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风暴

标题: [中法对比]他们教孩子思考;而我们,让孩子服从。。。 [打印本页]

作者: 蓝色高棉    时间: 2009-6-19 21:34
标题: [中法对比]他们教孩子思考;而我们,让孩子服从。。。
法国高考作文题(相比中国的作文题目是否有点弱智) 理科哲学作文题 : 1. 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Est-il absurde de désirer l'impossible )? 2. 世上是否存在任何科学都无法解释的问题(Y a-t-il des questions auxquelles aucune science ne répond) ? 3. 评点法国哲学家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有关鼓励民众参与民主的一段文字:“因此,给民众以机会管理琐事的机会,比让他们参与管理国家大事更能激发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Commentaire de texte : un passage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d'Alexis de Tocqueville, sur la fa&ccedil;on d'intéresser les citoyens à la démocratie. Extrait : "C'est donc en chargeant les citoyens de l'administration des petites affaires, bien plus qu'en leur livrant le gouvernement des grandes, qu'on les intéresse au bien public.") 经济社会科哲学作文题: 1. 从交换中我们能得到什么(Que gagne-t-on à échanger )? 2. 技术进步是否改变人类(Le développement technique transforme-t-il les hommes )? 3. 评点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有关人的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一段文字:“我承认,在违法分子的社区内部,他们自己会遵守正义和平等的规则;但是循规蹈矩并不是他们的天性,只是因为他们的社区内需要实行必要的规矩”(Commentaire de texte : un passage de l'"Essai sur l'entendement humain" de John Locke, qui soutient que les valeurs morales ne sont pas innées chez l'homme, mais le résultat d'un besoin pratique. Extrait : "Je reconnais que les hors-la-loi eux-mêmes les respectent (l'équité et la justice) entre eux ; mais ces règles ne sont pas respectées comme des lois de nature innées : elles sont appliquées comme des règles utiles dans leur communauté.") 文科哲学作文题: 1. 语言是否会背离思维(或:语言是否可以忠实地反应思维,Le langage trahit-il la pensée )? 2. 历史的客观性是否意味着历史学家的公正性(L'objectivité de l'histoire suppose-t-elle l'impartialité de l'historien )? 3. 评点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的一段有关匮乏和欲望满足的论述;“欲望,也就是匮乏,是所有快感的前提条件…所以,所谓心满意足不过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某种需求的满足”Commentaire de texte : un passage de "Le monde comme volonté et comme représentation" d'Arthur Schopenhauer, sur les rapports entre le désir comme privation, et la satisfaction de ce désir. Extrait : "Le désir, en effet, la privation, est la condition préliminaire de toute jouissance. (...) Donc la satisfaction, le contentement ne sauraient être qu'une délivrance à l'égard d'une douleur, d'un besoin." < url=http://www.015.cc"> [url=http://015.cc]巛金巛巛巛时巛彩巛 [url=http://409.cc]巛合巛投巛注巛巛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19 21:44
作为一个教师的老公,我感觉到制度和过度的竞争让教育机制举步维艰。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19 21:58
呵呵,刚好,最近在学法文 那我就用法文来回答棉花
France France la supériorité, la Chine a sa propre légitimité, ne pas essayer de comparer l'éducation des deux pays, parce qu'ils sont une société différente
如果直接说中文,就是法国有法国的优越,中国有中国的合法,不要尝试比较两国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是不同的社会。

我认为中国的9年义务的教育是成功的,虽然有很多枯燥的作业,但是正因如此,我们的基础还很扎实,我姑姑的孩子扎克已经11岁了,相当于中国5年纪水平,但是他做乘法和除法还经常能够让人抓狂,我承认法国的启蒙教育是问答式的,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可是那不适用于中国, 或许中国的填鸭式才是最正确的,除非,中国的经济能达到一个的阶段,否则,1个班60个孩子,让老师使用新式教育,那或许真不是个好的选择。
作者: 皑皑    时间: 2009-6-19 22:26
标题: 数学启蒙要中国式教学,别的倒未必,比如:
>> 美国版

>>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 老师:如果在午夜 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番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著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

>>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 老师:为什么?

