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Serrizuel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84年尼赫鲁金杯阿根廷队负于中国队比赛的阵容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3:2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rrizuela 于 2012-1-14 04:08 编辑
这个贴是怀旧贴、回忆贴啊

我确定67楼在我面前就是梅西了。。。。。

70楼年龄多大了?看球要比我更早啊。
火车头队应该是在天津啊。
我一般认为我看球的时间为85年519,当阿迷是86年世界杯。
要说中国队的痛处 ...
重回1986 发表于 2012-1-13 08:50


我比你稍大一些。82年上小学,踢过校队,还曾想过吃足球这碗饭,但家长坚决反对加上后来的恐怖经历就不敢动这个念头了,那是在区杯赛的半决赛我们占尽优势却被对手点球决胜淘汰,盛怒下的教练爆打队内的几员悍将差一点儿和家长斗殴,我这个替补逃过一劫,但吓得不轻,赶紧以家庭理由告退了,其实在平时训练时我们就没缺过打骂。我说的火车头驻地确实在天津,那时候是天津铁路分局第一招待所食堂的伙头军们练球的地方,后来天津本地的一批退役球员如王兴华、王玉俭、张维克等人加入组建了天津火车头队,再与火车头体协的专业队合并成了后来的火车头俱乐部,主场设在北站体育场,联赛职业化后,我在这个体育场里看了很多火车头队的比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2-1-14 21:46:34 | 只看该作者
LS的牛人啊,你应该算是中国阿迷中球技比较好的吧。
火车头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李玮峰、曲波、冯仁亮等都是出
自于此,如果你继续练,说不定进国足了都可能。。。只不
过,也会因此成为逛自己喜欢的论坛却常常被骂的对象
象你教练那样的,动不动支粗打队员,换我是家长,说不准都
和他干上了。。。。不过这也和中国的大环境有关系,做运动
的基本没什么文化,所以只会用这种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2-1-14 21:48:5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如果从中国的阿迷中选人的话,真和国足踢上一场,
可能也不会输得过多,因为国内职业球员中应有一定数量阿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2-1-16 02:4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ysn66 于 2012-1-16 02:47 编辑
最近10年足球水平下没下降不好说,但毫无疑问,从80年代到新千年这20年,足球水平一直在不断进步,就说519那支香港队,我看了好几遍录像,纵向比较,发现那支队完全比不上04年被国足7球蹂躏的那支香港队,
beilongkiki 发表于 2012-1-9 21:10

在80年代初期,中国香港队在亚洲至少算是中等水平,在东亚这一地域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那时,日本队还排不上号。南朝鲜远没后来的强劲。朝鲜当时被媒体称为强队,现在回想有很大的夸大成份。当时82年世界杯亚大区小组赛在港举行,点球5比4胜香港,加时4比2胜朝鲜,我们小组出线。86年世界杯小组赛中国队客场0比0香港,主场1比2香港。那会,香港在亚洲比较有名气的俱乐部有:精工队、南华队。也出了一些优秀的球员:胡国雄、陈发枝、余国森、尹志强、张志德等。从80年代到现在,香港的足球水平在亚洲竞争力感觉渐下,85年以后,印像中再无胜过中国国家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2-1-16 03:18:50 | 只看该作者
容志行,古广明,沈祥福,陈熙荣,黄向东,左树声,林乐丰,臧蔡岭,蔡锦标,迟尚斌,李福胜,徐永来,刘利福,杨玉明,刘承德,王峰,杨宁,吴育华... 80~81的班底,记住苏永舜吧! ...
zzzzzddddd2 发表于 2012-1-13 08:49

是的。陈金刚不可或却呀。刘志才好像也有。
偶愿把苏指导当成佩克尔曼,曾指导看成贝尔萨。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2-1-16 03:47:01 | 只看该作者
我比你稍大一些。82年上小学,踢过校队,还曾想过吃足球这碗饭,但家长坚决反对加上后来的恐怖经历就不敢动这个念头了,那是在区杯赛的半决赛我们占尽优势却被对手点球决胜淘汰,盛怒下的教练爆打队内的几员悍将差 ...
Serrizuela 发表于 2012-1-14 03:29

