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红酥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赛季国际队的赛后讨论贴[讨论]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4-9-28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楼主果然给面子,完成了任务,哈哈!
曾经和博士聊过,都感觉现在国米整体还没有成型,正在磨合当中。而与之相比,尤文、米兰,都是已经成型的球队。尤其是后者,基本沿用了去年的攻防体系;相比国米,几乎没有从扎克那里继承什么,体系是曼齐尼的重建。这就是国米相对于同城对手先天不足的地方。
从意甲开始后,国米包括冠军杯的几场球,我都看过。比较一下,其实对帕尔马的比赛,从场面上来看,进攻上,其实还是进步了——我是说在整体的磨合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了。前几场,进攻时队员极少主动跑位接应拿球队员,多次情况是贝隆球传出了,接球者才意识过来,才启动跑位,晚了;而对帕尔马一战则有了不少主动跑位接应,譬如贝隆直传给背身的阿德,然后插上接应,边路队员从外围插上,此时阿德就可以方便得一敲,或者分边。只不过阿德当天单干多了点而已。另外还出现了主动的交叉跑这种很需要默契地配合方式。总之国米此战能看出进步了。不过,个人觉得,现在和扎克上赛季刚刚接手库珀后打得那几场球相比,还有差距,在进攻的点上,在配合的默契上,在速度上,有差距。

现在国米的442,贝隆和野猪是平行站的,进攻时两个人是轮流往前跑,一个插上去,另一个就要保护其身后。实战中,野猪上前得多一些,贝隆少些,一方面因为贝隆上半时40多分钟受了伤,结果导致下半场跑动比上半场急剧减少,另一个原因是现在他的耐力下降了。中前卫插上进攻,还要一次次回防,恰恰需要很好的耐力。而贝隆在这方面与颠峰期差距比较明显。这是他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9 0:03:0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9-29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防守问题,结合帕尔马的队型来看,当时帕尔马打得是442或者4411,10号莫非奥顶在吉拉迪诺身后。防守的时候,国米的2号科尔多巴负责盯防吉拉迪诺,马特拖后;但是莫非奥经常跑到国米的前卫线身后拿球,这里对国米来说是个“两不管”的地方,因为贝隆和戴维斯防守时不是前后站而是平行站的。那么,两个中前卫面对这种局面,究竟是防谁呢?是拖回来,盯防莫非奥呢?还是顶上去,防对方的两个中前卫,把莫非奥交给后卫?

对此国米并没有贯彻始终的应对方法:在上半时丢球后的一段时间里,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就是在阵地防守的时候,贝隆和野猪大胆顶上去,逼抢对方的两个后腰;而两个边卫盯对方两个边前卫;国米的两个边前卫也配合中前卫在中场进行逼抢。这种扩大盯人上抢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有效地压制了对方的中场组织。但是没有贯彻始终,就是说这种逼抢不能始终如一。这有体能问题,也有战术纪律性问题。但是国米防守最好的时段,其实就是压上逼抢做得最好的时段。因为这样有效压缩了对方的出球空间。而在这个时候,活动在前腰位置的莫非奥就不应该属于两个中前卫的防守范围,而应该交给后卫,这样后卫线也顺便能压上,和前卫线保持合适的距离。但是国米的后卫给了他过多的空间,包括吉拉迪诺,科尔多巴对他的盯防也不成功,两人打出了一些有威胁的纵向配合。

