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33|回复: 1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3 澳洲华人支持奥运维护统一大游行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4-13 20: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安全工程专业出来的,不得不再说一句:注意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4-13 21: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嫦琪树 于 2008-4-13 18:46 发表
他要是问我干什么去,我就实话实说,我要去保护火炬!



呃……小人之心一下,树同学,如果泥boss问你干嘛去,个人觉得或许撒个谎比较好。有的公司比较注重员工的政治立场,某些不必要麻烦还是能省则省。当然,希望我多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4-14 1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媒体最近的一系列拙劣表演真是丢大人了,传统媒体再次在网络面前原形毕露、节节败退。几百的新闻传统啊,我倒想看看明年的普利策新闻奖颁给谁。

不过,这些一个侧面也反应了双方的误解有多么深吧,中西碰撞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只是大家都没想到这么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4-14 22: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嫦琪树 于 2008-4-14 19:19 发表
是啊,这件事发展成这样,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估计是任何人都没想到的。
最近这段时间,有过愤慨,更多的是感动。
但有一点我要说,我是坚决反对种族主义者的。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值得尊敬和令人唾弃的人。我们不能 ...


西方几百年以来在东方面前都会有一些优越感,最近的一些事件只是他们习惯性居高临下的一部分。

不过还是不能就此说他们是种族主义(我知道你不是那个意思),更多的还是长久积累下来的一些误解吧。

东方对于西方的了解远多于西方对于东方的了解,东方的委屈和不平即由此产生。

讽刺的是,西方对于东方的理解明显处于两极化趋势——世界上最了解东方的人,其实出现在西方,东方人都没有那么了解自身。世界上误解东方最多的,也是来自西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14 22: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绚丽的蓝 于 2008-4-14 20:09 发表
中西碰撞?还不至于,真碰的话就是中国VS世界联军了,单挑都未必是对手。


我说的碰撞是文化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4-15 1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比中国更NB啊,抢能源能厉害,澳大利亚人为什么不反?任何人卖资源都会卖给出价高的人,反华也对换不成美元。

世界各队对中国崛起的恐惧?肯定有吧,但这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中国所谓的和平崛起、防守型国防政策、极少对外侵略的历史毫无信任感。换句话说,不论中国做什么,他们都持谨慎和怀疑态度。

你看到邻居家发财了,会不会担心他以后骑在你头上?很多其他国家就是这么想的。他们相信一个非民主国家只会是不稳定因素——这样说有些化约,但这绝对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比较一下西方对中国、印度的不同态度就知道了。印度和中国做同样的事情,但西方人不怎么会担心印度。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你们家附近如果最近搬来很多西藏人,你也会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4-15 10: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抢资源是一个热门而有效的工具话题,西方政客要竞选的时候就说中国人抢资源,中国攻击西方渗透中东的时候,就说西方人抢资源。

还记得“总所周知”美国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吧?事实上,到今天为止,伊拉克没有产出一滴石油,美军的用油都是国内运过去的。由于开销太大,美国人已经开始撤离的方案了。他们只想把包括油井在内的烂摊子早点扔给过渡政府。

大家都在互相妖魔化,不过事实很大程度上这只不过是一种攻讦说辞而已——对于民众而言,有人告诉他们,对手要抢他们饭碗或者生存基本资料,要比告诉他们对手要改变他们的文化传统,来得有效得多。

但事实上呢,民众也未必真的在意这些。不用问美国人,问问自己,你愿意花正常价格加油呢(所谓正常价格是中东局势安稳石油不乱涨的价格),还是让政府劳师袭远去征服几个中东国家,然后免费或低价加油?

