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超过300字的美洲杯决赛观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5 12: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982年世界杯 于 2015-7-5 12:35 编辑

本想寥寥数行把感想隐藏在“【赛后贴】阿根廷VS智利”贴中就算了,不过,还是有些心情难以平静,干脆多写一点单独开个贴,否则,在心里憋闷着也难受,好在是周日也有时间。不过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你对本帖观点有不同意见甚至反感,请不要骂人,否则我也不客气,这也是我犹豫是否单独开贴的主要原因。

一、关于本场比赛上、下“两个阶段”的风格变异问题
如果我把这场球分为两个阶段,那么,我会把上半场比赛作为一个阶段,把下半场和加时赛作为另一个阶段。之所以这么划分,我认为两个阶段的打法是不同的。

上半场阿根廷基本沿用了小组赛以及四分之一决赛对哥伦比亚的压迫式打法,这种打法是马蒂诺式的打法;而下半场和加时赛基本上是采用了阿根廷队在2014年世界杯比赛上的防守反击打法,这种打法是萨贝拉式的打法。

我不知道在第二阶段的这种变化的动因是什么,是来自球员的建议?还是教练与队员不谋而合?还是马蒂诺主动改变的策略?

不管动因是什么,我认为效果未必好。这里不谈更衣室,只谈实战效果。

我的观点是:上半场阿根廷打得还是不错的。梅西也踢出了很高的水准,只是智利队对梅西的犯规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此外,阿奎罗、迪玛利亚的表现也好于前几场,毕竟智利队提供的空间比较大,阿奎罗、迪玛利亚都是需要空间的球员。虽然场面上智利队比较强势,但阿根廷队在保持原有打法的基础上,基本上抑制了智利队,我甚至感觉,如果坚持下去,智利队将很可能黔驴技穷,耗尽精力,最终被阿根廷战胜。

遗憾的是,下半场阿根廷改变了战略,恢复了世界杯的防守反击的打法。由于阿根廷防线的退缩,使上半场紧绷着的弦、精神高度紧张并很可能在下半场中段崩溃的智利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反观阿根廷,由于防守反击前场人员过少,给对手的压力也小,很多反击的球都中途丢掉了,这样来回反复,极为消耗体能,反而使一直打着压迫式紧逼打法的智利队显得体能充沛。

当然,采用这种打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能够进一步保障后场的安全;二是这种在世界杯上经过实战检验的打法队员也比较熟悉;三是尽量降低120分钟内输球的可能性以赢得罚点球的机会。

但是,对于这样的改变,我还是觉得弊大于利:一是队员的组成已经与世界杯时有所不同,在熟练默契程度上多少受到一些影响。帕斯托雷以及后来顶替他的巴内加都不是世界杯成员,而且他们的特点似乎也不太适合这种打法,否则萨贝拉为什么不召他们俩呢?另外,奥塔门迪和德米凯利斯的组合也没有经过世界杯的实战。二是思想和行动不容易不统一。虽然世界杯上实战了这种打法,但毕竟世界杯后马蒂诺把自己的战术理念灌输给了阿根廷,而且经过美洲杯小组赛和四分之一决赛的磨合,队员对这种打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习惯思维,而下半场突然又回到了原来世界杯上的打法,队员在短时间内是不容易那么快的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动的,多少受到一些干扰,致使队员在场上显得思想和行动并不统一。

这里多说一句,半决赛对巴拉圭的比赛虽然大比分取胜,但是,那场比赛可以说三条线是脱节的,比分并不能反映阿根廷队的表现。之所以三条线有些脱节,就是阿根廷队在场上思想和行动不统一,从那场比赛可以看出,既有马蒂诺的影子也有萨贝拉的影子,但愿不是队员思想不统一。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未必正确。话说回来了,即使在下半场和加时赛继续坚持马蒂诺的打法,就一定能保证120分钟不输球吗?谁也不敢肯定,毕竟是没有被实战检验的事情。我只是谈我个人的观点而已。

