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09|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曲径通幽处:图示我阿18次连续传递并成功造点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9 12: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4:49 编辑

高清录像:8月16日 足球友谊赛 德国vs阿根廷 上半场



这场友谊赛中,上半场大约28分22秒-29分12秒不到1分钟时间中,阿根廷队从守门员开始,经过四名后卫、1名中场、1名前锋的17次不间断在左右两个边路(经过中后卫转移)来回传递,最后由1名中场直塞中路、1名边前卫反越位成功攻入禁区,造成守门员扑救犯规,裁判立判点球并出红牌将守门员罚下。

这次传递达18次,阿根廷球员除队长10号梅西、7号迪马利亚外,共有9名球员参与传递和最后一击,但是整个过程中,德国人竟然没有摸着皮球,甚或出脚去抢机会都没有的。

下面,俺借用截图来说明这个多次传递后致命一击的过程吧。由于上图很费事,俺先上文字吧,随后再补上吧,因为原文已经在word中写好了,可惜文中的图不像文字那么简单用鼠标复制黏贴就行的。

好,话不多说,开始啦

1. 第一次传递


  
图1-2

由图1-2可见28:22-23时,守门员1号罗梅罗(简称a1)接我方球员中路回传球后将球传向右中卫17号费尔南德斯(简称a17)。这可算第一次传递吧,从守门员开始的。

画面中,还可见左中卫6号加雷(简称a6)和左边卫3号罗霍(简称a3),以及对方球员11号克洛泽(简称g11)和13号穆勒(简称g13)四人的站位位置。

2 第二次传递

2.1 球员站位


图3

由图3可见28:25时,a17接球后,准备传向右前方的阿根廷球员!

这时,阿根廷四名后卫中,两中卫平行分列在禁区弧的两边,即右a17左a6;两名边卫位于两个边路靠前的位置上、大致与g13和g11平行(右边卫4号小萨不在画面中,简称a4),即右a4左a3;四人站位大致形成倒梯形的四边形。可不可以称之为元宝形呢?大家说说吧!方形漏斗形的叫法又如何呢?

那么,这四人传球思路大致会选择沿着这个倒梯形的下底线和两个边展开,因为德国人的前场2人正好压迫在“较长的上底线处”。

这就构成了这次长达18次传递的基本调子,即在后场沿着此开放的倒梯形或者宽大的漏斗形的三条线来回倒球,使得德国人前场2-3人要扑上来的话,就会被装在这个大漏斗中,退则不舍、进则无趣也无聊,于是一种看似无聊的、但却能挑逗德国人火气且能消磨其体力和麻痹其注意力的传递,就这样拉开了大幕。

2.2 第二次传递完成


图4

由图4可见28:27时,a17接球后将球一脚传给5号加戈(简称a5)。

画面中,a5接近该漏斗的右边线,他与a17和a4构成了这个大漏斗中的一个较扁三角,目前无人干扰它。在无人逼抢情形下,a5可以选择将球传给无人照料的a4,也可以回传给a17以及不在画面中a1/a6,选择有很大自由度的,但还将是沿着该漏斗的右边和下底线展开吧。

在此大漏斗的上底线中间处,1名阿根廷球员应该是14号小马(简称a14)。在他周围有三名德国人形成一个包围三角,不过仨人都面向其本方行进,最靠近a14者应该是g8厄齐尔,其中有俩在散步即g13和g8,具跑动姿势的g11最靠近a5。

左边路的a3已经处于g13的上方处了。

这时,四名后卫和两名中场站位近似楷字体的凹字形,看其最外轮廓还是个漏斗形,口大底小。只要传球稳当,两名压上的边后卫的身后就不会有啥麻烦的。实际上,这时德国人在两个边路并没有紧逼a4/a3,有可能是阿根廷的两个边前卫相应地处在他们前方而对其进行保护着。

