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4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根廷电影《旅行》[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3-11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生就像一趟《旅行》 一如《情书》,此片也是我偶然相遇的。此前没听任何人说起过,也没有在任何媒体上读到过对它的哪怕只言片语的介绍。 那是两三年前的一个星期天,那一天我在武汉市武昌区的解放路上,一个新开张的音像店里闲逛。之所以很快就注意到它,是因为它的包装太精美了——盒芯用纯粹的玫瑰红装饰,盒面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帅哥背着一旅行袋,在那样美若仙境的背景里,正幸福地骑着一辆自行车,拥带着一个美艳绝伦、满面春风的红衣女郎——构图精美别致,色彩鲜艳养眼,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 这是一套由辽宁广播电视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正版双碟装VCD,正面写着: le Voyage(旅行) 世界电影展名片精选 画面美丽奇异,基调哀惋动人 阿根廷电影(双语版) 背后则印述着故事梗概:一个叫马丁的年轻人,离开世界最南部的城市乌述亚,骑着自行车去寻找自己的父亲。他穿越了整个南美大陆,看到混血人、克里奥尔人,印地安人,黑人等被称为“褐色美州”、处于世界与社会边缘人群的最简陋的茅居;他从古代旅行者的遗迹上走过,从中感受到人类的变迁,他甚至寻到了美州大陆最早征服者“西班牙人的足迹”……充满神秘印记的记忆之旅与交织著破坏、贪诈的现代生活共同熔入这次旅行,马丁成了那些屈服于暴力和不平、遭受屠杀者的见证人。 演员:瓦尔特·基罗斯,费兰克林·卡塞罗,卡洛斯·卡雷利亚,安赫拉·哥雷来亚,切基诺·勃郎达奥。导演:费尔南多·索拉那斯。(真是一个也不熟悉!) ——我之所以毫不犹豫地就拿下本片,除了它的VCD盒带设计巧妙,包装精美外,其宣传语——“画面美丽奇异,基调哀惋动人”,这十二个字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一直比较偏爱那种在“美丽奇异”的大自然环境中,演绎的那种“哀惋动人”的人生故事。譬如《燃情岁月》,譬如《阿甘正传》,譬如《情书》、《四月物语》和《卧虎藏龙》,等等。 因此,我付毕钱、拿到碟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去了。 急于一睹为快的我,同时还准备着用那美丽奇异的画面、哀惋动人的基调,聊以打发那周末漫漫长天、无心睡眠的休闲时光了。但当时的我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部片子的画面和基调,居然最终比我想象的还要美丽奇异,还要哀惋动人! ——影片伊始,随着“旅行”两个汉字的蓦然而出,一阵奇异、忧伤的音乐就扑面而来,从左右耳膜,直灌入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接着,在一个女人极为动听的低声吟唱中,一整排高楼大厦在灰朦朦的天空下被无声地定向爆破了,整片大楼的坍塌激起的漫天的灰尘在河面上滚滚而来,似乎一直扑到了荧光屏前……这时,突然画面一转,只见一个叫马丁(瓦尔特·基罗斯饰)的年轻人,正在一个被皑皑白雪掩盖的校园里,凭栏外望,然后低头不语,双眼流露出迷惘而忧悒的神色。 故事,就由他的视角,缓缓地,在这个叫乌述亚的海滨之城,一幕一幕地展开了。 片中的马丁,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学生,在本地的一所破败、但管理严谨的大学里读书。他六岁那年,父母在国家的独裁时期因为信仰的原因被迫离异了,随后身为地质学家的父亲远走他乡,母亲则很快与当地一个满脸长满络腮胡的、但却缺乏阳刚之气的“可怜的男人”(片中马丁语)结了婚。马丁很不喜欢他,两人时常发生争执和摩擦。甚至连吃早餐这样的小事,两人都会针锋相对,大打出手,令其母头痛不已。 在这样畸形的环境中长大的马丁自然活得很不开心,对自己的未来也非常困惑。影片开始后不久,他缓步走过寒风萧瑟的学校教室的二楼走道时,内心的独白就缓缓道出了他内心世界的秘密:“他(指他的亲生父亲)说得对!人们正在破坏大自然,却好像无所谓。包括我在内。我一向对生态学感兴趣,对生物学呢?我马上就要毕业了,不知道要干什么……所有的课目我都喜欢,我什么时候才能下定决心呢?