二、这场比赛阿根廷没有取胜的客观原因
这场比赛让我想起了韩国世界杯,世界强队意大利在那种主场因素下也奈何不了韩国,最终被淘汰。在这方面,美洲人的胆识起码不输于亚洲人,可见,阿根廷这场比赛是多么的艰难。

仅举一个例子,下半场梅西在右路的一个反击,梅西已经过了智利球员,给阿根廷迎来了非常好的反击得分形势,但就在这个时刻,智利人硬是从后面拽住了梅西的衣服,而裁判只给了黄牌。此外,拉拽、踢绊梅西和阿根廷球员的动作还很多,裁判是不会给黄牌的。梅西再厉害,人家把你放倒,还不得黄牌,大不了裁判把球权判给阿根廷,奈何不了智利队什么,这样的情况多出现几次,而这种现象,是最能消耗阿根廷队员的体力、意志和耐心、信心的。

另外,迪玛利亚的意外受伤,也是一个不利的客观原因。除了决赛这场球,之前的所有场次,阿根廷都是压着对手打,对方后防的空间非常小,而这正是限制迪玛利亚这种需要空间的速度型球员发挥威力的原因。而这场比赛,由于智利的压迫打法,阿根廷首次迎来了对手后场的空间,正是适合迪玛利亚施展才能的时候,结果在这个时候他受伤了,可以说,迪玛利亚伤的真不是时候,这和世界杯太相似了,世界杯决赛阿根廷的空间也大,迪玛利亚也是受伤无缘上场。这到底是迪玛利亚的宿命还是阿根廷的宿命?亦或是梅西的宿命?

关于这场比赛的客观原因还能找出不少,就不详细说了。

之所以在这里强调客观原因,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虽然不能回避教练和球员的责任,但我们也不能把造成阿根廷队没有赢球的客观原因,全部强加、转嫁到队员和教练头上,这是不公平的,这是我的观点。换句话说,阿根廷输球的原因并不光是教练和队员的因素,而且,客观因素要大于教练和球员的因素。

三、关于马蒂诺和这场比赛的用人策略问题
马蒂诺上任后一直争议很大,怀疑和不信任的居多。如果阿根廷足协这次不撤换马蒂诺,那么,将很可能意味着他一直带队到2018年世界杯。既然这样,光骂也不能解决问题,当然,正当的发泄也是喜欢阿根廷队的球迷们应有的权利,这点也应该理解。

也许是不撞南墙不死心吧!当年,贝尔萨之后是佩克尔曼,相比而言,我更欣赏后者。但我并不因此而完全排斥贝尔萨的理念,在他的理念中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不能一棒子打死,把他看得一无是处。

应该说,我从马蒂诺身上还是看到了贝尔萨的一些影子,如果马蒂诺能够合理吸收贝尔萨的长处,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在阿根廷足协不撤掉马蒂诺的前提下,还是应该给予他一定的耐心。我觉得他的基础和底子还是不错的,不像马拉多纳连起码的基础和底子都不具备,再给他机会也是徒劳,如果马蒂诺能够吸取教训、逐渐完善、磨合这支队伍,我还是希望他能把这支队伍带好。

这次美洲杯我对马蒂诺的意见主要集中两点:

一是在打法的坚定性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本场比赛不管下半场改变战略的动因是什么,但最终拍板的应该还是主教练,主教练不拍板队员也不会擅自改变打法。既然选择了你的战术哲学,就要坚持,在坚持中完善,而不是在犹豫反复中撞大运,或在一两场的比赛中耍小聪明、投机取巧;