这是第2次传递,也是漏斗形传递线路的第1次。

3 第三次传递

3.1 第三次传递中



图5-6

由图5-6可见28:27-29时,a5带球前行几步将球传向a4。这是第三次传递,不过a5不是一脚传递的。

在图5画面中,又多了2名德国人:在a4左前方靠近中线处大概是g21罗伊斯,他关注着接球的a4;在g21左前方最靠近中圈弧者应该是g6赫迪拉。俺们还看到,a14身前的三名德国人:g8朝回走着;g11向回跑动中还目视着带球行进的a5传球动向,g13还在散步式地往回走。a3仍处在画面中最左边的前端。

在图6画面中,处在a3和a17之间构成扁三角顶点的a5,对a4身后的边路空地是可以及时去补位,万一a4直向前传给右边前卫7号天使(简称a7)或者贸然地无把握地横向长传于最左侧a3时,球被断被打反击的话。因为这时,在他、a7和a5的左中路共有四名德国人窥伺着。同样,左中路的a14站位也很合理,也可以保护a3上前时留下的身后大空档。当然,他的左中路防守压力很可能在阿根廷传丢球时陡然增大的,因为他身前的小扇面有德国人三大攻击手g11、g8和g13环伺着,虽然仨人都背对他。

在图6画面中还可见,中路多了一名阿根廷球员,处在阿方半场的中圈弧右侧,是谁呢,当然是自由人和兼队长梅西(简称a10)。g6正好在a10前面卡住a4向a10直线传球路线。a4、a10和a5可以形成传球的三角,但是风险较大;a4、a7和a10也可形成传球三角,但近处也有德国人伺机去阻断的。这对传球者的果断和技艺精准以及接球者的跑位默契,都会提出较高要求来的。

那么,在英超打拼多年而短传脚法并不见长的a4是该如何选择呢?且看下面截图的展示和说明吧。

3.2 第三次传递OK


图7

由图7可见28:30时,a4接到a5传球后又准备传球,而a5同时疾步跑上准备接应。画面中,a4与a7和a5可成传球三角,但g21已靠近a4和a7传球线路;靠近中路与g21平行的g6也窥伺着这一侧的动向,且牢牢卡住a4或者a5向a10的传球线路。拉斯-本德g16在a10的上方,与g6和g8成三角可将a10关在其中。a14处在g11、g8和g13三人后方的中间处,g8和g13之间有较大空隙,利于他迅速启动插上,因为这两人都背对着a14。而左边路的a3已经很靠近中线了。

由图7还可见,阿根廷中场和后卫线站位基本都出来了:拖后的两中卫a17在右、a6在左沿禁区弧两侧站位来拱卫禁区前沿的中路命门;右边后卫a4与中间的两后腰大致持平,左边后卫a3已经比右边前卫a7和全场自由人a10还要靠前,快接近这一侧的中线了。阿方半场8名阿根廷人站位是3-3-2的倒梯形。而左边前卫显然应该是在对方半场的。

那么,俺们看看下一步,a4如何选择传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5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8:13 编辑

4 第四次传递


图8

由图8可见28:31时,a5已经跑到了a4左上方,接到了a4的传球。这是第四次传递,由a4传给a5。

画面中,g21、g6和g11,已经开始向拿球的a5围拢过去。有7名德国人处在阿根廷半场,其中有一名队员是在a7左前方、两脚跨在中线上,显然是盯防a7的。

这时俺们关心的是,拿球的a5会不会选择在g6和g11间左上斜向的狭长喇叭形的大空隙,而直传给无人看守的左边路的a3呢?当然a5还未转过身来。

这是不是可以考量一名优秀中场球员的视野和创造性呢?