没想到呀兄弟,权当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插曲罢了。
就是踢到专业队二、三线队时,教练打骂球员也是常事。教练还会讲什么“你除了干这个,还能干么”。真不知国外球队是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有一点似乎值得管理层玄耀的是在青年队没踢出来时,我们负责一定的出路。嗨,没准失去的比得到还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2-1-16 09:07:12 | 只看该作者
韩国在86年以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出不了线,但86年后届届出线,
不过本届有一定危险性了。。。

教练还会讲什么“你除了干这个,还能干么”。

这其实就是中国体育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于“专业化”,把运动员变成
比赛机器,除了比赛几乎不会做任何事,没打出来,或者退役后融入社会
都十分困难。(少数人除外)
这在任何项目上都有体现,不只是足球。只是其他项目因为在世界上开展
得少,竞争不激烈,能出个成绩当挡箭牌而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2-1-16 10:3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engzheng 于 2012-1-16 10:36 编辑

徐根宝在中国甲A联赛倡导的“抢逼围”,使中国联赛的水平和对抗能力明显提高。一时间,金志扬、迟尚斌、殷铁生等等,为了不服徐根宝,不得不掀起围剿“抢逼围”的蓬勃大潮,于是,1994年——1996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水平创造历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以前,英格兰的随便一个乙级队都可以打中国国家队5:0,而在1994年——1996年,中国国家队以及甲A俱乐部,连克桑普多利亚、巴西桑托斯、乌拉圭佩纳罗尔等强队,虽然有些商业比赛的味道,但其水准不可小视。当时,徐根宝率队打日本俱乐部,场场胜利。

后来,由于徐根宝倡导的“抢逼围”需要中国足球人始终要奋力拼搏、刻苦训练,因此,遭到了中国足球圈教练和队员带有默契性的、暗地里的集体反对,不成熟的中国球迷也把矛头对准了徐根宝,使徐根宝不得不遗憾地转向青少年的培养,于是,中国足球的劣根性再一次复辟了。再加上阎世铎之后中国足球掌门人的无能和各俱乐部大肆玩弄国有资产,使得中国足球江河日下。

可以说,中国足球的最高水平就在1994——1996,而80年代初期的中国足球与1994——1996中国足球相比,简直是不堪一击。但80年代的中国足球在亚洲的地位还是可以的,因为日本还没有崛起,韩国的水平还没有真正发展,西亚诸强也是乌合之众,只有新西兰、澳大利亚的身体是亚洲人怕的。
我认为,这些年对中国足球贡献最大的人就是徐根宝、阎世铎。前者是足球界的革命者,后者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在中国,当足协主席首先的素质就是领导力,而所谓外行不外行,那是扯淡的事情。
而现在的中国足球就像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道德素质在世界的地位一样,已经无法挽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0:3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rrizuela 于 2012-1-17 01:03 编辑
没想到呀兄弟,权当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插曲罢了。
就是踢到专业队二、三线队时,教练打骂球员也是常事。教练还会讲什么“你除了干这个,还能干么”。真不知国外球队是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有一点似乎值得管理层玄耀的是 ...
cysn66 发表于 2012-1-16 03:47


其实越是专业队打骂越厉害,至少骂得很凶。我踢的是小学的校队,比起体校的球队算是好的。我们的教练曾是专业球员,对训练要求很严格,经常大声呵斥甚至骂人,打人的情况不多。那一次实在把他气坏了,整场压得对方过不了半场就是不进球,熬到点球决胜,几位弟兄不是打飞就是被扑出,没有一个罚进的。大学毕业后曾经踢过地方的业余比赛,有几次和体校队过招算是领教了专业队的风格,体校的小队员们是在教练的喝骂声中完成比赛的,一招一式必须按教练的意图办,任何即兴作都会被斥责,有点像土伦杯赛上陈涛即兴过人招致杨一民大骂的味道。至于包出路,从前可能是这样,有一位后来结识的弟兄进过天津青年队,但没能升到成年队被分配到小学做体育教师,这算是不错的。其他混惨了的比比皆是,连天津队的名将宋宝海退役后也只能去给人家看大门。有些队员早早退役跑到一些企业或者行业体协去踢球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份好工作,比如前国少教练国作金在二十六七的黄金年龄就退役去了烟台港务局,天津队的一帮球员则转到了火车头,好在国爷最终还是回到了足球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0:54:35 | 只看该作者
LS的牛人啊,你应该算是中国阿迷中球技比较好的吧。
火车头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李玮峰、曲波、冯仁亮等都是出
自于此,如果你继续练,说不定进国足了都可能。。。只不
过,也会因此成为逛自己喜欢的论坛却常常被骂的 ...
重回1986 发表于 2012-1-14 21:46

