是他的主角,左边前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左中后卫。  

马斯切拉诺,后腰是他的主角,中后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中前卫。  

比格利亚,中前卫是他的主角,后腰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左中后卫。

加雷,右中后卫是他的主角,右边后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右中前卫。  

奥塔门迪,左中后卫是他的主角,左边后卫是他的次主角。辅助角色是左中前卫。   

以上涉及到的位置如下:  

---------左边锋                 中锋              右边锋
-------------------------------前腰
---左边前卫                    中前卫                       右边前卫
--------------左中前卫     后腰       右中前卫
左边后卫    左中后卫    中后卫    右中后卫     右边后卫  

大家注意,上面的位置是15个位置,也就是说除守门员外,其他10人打15个位置,相当于比对手多5个人。

那么,这5个人是怎么多出来的?就是通过复合的角色转换和跑动得来的。这就是马蒂诺打法的现代之处,但掌握好了的确不容易。而且对球员的体能要求极高。     


从已经进行的比赛来看,巴拉圭和乌拉圭队,在阿根廷禁区弧以里正对着阿根廷大门的区域,已经起脚射门了好几次,其中,巴拉圭三次洞穿阿根廷队大门,乌拉圭0:1落后的时候,两次极具威胁的射门,都是在这个区域发生的。所以,阿根廷队在角色转换中一定要注意这个区域的防守,这个责任到底是马斯切拉诺的?还是加雷的?还是萨巴莱塔的?还是比格利亚的?还是奥塔门迪的?在什么情况下是马斯切拉诺的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是加雷的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是萨巴莱塔的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是奥塔门迪的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是比格利亚的责任?类似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和队员交代清楚,并演练熟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7-4 16:51:21 | 只看该作者
保罗兄思考得比马蒂诺复杂太多

点评

我也有这个感觉,但他确实会思考。  发表于 2015-7-4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26 09:4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