也许,我害怕失败;也许,我需要再次离家出走……(画面上,马丁一阵小跑,学校的过道上一片积雪纷飞,画外音继续缓缓响起)我一直想研究印第安人,他们四千年前就居住在这里了。他们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除了遭受白人的侵略以外,他们把一切都保留了下来,真是不可思议……” 回到家里,分外想念父亲的马丁,偷偷打开了自己一直珍藏着的一个小皮箱。在里面,他先拿出了一本连环画册,那是他父亲遗留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父亲曾对他说,那是他创作的第一本连环画册,是描绘他本人穿越各大洲各大洋所遇到的最可爱的人,他特意专程画下来送给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的。这本连环画册马丁显然已经看了无数遍,每个故事、每个人物,马丁莫不烂熟于心。(画面用水彩画的形式展示了连环画册部分的内容。) 接着,马丁又拿出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打开扉页,上面显眼地遗留着他父亲十余年前撰下的肺腑之言:“孩子,这笔记本是给你写日记用的。你会发现,这样做对你很有帮助。一个人需要干什么,别人是很难琢磨的。你一旦下定了决心,就要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去改变整个人生。人生就像一趟旅行,一趟充满错误和失败、荆棘和曲折的旅行。你要寻找自我,从头做起……孩子,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无论我在哪里,我总会等着你。你的爸爸。” ——也许,就是这最后的一句话,再一次坚定了马丁一个由来已久的决心! 在他终于觉得自己有能力独自外出以后,他偷偷拿走了继父的一笔现金,然后骑着一辆自行车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准备千山万水地去寻找他那已十多年未见的亲生父亲,诉一诉自己这十余年来所遭遇的辛酸和苦难了。 马丁由阿根廷出发,沿阿智(智利)边境线,穿越玻利维亚、秘鲁、巴西,接着横渡了加勒比海,最后抵达了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从而横穿了整个南美大陆。期间他除了接触各色人种,了解到他们的历史和苦难外,还快慰地欣赏到了各地壮美的大自然风光,如狂飙横澜的大海、一望无垠的沙漠、小桥流水的田园、奇峰迭起的高山、古木参天的森林和郁郁葱葱的原野,画面真的是非常奇异美丽。中途他还到达了一些著名的古文明遗址,如印加帝国最后的避难所——举世闻名的神秘古城马丘比丘,还有美洲著名的玛雅古城、位于墨西哥城东的特奥蒂瓦坎,等等,并大发了一通又一通的思古幽情。 当然他的这趟旅程也非常的不顺利——多次饥寒交迫生病被好心人救治,在库斯克被当地的小偷偷走了自行车和干粮,在穿越巴西边界时差一点儿摔下了火车,在泥泞的山道上险些被劫匪枪杀,等等,可谓九死一生。 但他执着的信念,却始终支持着他在寻父的艰难旅程中,一直勇往直前地走了下去。虽然,他最终因为阴差阳错没有见到亲生父亲,但他的心灵无疑得到了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的洗礼。正如他在影片结束前的一段内心独白一样:“我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急于寻找爸爸了,因为,我在行进的途中已找到了他,他活生生地在我的面前,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这次旅行,它使我懂得了没有人能一直帮我,最后还得靠我自己,过我自己的生活,但要学习他的优良品格……” 影片在这里玩了一段小小的噱头——就在马丁在车上静静地做行程总结的时候,一辆装载着一条巨大羽蛇的花车从后面追踪而至(羽蛇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物,在玛雅古城特奥蒂瓦坎的遗址上,至今还残留着一座宏伟的羽蛇庙Kukulkan。直到现在,每当春分和秋分时节,这座“库库尔坎神庙”都会准时投下三角行的光彩,在北边的阶梯上创造出一条大蛇蜿蜒爬行的幻象。每一次,这个幻象都持续整整3小时22分钟,分秒不差。),一个中年男子大声呼喊着马丁的名字,原来,是马丁的父亲听到朋友转告的消息后,急冲冲地赶过来了!在一番令观众热泪盈眶的真情告白后,父子痛哭相认并热烈拥抱,然后在又哭又笑的叙述中,父子相揩登上羽蛇花车,联袂而去…… 然而,就在所有的观众都在大团圆的喜悦下欣慰不已之时,影片的画面却突然一转,回到了马丁在车上做行程总结时的画面上来!原来,那最后大团圆的一节,是马丁无数次想象的结果!