政府要上调印花税,肯定一片反对和不满,但如果政府说大家来学习八荣八耻,大家的抵触情绪就会小很多,虽然后者危害更大。呵呵

[ 本帖最后由 燕然未勒 于 2008-4-15 10: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4-15 1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跟澳大利亚不是老板的关系吧,要老板,澳大利亚的老板也是英国。

说文化跟书没关系,而是思维习惯的问题——任何人都有思维习惯,比如你这么想,我那么想。问题不在于分歧,而在于为什么要那样想。

为什么要反华?中国的强大且如果按我们自己所说又是和平崛起,只会对世界各国有益,为什么该死的西方就是不信任我们?这些话题太宏大了,不适合在这儿讨论。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4-15 2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生什么事了?下午出差几个小时,回来就看不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4-15 20: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炮炮 于 2008-4-15 11:13 发表
说最本质的就是利益.
和利益比起来其他都是虚的.......
西方人自己为了利益打起来也毫不含糊的.


西方人因为利益互相打的时候比相互修好的时候少很多吧?

不说经济学那些死板理由,这暗示了一点——要获得利益不见得要通过压制和战争,通过谈判、合作、包容可能效果更好。

比较一下梅特涅一代在维也纳会议上所作的和英法那些畜生在巴黎和会上所作的吧,对上面那一点最好的证明。

另一个证明也许可以用中国进出WTO吧,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始国,中国的一退一进,西方的逼退与吸纳,双方都发现彼此的共同利益要比分歧重要得多。

其实你是做生意的,你应该最清楚和则两利的道理。

XZ事件其实只是个小case,放在历史和未来都只是毛毛雨而已,之所以现在影响很大的样子,网络的普及和中国在这件事情上的媒体松动是很重要的原因。

西方并没有多花多大力气来反华,很多都是例行公事、做做样子而已。说谁反谁,压制谁,甚至谈论战争都太不可思议了。

个人对这个世界再发生大型战争的可能性持乐观态度,这倒不是相信什么金色拱桥理论,而是战争乃至对抗都不再是一个值得冒险的投资。其实过去也不是,在战争里获益的国家是极少数,很多人发起战争的人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一个讽刺的例子就是日本:

日本发起的两次战争,甲午战争和二战都没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第一次中国的赔款还不够补偿由于战争后扩张财政政策引发的经济危机,第二次则更是被封锁搞得要死不活。

相反,日本有过两次影响深远地从战争中获益,但两次他们都没有参战:第一次是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打得乱哄哄地,贸易停摆,导致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把进口需求转向了日本,刺激了经济的繁荣;第二次是朝鲜战争,美国在朝鲜半岛打仗,把日本变成了补给基地,再次给刚刚开始下滑的日本经济雪中送炭。

[ 本帖最后由 燕然未勒 于 2008-4-16 00: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4-15 20: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说到印度了,对于这个我最感兴趣的国家,我还是了解一些的。

这么说吧,国际上看好印度的和看好中国的大概一半一半,当然,国内我们是一致瞧不起人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4-15 23: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quelme_10 于 2008-4-15 23:08 发表




印度和中国绝对不是一半一半。。。。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其中较大的民族有十几个,较小的民族也有几十个,且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传统和风俗。印度还是一个多宗教、多种姓的国家,除 ...


呵呵,用泥自己的话回答你的问题,印度特殊就特殊在她可以吸纳任何冲击,在历史上,希腊人、安息人、塞人、蒙古人、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都曾侵略过印度,更不要说还有三百多年的穆斯林统治,这些都没有同化印度,反而被印度所吸纳成为印度本身的一部分。

印度有一个世界上最根深蒂固的传统——种姓制度,再加上另一项同样“法力无边”的村社制度,这两项制度共同所形成的威力是任何外来力量都无法改变的。

单论经济吧,印度国内GDP增长率为6%到8%,比中国低一点,后者更粗放型且付出的环境等各方面代价都更高。更为重要的是,别忘了,印度这样的发展成绩是在包括你说的那么多不利条件下取得的,更不要说他们的基础设施与中国那时天渊之别。一个很显然的事情是,印度要在基础设施上取得进步要比中国在智力资本上取得进步容易得多,而比较智力资本,中国根本和印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4-16 10: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炮炮 于 2008-4-16 09:19 发表

你用梅特涅个老东西和巴黎和会做例子我没话说了,呵呵,举的好!!!
但是一般用舌头打不开的结还是得靠牙齿……
今天工作可能会忙,所以说不了太多。
也可能是我个人冷战思维,强权思维太严重,所以一些说法论 ...