兄弟过奖了。我没在火车头队练过球,只是经常看他们训练,有时当他们的球童。最早的天津火车头队是由天津铁路分局第一招待所食堂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后来加进一些天津队的退役球员。1988年以天津铁路分局的名义参加全国大企业职工足球赛获得冠军并获得次年乙级联赛的参赛权。1989年天津铁路分局队与火车头体协队合并改建天津火车头队,球队里吸收了黄德兴、黄向东、黄庆良、徐智群、郑小田、李公一、梁利平等一些外地名将,最终在乙级联赛中获胜升入甲B。1989年到1995年是天津火车头队的黄金时代,也是北站体育场的黄金时代,那时候的球员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很朴实,包括黄德兴这样得过全国最佳射手的“大牌”、前国脚黄向东等对我们这帮看热闹的球童都很随和。然而时过境迁,前段时间看过一篇《天津火车头黑幕》的帖子,当年被我们崇拜的席绍忠、王兴华、张维克、慕军、王军都蜕变成了唯利是图篡改年龄的人物,真是令人心酸,火车头队的兴衰也许中国足球的一个小缩影。顺便说一下,郝XX的堂兄郝海涛在火车头队踢过球,穿2号球衣。1994年郝XX在西安与广东队外援克雷格斗殴被禁赛后不久,郝海套因为在比赛中殴打对方外援也被禁赛半年。次年复出后不久,郝海涛又因为在武汉追打裁判和前锋赵斌一起被禁赛一年。我们这班火车头迷都觉得涛爷对火车头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的,很让人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1:02:15 | 只看该作者
在80年代初期,中国香港队在亚洲至少算是中等水平,在东亚这一地域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那时,日本队还排不上号。南朝鲜远没后来的强劲。朝鲜当时被媒体称为强队,现在回想有很大的夸大成份。当时82年世界杯亚大区 ...
cysn66 发表于 2012-1-16 02:44


香港足坛还出过一支足可以与精工队叫板的劲旅宝路华队,可惜该队在1985年解散了。80年代港队的守门员都不错,陈树明、廖俊辉、刘栋平,和中国队比赛时经常有超水平发挥,让人恨得要命,却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2-1-17 14:18:42 | 只看该作者
郝XX的堂哥郝海涛我是知道的,郝XX与宏远洋将打架我印象很深,
因为海东的帮手(好象叫刘欣),是厦门人,也是90年代福建唯一的
一个职业球员。。。所以说我福建人踢球奇差,非但没有国字号,就
连职业职员在十余年的时间里都只能出一个。

你们的球队压着对方过不了半场却点球落败,估计对方门将超有水平加
超有人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2-1-17 14:21:13 | 只看该作者
说到改年龄,这并非中国足球独有,外国的足球和中国的其他体育项目
中也有。特别是我们国内,原因大家都知道。这时候运动员和教练员都
是棋子,没有办法,下棋的要把你怎么放,甚至于弃掉都是你左右不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26:57 | 只看该作者
郝XX的堂哥郝海涛我是知道的,郝XX与宏远洋将打架我印象很深,
因为海东的帮手(好象叫刘欣),是厦门人,也是90年代福建唯一的
一个职业球员。。。所以说我福建人踢球奇差,非但没有国字号,就
连职业职员在十 ...
重回1986 发表于 2012-1-17 14:18