……马丁的内心独白再次缓缓响起:“我不再找我爸爸了,我不想再打搅他。其实,我们一直在一起,他和我们——永远在一起!!” 随着画外音音调的越来越高,那奇异、忧伤的主题曲也越来越响,画面在马丁憧憬的微笑中突然定格,黑暗,然后片尾字幕缓缓而出…… 这是一部相当奇异而美丽的影片!不仅仅是它的画面奇异、情节奇异,还在于里面有一个非常奇异的红衣女郎!(就是VCD盒面上印刷着的那个漂漂美眉)她在整个影片中一共只出场了四次,时间打到顶不超过十分钟,但却每次都伴随着那奇异、忧伤的主题曲神秘而现,亦真亦幻,似乎隐隐折射着男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潜藏在每一个旅人心中的久远渴望。 马丁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是在一条横亘天际的公路右侧。那一天,马丁刚刚离开父亲漫画中的人物——“残缺不全的拉美人”(—个风趣而热情的糟老头子)后,骑车继续旅行。在那一条前不见去者、后不见来者的公路路边,他突然见到了一个貌美如花的红衣女郎,拎着一个旅行包,孤零零地站在路边。 马丁“下意识”地油然而生一种男人的天然的怜惜之心,他在惊鸿一瞥之后迅速将车划了一个半圆型的弧线,嘎地停在了女郎的面前。面对女郎那美丽迷人的微笑,马丁情不自禁地问:“你从哪里来?”女郎微笑不语,而主题曲却再一次温柔而浪漫地响起。马丁继而契而不舍地追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呢?你要去哪里?天快黑了,你会冻死的(这理由很充分,且合情合理),我带你一程好吗?来吧,别害怕,你看天就快黑了(多么体贴入微的男人啊)。” 这虽然是几句看似简单看似随便的问候,其实却是平淡中自见经验,有层次,有曲折。马丁作为勾引良家妇女的行家里手,其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动的幽微,在简洁的问候中,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了。 你看,“你在这儿干什么呢?你要去哪里?”——这句表面亲切,而实在是小心地打探; “天快黑了,”——这是提醒对方,时间已不早了,你可要早做决断喔,要么留下来继续等车,要么…… “你会冻死的!”——显然是希望对方与自己同行,却又好像在一心一意地为对方考虑。你看,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孩子家家,虽然是因为美丽而“冻”人,但时间长了怎么办?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万一有野兽怎么办?有坏人怎么办?唉,我真为你担心啊!而你若真的冻死了,那么,我也不想活了! 这样一转一折后,马丁终于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早就想说的话:“我带你一程好吗?”而且,最后还特别强调了这么一句:“来吧,别害怕,你看天就快黑了!” 真是一语一试探,一句一转折。画面上,我们分明听见马丁同志在语气上的一松一紧,一擒一纵;也分明看见他说每一句话的同时都侦伺着对方的神情和反应。 机灵!狡猾!马丁同志不愧为我辈中的此道高手!!佩服佩服! 果然,那美丽的红衣女郎虽然一言不发,虽然只是默然微笑。但随着画面一转,那女郎分明已在马丁的车前座上了!! 阴谋得逞,马丁自然是得意万分,他一边用头轻轻碰触着那女郎柔软沁香的乌发,一边得了便宜还卖乖地安慰道:“上车了,别害怕!是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吗?是度假还是去上学?”这回已经上了贼车的女郎却没有搭理他,顾自拿出了一只红红的大苹果,用她那齿如编贝的小玉米牙轻轻地噬着。马丁又说:“我跟你讲话,你介意吗?我觉得我们好像以前就认识(说词很老套,但许多时候还是很管用!)。也许那样更好。” 可惜!真是天公不作美,那美丽的缘分对已是人在旅途中的马丁而言,显得有点儿有始无终。说着说着,一辆突如其来的大客车不适时宜地开了过来(当时的马丁一定把那无辜司机的祖宗八代都操了个遍)!事已至此,那美丽的红衣女郎自然没有再“屈就”下去的理由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没有了说服自己、安慰自己留下来的任何理由了。于是,分别已成必然。 上车前,异常失落的马丁不甘心地最后问了一句:“你真的一句话也不说吗?”那女郎口里仍然一言不发,人却微笑着俯探了过来,轻轻地给满脸写着失望二字的马丁送上了一个甜甜的香吻,然后翩然转身,一如我们武汉市黄鹤楼上空的黄鹤,杳杳而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余下我们可怜的马丁同志一个人在唇齿留香的旖旎回忆中,继续孤单上路。 