不着急,正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最佳时机,也还是要根据场上球员的直觉和自身习性来做第一决定的。因为a5已经处在三人构成的一小半弧形前雾笼罩了,是有可能封锁他向右前方a7、中路a10、左远端a3的传球线路的。他若回敲给a4,或者向后回传给a17,则是最保险的选择,也比较顺脚的。

进攻还是继续倒球呢?看a5如何做第一决定以及如何展示场上智慧的。

5 第五次传递

  

图9-10

由图9-10可见28:32-33时,a5接球后果然转过身来,但是他却不假思索用右脚将球踢回给后方的a17,在无人近身情况下。这是不是最合理的呢?可能还是球员的用脚习性作了第一选择吧。

这是第5次传递,也不是一脚传递,有个转身姿势的调整吧。这是a5本人第二次的传递。那么,这前5次传递还是在阿方半场左边路来回进行着。

6 第六次传递



图11-12

由图11-12可见28:35-36时,a17接球停球,但球向前跑了小半步,a17随即跟上横传左面的a6。这时,画面中,g11、g8和g13又转身来远远地面向a6,当然a14又与这仨近距离相面了。

这是第6次传递,当然a17也有一个小步子的调整。

7 第七次传递



图13-14

由图13-14可见28:38-39时,a6接球顺势一拨带球直向前行一大步后,传给斜上方左边路的a3。

这是第7次传递。至此,从第2次传递开始至今,阿根廷人从右向左多次传递形成一个方形漏斗型(拟或叫做开放的倒梯形)线路。

俺们还看到第7次传球过程中,近处g13和远处g8都慌张地扑过来了。因为开场不久,就是左路的a3勇猛地上前助攻,帮助阿方完成一次极具威胁的左攻右包抄的强势进攻潮,可惜最后右路包抄的西瓜在近门柱处飞身跃起将球垫飞了,但这着实让德国人惊出一身冷汗。

也就是说,阿方传球特点是,左右路横传转移并非直接完成,而是皮球从右边路球员那里,要通过一名中场球员接应再通过两名中卫传递才转移到左边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5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4:42 编辑

8 第八次传递


图15

由图15可见28:42时,a3将球又回传给a6。画面中,在前场德国人都在扑向a6,最近者是g8。从左向右,a3、a14、a10、a5和a4几乎在一横线上。德国人靠近这条线的g13、g16和g11,与前面的g8,构成一个前尖后扁的近菱形;阿根廷人a3-a14-a10-a5-a4与a6-a17构成一个封闭的倒梯形,几乎可以把扑上来的德国人都装在其中,那么传球路线还是会沿着这个梯形边线走,这对欲上来反抢的德国人是个很好的调动。这是第8次传递。

9 第九次传递


图16

由图16可见28:45时,a6传给a17,g8又向回跑动着。这是第9次传递。

10 第十次传递


图17

由图17可见28:46时,a17跑动一大步后将球传向迎回来的a5。俺们看到,德国人开始都向回撤退着。这是第10次传递。

11 第十一次传递

11.1 第十一次传递如何选择


图18

由图18可见28:48时,a5拿球带球向前行,这时他的前方距离德国人中场防线还有很大的空档。他可以多带几步的,吸引至少2名德国人上前来的,而他具有向右向后传球的两种自如的选择。画面中,a5和a4与a7和a17可以构成一个较扁的菱形或者梭形,当然传给a7的话,风险较大。


图19

由图19可见28:51时,a5选择带球过了中线,这是阿根廷人这段时间中第一次过半场。他的右边形成了较安全的三角传球点。他的右前方,已经有三名德国人迎上前来。而整个画面中,在中线附近有7名德国人都在关注a5拿球和传球动向,这一次调动还是蛮大的。

但是,a5若是传球失误而丢球的话,麻烦还是很大的。前面20多分钟里,就是因为进攻中的丢球,导致阿根廷右路频频受到攻击,陷入被动的局面不下3次的。

那么,距离第11次传球还要花费多长时间呢?