福建的门将王介甫80年代入选过国家二队,并以主力门将的身份拿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铜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2-1-18 01:02:5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越是专业队打骂越厉害,至少骂得很凶。我踢的是小学的校队,比起体校的球队算是好的。我们的教练曾是专业球员,对训练要求很严格,经常大声呵斥甚至骂人,打人的情况不多。那一次实在把他气坏了,整场压得对方过不了半场就是不进球,熬到点球决胜,几位弟兄不是打飞就是被扑出,没有一个罚进的。大学毕业后曾经踢过地方的业余比赛,有几次和体校队过招算是领教了专业队的风格,体校的小队员们是在教练的喝骂声中完成比赛的,一招一式必须按教练的意图办,任何即兴作都会被斥责,有点像土伦杯赛上陈涛即兴过人招致杨一民大骂的味道。至于包出路,从前可能是这样,有一位后来结识的弟兄进过天津青年队,但没能升到成年队被分配到小学做体育教师,这算是不错的。其他混惨了的比比皆是,连天津队的名将宋宝海退役后也只能去给人家看大门。有些队员早早退役跑到一些企业或者行业体协去踢球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份好工作,比如前国少教练国作金在二十六七的黄金年龄就退役去了烟台港务局,天津队的一帮球员则转到了火车头,好在国爷最终还是回到了足球圈
Serrizuela 发表于 2012-1-17 00:33

这个怎么说那,感觉即兴发挥还是要分下当时场上情况的,不可一概而论。

按教练的意图办没问题,关键是教练在训练过程中灌输给球员意图是否有效,是否合理?比如:训练中,A球员拿球后,发现了很好的传

球位置,但本方接应B球员能力未到,这时传还是不传?在国外青少年训练,教练一般会鼓励传,会告诉A:你不要管B,你把你的事情做

好就ok了。而中方教练,一般会告诉A:你这时不能传,B球员还没到位那。两种不同的青年训练理念,必然造成在球员成年后,在足球

意识上的差异。

包出路的问题,在以前的专业体制下,若能踢到二线队的话,问题都不大。那些条件好的军线运动队里,只要你入选了军队三线队(少年

队),既使没有踢到二线队(青年队),也会给球员想法子,如,军校、警校什么的。

宋宝海怎么会混到看门去那?是不是自身的原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2-1-18 01:07:26 | 只看该作者
香港足坛还出过一支足可以与精工队叫板的劲旅宝路华队,可惜该队在1985年解散了。80年代港队的守门员都不错,陈树明、廖俊辉、刘栋平,和中国队比赛时经常有超水平发挥,让人恨得要命,却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能力。 ...
Serrizuela 发表于 2012-1-17 01:02

宝路华还差些,球队的发展历史还不到十年,没拿过一次甲组冠军,精工则不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2-1-18 01:17:35 | 只看该作者
福建的门将王介甫80年代入选过国家二队,并以主力门将的身份拿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铜牌。
Serrizuela 发表于 2012-1-17 23:26

嗯,王介福在那个年代算是国内难得的大个子门将,退役也很晚,后来当过厦门队守门员教练。
另,李国宁是60-70年代国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2:0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rrizuela 于 2012-1-18 02:01 编辑
这个怎么说那,感觉即兴发挥还是要分下当时场上情况的,不可一概而论。

按教练的意图办没问题,关键是教练在训练过程中灌输给球员意图是否有效,是否合理?比如:训练中,A球员拿球后,发现了很好的传

球位置,但 ...
cysn66 发表于 2012-1-18 01:02


宝海爷看大门也许有自身的原因。海爷的性格比较闷,属于那种憨厚话少的主儿,踢球时虽然也有佳作但总不及左三、王兴华、张贵来这帮人抢眼。那时候虽然包分配,但能吃足球这碗饭的也不多,顶多是到小学或者中学当教练,大部分还是要到人民群众中间来混,他们的文化水平算不上最低也差不多,象国脚段举那样读过高中的就是进士级别了。宝海爷被分到物资公司你说能让他干点什么?别说宝海爷,就算是老天津的队长王凯、齐玉波、国脚段举、吕洪祥、山春季以及宋铭和、左三(左树发)、徐树刚都不温不火地眯起来了,反倒是当年一些不大起眼的如刘春明这样的走红了,当然象人家陈金刚、左树声也都过得不错,毕竟人家当年是全国闻名的国脚。另外,天津足球界水很深,内部矛盾重重,赵斌、冯仁亮、曲波这帮小火车头都跑到外地据说就和天津足球界内部打架有关。1997年天津队还发生过开除四君子事件,直接引发了市足协内部的争斗,最后幸亏足协的一位官员酒后驾车出了车祸被判刑,于是大家把屎盆子都扣到这位爷脑袋上,算是把自己给解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2:1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rrizuela 于 2012-1-18 02:12 编辑
宝路华还差些,球队的发展历史还不到十年,没拿过一次甲组冠军,精工则不然了。
cysn66 发表于 2012-1-18 01:07