>>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番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 学生:是的!

>>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 学生:她自己。

>>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 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 学生:要爱自己!

>>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 学生:是的!!!

>>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 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

>> 此为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我们是几岁的时候才想到这些层面?

>>

>>

>>

>> 中国版

>> 上课铃响,学生,老师进教室。

>>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预习了吗?

>> 学生:这还要预习?老得掉渣了。

>> 老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 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

>> 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 .... ........... ...........

>> 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 学生: (n人开始睡觉 .... ........... )

>> 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 学生:(又 n人开始睡觉 .... ........... )

>> 老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

>> 学生:我又不是你,我怎么会注意到啊? (又 n人开始睡觉.... )

>> 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作者: 震震    时间: 2009-6-19 22:30
个人感觉,4楼那个美国小学课的内容,我们这里幼儿园已经都上过了
作者: Zhirkov    时间: 2009-6-19 22:58
想起了被我荒废的法语。。
作者: Caniforever    时间: 2009-6-19 23:08
法国还教孩子们达赖是民猪斗士呢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19 23:11
那中国版的童话,我认为太假
  我小学时,可没那么凑合。主要是童话自己也感兴趣。 而且语文老师绝对是权威,谁敢睡觉??叫家长
  如果场景换成大学,估计差不多
作者: 我是钱    时间: 2009-6-20 12:25
高中之前中国的教育并没有什么问题。

是我们的高校把世界一流的高中生培养成了二流的大学生。
作者: 乌苏阿亚的游侠    时间: 2009-6-20 12:28
以前看过一个台湾的语文卷子,呵呵,再结合自己的语文卷子,哎
作者: treeca    时间: 2009-6-20 12:53
欧美国家的教育体系导致学生要么是精英人才,要么是白痴废柴
作者: Recuerdos    时间: 2009-6-20 13:05
原帖由 我是钱 于 2009-6-20 12:25 发表
高中之前中国的教育并没有什么问题。

是我们的高校把世界一流的高中生培养成了二流的大学生。


我不觉得。高校的教育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把一种更开放更强调思考和创造的教育方式放在大学生面前,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现在的方式,不抄袭他们怎么写论文怎么做设计?不作弊他们怎么通过考试?不背书......那他们还会干什么?我一个优秀的老师试过这样的教改,我的同学们的意愿真的让我震惊到了,因为他们也是些天天抱怨背书的人,我曾经以为他们的抱怨是真的,我曾经以为他们真的希望有所改变。
作者: 尤利西斯    时间: 2009-6-20 16:13
原帖由 Recuerdos 于 2009-6-20 13:05 发表


我不觉得。高校的教育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把一种更开放更强调思考和创造的教育方式放在大学生面前,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现在的方式,不抄袭他们怎么写论文怎么做设计?不作弊他们怎么通过考试?不背书 ...


对此深有同感。我大二的时候一老师在考前两周宣布不划重点不谈考试内容,并且保证所有人只要答题就能通过。然后接下来的两周每一节课,课上都有人举手问重点,然后争吵不休地声讨那位老师30分钟。最后的考卷是一份开放命题,考完出来整个班上怨声载道。研究生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中国学生啥本事没有就考试强,但考完出来中国人分数高的寥寥无几,为啥,因为英国人的考试不划重点不让你背书,你最引以为傲的加减乘除别人允许带计算器……
作者: 半生    时间: 2009-6-20 16:36
中西方教育,分别在中学和大学上的反差,某种程度就是精力和积累的问题。大学之前教育的阶段,中国学生往往牵涉的精力和时间更多,而且大学阶段则相反。造成的原因很多就不讨论了。

说白了,十几二十岁的学生而言,无知的部分是远远超出知道的部分的,所以花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得到的东西也越多。当然,如果能偶遇几个名师指点,那就更好了。
作者: April    时间: 2009-6-20 16:39
原帖由 treeca 于 2009-6-20 12:53 发表
欧美国家的教育体系导致学生要么是精英人才,要么是白痴废柴