二是在用人策略上应该再大胆灵活一些。这次美洲杯阿根廷队员在赛前普遍疲劳,而且疲劳度应该是各队最大的,毕竟都是各队的主力。而马蒂诺的这种压迫式打法是颇为耗费体能的,而且在采用统一的压迫式理念中还要充分发挥体能不是很出色的梅西的天赋和才能,这也是对马蒂诺执教的一大挑战。在这场比赛中,我感觉马蒂诺的用人还是不够大胆灵活,而且对战局与球员的属性特征的关系的认识,及其把握和运用上有些还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本场比赛,考虑到东道主逼抢凶狠,针尖对麦芒,对阿根廷队体能要求很高的因素,锋线应该派特维斯首发,中场也可以考虑巴内加首发替代帕斯托雷,或由拉维奇首发,把迪玛利亚留作制胜的后手。这样,首发阵容就有特维斯、拉维奇、巴内加三个生力军。因为他们三个人在本届美洲杯出场时间很短,体能肯定好于其他人。这样,由于三个生力军的首发也能缓解梅西和其他球员的体能压力。

而如果下半场70分钟换人的话,迪马利亚可以替换拉维奇,当智利队下半场体能下降时,迪马利亚的作用就明显了,效果应该要比首发强的多。如果下半场换特维斯的话,伊瓜因和阿奎罗都可以候选,如果智利后场空间大就可考虑用阿奎罗替换特维斯,如果智利后场空间小,可由伊瓜因替下特维斯,如果特维斯状态仍然不错,就可以继续留在场上,省下的名额可以换中场球员或后卫。如果下半场帕斯托雷换巴内加,帕斯托雷在体能在充沛、对方体能下降的情况下,作用也会非常明显。

在换人方面,阿根廷可供选择的还很多,比如,如果按照上一段那样首发的话,在下半场70分钟后用加戈换比格利亚也是一种选择,打到最后的决赛,对方体能消耗非常大的情况下换上加戈,正好能弥补加戈的体能短板,使他能够开足马力不遗余力的奔跑、抢得、串联、传球。

这里多说一句特维斯,我之前是坚决反对特维斯进入国家队的,但世界杯失利后,大家都比较痛苦,心气也大不如以前了,这个时候特维斯回到国家队,大家也就不愿意再认真了。特维斯回到国家队后,改变还是比较大的,以前的那种非理性的莽撞也看不到了,人们看到的是他在场上审时度势的理性思考以及与梅西的配合,还是令人眼前一亮的,这也许是意大利联赛修正了他在英超的习惯吧,反而更适合国家队了,就像当年的贝隆一样。所以,给特维斯首发的机会也不是不能考虑的。在这方面,我感觉马蒂诺似乎有些忧谗畏讥。因为特维斯是他招进来的,怕特维斯一旦发挥不好而被埋怨,这从四分之一决赛点球安排中就可以看出来一点端倪,不过,在罚点球这个问题上,马蒂诺避开特维斯的心里阴影也许是对的。

总之,本届美洲杯,在阿根廷全队处于体能困难期的情况下,教练组没有充分利用好阿根廷板凳深厚的资源,来有效保持支撑这种压迫式打法的体能。

四、关于阿根廷未来的建设

马蒂诺仍然为主教练的前提下,有梅西在,加上马蒂诺执教过巴萨,即使不想学巴萨,也一定不可能完全摆脱巴萨模式的影响。因此,吸收巴萨的一些容易学的长处还是这支国家队应该重视的。

本赛季巴萨之所以在实力上明显强于巴萨,除了梅西本人的状态明显好于上赛季这个主要原因外,还有很多原因。就是巴萨的拼抢的力度和硬度加强了很多。主要体现在苏亚雷斯、拉基蒂奇、内马尔、阿尔维斯上面。苏亚雷斯在巴萨的最大优点不是进球,巴萨不缺他进球,苏亚的优点是压迫、逼抢,也正是这一点是以前巴萨所欠缺的;另外,拉基蒂奇也是一个跑不死、球风硬朗的人;再加上内马尔的跑不死的大范围扯动,使巴萨的整体硬度比上个赛季上升了一个档次。另外,阿尔维斯的强力恢复,也是巴萨实力的一个增长点。