11.2 第十一次传递OK


图20

由图20可见28:53时,a5在斜向跑动中将球拨回给上来的a4,而他继续向前穿插。这是第11次传递,这次花了多大7秒钟,不过已经推进到对方半场了。

12 第十二次传递


图21

由图21可见28:57时,a4接球后稍作调整将球回传给压上的a17,后者准备横传给a6。这时,阿根廷两名中卫已经快压到了中圈弧附近,而德国人攻击线已经退到中线附近。这是第12次传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5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5:05 编辑

13 第十三次传递


图22

由图22可见29:01时,a17完成阿根廷人的第13次传递,而接球者a6接球拨球带球向前直行几大步,已经越过中圈弧顶,逼近中线,德国人1名球员不得不扑上来欲拦截他。

14 第十四次传递


图23

由图23可见29:02,在德国人近身前,a6在中线内端将球分给跑位至前场左边路的a3。画面中可见,a14在g11身前,而中线外有很大空档,这就为a4马上插上送出直塞埋下伏笔。 a5在远端的右路穿插时有人紧逼着,a7在更远端的右边路,而与左边路的a3遥相呼应。

这是第14次传递。

15 第十五次传递

15.1 第十五次如何传递


图24

由图24可见29:03时,舒舒服服接到球的a3在观察形势,他面前从前、中、后是一个1/2扇面空间。在这个扇面靠近边路的半弧上,中间处a8索萨在跑动而身后有2名德国人,前端处a9西瓜也从两名德国人空当处穿插过来接应。再远处的中路a10虽在散步,但是周围也有3名德国人形成三角的“保驾护航”之势。

那么,a3要将阿根廷第15次传递方向选在哪里呢?拭目以待吧。

15.1 第十五次传递OK


图25

由图25可见29:05时,a3稍作观察后,将球向前拨了一下,可能远了一些,所以再拨给穿插过来的a9时,那个左脚迈的很狼狈的。你看他出球后,还保持着艰难收腿回来当中的长马步姿势。所幸那个处在他和a9之间的德国人距离边线较远,没能阻断此球,但丫又迅即扑向了接球的a9。这时,总共有三名德国人已经从后从正面去要包围他了。而穿插到偏中路的a8身边已经仅剩1名德国人在防他了,而且还在身后。

所以,a9这次的跑位和跟进是及其重要的一环,基本上拉空了德国人禁区前沿中路防守力量,原来包围a10的小三角也被拉大了空间。否则,前面14次的后场倒梯形的“磨牙打屁”式撩拨德国人的反复溜边的倒脚传递,就很有可能前功尽弃了。因为前面20多分钟里,阿根廷也在前场有过快速的传切配合,但是基本上过不了5-6次就丢球了。

这是阿根廷队第15次传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56: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8:15 编辑

16 第十六次传递


图26

由图26可见29:06时,由于a9是向后向着a3跑动来迎球接球,所以在a8招手示意传球时,他那个转向跑动之势没有调整之前是无暇顾及a8的,而且在转身传球给a8就有两种坏事可能,一是后面防守队员会破坏这样的传球,即使能传过去也是越位的。所以a9马不停蹄地又将球踢回a3,这是那么急速的90度转向后最合理的处理球了。

这样的处理,导致欲合围a9的三名德国人中两名又要转向扑向皮球朝着a3的方向而来,那么只见德国人对a8则无暇顾及了,当然他也处在了越位位置上。而接球的a3,始终没有受到有威胁的压力感。

这是第16次传递。这次a9传递是名副其实的一脚传递,没有停球动作的。

17 第十七次传递


图27

由图27可见29:08时,a3也是一脚传递,纵向迎球而横传给中路插上的小马,是个近乎90度的变向传球。这时,a8又不处在越位位置上了。

这是第17次传递,也是干脆利落的传递。

18 第十八次传递


图28

由图28可见29:09时,a14跟上抡起一脚推出一记直塞球,在德国人紧逼中不假思索,极其漂亮的手术刀传球,也是水到渠成吧。而处在无人防守位置上a8只有扮演收官战的角色了。

俺们也看到,远处散步的a10虽然无所事事,可是在他周围有四名德国人,这也是向右拉扯德国人禁地裤裆吧。

这是第18次传递。也是最致命的一击传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5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8:16 编辑

19 最后一击的美妙时刻


图29

由图29可见29:10时,a14直塞球撕破德国人最后防线一瞬间。太美妙的时刻!那个拖后德国人悔之晚矣!