这是阵地防守。但是在防反击的阶段问题更大。事实上帕尔马几乎每一次有威胁的进攻都是反击打成。上面说了, 国米进攻时,两个边前卫都压前,此时两个边后卫顶到边前卫位置;而两个中前卫是一前一后;而两个中后卫是一个盯人一个拖后的。这样,在面临对方反击时,中场拖后的那一个中前卫要有大范围跑动能力和及时逼上的意识,在丢球时中路及时封闭对方得球者空间。如果对方把球打到边前卫位置队员,有两个边后卫;如果打到边锋的位置,则交给两个中后卫。这就形成了由攻转守时刻的防守体系,此时进攻队员的任务是尽快回防。形成阵地防守态势。
按说这样的布置没有问题。但是实施当中,德扬、野猪等队员回防慢,中后卫对对方箭头人物限制不利,而中前场对对方中后场的压迫也时好时坏,造成对方反击时而造成威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9 15:48:0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9-29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野猪更慢,就是说在他上前进攻的时候。
而两个中前卫进攻时一前一后是很通常的做法,也不能因此就说是分工不明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9-30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贝隆得慢,不仅跑动慢,而且出球慢,在国米论坛中被普遍地批评。但实际上,如今的贝隆是拿了球,让别人围绕他来跑的,而如果整个球队在进攻时不能流畅默契地跑起来时,他传球必然是快不起来,线路也难免地单调起来——直接找中锋,因为跑得少,传切难以组织,只有硬打,那当然要找善于背身拿球的大中锋。
我想如果在阿根廷国家队,他的前面有艾马尔和大头,两个侧翼有罗萨雷斯和小德尔加多,那么他的出球速度肯定不一样,进攻的效果也就不一样,如同2:2对智利那场球。一个善于跑动配合默契地整体,好处就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10-4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米对安德莱赫特和罗马两场都没看,昨天睡过头,醒来后刚好看到国米队员庆祝第三个进球,之后就是被生生逆转。
我觉得从3:1到3:3,战术因素不大,主要是托蒂那个任意球进得太快,罗马很快从1:3扳成2:3,再加上主场的声势,使得罗马球员士气高涨,气势上来了,拼命反扑;再加上托蒂的个人能力,两方面因素起了作用。这个托蒂,无论是科尔多巴,还是戴维斯,还是萨内蒂,还是坎比,一对一防他都非常吃力,让他制造了多次威胁。坎比赛后说,领先后全队收得太靠后,给了罗马配合得空间,实际上原因就是被对方气势压住了。
而曼齐尼这边,C·扎内蒂换得可以再早些。他的风格,发挥好了可以抑制对方的气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10-6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新动向了:

贝隆要求前移希望踢中场自由人(转自足球报)
进球仍旧遗憾,这就是阿根廷人贝隆。4年前,贝隆的一个进球让拉齐奥战胜了罗马,而在这个充斥着前拉齐奥球员的国际米兰中,贝隆的一个极大的愿望就是在4年后再次击败罗马。然而,一场平局让他有些失望,赛后,他向主教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踢中场自由人”。
    这支国米,无数球员是从拉齐奥出来的:斯坦科维奇、贝隆、米哈伊洛维奇和法瓦利。别忘了,还要加上维耶里,尽管自1999年加盟国米后,他的拉齐奥情结已渐渐淡化。对贝隆来说,和罗马的比赛无异于一场罗马德比。时隔4年后,贝隆梦寐以求的再赢一次德比的希望随着德罗西的进球而化为乌有。“我们成功的可能性已有99%,其实只要我们稍微再用心一点,获胜是肯定的。”
  2000年3月25日的罗马德比,蒙特拉先为罗马攻入一球,然后内德维德和贝隆的破门让拉齐奥赢得了比赛。那场比赛中,贝隆的表现极为精彩,他在30米开外的任意球直接破门,没有给卢帕特利一点机会。那段时间,贝隆经历了个人辉煌,在一周后和尤文的比赛中,他给西蒙尼的助攻帮助拉齐奥获得了问鼎联赛的最重要的一场胜利。随后传出了假护照丑闻,贝隆被迫离开意大利。
  在上周日的比赛之前,贝隆对国米的后防充满了信心,因为在3比1战胜安德莱赫特的那场冠军杯比赛中,曼奇尼用了4312阵型。“这样一来后防线上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中场球员们也可以有更多进攻的自由。”这种战术得到了贝隆的欣赏,然而在奥林匹克,对雷科巴的错误使用让国米在比赛前45分钟根本没有出现贝隆希望的情形。阿德里亚诺和马丁斯没有得到过几次好的传球,这其中除了雷科巴没有适应中场自由人这个角色之外,右路的贝隆和左路的斯坦科维奇也有责任,他们在边路上基本没有表现出真正的实力。只有在戴维斯上场、曼奇尼随后把阵型进行了调整之后,国米才得到了真正的平衡。
  这一改变也让贝隆看到了自己真正的优势所在,赛后他向主教练表示了对自己位置安排的看法。“我喜欢再往前一点,更靠近前锋。”阿根廷人说,“靠后的话,意味着我要做出更多的牺牲,而我现在最需要也最想做的是更多地控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10-7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两队比赛的录象,感觉还是红酥手31楼的帖子说得到位。雷科巴位置是前腰,但是进攻时总是到右路要球,再拿球内切。国米进攻时前场队员行不成配合;另外反击缺乏宽度,是很大的问题,限制了中场传球的路线。马丁斯的特点本来应该很适合在反击中制造纵深,但是当天他并没有做到,和阿德纵向的配合也很少。其实罗马的中场,在丢球时给了国米很大的组织空间,但是国米球到了前场后就无法制造威胁。反观罗马,卡萨诺在左边锋位置,小曼在右路快上,两个边路扯得很开。
说实话,这时候我想到的是贝尔萨的3313,两个边锋的配制在反击中很好地提供了宽度,以及纵深。
防守的问题说了很多,由于都是阿迷,可能都更关注萨内蒂。其实问题更大的是在右路泽马利亚这边。罗马队反击时,有七成的后场传球都是找左侧的卡萨诺这一点。但是泽马利亚从来没能限制他。而当卡萨诺下场之后,小曼移到左路,起不到这样大的作用,进攻实际上是受损失了。 幸亏此时托蒂在右路给国米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罗马的中场在防国米反击时做得不够好,而国米得中场在阵地防守时,队员缺乏足够的体能和兴奋程度,所以盯人和逼抢的力度不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7 23:44:5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10-21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看了红酥手得帖子,这场球不用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10-26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贝隆打右前卫的利弊,还是多看几场再下结论吧。从目前来看,他是不如在中路的。
埃姆雷这一场打得并不好,进攻参与得很少。曼乔换他是有针对性的。
克雷斯波的状态确实在恢复中。相反舍瓦状态倒不好。米兰内洛的看法是克雷的状态要11月才能到来。从这场看,米兰内洛的说法有一定可信度。