所以,鉴于目前阿奎罗的身量以及给对方压迫、逼抢的局限,建议还是要培养一个能跑、善抢,身体硬朗有身高的前锋,得分能力可以不如阿奎罗、伊瓜因,但这方面一定要突出,场均跑动距离至少一定要超过10000米。这是阿根廷这种打法急需的。另外,中场球员帕斯托雷、梅西、比格利亚、巴内加的硬度还是不够,阿根廷中场应该有一个拉基蒂奇那样有硬度跑不死的人。这样,将为梅西提供很多体能和拼抢方面的掩护,从而保障梅西才能的充分发挥。


五、关于阿根廷队和梅西
世界杯真是耗费青春年华的事情,四年才一届,人生有几个四年?而对于梅西来说,又有几个四年呢?而随着美洲杯与冠军失之交臂,那么,对于阿根廷队,可怜的球迷也只好盼望2018年世界杯了。而谁又敢说2018年世界杯阿根廷一定会夺冠呢?

想到这些,真的为梅西难过。这么一位百年不遇的天才,集那么多荣誉于一身,怎么在国家队就与冠军无缘呢?说实在的,真的不服,为他感到不公。而梅西的阿根廷国家队与冠军之间并不是一道鸿沟,只不过就是一层窗户纸。而最令人难受的是,这层窗户纸并不是因梅西的不努力而捅不开,而是由于诸多令人心烦意料的原因。2010年的教练问题,2014年的运气问题,而2007、2011的美洲杯也是教练问题。这里,我真的不愿意提本届美洲杯的失利也是教练的问题,因为马蒂诺很可能一直执教到2014世界杯,我们回避这个问题,是出于阿Q精神也好,还是出于那份善良的期盼也好,总之,我们要给自己留点幻想和希望。

真的不敢想象梅西退役之前没有国家队冠军的事实,那将是多么残酷和无情!所以,也正是这个原因,对这次美洲杯的失利非常惋惜和难受,这意味着要想打破梅西与国家队无冠的魔咒,只剩下一个2018年世界杯了。有时候真的不敢去想。

、放下一种心情如何?

球迷们的青春也是有限的,谁又有几个四年呢?而球员的运动青春更加残酷,参加三届世界杯的都是凤毛麟角了。

那么,我们就这样在期盼阿根廷在这个四年一届的倒霉的世界杯获得冠军并一次再一次的失望和痛苦的轮回中快速变老吗?当你在一届一届期盼新一届世界杯到来的不知不觉中,时间是非常残酷的,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两鬓白发的时候,你将会真正体会到世界杯、时间、生命的无情。

而对于梅西和阿根廷队员们,一个又一个四年的时间,对他们更是残忍。特别是对梅西这个无冕之王来说更是如此,那个长发的梅西仿佛就是昨天,到2018年世界杯梅西将31岁了,而如果你的心情仍然没有放下,你会发现2018年很快就到,那么你在一刹那间又老了3岁。

