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红酥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赛季国际队的赛后讨论贴[讨论]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4-9-28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德边路传中的质量还满不错的,但是他的风格以不大适合边路。从和帕尔马的比赛看,他拿球后的处理上确实有些独,这也可能和国际大部分球员还没有在进攻配合上磨合好,或者队友过于相信他个人能力了。贝隆呢,楼主说的比较全了,现在他的跑动范围还不大够,在前场有效拿球次数远不及后场,所以他现在主要的作用还是联系防守和进攻两条线,利用传球来打开边路的空间,他的长传已经慢慢成了国际主要的进攻路线了。
另外,国际米兰的防守也应该说说,中场只有一个戴维斯能够起到防守作用,要说和米兰也差不多,但是国际对对手进攻的压力和进攻组织的纵深不够,而且控制能力也有差距,所以中场防守薄弱的毛病才体现出来。

国际米兰的人员,一直不是最大问题,如何搭配好,磨合好,是对曼奇尼最大的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0-4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的比赛,国际和罗马,上来国际米兰的菱形442,倒显示了曼奇尼的攻击性,而且中场内收放开两个边路给边卫的打法也比较像米兰。罗马的打法比较像4231,小飞机自己顶前面,左侧卡萨诺,右侧小曼奇尼。其实这个名单出来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国际米兰的中场防守会出问题。
从比赛前面的进程看,罗马主攻的还是小曼的右路,这条边打的很深,左侧的卡萨诺拿球时在左一些,但是无球跑总是沿国际的防线横向移动,托蒂的位置靠后一些,主要作为反击的拿球分球点。国际米兰的左边用萨内蒂,昨天的比赛来看,他个人状态不是很好,另外,对小曼奇尼这样的球员,有时1对1是不行的,缺乏身后和身侧的有效保护,正好对曼奇尼托蒂配合的胃口。国际这点的防守问题除了萨内蒂外,斯坦科维奇的防守失位也有责任,对方反击时很少看到他回防在萨内蒂身边,基本上为萨内蒂补防的都是坎比亚索,这就造成了4个中场,却只有1人保护禁区前沿而且往往要偏于左路,造成禁区前防守的真空。这里要赞一下贝隆,昨天他跑动范围比以前要好很多,防守时到位情况比左边的斯坦科维奇好。国际米兰有这个漏洞,罗马却抓不住,原因就是罗马的前后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往往前面4人配合,后上的球员对他们支持的不够,尤其在早早进球后,基本上罗马又回到了和皇马那场比赛30分钟后的情况。投入进攻的人数不够,使得本方的进攻效果不是很好,即使他们有一条边路的自由走廊。国际米兰的进攻问题大一些,集中体现在前场3人单打太多,有效配合太少。而利用控球把对手防守阵型的位置压缩后,左边萨内蒂防守压力太大,一般很少助攻,泽马利亚这边助攻还好,但是罗马左边库福雷专心防守,对边路传中这个最后一下有抑制作用。而中路国际米兰又打不开,于是进球只能依靠定位球了。上下半场各一个。在对手主要实施防守战术时,定位球对双方都事很重要的手段。当罗马攻出来后,反击的机会就留给了国际,可惜的就是马丁斯太早下场。
哦,中间漏了一个,就是戴维斯的上场,一个转折点。看似,防守型中场替换一个前锋,是保守,不过就是他的上场,把罗马最主要的进攻路线—小曼奇尼这边给掐死了,平衡了球队的攻防,起到的效果从实战中就能够看出来。他到了左边,斯坦也不用为身后的防守担心,移动到了中路,把雷科巴顶到锋线,主要还是改变了左路的防守,最后导致小曼奇尼不得不换位到了左路,以避开戴维斯。
罗马半场后换德拉斯打左侧的中卫,梅克斯打右后卫,这个变化意图不大清楚,而且梅克斯在右边的失误直接导致了雷科巴的进球。1:3落后,仿佛是回到了几天前的马德里,唯一的区别就是,罗马主场球迷的支持,这让罗马球员在最后时刻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用米多,增加后场的高球,换下体力不足的蒙特拉和卡萨诺,小曼奇尼到左边,这个是罗马的变化,2次定位球也是罗马球员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托蒂第一个进球,很大程度上鼓舞了球队的士气。最后阶段,双方阵型都比较乱,没有一支球队体现出比较好的控制局面的水平,球很容易的通过中场,攻防节奏很快,打起来很是好看,不过最后的效果都打了折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0-6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贝隆更加靠右一些,雷科巴的位置活动范围比较大,不是很固定。贝隆在右边基本上不靠边,进攻时和泽马利亚一起配合,防守时由于坎比相左倾斜的缘故,他的位置更靠中间一些。国际米兰的不少问题确实需要慢慢磨合来解决的,所以现在固定下一个主力阵容满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场的搭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10-6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酥手可以下次米兰比赛时再开一个贴,单说米兰的,呵呵。
另外,这样的帖子里最好不要出现纯净水,或者与球队和比赛关系不大的讨论,甚至是论战,否则杀无赦。