一场平局,从赛后球迷论坛的反映来看,米兰球迷就像胜利者一样,国米球迷就像失败者一样。十分有意思。其实机会都差不多。技术统计也没有明显差别。只不过国米球迷可能对球队抱了过高过急切的期望吧。所以,赛后他们把贝隆骂得狗血喷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6 20:15:1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10-29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不知红酥手看了对莱切的比赛没有,贝隆回到中路了,和坎比搭档,发挥非常出色啊。至少4次传球造成前锋和对方门将的1对1。尤其是下半场传给萨内蒂那个球,爆强无法形容啊。
可惜,在各个国米的论坛里,他又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这一场,国米的阵型又有变化,中场不再是菱形了,变成了平行站位,斯坦、坎比、贝隆、范德梅德从左到右。坎比不再是个后腰,而是左中前卫,他和斯坦在左路有换位,他上去,斯坦回收;斯坦上去,他就补防左路。而进攻的核心是贝隆。两人的搭档表现得很好,真正表现差的是范德梅德。上半场进攻走他那里很多,贝隆很多球往他那里传,可惜他没有一次成功突破反而不断丢球,防守时回位慢造成空档。所以,下半时曼乔很快用野猪换下他,把斯坦调到右路。只可惜表现差的没人骂,表现好的成了替罪羊。
总得来说,这场球国际米兰没赢下来不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好,而是因为莱切打得太好了。泽曼风暴名不虚传。莱切打433,两个边锋的回接和后卫线的大胆压上使他们中场人数占优,逼抢凶狠压缩国米中场组织空间,得球后从两个边路依靠边锋、边前卫和边后卫的熟练配合,倒脚传递扯出空挡。进攻点多面广,几乎每次边路传中,禁区内都能在瞬间有三个以上的点在包抄;到下半场体力有所下降时,改变战术,改为回撤站位区域防守的方式,伺机打防守反击,攻防转换速度的优势使他们无论防守还是进攻,经常能占据人数优势。
国际米兰和莱切的差距,主要在于默契和熟练程度上。由于默契和熟练程度的差距,所以在攻防的速度上、控制能力上,对比对手都不尽人意,细节上失误也多了些。国米要成为一个默契的整体,还需要努力,需要时间。但是他们的球迷太浮躁了。
期待看莱切对米兰、尤文的比赛(对尤文是不是比过了?忘了),看看这两支擅长控制节奏的球队,怎么对付莱切这个进攻疯子。应该说,攻强守弱的莱切队,打米兰和尤文,会比对打国米吃力得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30 17:04:1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4-10-31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知道,本轮之前莱切好象是意甲第二?那样2:2客场平也很不容易了,不能算一场失败的比赛。
红酥手说得埃姆雷和阿德的问题非常到点。而换上萨内蒂的理由当时只是猜测。因为当时拉齐奥的阵型在442和433之间变换,曼弗雷蒂尼右路上得很大。但是法瓦利在场上表现并不是不可接受。所以,也很有可能是法瓦利受了伤。因为据说他在对莱切之前就身体不佳而没有上场。
而萨内蒂上场后,一方面曼弗雷蒂尼没了影,另一方面相比法瓦利,萨内蒂助攻的力度和质量都更高,我觉得这是更大的一个变化。整场比赛,国米都以左路(拉齐奥的右路)为重点突破口,萨内蒂、野猪、埃姆雷、阿德都在左路活动,右路就交给泽马利亚和贝隆。
无论如何原因,曼齐尼这次换人效果显得很好。而球队上半场表现得不够兴奋,许多队员失误较多,而到了下半场精神面貌为之一变,精气神好多了,一方面是阿德进球刺激了队友,一方面恐怕曼齐尼在中场休息时的鼓励也有些功劳吧。
在控球上,在配合的默契性、行动的整体性上,由于拉齐奥的速度和逼抢不及莱切,所以这场国米的表现比对莱切有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31 16:18:4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11-4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贝隆在前腰位置上的表现,只能说一般吧。一方面整个球队这一场踢得都比较松弛,另一方面,就是如红酥手所言“由于前锋配置的问题,禁区内的穿插少了”,就是说,阿德、马丁斯、贝隆三个人之间没有形成默契,成型的配合少了,多是凭个人能力硬攻,或者传跑不默契引起的进攻穿透力不足。贝隆活动范围很大,但是他在前场拿球的时候,阿德与马丁斯并不能很有效、很默契地穿插策应他,扯出空档;而当阿德或马丁斯拿球的时候,另外两人的情况也是一样。譬如有一次阿德在禁区左侧突破准备传中时,马丁斯抢前点,贝隆犹豫了一下又往后点跑,可惜阿德传了个倒三角,球到了两人身后,贝隆只好返身再去追。
阿德与马丁斯都是身体素质出色,单打硬攻能力很强的前锋,由于技术习惯问题,打得不够灵活。贝隆在前腰位置上,有一些很细腻的技巧和很有创意的组织,这场球有所显露,但是没能出效果,因为这需要队友的有意配合。就如同00、01年的阿根廷队,克雷斯波、奥特加都能够与贝隆在前场打出很细腻灵活的足球。但是阿德、马丁斯与克雷斯波、奥特加的特点又不同。
