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足球博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更新中,371楼)真相----纪念06年佩氏军团

[复制链接]
351#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足球比赛中场上形势的判断

两个队在场上踢,怎么能知道哪队处于优势:

控球时间长?显然不能成为判断依据,意大利控球时间总是比别人少,但总是赢。

攻入三十米区域次数多?这个也值得商榷,三十米区域还没进禁区,打到这里十次,不如打进禁区5次,强攻的一方总是能让球多次进入对手三十米,但如果进收乏力,就只能把球吊入进去碰运气。

我们常听解说员说:A队场面占优,但却输球。这时不如仔细分析一下,A队是不是真正占优呢?

什么是占据优势,既然足球以进球数衡量胜负,那么占据优势的一方有更大的可能进球,这才是优势。如果你的进球可能性和对手一样,那叫均势。而进球的可能性的直接表现就是机会球的出现和把握机会球的能力。所以引入了绝对机会的概念,就是说一个概率上比较容易的机会,比如点球,空门,单刀,小禁区内的打门等等。很多进球并非来源于上述性质,诸如定位球,远射等等,只要打门打的够好,一样能进球。但毫无疑问,定位球(除点球)和远射破门的概率远小于前述的机会球,所以就建立了初步的判断依据,就是说绝对机会多的,场上占优。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就是你有两个单刀,进了1个,我有10脚远射,却进了2个,按照绝对机会看,2反而输给了0,这说明该理论也需要修正,就是说如果对手的非绝对机会达到了相当多的次数,而对手又有擅长该机会的球员(比如有擅长远射的球员),那么必须考虑非绝对机会的因素。

另一个角度判断:进攻深度。

原理是基于球场各位置出球方式不同。如果是在后场,出球必然追求安全性,如果是前场,追求的则是威胁性,而安全性有所下降,中场介于于两者之间。那么,比如一个队打到了对手禁区,则对手断下球后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比如先传向边路,使球离开威胁地带,再组织进攻,此时,留给防守一方回防时间多一些,容易站好位置,作为进攻一方再进攻,就不太容易打到禁区。假设只打到前场30米就被断,那么,对手可以不象在自家禁区里那么顾及,可能采取直接从中路突进的“冒险”的手段,此时,防守一方阵型并未稳固,进攻方又容易打到比较深的位置,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很显然,进攻深度总是较深的一方占优。

判据三:攻防转换一瞬的站位。

有时候球队为了追求进攻的威胁性,会大量投入兵力,此时,虽然进攻深度可能已经达到比较深的水平,但后面会出漏洞,为弥补用进攻深度的判断问题,个人采用观察攻防转换瞬间攻防的整体站位,但这个受电视机镜头的影响,多数时候是无法看到全景的,不过某些时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判断的方法很简单,拿球一方往前进攻时参与的人数与位置与防守一方的人数与位置做比较,如果一方总是出现以多打少和以少打少的场面,则该方占优。值得强调的是,3打3的会比7打6容易。采用此法,则避免了一队为了进攻深度而不断往上堆人所造成了“进攻深度”判据的缺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1 16:46:2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发表于 2007-8-31 17:26: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博士这个例子挺有意思。假设单刀球的得分概率是60%,远射的得分概率是15%,A队获得了两个单刀,B队获得了10次远射。。。

如果以指标的方法来划分机会,进球概率大于50%的算绝对机会,得出的结论就是两队机会2:0,A队占优势;但如果用期望值的方法来比较,A队的进球期望值是2*60%=1.2,而B队的进球期望值是10*15%=1.5,那么就会发现原来是B队占优势。

用哪种方法衡量可以见仁见智,不过我是觉得期望值的方法更贴近实际。如果对大量比赛进行上述统计,我猜也是期望值的衡量方法会与比分更吻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发表于 2007-8-31 17:30: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angzasui在2007-8-31 1:52:00的发言:

说说佩的嫡系

索林,最大的光辉就是出现在佩克尔曼的阿根廷左路,我想也只有佩战术才能最大的发挥他

传中、突破、防守、抢点、射门都会,虽然都不算精,但是奔跑积极、作风强硬,搞活了左路,联系了左边的三条线,海因策、罗米、坎比亚索的协防、罗米的掩护、罗米到前锋的衔接