画面中,远端即右路最远处1名阿根廷球员a10即梅西,看似无所事事,可他毕竟在吸引着多达4名德国人不敢轻易造次地放弃对他看守(图28),只是等到a14即小马直塞球撕破整个防线时,才急急往左中路赶去,当然只有望洋兴叹之份了。

就整个画面可见,阿根廷人显然是以少打多,5对9,实质上是4对7。

a6即左中卫加雷,从后场传球给过了中线的a3即左后卫罗霍,这是第14次传递,也是具有真正攻击性传递的开始,因为这时皮球真正推进至德国人半场了。

a3将球传给从中路扯动到禁区左下侧来接应的a9即伊瓜因,这是第15次传递,也是中后场球员在这个系列中与前场攻击手的第一次联系。

a9扯动中带动了2-3名防守队员跟进,这就使得跟随a8即左边前卫索萨的防守球员减少1名,余下1人也落下索萨一个身位(参见图24-26)。

a9接球传球不停歇地回敲给a3,这是第16次传递,看似啰嗦,但却是球员直觉的最佳选择。俺们看到,从a8、a9和a3组成直角三角来看,其中重叠有4名德国人来抢皮球,而他们共同距离a3却最远,而a3右手的中路,已经是一片空地,这为后插上球员创造了空间和时机(参见26),而处在最前端索萨已经没有了羁绊。

a3这时接球和传球也是无缝链接式,就是将a9的来球顺势拨转给后插上的a14即后腰小马(参见图27),这是第17次传递,说与后面直塞传递的重要性可以相提并论,也不为过的。

插上的a14也是接球和出球一脚呵成(参见图27),这是第18次传递,最重要最美妙的传递,撕破了德国人防线(图29)!这个时刻定格的画面也太美妙了,虽不可言喻,但只能都重复几次了,才可直抒胸臆的!

20 造点瞬间亦美妙


图30

由图30可见29:12时,a8造点的美妙之势。

这是a8参加国家队比赛中最具攻击性也最成功的一次表演了。

堪称完美!速度冲击力爆发力,实在惊人!太罕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5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5:18 编辑

整个18次传递,除了守门员那次外,大致线路图形好比一个放大的楷体的“凸”字 ,但少了右上的三个笔画,即少了横折竖折横三笔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5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8:47 编辑

小结

这是阿根廷队上半场第一次也是全场唯一一次,从守门员到最后一击之前,德国人没有摸着皮球毫毛,也没有挨着传球队员一根汗毛的传奇配合。而阿根廷人除了a7天使和a10梅西外,其余9人都参与其中。

其一,最大的功劳,在俺看来,还应该是后防四人组,传球次数每人多达3次:右中卫a17即FF三次、左中卫a6即加雷三次、右边卫a4小萨三次、左边卫a3罗霍三次,他们四人12次传递。

其二,中场球员中,a5加戈的衔接式传递也很重要,有指挥的涵义在里面,虽都在右路,但还是右路唯一一次带球过中场者。

其三,具有攻击性、关键性的传递大致如下:

1)a14即小马,最佳传递也是助攻1次,小马的直塞球在这样级别比赛中极为罕见、难得而绝佳;

2)a3即罗霍有两次,一是给a9即西瓜直传,有些狼狈但幸好无人近身防守;一是接西瓜回敲而毫不拖泥带水地横敲给a14小马,这次传递具有相当功力和智慧;这两次传递合起来颇含调度和指挥的成分。

3)a9即西瓜,虽仅有1次还是回传敲,但其重要性不亚于a3上述两次传递。因为,a9的扯动几乎调动了德国人禁区前沿的左中路防守体系,为a8轻松摆脱防守队员的纠缠且能处于最佳的最后一击的位置,创造了时机和空间。相比而言,他在27分钟时中场那一次传递给梅西,却略显急躁,结果导致梅西接球不成功而丢球后被人打反击的。

