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4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评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国家足球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27 20: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冠军得主:阿根廷国家足球队。 阵型:532。门将:篷皮多;盯人中卫:塞尔吉奥.丹尼尔.巴蒂斯塔。右中卫:何塞.路易斯。布朗;左中卫:奥斯卡.阿弗雷多.鲁杰里;左边卫:奥斯卡.阿弗雷多.加雷;右边卫:José Luis Cuciuffo。 左中前卫:朱斯蒂;右中前卫:何塞.布鲁查加;前腰:帕斯库利。 左前锋(中锋位置):巴尔达诺;右前锋(前场自由人):迭戈.马拉多纳. 在这个阵容中,迭戈.马拉多纳在当时的水平和竞技状态明显强于其他队友,也正是因为存在马拉多纳,阿根廷队不需要将过多的人员投入到进攻方面,巴尔达诺的强悍和布鲁查加的机敏恰倒好处地与马拉多纳形成互补,尤其是正值运动生涯黄金期的巴尔达诺,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两夺联赛冠军,并于欧洲联盟杯比赛上两次夺魁,其技术全面,射术精湛,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隐然成为阿根廷首席前锋。 而另一名攻击型中场布鲁查加是一名极富想象力的球员,速度、控球、组织、防守无一不精,他的存在更多地解放了马拉多纳直接参与进攻,在86年世界杯预选赛以及决赛期间,布鲁查加屡次为锋线传出高质量的威胁球,甚至和马拉多纳在大禁区内外疯狂地进行传切配合,作为一名左脚选手,布鲁查加如手术刀一般精准的45度斜传以及弧线定位球让其成为阿根廷中前场的第二个攻击发起点,而这种全能的素质在后期的阿根廷中场球员中并不多见。 马拉多纳在86年世界杯上的位置非常飘忽,控制范围覆盖整个中前场,而在当时正值颠峰状态的马拉多纳近乎势不可挡,经常出现以一敌众并且完胜对手的场面,而马拉多纳的天才在这届世界杯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其发动进攻的时候,整个阿根廷队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他一个人的球队,因此,他为所欲为,随心所欲。我想,关于马拉多纳那传奇的左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其魔幻的万分之一,见证过颠峰时期马拉多纳的球迷应该可以体会这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震撼。 朱斯蒂在86年世界杯以及90年世界杯上都是阿根廷队的主力球员,作风顽强且硬朗,主要负责边路承接和防守的任务,在90年身披六号球衣参加了与意大利队的世界杯决赛期间的淘汰赛,于下半场严重犯规而被红牌驱逐,这也影响到他参加后来与西德队的决赛,加之卡尼吉亚积累黄牌停赛,因此参加90年世界杯决赛的阿根廷队阵容残缺,仅以一粒点球惜败给当时如日中天的西德队,难怪马拉多纳在比赛结束以后泪洒亚平宁,阿根廷失去了不仅仅是卡尼吉亚,还有中场防守的屏障——朱斯蒂! 阿根廷队在右边前卫这个位置上启用了奥拉蒂戈切亚、帕斯库利等人,从这个位置上来看,帕斯库利比之其他竞争者更具备大赛和欧式打法的经验,他是八十年代为数不多的登陆意大利联赛的阿根廷球员,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相对于90年之后的阿根廷防线来说,86年的防守人员配置及其在实战中表现出的水平,都在以后历届阿根廷国家队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首先就是以盯人著称的巴蒂斯塔,盯人中卫这个位置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似乎防守战术上的一个癖好,这种解释也需要从进攻这个角度去理解,以“10号”为象征的技术型攻击前腰弥漫世界足坛,其中,巴西的济科、法国的普拉蒂尼等等都是个中好手,因此,以强悍著称的盯人型防守球员相应诞生,这种影响一直波及到90年代初,铲断迭戈腿骨的西班牙”屠夫”,以及早期特类里费的雷东多,AC米兰混凝土式锁链防守的核心成员科斯塔库塔等,都是以冻结对方灵魂人物而家喻户晓。而巴蒂斯塔集身高优势和强悍作风于一体,既能形成空中屏障又能潜步贴防,这对于冻结和破坏对手在“D”区域的组织进攻是相当重要的棋子,在90年对南斯拉夫一战中,巴蒂斯塔多次在中路抢断对手的突击,为防线减轻了不少压力。 相对巴蒂斯塔,鲁杰里的影响力似乎更大,一直延续到他退役之后,但在当时,鲁杰里被阿根廷国内媒介评为继帕萨雷拉之后又一中路铁闸,自82年参加世界杯之后,86年的鲁杰里更加成熟和稳健,由于具有身高优势,鲁杰里时常扮演定位球杀手的身份,在接应抢点后头球破门得分,这是86年乃至90年阿根廷战术里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在86年还包括布朗,后者除了防守之外,还能够在后场直接发动长传进攻以及远距离前插,这样就更加丰富了进攻时候的接应点。 中路防守厚度的增强,让阿根廷队的防线对症下药地瓦解了欧式打法的两翼齐飞战术,在终结点上瓦解对手进攻,并保持后场人员的站位密度,这样的战术似乎也只有在拥有无坚不摧突破能力的马拉多纳在队才可以,否则,中前场攻击火力的薄弱,将会让阿根廷队失去控制战术的节奏,这就是86年阿根廷国家队不可效仿的特点。至此之后,再也无法形成如此具有效率的技战术,原因也在于此。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7 21:48:02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4-2-27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搬个凳子过来~慢慢等着
——乖宝宝某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2-27 20:47:00 | 只看该作者
举手,阿姆斯特朗不是主力?偶记得老马在他自传里好象说阿姆斯特朗是主力的说
另外巴蒂斯塔究竟是后腰还是后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2-27 20:49:00 | 只看该作者