另外国米的进攻,还有一个毛病,是第二点的争抢不利,包抄缺乏层次。
至于控制能力,由于对手的实力受损,也缺乏拼搏的气势,国米的状态也自然随之松弛下来,所以这场球并不是对于国米的控制能力最好的检测。在进攻中传跑的一致性,防守中逼抢——跑位——队型移动的一致性上,国米还有许多需要做的事情。现在的国际米兰,感觉并不是许多国米迷热衷于讨论的人选、阵型问题,而是功夫、火候的问题。需要下苦功耗时间用训练中的汗水去解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4 0:24:1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11-4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确打法自然重要。但是感觉现在国米不是不明确,而是欠功夫,需要练。曼齐尼得思路,已经比较明确了。
但是在赛程安排紧密的情况下,队伍的训练只能着重于恢复与调整,战术演练与磨合难以顾得上。这是个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4 23:54:3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11-19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蓝黑军团看到一篇好贴,转过来说
首先要申明的是,我不光是保曼派,而且也曾是保库派、保扎派,第二,本文章不汲及任何关于国米的战术,我一直觉得大家好好的当球迷就行了,别动不动来一大块阵型啊、战术打法的分析,整得自已跟一主帅或专栏作家似的,基本上我觉得:1、咱们大伙中估计找一个有阿里汉那样足球理论水平的主都没有;2、都是纸上谈兵,对球员状态、特点、球队整体状况的了解应该是还不如国米俱乐部里一个扫清洁的。 所以,跟看棋一样,见到高招贺一声彩,不大懂的心里存个问号留待时日也就得了,不要恨不得自已去出招。大家爱国米是一种精神上的爱,具体业务也可以当作一种爱好讨论,可千万不要把战术当作一种攻击的武器,毕竟这种武器是我们最不擅长的,用多了,有误导他人,挑起争斗之嫌。
  回到正题,想谈谈对国米现在的一点看法。
  一个俱乐部球队最重要的什么?这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我提提自已的想法供大家讨论。无论如何,足球都是一个整体运动,因此最高境界就是十一个人心意相通,对比一下武侠中的双剑合壁就明白了。因此在个体水平差距不过于大的情况下,哪支队伍更一致就更强大。一个较极端的例子是阿森纳,大家注意一下,任何一个阿森纳的球员在其他的队伍中发挥的能量基本上都不如在阿森纳?为什么会这样,引用《风云》来解释一下:步惊云断臂后初接威力强大的麒麟臂却根本运用不了,发挥不了它的威力。其实打架就是四肢的一个集体行动,只不过它们都用一个大脑思考罢了,我相信泰森的拳+黄飞鸿的腿是打不过一个完整的有一定格斗基础的人的。
  说了一大堆闲话,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一支俱乐部球队最重要的是——“风格”。为什么?即然足球心意相通最重要那么队伍的磨合就最关键,但指望十一个人从小踢到大是不现实的(当然从小一块踢更好了,见见当年的阿贾克斯和辽小虎就知道了),一支俱乐部总有球员更替,教练变换,要保证球队像一个用同一大脑思考的机器,那只有用一脉传承的风格来约束。为什么意甲球员去了英超不行,为什么西甲球员来了意甲不行(不包括特例),不同的风格使然。在基本的体能、身体条件、技术、意识基础上,球员各有发展——有传球好的,有过人强的,有抢点的,有长于位置感的,有跑不死的,有加速牛的;在符合高速度、高对抗的基础上,球队各擅其长——有防守反击,有全攻全守,有阿根廷的急风暴雨,有巴西的快慢变化。相应的各种阵型千变万化。就好比有降龙十八掌、一阳指、蛤蟆功、弹指神通,练到最高境界都差不多。
  回到足球上,在风格一致辞大前提下的球员更容易想到一块,有劲一块使。传统英国球员拿球就开大脚,所以阿森纳的快速短传风格以法国人为主打造;意国球员稳字当先,所以四平八稳的老妇人传统上一直是意大利国家队的重要来源(现在三强中它的意国人也最多);西人喜欢狂奔在边路,所以在主攻中路的皇马、巴纱的西人就不多。传统老妇人的温水足球和米兰的技术性打法都是他们一直坚持下来风格,一支球队一旦风格确定则能按需取材,第二缩短磨合,第三方便教练统帅。表现下来就是转会上不会有昏招,队伍成绩不会有大起伏。
  说了这么半天其实我自已都有点烦了,还是把底牌亮出来吧。我想讲的就是,在诸强的主帅中曼乔的工作是最难的,因为他在重造一支队伍的风格。国米以前的风格是什么,我看球时间不长(相较老球迷)有两个感觉,其一:不讲控制。两层含义,1、对球的控制不讲究,库时代不说了,就是在扎克时代也不过是努力向前,有球就向前冲,从没有耐心的传递、倒脚;2、节奏上没有控制。基本上场上的国米球员是按一个步点在跑动的。其二:从细节上讲,不重中场,也不用说库时代,扎时代的中场也不过是将球交给前面的“3”罢了,国米的重心和胜负手从不在掌控在中场手中。(还请老球迷对上两点指正)