可是社会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精英
有几个精英足够应付科研需要了
所谓的废柴放在普通生活中也并不是白痴,吃喝玩乐人家有创意的很

现在的现状就是,论科研,国外的成果不比中国差
其他场合,国外的废柴们可能也更懂得享受生活

[ 本帖最后由 April 于 2009-6-20 16:45 编辑 ]
作者: April    时间: 2009-6-20 16:43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19 21:58 发表
呵呵,刚好,最近在学法文 那我就用法文来回答棉花
France France la supériorité, la Chine a sa propre légitimité, ne pas essayer de comparer l'éducation des deux pays, parce qu'ils sont une sociét ...

可是问题是
就算我们小时候会的乘除法比他们熟练
就说明我们的学生比他们好么
他们可以用计算器
可是中国学生失去的。。。用什么器弥补?
不说了
说多了心烦
作者: bazooka    时间: 2009-6-20 18:05
在中国最重要的是洗脑,如果鼓励大家自由思考,探索真理,那我党岂不是要下台了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18:24
楼上偏见,洗脑我认为主要是历史和政治,这个我TM绝对被洗脑了。 但是如果认真的从不同角度看中国的1919年-1949年这30年,我们伟大的党存活以及统治大陆,有必然的合理性。
  即使鼓励大家自由思考,探索真理,我相信,大多数人还会鉴定中国现状也只能由伟大的党统治, 当然,再多说违禁了。
  不过我要检讨一下,bazooka是上海人,我阴暗的认为,大多数上海精英思考问题的角度是站在上海人立场思考,而不是从整个中国角度思考,如果你认为我放P,我道歉。
  还有APRIL,我始终认为,如果根基打不牢,那做相关的工作只能事倍功半。
作者: April    时间: 2009-6-20 18:28
牢的标准是什么
现在中小学生的日程是不是“牢”过分了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18:31
不让他们牢点,他们就整天GOOGLE那些小毛片了,人家GOOGLE来中国是让咱们解放全人类的,哪知倒成了宣传遗落多年的性教育了
作者: April    时间: 2009-6-20 18:35
这个东西,你要放开了让他们GOOGLE也就腻了
越捂着盖着反力越大
国外也不牢啊
怎么腻说人家可以用来解放全人类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18:53
别扯了,那小毛片,是个男人都爱看,欣赏了几十年,60多岁的老头子照样天天BT灌硬盘
作者: April    时间: 2009-6-20 18:56
讨论的是影响不影响学习的问题

没说不爱看
算了
扯远了
作者: bazooka    时间: 2009-6-20 20:06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18:24 发表
但是如果认真的从不同角度看中国的1919年-1949年这30年,我们伟大的党存活以及统治大陆,有必然的合理性。
  ...

没错,这是历史选择的~~
但后来呢?嬴政统一了七国,就有资格焚书坑儒了,抓孟姜女老公修长城了?

扯上海干啥?从城市角度来说上海现在来说还是既得利益者,得出的结论和你说的应该是反的。


中国的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 ……政治需要统一,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 泽 东,1944)
——以上内容完全是复制粘贴,本人并不明白其意思,故本人不对以上内容负法律责任,请不要跨省追捕。要详查请自己联系原作者,谢谢!
作者: 风已逝    时间: 2009-6-20 20:45
原帖由 bazooka 于 2009-6-20 20:06 发表

没错,这是历史选择的~~
但后来呢?嬴政统一了七国,就有资格焚书坑儒了,抓孟姜女老公修长城了?

扯上海干啥?从城市角度来说上海现在来说还是既得利益者,得出的结论和你说的应该是反的。

中国的缺点 ...