所以,我说放下一种心情。享受阿根廷足球,享受梅西的每一场比赛。不要心情沉重地专注于赌徒式的四年才一次的世界杯。换一种心情,享受阿根廷队员在俱乐部中的表现、享受他们的每一场比赛。当没有阿根廷队比赛的日子,当世界杯还那么遥远,我会把那份空虚转到欣赏梅西在巴萨的每一场比赛中,转到阿根廷队其他队员在俱乐部中的表现中。也许这样会好受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5 收起 理由
皑皑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5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利这些年也是一直坚持这种打法的,按照智利球员的实力,打到这个成绩就不错了。阿根廷的问题是,这些年更换的教练打法理念差别太大,没有延续性。火夫风格也好,漂亮华丽控球也好,防守反击也好,只要坚持下去,一以贯之,持续稳定,不断微调完善,就可以出成绩。所以,如果阿根廷10年如一日地坚持改良的火夫风格,也能够最终出成绩。巴萨、西班牙不也是改良的火夫风格吗?智利不也是融入自身特色的火夫风格吗?  另外,随着足球的国际一体化的进程的不断发展,阿根廷国家队球员都来自各种风格的欧洲俱乐部,再也不是老马时代的队友大多来自本国联赛的球员组成的了,而那个时代阿根廷本国俱乐部很厉害,甚至高于欧洲俱乐部,所以球员实力一点也不差,关键是都来自国内联赛,队员的习惯和打法很容易统一。不像现在,队员像是国际联合队,虽然都是大名鼎鼎,但统一起来太困难,指望在短时间的零散的国家队集训时间内打到高度统一很困难。  在这种大背景下,追求阿根廷民族风格也是不现实的,况且,球员年轻轻的就去欧洲各个俱乐部了,什么是民族打法他们也搞不清楚,所以,不要一味用阿根廷传统、阿根廷特色来排斥火夫打法,排斥水夫打法,排斥金夫打法,阿根廷球员越来越国际化,适合别人的,也未必不适合阿根廷。  我们现在关键就是在坚持中完善,而不是一看不行了就推倒重来。耐心和坚持,对阿根廷最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3:5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anio 发表于 2015-7-5 13:54
比赛其实没那么复杂,加雷缺阵后场控球断链子;迪马利亚意外受伤左路瘫痪。阿奎罗没法满足单前锋支点作用, ...

阿根廷球员的整体结构还是缺乏硬度,今后在这方面应该加强。中锋和中场都应该有能奔跑、身体强壮的硬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4:1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国家队杯赛的偶然性已经成了阿根廷沉重的压力和精神负担,而且,更可怕的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就拿这支阿根廷队来说,几乎陷入了一种魔咒。如果就这支阿根廷队组成一个俱乐部参加西甲联赛,依然是马蒂诺执教,经过一个赛季的磨合后,很可能照样能拿冠军。但作为国家队,就那么几场比赛,而且还四年举行一次,越是机会少,当机会来临时越是紧张、有压力。阿根廷国家队杯赛机会的珍贵和稀缺,已经成了束缚阿根廷的枷锁,不幸的是,偏偏就让拥有梅西的最好的阿根廷赶上了。天不作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4:2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anio 发表于 2015-7-5 14:26
巴萨式传控流的前锋,第一要能和球队中场有相互配合,其次才是决定力。控制流不是说技术好就行而是要全体 ...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9: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982年世界杯 于 2015-7-5 19:23 编辑
悠游林下 发表于 2015-7-5 18:02
顺便一说,保罗估计没看上赛季巴萨最后一轮打马竞,
和本场一模一样,中场球员离得太远完全被马竞割裂,
球 ...


悠悠,上赛季我一直关注梅西,所以,梅西的比赛我都看了。对马竞的那场比赛,的确踢得很糟糕,而且不只是那场比赛,上赛季末段巴萨的比赛都有类似的问题。可以说,马蒂诺执教巴萨,虎头蛇尾。

抛开更衣室不谈,从当时球队的现状来看,很难打出体现马蒂诺真实思想的足球。且不谈马蒂诺的足球是否是地道式的压迫足球,但他这种打法是建立在球员高强度的逼抢和体能消耗基础上的。我仔细观看了他带队的特征,发现他的足球与巴萨相比,它们同样注重逼抢和压迫,但在球员跑动上的理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用简单的话形容,马蒂诺只注重防守逼抢、压迫中的无球跑动,而对进攻中的无球跑动要求不多;而巴萨则既注重防守逼抢、压迫中的无球跑动,也注重球员进攻中的无球跑动。

可以看出,尽管马蒂诺和巴萨都看似一种压迫足球,但马蒂诺由于来自阿根廷,所以更注重球员的拿球,而巴萨则注重球员的跑位,这也是南美和欧洲历史上形成的不同理念。

同样,贝尔萨,被称为压迫打法的南美创始人之一,仔细观察贝尔萨04美洲杯和02世界杯的比赛,发现贝尔萨和巴萨相比,仍然体现出南美人很深的拿球足球的烙印,队员在进攻中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想象的那样一脚传球和无球跑位、接应。其所体现的无球跑动也只是在压迫和防守、逼抢中。我当年一直以为贝尔萨打的就是欧洲足球,但后来仔细一看,仍然觉得贝尔萨还是有很深的南美烙印的,这个南美烙印就是注重拿球。