给对手右路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即便谋求他的身后空档,也不敢肆无忌惮

罗米,足球场濒临灭绝的品种,和现在的前腰格格不入,罗米更多的是组织、掌控节奏,其次是威胁直传球,可能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后者,这方面齐达内也不一定强过罗米

说组织调度,个人认为,现在这个职责大多属于后腰,卡卡、巴拉克是很少作的

说节奏掌控就要说佩与贝的不同,贝尔萨的节奏就是快,从始至终,一个节奏的快,快的让对手也让自己的球员喘不过气来,小罗、梅西、小丑、特维斯是这样的好手,但罗米不是,佩克尔曼的阿根廷也不是,是有进有退,有快有慢,说太极拳也属于吴氏,球队很有弹性。实用效率和观赏性具佳。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罗米作为阿根廷的大脑,神经、枢纽,所有球都从脚下过,体能状态意志力对罗米考验很强,罗米是个master,但是没有超越老马,他的意志力还是有差距,力挽狂澜狂澜的气势也是不足的,罗米的高度就是当时阿根廷的高度,这是无奈的现实,老佩+罗米把阿根廷水准大幅提升,但不可能无限高。

我们又怎能埋怨呢?

              这个哥们有水准!!强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发表于 2007-8-31 17:33:00 | 只看该作者
不能让罗米做他做不到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发表于 2007-9-2 18:1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angzasui在2007-8-31 1:58:00的发言:

太晚

睡觉了,改日继续

哥们,你说的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发表于 2007-9-2 19:31: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足球博士在2007-8-31 16:42:00的发言:

两个队在场上踢,怎么能知道哪队处于优势:

控球时间长?显然不能成为判断依据,意大利控球时间总是比别人少,但总是赢。

攻入三十米区域次数多?这个也值得商榷,三十米区域还没进禁区,打到这里十次,不如打进禁区5次,强攻的一方总是能让球多次进入对手三十米,但如果进收乏力,就只能把球吊入进去碰运气。

我们常听解说员说:A队场面占优,但却输球。这时不如仔细分析一下,A队是不是真正占优呢?

什么是占据优势,既然足球以进球数衡量胜负,那么占据优势的一方有更大的可能进球,这才是优势。如果你的进球可能性和对手一样,那叫均势。而进球的可能性的直接表现就是机会球的出现和把握机会球的能力。所以引入了绝对机会的概念,就是说一个概率上比较容易的机会,比如点球,空门,单刀,小禁区内的打门等等。很多进球并非来源于上述性质,诸如定位球,远射等等,只要打门打的够好,一样能进球。但毫无疑问,定位球(除点球)和远射破门的概率远小于前述的机会球,所以就建立了初步的判断依据,就是说绝对机会多的,场上占优。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就是你有两个单刀,进了1个,我有10脚远射,却进了2个,按照绝对机会看,2反而输给了0,这说明该理论也需要修正,就是说如果对手的非绝对机会达到了相当多的次数,而对手又有擅长该机会的球员(比如有擅长远射的球员),那么必须考虑非绝对机会的因素。

另一个角度判断:进攻深度。

原理是基于球场各位置出球方式不同。如果是在后场,出球必然追求安全性,如果是前场,追求的则是威胁性,而安全性有所下降,中场介于于两者之间。那么,比如一个队打到了对手禁区,则对手断下球后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比如先传向边路,使球离开威胁地带,再组织进攻,此时,留给防守一方回防时间多一些,容易站好位置,作为进攻一方再进攻,就不太容易打到禁区。假设只打到前场30米就被断,那么,对手可以不象在自家禁区里那么顾及,可能采取直接从中路突进的“冒险”的手段,此时,防守一方阵型并未稳固,进攻方又容易打到比较深的位置,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很显然,进攻深度总是较深的一方占优。