好夺前面说的对啊,罗马后面的奋起,与战术变化无关,而与球员被球迷所感染,兴奋度提高有密切关系。尤其托蒂那个任意球,非常重要。
我后面也写到了双方都缺乏控制比赛的能力,最后太乱。这点主要是暴露在国际米兰身上,面对对手突然的爆发,到底如何应对,曼奇尼和场上球员都缺乏有效手段,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10-12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场比赛,上半场雷科巴很多是在右路活动。这个一个方面是贝隆泽马利亚两个人在右边上的去,而左边防守压力过大导致萨内蒂很少助攻,而雷科巴在右路容易和队友形成局部的人数优势;另一方面,罗马中路防守抓的还是很紧的,雷科巴在中间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好夺说的国际进攻缺乏宽度,确实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12-1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尤文的丢球啊,最重要的问题是全队思想不统一。 卡佩罗肯定是让他们压上去的,可是后卫想收,中场的却想压,压上去体力不够,回来,这样中圈到防守3区这个区域的防守力量就薄弱了还有就是国际米兰开始很有针对性的长传,尤文的两个中卫的头球痼疾就表现出来了中场上去,后卫跟不上,不敢造越位,国际一个长传过来,第一点第二点都是他们的,这个球对后卫线压力就很大。而卡佩罗没有让队型回收,我认为也是他一个指挥上的一点问题 不过除了最后15分钟,我觉得尤文确实是要比国际米兰好很多的。其实在维耶里进球前10分钟,国际米兰打的极其乱,进攻上显得没有什么章法。我甚至以为国际快崩溃了,但是维耶里那个进球太是时候了,一下子把国际米兰的士气给提上来。和罗马上次打国际米兰一样,最后阶段关乎战术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靠士气激情和体力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12-3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好夺在2004-12-1 18:16: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tjyhlt在2004-12-1 15:56:00的发言:
要说尤文的丢球啊,最重要的问题是全队思想不统一。 卡佩罗肯定是让他们压上去的,可是后卫想收,中场的却想压,压上去体力不够,回来,这样中圈到防守3区这个区域的防守力量就薄弱了还有就是国际米兰开始很有针对性的长传,尤文的两个中卫的头球痼疾就表现出来了中场上去,后卫跟不上,不敢造越位,国际一个长传过来,第一点第二点都是他们的,这个球对后卫线压力就很大。而卡佩罗没有让队型回收,我认为也是他一个指挥上的一点问题 不过除了最后15分钟,我觉得尤文确实是要比国际米兰好很多的。其实在维耶里进球前10分钟,国际米兰打的极其乱,进攻上显得没有什么章法。我甚至以为国际快崩溃了,但是维耶里那个进球太是时候了,一下子把国际米兰的士气给提上来。和罗马上次打国际米兰一样,最后阶段关乎战术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靠士气激情和体力喽

tj,关于长传的问题,我觉得,国际米兰上半场就打了不少长传,一直没停,但是队型被尤文压住之后,长传显得过于简单急躁,队型压在后面,一个长传球到了前面,后排队员来不及跟上,也没有意识跟上,好几个长传都是只有第一点而没有第二点,而前锋接长传也是一味向前而没有把球控下来。我还是觉得,减少一些长传,或者接到长传后控下来,稳一下,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到比分落后时,曼齐尼是另一种思路,他采用的是增加锋线的点的做法。长传第一点的对象多了。但是比分落后之前就这样打,无疑是有问题的。
[/quote]
对,开始国际米兰的打法是很乱的。我上面那段是在其他地方说到最后时刻尤文的丢球时写的。感觉尤文最后打法喝体能出现了点问题,另外气势被国际米兰压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3-1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国际米兰这场拼的很凶。但是在体力的分配上出现了问题。除了贝隆以外,不少球员在下半场25分钟后跑动都出现问题了。不然就是上不去,要不然就是上去了回不来,只有靠后卫的个人发挥来限制米兰的反击。
米兰的问题红酥手说的可以。另外,多说句科斯塔,他这场表现一般,可能也是周中比赛后体能出现的问题了。再加上克雷斯波本身拿球存在不足,导致米兰整个前场在分配处理球上缺乏一种贯穿性的力量,只能在外面打,一旦到了30米区域内,进攻的组织就要乱了。当然,这和国际米兰本场的防守也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5-23 18:2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