我家老秦没有坑儒

明明坑的是搞江湖迷信的术士

是他们忽悠老秦去海上射大鱼的

骗了老秦的银子还骂老秦傻D

孟姜女的老公也不是老秦叫人抓的

泥不能让老秦背这样的黑锅挖!!!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00
我看多了很多精英的言论,综合归纳起来,西方总是好的,西方的好,我们应该学习。
  可是 精英们总是把问题想的简单,因为他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他们所在的城市 的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这个帖子,没错,上海现在如果不用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而用西方教育模式,这个,没问题。因为上海的经济能力、人力可以保证上海的孩子们理应接受更先进的教育理念。
   但是那种教育理念或许只是适合上海,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未免来的太早。
   因为大多数的城市,没有足够多的优秀的师资力量保证孩子可以得到先进的教育方式。 这些还是城市,农村呢?更可悲。
   
    或许你可以在新天地某个酒吧和众友抨击现在的教育,这一点不过分,但是你不能把同样的观点拿到人民大会堂来说。
   
    以前认为英国人傲慢,但是上海人,一点不比英国人差。 所以我认为,在讨论自由和民主时,请以更广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请放下身段来探讨问题。
   SORRY,我拿上海人说事了,但随便去某个规模大点的论坛上看看XXXX年十大XX言论,上海人哪年不得上几个人?
  再说自由和民主。
    这些伟大的词汇看上去就令人充满希望,可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甚至遥遥无期。
    在中国,自由和民主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可是在你高喊着我们要自由,我们要民主的时候,很多人心里期盼的却是我下个月有没有钱还贷款,有没有钱交下个月孩子的学费。
   你说,在自由和生存面前,你先要哪个?
    我认为中国就是面临着这个问题,中国现在还到不了高喊着要民主的时候,也不允许很多人扯着嗓子跟着起哄。先把自身的贫困消灭干净,让每个人兜里有点富裕的钱再说吧。

还有言论自由问题。
  其实我也 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声音政府听不到,或者说,他们还用国家暴力机构禁止我们讲话。 但是细细想想,大概是国家认为,在现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任何人的声音,都可以无限放大到让100个人 1000个人 1万个人听到。
   如果每个人都扯着嗓子表达自己观点,并且让有坏心的人听到,再加以利用,麻烦真的小不了。一旦推波助澜,权利真的会被动摇,一个蚂蚁推到大象的例子,很容易重现。
   相反,如果你是领袖,在当前社会形态下,在权利不被削弱的前提下,你有更有效的方式,使人们最大限度的言论自由么?
   如果有,建议令开贴表达观点,如果没有,那就别愤青了,愤青误国,愤青只能破,不能立。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0 21:14
纯属扯淡,教育方式不论贫富,民主更不分贵贱,权利是用来保障自由的而不是相反。

你这一堆话,我两个字就反驳你——印度。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18
还有秦坑儒的历史观点, 我就说,妈的被洗脑了多少年,对历史事件,得反复的甄别  关于秦坑儒的疑问 有时间的话 看这里 挺长的
http://www.ruiwen.com/news/32980.htm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20 21:21
26楼什么来头?很为我党上心啊!骂人很不含糊啊!我看你先别在这里鸡冻了,先回家刷刷牙把嘴里的脏东西弄干净再说吧!

[ 本帖最后由 霸王丸 于 2009-6-20 21:24 编辑 ]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25
原帖由 湄汐 于 2009-6-20 21:14 发表
纯属扯淡,教育方式不论贫富,民主更不分贵贱,权利是用来保障自由的而不是相反。

你这一堆话,我两个字就反驳你——印度。


  鄙视你回帖不看帖! 我的观点是,中国目前不适合1楼提出的法国启发式教育
  阿三怎么了?我承认阿三挺重视教育,可人家遍地贫民窟,人种三六九等 贪污腐败不比中国差,丫教育再好,年年拿各个机构的大奖,也永远超不过中国~~
哎 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要是感觉中国教育不行,赶紧趁早吧孩子流放到西方国家吧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29
原帖由 霸王丸 于 2009-6-20 21:21 发表
26楼什么来头?很为我党上心啊!骂人很不含糊啊!我看你先别在这里鸡冻了,先回家刷刷牙把嘴里的脏东西弄干净再说吧!