宝路华毕竟成立的时间短,不过他们那时候也是精工队的劲敌,得过两次足总杯冠军和两次甲组联赛亚军,如果不解散也许真能从精工手里抢到甲组冠军。这两支球队最后的命运却是相同的。香港的甲组联赛与国内有点类似,都是一批球队解散,再换一批,当年的先特霸、快译通、侠士、流浪、海蜂、东方、东升、荃湾、愉园不知道还剩下哪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2-1-18 02:24:20 | 只看该作者
天津真是孕育足球才的地方。记得当时还有天津二队也是甲级队,出了段举、左三、尹怡、王凯这样的名将。
徐树刚也不错,在北部踢得风声水起,入选过国家队,好像拿过最佳射手。
比起隔壁的两支甲级劲旅,天津一些球员的出路差了不少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2:38:50 | 只看该作者
天津真是孕育足球才的地方。记得当时还有天津二队也是甲级队,出了段举、左三、尹怡、王凯这样的名将。
徐树刚也不错,在北部踢得风声水起,入选过国家队,好像拿过最佳射手。
比起隔壁的两支甲级劲旅,天津一些球员 ...
cysn66 发表于 2012-1-18 02:24


南京部队也有不少天津球员,越战英雄也是后来的残运会冠军孙长亭就是一个。天津足球的实力很强就是内耗太多,97年天津的老教练严德俊率领前卫队在民园大胜天津三星,赛后老帅看着即将降级的天津队悲愤地对记者说:“咱们不是没实力,是人祸啊!”十几年过去了,还在斗。尹怡早早退役了,现在是裁判;徐树刚是个怪才,有点像南部的那个黄德兴,都是队里的擎天柱,刚爷后来在天津队踢了一年,然后和吕洪祥去了日本,现在没了消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2-1-18 02:45:17 | 只看该作者
S宝路华毕竟成立的时间短,不过他们那时候也是精工队的劲敌,得过两次足总杯冠军和两次甲组联赛亚军,如果不解散也许真能从精工手里抢到甲组冠军。这两支球队最后的命运却是相同的。香港的甲组联赛与国内有点类似,都是一批球队解散,再换一批,当年的先特霸、快译通、侠士、流浪、海蜂、东方、东升、荃湾、愉园不知道还剩下哪几个。errizuela 发表于 2012-1-18 02:11

港队名将陈发枝、余国森都曾效力过宝路华,因经济球队解散很可惜。

后面提的这些球队哪些当前还在甲组联赛,我不是很清楚,必竞有10多年没关心香港足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2-1-18 03:06: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ysn66 于 2012-1-18 03:09 编辑
南京部队也有不少天津球员,越战英雄也是后来的残运会冠军孙长亭就是一个。天津足球的实力很强就是内耗太多,97年天津的老教练严德俊率领前卫队在民园大胜天津三星,赛后老帅看着即将降级的天津队悲愤地对记者说: ...
Serrizuela 发表于 2012-1-18 02:38

80年代初期,天津足球的成绩在全国最稳定。对了,那个大头山春季好像也是从天津二队打上去的。

黄德兴在国内联赛疯狂进球,可那时在国家队,他是个边缘人物,凭84年的出色表现,入选了85年曾指导的国家队,但无任何表现。

愿天津足球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2-1-18 09:58:30 | 只看该作者
知道南京部队队的基本都是老球迷。那时都是听收音机,几个好一点的队是:上海队、天津队、北京队、湖北队、广东队、辽宁队、八一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2-1-18 11:26:48 | 只看该作者
在80年代初期,中国香港队在亚洲至少算是中等水平,在东亚这一地域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那时,日本队还排不上号。南朝鲜远没后来的强劲。朝鲜当时被媒体称为强队,现在回想有很大的夸大成份。当时82年世界杯亚大区 ...
cysn66 发表于 2012-1-16 02:44


我记得有段时间是不是香港的愉园队也挺不错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18 14:4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