4)A10即梅西似乎游离于外,其实不然。当球到了a3罗霍那里,由他传给攻击手a9西瓜时,a10在中路偏右的前场处散步都能具有磁铁般吸引对方三名不敢游离太远,这本身就是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那么,局外人A7天使木有一点作用吗?也不是的,他呆在右路那个位置不动,就是最大帮助了。因为之前,他喜欢下底突破且硬突,以及传长高球,这在德国人严密盯防下很难成功的。而这个多次传递系列的成功之处,都是短传,都是地面球。如果皮球在右边路时,a5加戈若传给他,估计就没有了这次“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艺术杰作了。

其四,还要说的是,除了a3罗霍在左路前场第一次传给a9西瓜时,其动作有些不美妙之外,a9-a3-a14都是一脚传递的精品之作。

其五,这个系列传递的前半段是在在后场进行的,那时阿根廷人没有三角传递,而搞了多次倒梯形/l漏斗形的线路传递。偶觉得,说其为一个不是创新的创新,也是有趣的。

俺们阿迷认为,阿根廷队目前还达不到巴萨那样的娴熟度和较高成功度水准,即小范围的、四处可游戈的三角传动快速推进。那么,可以搞个风险较小的梯形或者多边形传递,避开对角线或者穿空档的传递,等待时机寻找两边空隙而推进攻击线,并选择保险系数大且颇具威胁性的最后一击,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计吧。

实际上,下半场当德国人少1人时,阿根廷人就在中场中路搞了一次14脚三角短传推进的,且由梅西成功打进该场第二球,消除了罚丢点球的阴霾。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一场比赛中,有这样的演进,不亦悦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5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8:49 编辑

俺们好奇的是,这个颇具耐心的看似波澜不惊的迂回曲折的系列传递,是有意为之,还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呢?

因为这个多次传递系列中,主要还是在后场倒脚居多,很难说谁是指挥官或者核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3:00:03 | 只看该作者
苍生劫 发表于 2012-8-29 12:57
阿根廷进攻现在比较怕的其实是如果对方前场压了4~5个人围抢呢?就象对巴西队那场比赛

开大脚前面拿到球的机 ...

ls,可不可以将您的这个发言移到11楼后面呢?多谢了

点评

这个得让斑竹来动手吧  发表于 2012-8-29 1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3:4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3:42 编辑

ykydd,自己的回复发言,可以删掉后(在编辑模式中,先复制发言内容,然后点击“删除”按钮就ok),重新再发一次就可以了,不用等斑竹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5:22:53 | 只看该作者
10楼不用麻烦了,本楼主已经调整好了主贴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8-29 15:48:08 | 只看该作者
阿根廷进攻现在比较怕的其实是如果对方前场压了4~5个人围抢呢?就象对巴西队那场比赛

开大脚前面拿到球的机会不高,倒脚以现在的传切水准是肯定倒不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8:13:01 | 只看该作者
苍生劫 发表于 2012-8-29 15:48
阿根廷进攻现在比较怕的其实是如果对方前场压了4~5个人围抢呢?就象对巴西队那场比赛

开大脚前面拿到球的机 ...

ls所说不差

但是这个系列的传递发生在德国队人首发门将被罚下之前,而且基本上没有在中路的三角传递和推进,都是沿右边路-后场中路-左边路的路线传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8-29 18:28:00 | 只看该作者
苍生劫 发表于 2012-8-29 15:48
阿根廷进攻现在比较怕的其实是如果对方前场压了4~5个人围抢呢?就象对巴西队那场比赛

开大脚前面拿到球的机 ...