得,又是一挑N,小太爷不玩了,小太爷不是沙加,见到你们众神仙怂了,我躲还不行么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20 21:29
你没资格鄙视别人,先鄙视下自己肮脏如公共厕所的大脑和口器吧!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20 21:31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29 发表


得,又是一挑N,小太爷不玩了,小太爷不是沙加,见到你们众神仙怂了,我躲还不行么
犯不着为你禁言,你丫的说话小心点!

[ 本帖最后由 霸王丸 于 2009-6-20 21:33 编辑 ]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31
原帖由 霸王丸 于 2009-6-20 21:29 发表
你没资格鄙视别人,先鄙视下自己肮脏如公共厕所的大脑和口器吧!

  丫在记恨我在文化版对你的评论吧,可你不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又怎能指望我的态度端正呢 呵呵 别生气,大家只是探讨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0 21:32
继续扯淡,你说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永远超不过中国?你先把中国经济跟人口红利的关系搞清楚吧。

我的回帖里有提到西方么?我不是在跟你讲印度么,这跟西方没关系。

这个世界不分所谓的东方西方,只有好与坏。
作者: 乌苏阿亚的游侠    时间: 2009-6-20 21:34
小弟想问一件事儿,各位大哥给解释解释:

欧美那种选举时期的捐款,等到某人上台时,是要给一定的回报的,比如小布什吧,是要照顾石油集团的利益,要照顾

富豪的利益的,也就是说他利用了自己的权利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回报了

再说我党的干部吧,他们收了黑钱,然后替别人办事了,也是利用了自己的权利给了别人回报!

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37
原帖由 湄汐 于 2009-6-20 21:32 发表
继续扯淡,你说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永远超不过中国?你先把中国经济跟人口红利的关系搞清楚吧。

我的回帖里有提到西方么?我不是在跟你讲印度么,这跟西方没关系。

这个世界不分所谓的东方西方,只有好与 ...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心智成熟,明白是非,并且获得生存的技能 这是根本目的  
  还有什么是好,什么又是坏的?  南方为橘 北方为栀(抱歉,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么,或许我写错了)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对的东西,在中国就一定是对的么?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20 21:38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31 发表

  丫在记恨我在文化版对你的评论吧,可你不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又怎能指望我的态度端正呢 呵呵 别生气,大家只是探讨
我党有你这样的拥趸实在是没脸见人了,什么TMD素质!我问候你先人再和你探讨你意下如何?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20 21:40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37 发表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心智成熟,明白是非,并且获得生存的技能 这是根本目的  
很可惜,教育对你来说失败了!你能说说是你先人的错还是教育机制的错吗?
作者: 乌苏阿亚的游侠    时间: 2009-6-20 21:40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37 发表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心智成熟,明白是非,并且获得生存的技能 这是根本目的  
  还有什么是好,什么又是坏的?  南方为橘 北方为栀(抱歉,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么,或许我写错了)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对的 ...



我觉得你说的很对

我看西方的教育基本也是这个目的

即使如此,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很多时候,目的是对的,过程是错的,结果就偏了
作者: 乌苏阿亚的游侠    时间: 2009-6-20 21:40
原帖由 霸王丸 于 2009-6-20 21:40 发表
很可惜,教育对你来说失败了!你能说说是你先人的错还是教育机制的错吗?



哥们儿,淡定,小黑屋貌似不怎么好啊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0 21:42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37 发表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心智成熟,明白是非,并且获得生存的技能 这是根本目的  
  还有什么是好,什么又是坏的?  南方为橘 北方为栀(抱歉,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么,或许我写错了)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对的 ...


第一句话算是不错,你认为从这个目的出发能回溯出目前中国教育的方式这条道路么?并且你认为这是唯一的路。

好和坏,小的说需要每个人内心的判断,大的说需要一个群体的判断,但是既然是好坏,就得有比较,而比较的前提是体验。你受过中西方两种教育么?