判据三:攻防转换一瞬的站位。

有时候球队为了追求进攻的威胁性,会大量投入兵力,此时,虽然进攻深度可能已经达到比较深的水平,但后面会出漏洞,为弥补用进攻深度的判断问题,个人采用观察攻防转换瞬间攻防的整体站位,但这个受电视机镜头的影响,多数时候是无法看到全景的,不过某些时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判断的方法很简单,拿球一方往前进攻时参与的人数与位置与防守一方的人数与位置做比较,如果一方总是出现以多打少和以少打少的场面,则该方占优。值得强调的是,3打3的会比7打6容易。采用此法,则避免了一队为了进攻深度而不断往上堆人所造成了“进攻深度”判据的缺陷。


     虽然足球场上的人数要比国际象棋在数量上少十个,但下棋的时候是两颗脑子的对决。而踢球至少是22颗脑子的较量。《少年维特之烦恼》里阿尔伯特有句话:“以自己去衡量别人是很蠢的”。 电视上,教练经常在场面对着球员大吼,但事实上这只是教练排解紧张、愤怒等情绪的方式,因为他吼的东西球员其实根本不可能听见。

      不管是坐在看台上、场面、还是电视前,当你随着摄像机像猎鹰一样俯视场内的时候,其实场内的球员有时候连站在自己背后五米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我想说,场上踢球的人所面临的图景、感知的形势、拥有的选择,是和旁观者不一样的。他们没时间去分析什么几率、数量、优势、可能性,他们踢球的更多得依赖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很多时候甚至并不理性——这是足球最大的魅力之一。足球是一项原始的运动,他几乎完全是人体力、经验(技术是经验的一种)、智力和情感的综合对抗。

       任何事后的分析,你可能通过录像能抓住当时球员的体力和经验的因素,因为这些都是相对的常量,技术是不太会突然改变的,根据比赛时间和场面行为,体力也容易判断。真正困难的是,你永远无法通过录像、新闻、照片了解当时球员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而这两者往往才是一个球员做出一个动作选择的关键。随便拿一个瞬间来分析:

        当一个后卫拿球的时候,他抬头看看前面,大部分队友和对手头看着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情和动作,也许有的人示意传给我,有的人示意不要传给我(我周围有人),也许后腰队员还会抬抬手,示意“你传给右边后卫吧”。而此刻,大部分人的位置都在移动,有的过来要球,有的过来逼抢,有的正在跑向空档(本方前锋)......这些还只是他在一两秒内看到的情形,并且还是不断变化的。

        此外,他还会有当时的心理遭遇——是比赛落后?领先?比赛快结束?刚开始?......甚至他会想,那个新来的前锋背身接球能力如何?如果我大脚给他,他能接住么? 前腰队员今天状态不好,开始几次处理球都失误了,我还要不要给球他?如果我选择传给另一个后卫再跑位会不会好点?.......这也可能只是他脑子一秒内闪过的想法。

        所以,在以上两段这样繁杂的因素中,到底是哪一个、或那几个是最终影响了这位后卫球员选择的决定因素?谁能用理性的分析告诉我?更不要说,这一秒过后,他做出的选择会对比赛产生什么影响。

       基于上述考量,我认为用工具理性去面对一场足球比赛是非常无力的,甚至很多时候会沦为笑柄,不管你认为你的分析多么逻辑严密——遑论很多时候,所谓的分析只是自己给自己下的套或者说自己给自己酿的酒,绕不住、醉不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东西。这个世界不是按逻辑运转的,足球也不是。有的人一辈子守住一个想法,坚信自己的选择多么理性,殊不知,世界早已从他门前流过,将它远远抛在了后面(这句话是送给风暴里某些年纪轻轻却食古不化、苍老不堪的人的)。

       ok,说回正题。我这几天看了几遍你的友情赠送。我试图去品尝你的佳酿,无奈实在做不到。不是说你的酒品质有问题,而是即使你告诉你的酒用了多么上好的高粱、多么饱满均匀的小麦、多么古老纯净的泉水,我也必须依赖自己的舌头品味这杯酒是否醇香怡人。