确实,当对方派重兵在阿根廷半场进行盯人逼抢时,球很难出出去。主要是中场只有加戈一个跑位串联点,这时前场球员应当适当的回撤接球.本场的亮点在于球队队边路的利用非常好,多次利用边路过渡到前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8-29 18:32:00 | 只看该作者
除了这些之外,还是不跑动,巴萨的比赛,经常有三个人距离很近的传球跑动,球员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是保证比赛流畅的重要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8:56:29 | 只看该作者
WAYGEE 发表于 2012-8-29 18:28
确实,当对方派重兵在阿根廷半场进行盯人逼抢时,球很难出出去。主要是中场只有加戈一个跑位串联点,这时 ...

的确如此

不过,小马在后场时,他的身前附近始终是克洛泽、厄齐尔和穆勒,这三人木有去近身逼抢四名后卫倒脚传递,也是颇有意思的,估计也是比赛进行到30分钟时,他们体力有些下降需要缓口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9:0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29 19:04 编辑
maradoona 发表于 2012-8-29 18:32
除了这些之外,还是不跑动,巴萨的比赛,经常有三个人距离很近的传球跑动,球员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是保证比 ...


也不尽然,之前的27分钟里,阿根廷队在中路也有过4-6次传递,但大多是受逼抢缘故丢球而夭折了

就拿这次为例说吧,从罗梅罗传给a17开始之前,就是有几人配合传递的,但从西瓜中路传给梅西时球被断了,最终反抢下来回传给罗梅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8-29 19:22:19 | 只看该作者
北极狐 发表于 2012-8-29 19:02
也不尽然,之前的27分钟里,阿根廷队在中路也有过4-6次传递,但大多是受逼抢缘故丢球而夭折了

就拿这次 ...

呵呵,在你另外一个帖子里我好像说过的,前三十分钟不过一两次的,不过总归是有进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9:30:57 | 只看该作者
maradoona 发表于 2012-8-29 19:22
呵呵,在你另外一个帖子里我好像说过的,前三十分钟不过一两次的,不过总归是有进步的 ...

说得好

但偶们还是可以从老问题依旧的灰色基调中,看到了一些不俗的亮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8-29 19:5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hewall 于 2012-8-29 19:52 编辑
WAYGEE 发表于 2012-8-29 18:28
确实,当对方派重兵在阿根廷半场进行盯人逼抢时,球很难出出去。主要是中场只有加戈一个跑位串联点,这时 ...


打4312/4321如何呢?

但是,除了加戈和小马外,谁是3中场中合适的第三位呢?

蒂诺·科斯塔?

刚结束的西甲第二轮比赛中,蒂诺一直打满全场,可是当加戈上半场中途受伤下场后,瓦伦就丢了三球,从2-0领先到3-3被逼平。蒂诺短传、带球和处理球频率比加戈快吗?加戈频率也不快的

帕斯托雷如何呢?

他在psg打左前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8-29 20:54:33 | 只看该作者
德国队因为后卫速度慢,个人防守能力一般,所以最近几年每次打阿根廷都不搞高位逼抢,包括世界杯打老马的505时也是如此,阿根廷通过中场相对都还容易

最近几场比赛真正让萨贝拉的球队很狼狈的就是打巴西那场,对手3个中场外加2个逆足边锋围着加戈小马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23:06:07 | 只看该作者
maradoona 发表于 2012-8-29 18:32
除了这些之外,还是不跑动,巴萨的比赛,经常有三个人距离很近的传球跑动,球员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是保证比 ...

巴萨三角传递能够以多打少,也能够以少打多,这是威力所在之一;

他们也可从中路推进

阿根廷队要做到那样,似乎目前不太现实。

不过,阿根廷队只要打出自己特色来,就会有主动的机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8-29 23:08:27 | 只看该作者
此贴怎能不留名,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8-30 10:32:3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用心的一个帖子。在我看来,论坛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扎扎实实分析比赛的技术贴,而不是整天去讨论那几个人能构成国家队中场或者锋线的口水贴。可惜,目前论坛浮躁的气氛使得这种帖子越来越少了。另外提个建议,在分片段分析完整个进攻过程后,再贴一个GIF图片把整个过程串起来能更好地方便其他的兄弟理解其中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10 00: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