另外,这里没有一个人说只有西方的是好的,要好好看人家的帖子。

再另外,你确实写错了,那个成语是南橘北枳,而不是栀子花的栀。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44
原帖由 霸王丸 于 2009-6-20 21:40 发表
很可惜,教育对你来说失败了!你能说说是你先人的错还是教育机制的错吗?

  教育对我来说没有失败,因为个人的素质不是靠仅仅教育就能修成的。  很遗憾,我素质不高,可你说话不过脑子,你素质高。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0 21:46
霸王丸兄弟和长发飘飘,我看你们都是能好好说话的人,没必要这样这样说话,各退一步吧,大家都是受过教育的。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49
原帖由 湄汐 于 2009-6-20 21:42 发表



好和坏,小的说需要每个人内心的判断,大的说需要一个群体的判断,但是既然是好坏,就得有比较,而 ...


我从来没有否定西方教育,谢谢。 同时也承认我们的教育水平不行。
可是我也说了,照搬西方那套教育,需要很多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来合力达到的,可我真的对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不抱太多信心。 而且,我也说了,时机成熟,部分先上。 难道我说错了? 或者你真的认为,我们现在照搬1楼描述的启发式教育的时机成熟了么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20 21:49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44 发表

  教育对我来说没有失败,因为个人的素质不是靠仅仅教育就能修成的。  很遗憾,我素质不高,可你说话不过脑子,你素质高。

对你我不需要过脑子,找抽的人我不需要过脑子就知道该怎么教育他!
作者: 名侦探柯南    时间: 2009-6-20 21:50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49 发表


我从来没有否定西方教育,谢谢。 同时也承认我们的教育水平不行。
可是我也说了,照搬西方那套教育,需要很多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来合力达到的,可我真的对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不抱太多信心。 而且,我也说了,时 ...


没有人说要照搬西方的教育或者民主啥啥的吧。。。

你的说辞只会让人觉得是在掩饰本来存在的问题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51
原帖由 霸王丸 于 2009-6-20 21:49 发表

对你我不需要过脑子,找抽的人我不需要过脑子就知道该怎么教育他!

  狗咬人了,难道人还咬狗??? SORRY,对你,没兴趣。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1:52
原帖由 名侦探柯南 于 2009-6-20 21:50 发表


没有人说要照搬西方的教育或者民主啥啥的吧。。。

你的说辞只会让人觉得是在掩饰本来存在的问题


大哥!!! 求您了,我表达的意思,你没理解~~~~  您就别添乱了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20 21:54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51 发表

  狗咬人了,难道人还咬狗??? SORRY,对你,没兴趣。
很恰当,是你先骂人的。到此为止吧!狗除非是煮熟的,我不会咬的!
作者: 名侦探柯南    时间: 2009-6-20 21:55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52 发表


大哥!!! 求您了,我表达的意思,你没理解~~~~  您就别添乱了


我是从头看到尾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

不过相比国外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的确在某些方面就是一片人为的空白, 这是lz想说的问题。 至于其他的, 过于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全盘西化或者完全抵制啥啥的, 我只是想表达这样的观点。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0 21:59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49 发表


我从来没有否定西方教育,谢谢。 同时也承认我们的教育水平不行。
可是我也说了,照搬西方那套教育,需要很多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来合力达到的,可我真的对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不抱太多信心。 而且,我也说了,时 ...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人家臧否中国教育丝毫得不出要照搬西方的意思。

你从头到尾的炮弹都打歪了。

按你刚才说的使人成熟、明辨是否、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这个并不见得需要多大的财力。

至少我绝对相信,你我都在不清楚要达到刚才所言教育目的所需要通过的教育方法及其成本的时候,你没有可能知道那个高,还是目前中国教育的成本高。

既然刚才提到印度了,给你说个例子吧,泰戈尔曾经用他的诺贝尔奖金(并不是现在的一百一十万)以及每场演讲七百美元的酬劳办了一所专门给穷人的学校,叫圣帝尼克坦。

那个学校教室都没多少,他们上课除了必要的实验课和下雨,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学校也没有考试,有的只是从印度传统文学到西方古典及当代思想到中国或日本文化这样的开放性教育——泰戈尔也从来不相信什么东方西方。

也就是说,他们依赖的也是几本书,还不见得有中国一般的图书馆多。

但是那个学校却出了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三个总理,还有闯荡好莱坞的导演等等无数对世界有贡献的人。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2:00
原帖由 名侦探柯南 于 2009-6-20 21:55 发表


我是从头看到尾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

不过相比国外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的确在某些方面就是一片人为的空白, 这是lz想说的问题。 至于其他的, 过于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全盘西化或者完全抵制啥啥的 ...