        判断球场的形势,我更依赖自己的双眼和感觉,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包括你在看比赛的时候。这些都不是关键,更关键的是,球场上队员判断本方是否形势危机很多时候也是凭感觉。如果对手有一个球员很擅长突破,那么后卫会很恐惧,每次对手来,都会感觉危险,并且采取最快最保险的远离危险的处理球方式。但是本方前锋可能却没有这个概念,觉得对手的突破很普通啊,我自己都随便做。于是,你可以看到,前锋和后卫永远无法相互理解,也许面对媒体要讲纪律,但是他们在更衣室里永远都是相互指责。

       此外,如果非要用可以稍微“实在”一点的判断球场形势的方式,我喜欢用“可控性”来衡量,“可控性”包括一个球队对场面的控制力,以及一个球员具体对自己状态的把握程度。具体阿根廷对非洲大象的最后几十分钟(具体多少分钟我就不工具理性了,因为我本文一直在反对这一点),我为什么说很危险,很麻烦,因为我看到阿根廷对场面失控了,自己的节奏被打乱了,球员之间的联系被割裂,无法组织起流畅的控球,更不要说稳定的进攻和防守了。而且具体到队员来讲,几个后卫除了阿亚拉比较头脑清晰冷静以外,其余的人都疲于应付,失误不断(这就是对自己失控的反映),无法从容地防守,很多时候大脚、上抢、铲球都非常盲目......这些都是失去可控性的标志,也是我认为阿根廷处于危险的标志,我相信很多人都这么看,如果比赛延长十分钟,结果就很难料。

       有个我很欣赏的国内作家、诗人前段时间在文章里写了一句话(大意如此):“我已经厌倦了去访问,挖掘真相,拼命地描述一个故事了,诗人从不采访,他只是观察,很多时候真相就在表面。”,他不小心就说了一句黑格尔传统的话:“没有什么比流于表面的东西更深刻”。

       我相信大部分分析都只是去“肢解身体来寻找灵魂”,所以,我不相信分析,我只相信我当时所看到的,感知到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 19:32:1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TO:燕然

我觉得我们两个人的争论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我也不想再争论下去,因为我总有这种感觉,你的大段文字,都是你一个人的想象,仅此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 12:18:4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足球博士在2007-8-5 19:05:00的发言:

下半场

39分45

科特迪瓦多轮攻势后抓住机会,德罗巴禁区内射门将比分扳成2比1

下半场球队踢法过于保守。表现在:

3分30  海因策盲目大脚

4分56  小克的回传

14分47 鸭子胸部停球拖延时间

16分06--16分15  进攻中球员已不快速压上,兔子只好个人突。

20分07--20分20  整队对球的处理方式

。。。。。

  

  

下半场一开始,球队就或多或少的显示出缺乏再扩大比分的欲望,球队的进攻虽有声色,目的似乎仅仅为了使对手不敢过分压上,减轻自己的防守压力,又或是单纯地延长控球时间,减少对手进攻时间。这么踢,能坚持30多分钟不丢球,还真是挺难得了。但是,球队还是过早地保守了,这么踢,到后面只会导致球队失去进攻,直到对手追回一球,阿根廷才又开始攻了。幸好后面时间已经不够,对手扳平的可能性很小。个人认为,虽然上半场领先2球,还是在70分钟以后再保守比较妥当。


对科特迪瓦下半场补记:(比赛时间)

45--60分钟,从阿根廷控制比赛过度到均势。

65分钟开始,因为阿根廷不再追求扩大比分,科特迪瓦逐渐开始放手进攻。

69分钟   科特迪瓦创造出一次有威胁的射门

之后,阿根廷虽然不失进取,但仍踢的相对从容,表现在如下时段:

72分10--72分34

72分34--72分45

72分54--73分20

77分24--77分57

复盘这些时段的比赛,阿根廷已经不想进攻,但阵型未乱,球员心理也较稳定,和顶不住对方进攻时的混乱是有区别的。

举例而言,79分10,小马有一次冒险的抢断,如果是全队神经紧张的时刻,他这脚球一定是大脚解围,正因为当时领先两球,而时间只剩下10分多一点,才会如此处理,当然,处理的结果不好,给人家一次射门机会。