       补充一点,库帅的国米也不是不讲控制,我的感受是那时侯国米对球场空间的控制还不错,其实这一点和老妇人的传统风格倒有点像,但这只是一种感觉,限于水平分析不出什么原因。
  重造风格为什么难,因为难在统一思想,这一统一思想就要改造习惯。而习惯是最难改的了,坛子的兄弟应该都爱足球,让你玩CM时改改心爱的战术打法你干吗?所以别看卡佩罗在JUV成功,JUV的风格是保存下来了的,没有变成前罗马那样激情。当然,库头、扎克一直留下来也能成功,但坛子的兄弟们又要“漂亮”了,有时觉得老妇人真不简单,球迷都同化了,一个个温吞水似的,不好看就不好看,这么多年了也不嚷嚷。
  为什么引进旧部,不完全是唯亲。因为旧部的风格能影响全队。以米哈为例,米哈是国米后卫中唯一一个能在后卫线上开始进行对球的组织和控制的球员、而且在中卫位置上他是国米现在所缺的——有头脑的、有位置感、有经验的拖后型中卫(不算伤中的加马拉)。当然我还是大张旗鼓的反对他,因为前面说过,球员的特点是在基本的体能、身体条件、技术、意识上展现的,但米哈现在已没有作为意甲球员基本的身体条件了。
  同样,为什么用龙哥,因为现在的中场:E5、S25、V7、卡拉、基利、DIVIDS都是拿球就向前或冲或盘带的主,除了坎比还有点控制的味道,其他人与曼乔的风格真是道不同、难为谋啊。
  好好的,让曼乔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11-30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米对尤文的比赛,强强对话,然而激烈却不精彩。
下面是蓝黑军团的一个帖子:
虽然进球依然能带给我狂喜,但这样的比赛内容,结果又有多大意义呢?比较幽默的比赛,靠前锋竟然能把对手砸死...无论如何球员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这场比赛下来,我觉得心态,运气,裁判,赛前减员...都不应该成为平局的理由.最大的问题就是战术,尤其是中场的安排.Capello本来可以好好地给Mancini上一课的.结果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啊,哈哈.