国际足联评选的“过去20年5对绝佳搭档”中位列榜首

布魯查加襯托馬拉多納

1986年的世界杯是屬於馬拉多納的,但如果沒有布魯查加,恐怕最後的冠軍未必屬於阿根廷。那屆世界杯上,馬拉多納和布魯查加正處於職業生涯巔峰時期,他倆配合的最經典一幕正是決賽中與德國一役,馬拉多納那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暗藏殺機的絕妙一傳,使隊友布魯查加射進關鍵一球,最終3比2力克德國隊。

實際上在1982年,就已有人斷言布魯查加和馬拉多納的組合將是比拉爾多的法寶,在1986和1990年,比拉爾多對這套組合非常信任,大鼻子教練得到的回報是世界杯的冠軍和亞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2-27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阿根廷中场,阿姆斯特朗在预选赛上以主力身份出场的次数比较多,在决赛期间被从意大利回归的帕斯库利顶替,后者防守能力更强,而阿根廷不需要在马拉多纳在场的时候将过多的人力投入到进攻上。决赛期间,阿姆斯特朗有几次替补出场。如果没记错的话,天啊,那时候我也才九岁。实际上,阿根廷在预选赛上的成绩并不如在决赛期那样风光...
巴蒂斯塔在86年是盯人中卫,90年出任后腰,在位置上比在86年靠前一点,但相同的是,巴蒂斯塔两届杯赛都不参加进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2-28 17:31:00 | 只看该作者
中路防守厚度的增强,让阿根廷队的防线对症下药地瓦解了欧式打法的两翼齐飞战术,在终结点上瓦解对手进攻,并保持后场人员的站位密度,这样的战术似乎也只有在拥有无坚不摧突破能力的马拉多纳在队才可以,否则,中前场攻击火力的薄弱,将会让阿根廷队失去控制战术的节奏,这就是86年阿根廷国家队不可效仿的特点。


这段看得很透彻,86年边路传中进了四个球,其中三个头球,而且都是传到后点轻松顶进。就是说这种进球更依赖中场的组织而不是前锋的抢点。即使在贝尔萨3313注重边路传中注重中锋的战术体系下,阿根廷的边路进攻也没有如此威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18:01:00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点,86年马拉多纳和布鲁查加因为巴尔达诺的存在而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后排插上进攻得分的战术让对手分外尴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2-29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同搬凳子等待后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3-1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1 19:36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