我们无意拿马蒂诺和贝尔萨相比,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他们的足球与传统阿根廷教练相比,还是比较注重球员跑位的,但和巴萨相比,在跑位和一脚传球上都有欠缺。

这是马蒂诺在巴萨没有成功的原因之一。

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梅西的状态。上赛季的梅西由于伤病,无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都无法和现在的梅西相比。从最后一场对马竞的比赛可以看出,梅西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远没有今年的这种积极态度。还有就是上赛季巴萨的人员状况,除了374能跑之外,其他球员基本处于“有气无力”的状态,但374在巴萨显然是个愣头青,与梅西不合拍,也不得要领,而内马尔也没有融入巴萨。

总之,在马蒂诺足球所需要的高强度逼抢和体能消耗,上赛季的巴萨球员是没有能力提供的。所以,本赛季的巴萨也因此吸取教训,引进了压迫、抢截能力强的苏亚雷斯和拉基蒂奇,而且对内马尔的大范围抢截防守提出了要求,再加上阿尔维斯体能的强势回归,所以,巴萨才得以复苏。

所以,马蒂诺上赛季在巴萨,也的确很难实现自己的战术思想。

这届美洲杯,我感觉阿根廷在小组赛和四分之一决赛中还是打的很好的,基本体现出了马蒂诺的战术思想,只是在突出和支持梅西的决定性作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但自从半决赛打巴拉圭开始,马蒂诺的打法就完全变样了。小组赛和半决赛那种压迫看不到了,场上看到的是前中后三线脱节,结构非常松散,除了决赛的上半场还算说得过去以外,其他时间,完全看不出这是一支由马蒂诺带领的球队。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变化呢?我想,还是队员体能出现了问题,就像上赛季的巴萨一样,所以,你看到这场比赛之后也似乎看到了上赛季最后对马竞的比赛。其实,两者的球员背景是差不多的,都是体能不足。

关于马蒂诺,至今我也说不好他到底水平如何,但既然阿根廷足协不撤掉他,我们也没什么办法,那我们就权当以皇帝的新衣或阿Q的心态来观察吧,但愿他能打我们阿迷的脸。现在也只能这样的。所以,我总是从善意的角度去看待马蒂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那么,既然马蒂诺的足球对体能和拼抢要求那么高,这就要考虑一下阿根廷现有的球员结构了。

从世界杯和这次美洲杯来看,像阿奎罗、伊瓜因、特维斯等人,要么就年纪大了,要么就不能像苏亚雷斯那样给对方持续压迫、逼抢、拦截,所以,必须考虑换换人了,我主张换一个能跑善抢的大前锋,起码要一米八左右,场均跑动万米以上的。另外,中场球员的硬度也应该加强,寻找像拉基蒂奇那样跑不死的硬汉。

总之,现在阿根廷的问题就是硬度、力度和奔跑强度,与强队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看在强度方面,与智利这些小个子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需要马蒂诺的改进以及球员结构的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2: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raistlin 发表于 2015-7-5 21:31
还在吹牛逼,四眼马肥连巴萨都能带到四大皆空的地步,还TM带领阿根廷队去西甲能夺冠?你觉得这冷笑话好笑 ...

请你嘴巴干净点!不会说人话就滚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2: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982年世界杯 于 2015-7-5 22:24 编辑

看很多人评价阿根廷队,都指出:教练为什么不布置场上球员把球都传给梅西?队员为什么不把球传给梅西?

的确,把球传给梅西,能够使皮球的价值最大化。在这方面的确应该想办法。

但是,把球传给梅西又谈何容易?