上来靠着积极的逼抢占据了场面上的主动,但这是以巨大的体力消耗为代价的.当初Zac就是靠这招治的Juve.不过当时的Juve没有Emerson这样的稳健的枢纽.而且一旦没有新的激励,比如进球,就会如宿说的一样,消磨球员的意志.所以过了开场的那段兴奋期,对手再进攻时,我们明显的逼不上去,顶不出来,自然而然的收回来.

下半场的两个失球虽然有偶然成分,但是就场面而言这也是合理的.对手机会不多,我们更少.而且主动权一直在对手那里.后来的放弃中场,四个前锋生砸,能把Juve砸乱了.竟然在两球领先的Juve身上看到了我们的影子,进球之后松懈,被扳回一个一下就乱了.不过话说回来,碰到这样靠这么多星星前锋往上堆的阵势,能不乱的估计也没几个了.

说说战术.首先在中场控制上,我们就和对手有很大差距.无论是默契程度还是人员配置的类型上.所以比赛场面被对手主导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中场却没有发挥出我们的特点.就是中场的攻击力.这和Dejan的位置和作用安排绝对有关系.位置这么靠后(因为特点所限)既不能在防守上体现更大作用,进攻又不能发挥积极的跑动穿插和后插上远射的特点.看到Dejan频频长传真是很无奈.以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中场和锋线在进攻中缺乏有效连接.

Davids这场的发挥照来国际之后看算非常出色的了.逼抢作用明显,进攻中也发挥了自己的特点.但是左路仅靠他和Favalli或者队长能组织出来的攻势相当有限.Cuchu和以往一样防守稳健,但是看得出来他要想达到Emerson的水平还要在组织方面再下功夫.当然,也许哪天我们在中场的防守不再这么依赖Cuchu,他能够更好地体现组织才能.另外也看得出,只要Cuchu不在位置上,那么我们的后防线就有危险,这是很不正常的.中场的补防上漏洞不小.而右路VDM继续上一场CL的表现...应该更早的被换下.好在队长永远是最值得信赖的...Ze Maria上场之后并没有带来更有效的进攻.不过几次的防守很到位化解了险情.

这场比赛上老Miha让人很意外...因为他能和Zlatan用塞尔维亚语沟通吧,哈哈.从比赛来看表现还算不错,和Zlatan的一次赛跑让人捏汗.希望不是Mancini从此立Miha的信号.

我们防守上对Zlatan很注意,他一拿球就会有人靠上去.就像Juve对我们的AD一样,不过没有那么重视.上半场一次阵地战在我们左路Zlatan拿球之后我们球员围过去中路就空了,球穿过来中间Camoranesi和Nedved的活动都不受限制了,不过对手没有把握住.下半场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说一点,现在Nedved的水平和两年前已经差的不少了感觉.