大家都是说着玩哈,而且我一向信奉一句话,学术争论不应该影响私下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4-16 10: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方面印度的确比较挫,这也和他们民族特点有关系——他们实在不擅长打仗,也一点都不工于心计。印度人就是那种性格上很缓慢的人,大部分人对于战争毫无概念,而且纯有很多幼稚可笑的看法。中印战争的时候,很多印度人宁愿在街上痛哭、恐惧都不愿意打仗。

不过就未来发展来看的话,印度跟中国比,个人认为在这几个方面印度还是有优势的:

1,民主制度。这一方面消弭了印度的多民族矛盾,另一方面也让西方社会对印度容易接纳。美国欧洲国家一直都把印度当自己人。而民主制度下的,独立司法权和独立媒体也给印度源源不断地带来很多丰厚回报。

2,智力资本。这一点印度优势太大了,无论是诺贝尔奖获奖人数,还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人数,抑或最顶尖大学的质量,他们都要比中国强很多。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巨大优势是讲英语——而这在信息社会太有利了。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欧美对印度留学生非常优惠,印度有一个庞大地从牛津、剑桥、伦敦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毕业的人才。而美国每年一年的对外工作签证都是发给印度人的,更不用说他们在IT、生物领域的深厚实力……

3,人口构成。就在中国要进入老龄化的阶段,印度却朝气蓬勃,每天制造大量的年轻人。不客气地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曾经的“人口红利”,而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要用完了,印度却还可享用至少半个世纪。还有一点,中国78年改革开放,印度91年才废除许可证制度(相当于改革开放),这也是在造成目前两国实力对比的重要原因。

4,多元文化。印度没有像中国这样一年多年来独尊儒术,被一个弱智的思想体系禁锢,也么有发生过文革、割裂民族传统。印度的多元文化是孕育其思想的温床,给印度人提供了很多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中国的单极思维面前,是很利好的因素。印度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思想家都要比中国多。在哲学领域,世界公认的两派就是希腊哲学和印度哲学,没有中国哲学的位置。

以上四点是很多人看好印度的原因。不过印度是个有趣而复杂的国家,未来充满可能性。印度人自己有句话来给自身一再错失发展机遇解嘲:印度不会错失任何错失机会的机会。另外还有一句:印度就像水桶里的螃蟹,任何一只试图爬出去的时候,都要被其它螃蟹拖下来。

中国和印度都有机会,而且作为喜马拉雅两边的邻居,我们也该和平共处,共同去制肘欧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4-16 11: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炮炮 于 2008-4-16 10:30 发表

你又没请我去过全套,何来私下感情?


全套是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4-16 11: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炮炮 于 2008-4-16 10:58 发表
从地理形式上看,严重点说,印度是我们的肘腋之患啊,我们的能源交通线经过印度洋——被印度人认为是自己后花园的一片大洋。
你讲的第一点原因从至少从外交上讲中国没任何优势了……


除非美国等国从中作梗,不然印度不会主动对中国不利的。他们从来都是被欺负的样,没怎么敢主动惹事。即使当年中国和印度交恶之后,联合国涉及台湾问题的投票,中国一般会给很多国家打招呼让帮我们投票,但不会给印度打招呼。可印度每次都投支持中国的票。

而且中印战争之前印度对中国一直很有感情,甚至是美好的幻想。他们一直琢磨不透中国人,尼赫鲁当年跟老毛见面后回去跟身边人说:中国人太可怕了,他们可以笑着跟你说我们有原子弹可以对付你。(大意如此,记不清了,反正把一向过于理想主义的尼赫鲁吓坏了

[ 本帖最后由 燕然未勒 于 2008-4-16 11: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4-16 11: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潘帕斯小白熊 于 2008-4-16 10:54 发表
我以为燕子看到大炮鸟的反问后惭愧地匿了,原来是打了这么长的一个帖子啊!


我为什么要惭愧?你知道全套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4-16 11: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全套是虾米啊,花天酒地?不会吧,在你印象里,大炮鸟喜欢去花天酒地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11 18:46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