83分多失球后,阿根廷选择了加强中前场的抢断,立刻缓解了被围攻的形势。

阿根廷主要采取解围方式踢球的时间只有86分多--87分多这一分钟,这时很被动,仅仅是这一点时间而已。而大象进球后,再没有一脚有威胁的射门。

综上所述,阿根廷队科特迪瓦一战有明显优势,取胜理所当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发表于 2007-10-4 21:35:00 | 只看该作者

看的受益匪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
发表于 2007-10-4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博士 对于偶这种半球盲 总是不可多得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19:00 | 只看该作者

阿根廷1比1墨西哥 (加时赛2比1) 播放器时间

10分

博尔格蒂接角球后头球攻门被挡出

13分59

墨西哥获得任意球机会,球开出后前点一蹭,后点马奎斯抢点破门。阿根廷0比1落后

17分58

罗米开出角球,小克抢点破门,1比1

21分55

墨西哥前场直传禁区,跟进球员一脚射门被后卫挡出

25分56

坎比送出直线球,小克禁区内射门被挡

30分55

坎比送出妙传,小克禁区内挑射越过门将后偏出球门,机会。

33分18

博尔格蒂禁区前沿无人防守状态下射门被鸭子飞身扑出,机会。

之后到上半场结束,墨西哥攻势占优,但未获得好的射门机会。其中:

54分13

海因策后场接鸭子传球时失误,情急之下铲倒对手,吃到黄牌。鉴于当时墨西哥已经形成单刀机会,裁判应给红牌,阿根廷逃过一次严厉惩罚!

下半场

11分32

博尔格蒂禁区内左脚射门被鸭子挡出,这脚球也比较危险。

此后,阿根廷逐渐占据场上优势。

13分56

罗米任意球传入禁区,马克西无人防守状态下射门打庛了,球弹地后被门将托出横梁

16分15-16分21

罗米接海因策地面前传,转身过人后送出直线妙传,兔子单刀射门被门将挡出,机会。

33分钟左右,阿根廷连换两人加强攻势,显然是希望在90分钟内解决问题。

47分54

罗米送出直传,特维斯拿球后处理较犹豫,错失一次良机。

49分33

罗米又送出妙传,艾马拿球后横传梅西,后者打进空门,但边裁误判为艾马越位在先。

加时

58分23

马奎斯远射偏出。

1时00分58

马克西世界波破门

1时13分多

墨西哥禁区前一脚远射,力量不够,偏出球门。

加时赛阿根廷进球后就开始控球拖延时间,场面较乏味。

综述,墨西哥三次机会,阿根廷四次机会(算上加时那个不是机会的进球,则是五次),阿根廷略优,阿根廷有一个进球被吹掉,但球队有一张红牌未领,因此两队基本是均势。阿根廷赢在球星把握机会稍胜一筹。

在此向对手表示尊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4 23:11:5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发表于 2007-10-4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angzasui在2007-8-31 1:06:00的发言:

博士兄,近来可好

博士兄的分析历来是严丝合缝的

顶一下

帖子太长,15页以后没仔细看

我还是说我自己的

佩上任之后的比赛可能只有两场cctv5没有转,一场是高原,一场应该是友谊赛

我全看了,并且录了像

佩克尔曼上任时间不长

主要贡献是

1把一支人员构成不是很强的阿根廷队捏合成一支世界一流强队,很会用人,绝大多数队员将特点和长处发挥到很高水平。并且整体协调,是最团队的阿根廷之一

鸭子就不说了,世界杯表现得很好,虽然之前低级失误很多

海因策,贝尔萨后期进入球队,在弗格森和佩克尔曼的双重提携下,成为准世界一流

阿亚拉,世界杯最妖的后卫,职业巅峰

布尔迪索,国米替补都排名不靠前,中归中矩,世界杯表现及格

克洛齐尼,在世界杯的表现是他自己最好的

这几个人应该说佩氏痕迹比较轻,但是世界杯的表现和平时比较都有很大提升,阿根廷的后防线说得过去,

疑问萨内蒂、萨木、斯卡罗尼

萨内蒂因何落选的确很有疑问,就和现在椰子又把他请回来一样,(还想让萨队拼到2010?)但是不能保证萨队表现一定好于企鹅

萨木,如果是我,不会带,上赛季的国米,说明一些问题

斯卡罗尼,缺乏世界杯水准


非常赞同非常到位非常精辟

多的不说,当就用人这一点佩就已经超过现在这位很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发表于 2007-10-4 23:22: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足球博士在2007-10-4 22:19:00的发言:

16分15-16分21

罗米接海因策地面前传,转身过人后送出直线妙传,兔子单刀射门被门将挡出,机会。


造谣!!!

里克尔梅根本就不会过人!他在球场上从来只会传球!从来没有过人!你这明显是瞎编乱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发表于 2007-10-5 01:5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若桑舞语在2007-10-4 23:22:00的发言:

造谣!!!

里克尔梅根本就不会过人!他在球场上从来只会传球!从来没有过人!你这明显是瞎编乱造!

[em15][em15][em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5#
发表于 2007-10-5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若桑舞语在2007-10-4 23:22:00的发言:

造谣!!!

里克尔梅根本就不会过人!他在球场上从来只会传球!从来没有过人!你这明显是瞎编乱造!

haha,而且,過人是爲了製造空間的,不是爲了傳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发表于 2007-10-5 19:42: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若桑舞语在2007-10-4 23:22:00的发言:

造谣!!!

里克尔梅根本就不会过人!他在球场上从来只会传球!从来没有过人!你这明显是瞎编乱造!

你明显受刺激了。

居然胆敢在博士的帖里灌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7#
发表于 2007-10-5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挺用心的哦,支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8#
发表于 2007-10-5 23:43:00 | 只看该作者
唯一可能存在的天堂,是我们失落的那些天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发表于 2007-10-6 12:03:00 |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若桑舞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发表于 2007-10-29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0:13: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第四遍看对德国的比赛。其实一直不想再看对德国的球,所以文章就拖着不写,然后老拿没空当借口。对我来说,TMD这就是自虐。希望今天完事后,再也不需要去回顾这场球。

比赛时间

6分57

波多尔斯基任意球射正球门,球本身难度不大,但鸭子险些出线扑救失误。

16分

德国左侧边路传中,巴拉克头球攻门偏出

17分37

德国禁区前沿半转身凌空射门射高

19分

罗米开出角球,索林头球攻门没顶正位置,偏出球门。

之后双方再无发挥。上半场德国射门次数占优,阿根廷进攻深度占优,有两次打到禁区内拿住球,但未能形成射门,双方均势。

48分20

阿根廷角球破门

53分40-53分50

阿根廷一次有威胁的快速反击

63分19

德国左边开出角球,克洛泽在小禁区内冲撞鸭子,导致后者受伤,并在第69分钟被换下场。

71分20

坎比换下罗米

72分11-72分18

阿根廷前场断球,特维斯分球给中路偏右的马克西,后者劲射偏出,这次算的上半个良机。

73分34

马克西前场拿球被放倒,对方很明显犯规了。

74分23

奥敦科尔踢漏摔倒却判特维斯犯规。

从这两次连续的明显误判可以看出,裁判为了帮助德国追平终于私下的“公平”的面具。

76分14

德国一脚远射射正球门

79分40

德国扳平比分

87分43

马克西争议假摔

88分26-88分36

阿根廷后场断下莱曼的球门球,发动一波流畅攻势。

加时赛乏善可陈,只有特维斯有一脚射正球门。

综合,上半场均势,下半场阿根廷略优。可能有人不解,阿根廷领先后,德国为了追平比分,一直压着阿根廷打,直到追平比分,为什么还认为是下半场阿根廷略优?这场球的下半场可以分成三个时段,第一时段是阿根廷进球前到进球,这段时间内阿根廷创造出一次机会,德国没有,该段阿根廷占优。第二时段直到德国追平比分。此时德国压着阿根廷打,阿根廷采取守势是比分驱使。这段时间内,德国有一个机会,阿根廷有半个,德国除进球外再无良机。因此该段时间德国占优。德国追平后,阿根廷攻势又开始占优,表现在87分的争议球和88分阿根廷的一次成功配合。这是第三时段。虽然第二时段占据下半场大部分时间,但是从双方获得的机会和比分相同时的表现看,阿根廷还是要好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发表于 2007-12-9 23:04: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足球博士在2007-12-9 20:13:00的发言:

今天第四遍看对德国的比赛。其实一直不想再看对德国的球,所以文章就拖着不写,然后老拿没空当借口。对我来说,TMD这就是自虐。希望今天完事后,再也不需要去回顾这场球。

比赛时间

6分57

波多尔斯基任意球射正球门,球本身难度不大,但鸭子险些出线扑救失误。

16分

德国左侧边路传中,巴拉克头球攻门偏出

17分37

德国禁区前沿半转身凌空射门射高

19分

罗米开出角球,索林头球攻门没顶正位置,偏出球门。

之后双方再无发挥。上半场德国射门次数占优,阿根廷进攻深度占优,有两次打到禁区内拿住球,但未能形成射门,双方均势。

48分20

阿根廷角球破门

53分40-53分50

阿根廷一次有威胁的快速反击

63分19

德国左边开出角球,克洛泽在小禁区内冲撞鸭子,导致后者受伤,并在第69分钟被换下场。

71分20

坎比换下罗米

72分11-72分18

阿根廷前场断球,特维斯分球给中路偏右的马克西,后者劲射偏出,这次算的上半个良机。

73分34

马克西前场拿球被放倒,对方很明显犯规了。

74分23

奥敦科尔踢漏摔倒却判特维斯犯规。

从这两次连续的明显误判可以看出,裁判为了帮助德国追平终于私下的“公平”的面具。

76分14

德国一脚远射射正球门

79分40

德国扳平比分

87分43

马克西争议假摔

88分26-88分36

阿根廷后场断下莱曼的球门球,发动一波流畅攻势。

加时赛乏善可陈,只有特维斯有一脚射正球门。

综合,上半场均势,下半场阿根廷略优。可能有人不解,阿根廷领先后,德国为了追平比分,一直压着阿根廷打,直到追平比分,为什么还认为是下半场阿根廷略优?这场球的下半场可以分成三个时段,第一时段是阿根廷进球前到进球,这段 时间内阿根廷创造出一次机会,德国没有,该段阿根廷占优。第二时段直到德国追平比分。此时德国压着阿根廷打,阿根廷采取守势是比分驱使。这段时间内,德国有一个机会,阿根廷有半个,德国除进球外再无良机。因此该段时间德国占优。德国追平后,阿根廷攻势又开始占优,表现在87分的争议球和88分阿根廷的一次成功配合。这是第三时段。虽然第二时段占据下半场大部分时间,但是从双方获得的机会和比分相同时的表现看,阿根廷还是要好一点。

往往看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球队)和他物斗争时,都是担心自己喜爱的吃亏,所以,在这种心理下,你往往看不到自己喜爱的占便宜,你的注意力只放在了担心你喜爱的他(它)别吃亏上了.这场比赛,阿根廷优势明显.因为,张路这个德国球迷(当然他也更爱巴西),在这场比赛结束后的评球中,连连说没想到阿根廷会有优势.他的表现正好验证了我上述的论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发表于 2007-12-10 00:24:00 | 只看该作者
这场球我是想一下都心痛,别说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发表于 2007-12-10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jiangche1017在2007-12-9 23:04:00的发言:

往往看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球队)和他物斗争时,都是担心自己喜爱的吃亏,所以,在这种心理下,你往往看不到自己喜爱的占便宜,你的注意力只放在了担心你喜爱的他(它)别吃亏上了.这场比赛,阿根廷优势明显.因为,张路这个德国球迷(当然他也更爱巴西),在这场比赛结束后的评球中,连连说没想到阿根廷会有优势.他的表现正好验证了我上述的论断.

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发表于 2007-12-11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提不起勇气去回顾这场比赛

虽然收了录像,但估计只有等到阿根廷夺得世界杯后,我才会去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2 14:5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