上面说这个画面就是想对比一下.对手给予了AD更大的重视,但是我们进攻效果却差得可以.两方面,一是AD粘球,AD一贯如此.不过这点成为缺点的时候应该会比成为优点的时候多,尤其是在面对强敌的时候.(上次米兰德比,我觉得AD就是年轻,心态被赛前言论影响,太想证明自己...这场是不是也是呢)另外一点就是支持不够.包括Oba,但主要是中场.还是安排上的失误.

落后之后非常期望让Emre上去,起码中场能创造更多机会.毕竟进攻源头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没想到生砸原来这么好使......

说实话,要是总这样,那么比赛谁都能指挥了.随便派个首发,你就踢吧.赢球好,丢球也没关系.我就往上堆前锋砸你,反正我们前锋NB.感觉这已经不是赌博了.这样的风险比赌博要小得多,哈哈.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可悲...

现在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Veron不上的话,Mancini似乎就不会合理(至少是我的角度)的配置中场了.或者说Veron不上,这种不合理性就越发明显.从前几场Dejan的安排,Emre的安排来看.不知道是因为对球员特点的认识上有别的看法还是其他.我还是不想承认Mancin的进攻之道在在锋线而不在中场.郁闷.

不过还是很高兴看到Bobo进球.

还有球队以后应该把平局当落后,这样的心态估计就没有赢不了的比赛了,哈哈.指望战术奏效不如指望这个实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4-11-30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方表现都不怎么样,但是尤文的整体感显得比国米强一些。表现在防守中队型的保持、进攻中的接应和传跑意识上。国米防守中,中场队型容易被扯乱,两个中前卫相互保护的默契缺乏;进攻中,拿球队员侧后方有接应,说明中后场队员的保护做得还可以;但是前方缺乏跑位与接应,后插上也少,球就很难往前面去,打不活,
阿德太独。球到了他那里就出不来了。这样也谈不上组织,球也就很难从前场打进禁区。维埃里的颠峰期,感觉也没有阿德这么独。
维埃里上场后,好在哪里?就是第二个进球,他回来拿球又分到右路小马那一下。就那一下,就有组织了。在阿德身上没见过。
从对卡利亚利的表现看,当时感觉国米的配合有进步了;但是这一场有恢复旧观。不过这种前进中的反复也不算意外。

尤文的队型始终能保持好,由于队型好,所以防守中总能及时对持球者形成逼抢。进攻中前场两个前锋和两个边前卫靠得近,有呼应也有配合,显得比国米有章法。尤其是卡莫拉内西比较活跃。但是还是有些保守,两个边后卫,尤其是左路的赞布罗塔,比起以往,在进攻上投入不足。另外内德维德状态下滑,前锋杀伤力也不足。感觉要是有个活动范围大,扯动更好的小前锋,更好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30 20:03:4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12-1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jyhlt在2004-12-1 15:56:00的发言:
要说尤文的丢球啊,最重要的问题是全队思想不统一。 卡佩罗肯定是让他们压上去的,可是后卫想收,中场的却想压,压上去体力不够,回来,这样中圈到防守3区这个区域的防守力量就薄弱了还有就是国际米兰开始很有针对性的长传,尤文的两个中卫的头球痼疾就表现出来了中场上去,后卫跟不上,不敢造越位,国际一个长传过来,第一点第二点都是他们的,这个球对后卫线压力就很大。而卡佩罗没有让队型回收,我认为也是他一个指挥上的一点问题 不过除了最后15分钟,我觉得尤文确实是要比国际米兰好很多的。其实在维耶里进球前10分钟,国际米兰打的极其乱,进攻上显得没有什么章法。我甚至以为国际快崩溃了,但是维耶里那个进球太是时候了,一下子把国际米兰的士气给提上来。和罗马上次打国际米兰一样,最后阶段关乎战术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靠士气激情和体力喽

tj,关于长传的问题,我觉得,国际米兰上半场就打了不少长传,一直没停,但是队型被尤文压住之后,长传显得过于简单急躁,队型压在后面,一个长传球到了前面,后排队员来不及跟上,也没有意识跟上,好几个长传都是只有第一点而没有第二点,而前锋接长传也是一味向前而没有把球控下来。我还是觉得,减少一些长传,或者接到长传后控下来,稳一下,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到比分落后时,曼齐尼是另一种思路,他采用的是增加锋线的点的做法。长传第一点的对象多了。但是比分落后之前就这样打,无疑是有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4-6-5 23:1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