如果梅西拿球,队友只要加强无球跑动、接应,梅西就会有许多出球线路。做到这一点还是不难实现的,只要队友具备足够的体能和勤奋精神,加上教练的明确要求,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是,当队友拿球的时候,如何传给梅西?由于梅西的特殊地位,他在场上往往受到对手的重点照顾,所以,把球传给梅西并不容易。而如果梅西全场频繁加强跑动,拉出空当,队友是可以把球传给梅西的,但是,这需要梅西消耗大量体能,而梅西还要积攒一些体能用来突破、过人、射门得分。另外,从梅西的踢球习惯来看,他不属于无球跑动的类型,要想让梅西改变习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把球传给梅西,如果在世界杯上是相对容易做到,毕竟世界杯的防守不像美洲杯这么变态,而且裁判也还相对公正许多,所以,把球传给梅西的空当还是有的。而在美洲杯,队友把球传给梅西,比梅西把球传给队友更难。

以巴萨为例,纵观本赛季巴萨的比赛,梅西并不是全时段处于有球状态的,很多情况下,皮球是在内马尔、小白、阿尔巴那边运转的,而且,巴萨的许多场次中,小白离梅西也不算远,但就是不把球传给梅西。而梅西也经常能够忙里偷闲地散步小憩一会儿,缓解一下体能的。梅西拿球的时候基本是在中路偏右的区域,而这个区域的阿尔维斯、拉基蒂奇、苏亚雷斯也是经常拿球的,并不是什么球都给梅西,自己传球、得分的时候也很多。

所以,很多人用巴萨来比较阿根廷,从而责怪队员为什么不把球传给梅西,责怪教练为什么不安排把球传给梅西,也是值得商榷的。

当然,当有一些很好的机会出现的时候,阿根廷队友还是应该及时把球传给梅西的,遗憾的是,在这方面阿根廷队员做的不太好,但这种情况巴萨也偶尔会出现的。这对球员瞬间的观察和反应能力是有关的,并不是队员故意为之的。

而由于阿根廷拥有梅西,马蒂诺也执教过巴萨,而且,马斯切拉诺也是巴萨的一员,所以,人们自然把阿根廷与巴萨联系在一起,说阿根廷一点都不借鉴巴萨的成功经验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这支阿根廷除了配合、训练的时间短之外,与巴萨相比还有那些明显的不足呢?我感觉还是队员的类型问题。

上赛季巴萨是很惨的,打到最后,眼看着就要夺得联赛冠军,但只能望球兴叹,无能为力。原因在于巴萨球员的强度和力度欠缺、奔跑能力也欠缺。

上赛季,巴萨除了374以外,基本没有能跑得动的,梅西由于身体的伤病与今年的状态判若两人,体能的严重不足使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巴萨的其他队员老化的老化、疲软的疲软,而内马尔虽然能跑,但与全队基本没有什么磨合。所以,本赛巴萨引进了苏亚雷斯、拉基蒂奇等能跑能抢的人,给对手制造了很多压迫。另外,随着梅西、阿尔维斯体能的强势回归,内马尔与全队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巴萨整体的体能和拼抢上升了两个档次,才是今年的巴萨得以获得三冠王。

而参照巴萨,阿根廷的人员结构显然不如巴萨。如果说迪玛利亚的跑动能力相当于内马尔,但其他方面与内马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而阿奎罗的体能以及给对手的压迫感和抢截能力也是与苏亚雷斯有很多差距;另外,阿根廷的中场及后场球员的跑动距离明显少于巴萨队员。

因此,阿根廷要想改进,必须向巴萨那样调整一些能跑善抢的球员充实到前锋和中场、后场。目前的阿根廷不缺少技术供给,只梅西一人的技术供给就足以让阿根廷消费一阵子了,况且还有巴斯托雷的技术供给。而目前阿根廷最缺少的是体能、力量和拼抢、跑动供给,而提供这方面供给的球员类型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3: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raistlin 发表于 2015-7-5 22:40
在你发笑话帖之前先动动脑子,先学会说人话而不是P话

我操你妈!小逼崽子早晚一天我杀了你,我操你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9 15:00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