那什么可讨论的,咱们立场完全一致。
可我的意思是,1楼给出的例子,其实我也很希望咱们的孩子也能接受那样的教育,注意,我说的是孩子,代表着小学-中学这一块,我认为他们太需要思考了,至于接下来的的教育,我的观点则是完全否决,我认为95%的大学完全是给学生找饭碗,而不是进行创造性的科研和继续教育 不然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创新那么少?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2:08
原帖由 湄汐 于 2009-6-20 21:59 发表




按你刚才说的使人成熟、明辨是否、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这个并不见得需要多大的财力。

...

  你别歪曲我的观点,我的观点一直紧抓着1楼提出的问题来给与回答。我的观点没有给与“使人成熟、明辨是否、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是否做需要多少财力”回答
    相反,如果抛开1楼的问题,直接说教育问题,或者直接说大学以前的教育,拿事看锅下饭了,有多大能力,出多大能力。

   再补充下,我听到看过的理解的1楼说的法国式或者说西方式教育,首先学生不能太多,否则老师无法回答每个学生的问题,效果达不到。如果想复制西方这种启蒙式教育,1个老师带20-30个学生最佳。 但是在中国人口超级大国根本不可能,而且社会,老师和家长在竞争压力下,也不允许孩子多思考(他们就认为孩子发呆),多写作业才是王道。
   而这个问题,就不是区区一个教育问题能解决的了的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找不出更好的教育模式,只能同意现在中国9年义务教育模式适合现在中国。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2:10
补充完毕,欢迎各位继续讨论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2:12
所以我奉劝湄汐,你这个今年刚注册的校园新生,想打我这个02年就注册的校园老痞子的脸,边待着去吧~~~~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0 22:15
奇怪了,1楼只是个转帖而已,你怎么知道人家怎么想的?

后面两段更是想法简单了,通常来讲,你说得对,目前基础教育,一个老师带的学生太多了。

但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会老师少,中国人口多,为什么偏偏老师少?中国现在每万人所需要养的官僚也许是历史最高的时期之一,为什么消耗更少的老师就养不了?呵呵再说就要跨省追捕了。

我看你打字这么勤快,打得也不少,想你也是能够严肃讨论问题的人,大家只是观点不同而已,这个没关系,求同存异,保持各自观点就行了。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0 22:16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2:12 发表
所以我奉劝湄汐,你这个今年刚注册的校园新生,想打我这个02年就注册的校园老痞子的脸,边待着去吧~~~~


幼稚了不是?你不知道有MJ这回事?而且这个跟注册时间长短有关系么?哈哈

我今晚是热无聊了,好了,你自己玩吧,当我废话了。
作者: 名侦探柯南    时间: 2009-6-20 22:22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2:00 发表


那什么可讨论的,咱们立场完全一致。
可我的意思是,1楼给出的例子,其实我也很希望咱们的孩子也能接受那样的教育,注意,我说的是孩子,代表着小学-中学这一块,我认为他们太需要思考了,至于接下来的的教育, ...