马丁第二次见到她,是在洪水半淹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当时马丁正在一艘船上,用望远镜四处观看着洪水之中的城市街景。突然,那熟悉的主题曲舒缓而忧伤地再次响起!只见灰朦朦的天空下,灰濛濛的水面上,一个遗世而独立的残墩断壁内,那神秘的红衣女郎,带着她那招牌式的、永远迷人的微笑,又悄然出现了。她的身边,依然靠置着她那只一直未曾离身的旅行包,而左右却空无一人! 马丁赶紧乘船靠了上去,面对女郎那美丽的注视,热情地说:“hi,你在等人吗?你叫什么?告诉我好吗?多奇怪,我的名字叫马丁·路克。”女郎笑了,却依然不语。马丁又说:“你会笑!这不是我的错,难道你总是这样瞪着眼睛吗?你……今天又不跟我说话吗?” 女郎转身欲走,马丁急了,连忙说道:“别走,我让你不高兴了,是吗?你别走!” 这时,水面上突然神秘而又及时地出现了一艘船,一如那公路上突如其来的大客车。上次的马丁是猝不及防,而这次虽然有备而来,却依然是事不关己,关己则乱。急红了眼的马丁见势不妙,连忙紧随其后一连迭地恳求道:“我能和你一起走吗?你能告诉我在哪里可以找到你吗?告诉我,你别走,告诉我哪里能找到你!我们什么时候再见?告诉我好吗?” 然而,在奇异而忧伤的主题音乐中,女郎却顾自越去越远,渐渐地什么都没有了。 ——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而马丁第三次见到她的时候,却已是在很多天以后的、位于巴西的亚马逊河上,那里的热带雨林丛生,且河道纵横,风景秀美。就在其中一个树木茂密、枝横交错的小岛上,那红衣女郎突然又神秘地出现了!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过程,似乎从不曾在那里出现,又似乎一直在那里作亘古的等待。她一动不动地,看见马丁上岸后转身就向密林深处跑去,跑了几步又停下来,看了看那越追越近的马丁,然后继续向里面的既定目标跑去……(我们的男同胞以后若遭遇了类似情形,只管大胆地追上去便是!因为那时候的女孩,其实早已在心理上,准备接受你的任何表示和行动了!) 片中的马丁自然深谙其中的奥妙,只见他诡秘地一笑,然后反方向地迎了过去……两人开始在一张洁白的吊床上亲吻,作爱……镜头突地一晃,女郎倏然不见了,只余下马丁一个人在那白色的吊床上莫名其妙地恍惚着…… 马丁第四次见到她的时候,影片已快结束了,随着最后一次主题曲的悠然响起,那美丽的红衣女郎又神秘地出现在马丁乘坐的大卡车的车厢上!马丁在后窥镜中发现长发飘舞的她美妙绝伦的风姿后,情不自禁地在内心这样独白道:“这个美丽的姑娘,我始终不知道她是谁,我甚至不知道她是否真的存在,也不知道她会不会离我而去,还是我们会一直这样过下去……” 到底那美丽的红衣女郎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一个美眉呢,还是只是马丁自己一个人在寂寞旅途中的幻想和虚构呢?恐怕观众和片中的马丁一样,也是越问越糊涂了。 ……也许,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多半会认为本片一定是像《情书》或《四月物语》那样的一部细腻描述感情童话的唯美电影,其实不然! 本片充满了无处不在的冷幽默,在不动声色的戏剧化荒诞冲突中,展现了亦真亦幻的后现代写实风格,让人在惊讶叹服之余,不觉哑然失笑 。 如影片一开始,在那大雪纷飞,其寒无比的校园里,马丁和一众同学在到处飘满积雪的教室时做听写作业。突然,头顶上的雪花先是一小片一小片地飘落,接着就是一大块一大块地坠落,一个首当其冲的学生抬头既无奈又无辜地往上看了看,最后干脆戴上了一顶大狗皮帽子!而正讲课的老师,在众目睽睽的关注下,也兀自板着脸打起了一把黑色雨伞!场面十分搞笑。 不久,这个叫乌述亚的岛城发生了中度地震,整个海岛开始左摇右晃起来,全岛居民一会儿左扑,一会儿右倾,情景有趣至极。而最不可思议的是,电视上一个播音员拉着一只极其惹眼的吊环,一边努力地固定着自己,一边一丝不苟地播着当地的新闻! 待马丁抵达洪水半淹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其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也非常搞笑——只见一个一本正经的女播音员边指着背景上人型波浪横线挂图,边用标准的口音播报道: “现在开始播送潮水走向,请注意收听。在西边,水已淹到脖子深;在南边,水已过了警戒线,漫到了鼻子处。请各位注意防讯!” 还有, 同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在热烈的掌声中,在庄严的国家乐队演奏下,阿根廷当时的总统——蛤蟆博士,穿着一套笔挺的洁白无瑕的名牌西服,脚上却极为意外地戴着一双长长大大的洁白的鸭蹼!他随后发表了一通关于洪水中重建家园的极为庄重的演说,其最后一句极为煽动的结束语是:阿跟廷人!为了我们的国家,努力游泳吧!! 接着是正儿八百的播音员的声音远远传来:听众朋友,刚才是总统的讲话…… 除此之外,还有那寒风凛冽的校园里轰然滑落的一幅幅巨型画像,那钢琴家悠扬的钢琴曲中伴随着的一只苍蝇的嗡嗡声,还有在巴西的巴拉伊索,为了节约能源而全民推行的捆绑式穿着,以及在加勒比海海滨, 阿根廷总统蛤蟆博士和美国总统豺狼先生在一个下跪协会的联欢过程中,进行的一场跪式网球赛,都无不精彩绝伦,与不动声色中浸润蕴着一种无言的幽默. 片中的水景场面非常多,但都拍得非常真实,毫无破绽, 不知道导演在哪里取的景.在那一座座漂浮在洪水的城市里,房间里几乎什么都有,沙发,桌子,茶几,只是地上一屋子的水,而窗外也全是水,画面非常真实,丝毫没有电脑制作的迹象.(估计那阿根廷的导演也没钱做那么多的电脑特技)也真是让人在观看过程中,对未来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担忧. 因此,说本片是一个警世的寓言片也未尝不可!而所有的故事情节在那个叫什么费尔南多·索拉那斯的导演天才的组接下,浑然天成,各种风格的揉和直如羚羊挂角,不留痕迹, 使整部片子散发着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完全值得你一看二看而三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3-14 16:56:09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3-3-14 22:32:00 | 只看该作者
看电影上也写了这部片子,是一个叫小河石子的写的.
非常象安妮宝贝的文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3-3-14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迭哥在2003-3-14 22:14:18的发言:
偶去买!!!

偶可是寻找了很久都没有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3-3-15 00:43:00 | 只看该作者
偶以前看过~~~电视里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3-3-15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3-3-16 02:44:00 | 只看该作者
不给你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3-3-16 02:46:00 | 只看该作者
我能找得到
HOHO~~~~
等哪天去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3-3-16 02:49:00 | 只看该作者
55555还是蜻蜓MM 好~~
找到了.........   问问老大可以上传让我们下载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3-3-16 03:47:00 | 只看该作者
好啊~~~
可是我还没有找到
不要打我哦
正在努力去找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3-3-16 04:04:00 | 只看该作者
老大们.....听到我们的呼声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3-16 16:39:00 | 只看该作者
偶买到了!呵呵~嫉妒吧!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3-16 16:40:4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3-3-16 17:22:00 | 只看该作者
是羡慕..........
MM去哪里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3-17 17:15:00 | 只看该作者
哪里都有卖啊!
偶在北京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3-3-18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2 20:0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