你在18楼都承认了中学的历史跟政治课是洗脑了, 那么跟17楼的说法也应该是完全吻合的。

能够激发人文方面思考的不就是历史跟哲学了么。

1楼的主旨也在这里。

没有人说更多了吧。 更多的也不能说了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2:29
说句不该说的话,曾经和一个初中老师谈过恋爱,以为她们是园丁,是改造恶花歪草的牛b园丁! 可是我完全错了~~~~   那孙女脑子里如果还有学生这个词的话,也仅仅是她奖金增效的工具而已
  我承认我说话刻薄,但是不刻薄不足以映射真实,从她身上,透露出来太多和校园不相符的金钱气息~~ 他们教育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的话,以后会如何如何” 我就TM纳闷了,用这样一个的逻辑性错误的观点来误导孩子。 谁TM不想好好学啊,如果真不好好学,是孩子的问题么?即使真辍学了,难道就会如何如何了??
   算了,不说了,愤青了 老师都JB这样,如果没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未来又会是JB什么样呢?
    可谁又能给出一个切之以行的教育模式?哪怕是理念也行. 有人么? 没有就别讨论了,无意。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0 22:33
原帖由 名侦探柯南 于 2009-6-20 22:22 发表




能够激发人文方面思考的不就是历史跟哲学了么。



  补充一下,思考是人类生存的本能,我不否认哲学激发了我思考,但咱们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正是因为这种哲学,让我对其本身产生了更多的怀疑。 或者,即使没有哲学,人都会思考,只是大问题和小问题 周遭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而已。
作者: 挥灰烟灭    时间: 2009-6-20 22:45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2:12 发表
所以我奉劝湄汐,你这个今年刚注册的校园新生,想打我这个02年就注册的校园老痞子的脸,边待着去吧~~~~
这话太有中国特色了
作者: 挥灰烟灭    时间: 2009-6-20 22:46
师生?我喜欢,哈哈哈哈
作者: Caniforever    时间: 2009-6-20 23:18
大家和谐讨论,再上升到人身攻击层面就锁帖了!
作者: Caniforever    时间: 2009-6-20 23:25
还有,把这楼爬完。。。我觉得无论是主贴还是大家的回帖,除去人身攻击的部分,都有各自的观点和可取之处。。。我只是请求燕然你举例子引用别国来进行对比。。。举哪个国家都好。。。求求你别举阿三了。。。
作者: 燕然未勒    时间: 2009-6-20 23:47
遵命
作者: diegolala    时间: 2009-6-21 08:07
楼主的话题我从没有在高考试卷上见到多,新颖,有意思
作者: bazooka    时间: 2009-6-21 16:45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0 21:00 发表
我看多了很多精英的言论,综合归纳起来,西方总是好的,西方的好,我们应该学习。
  可是 精英们总是把问题想的简单,因为他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他们所在的城市 的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这个帖子,没错,上海现在如果不用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而用西方教育模式,这个,没问题。因为上海的经济能力、人力可以保证上海的孩子们理应接受更先进的教育理念。
   但是那种教育理念或许只是适合上海,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未免来的太早。
   因为大多数的城市,没有足够多的优秀的师资力量保证孩子可以得到先进的教育方式。 这些还是城市,农村呢?更可悲。
   
    或许你可以在新天地某个酒吧和众友抨击现在的教育,这一点不过分,但是你不能把同样的观点拿到人民大会堂来说。.


你对精英怎么定义的....

BTW:上海人真垃圾
作者: 我爱长发飘飘    时间: 2009-6-21 20:18
我个人理解的精英啊
  拥有中上层的社会地位:例如教授;市 、国家的委员代表 ;国营企业中高级干部;IT公司职位不低的人等
  财富持有到已经衣食无忧;
  拥有较高的学历(起码是名牌本科)
  当然,如果我在本帖所指的精英还要加上:思想已经西方化,具体体现在物质生活中早就不屑国产,逢人必提XX国的XX货比国产XX强万倍 ;对国内的某些事情某些行为发表言论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例如某精英BB说中国的房价和欧美比起来,TM真不贵,你们买不起房是你们没本事”

当然,我不是精英,但是我也用不着酸葡萄心理,只是认为那些精英的讲话被放到网上,只会让网民对所谓的精英产生了很大的质疑。他们有地位,有金钱,不代表着就可以说些找打的话,典型的羡福嫌贫心理,比台湾人还不如。
作者: 皑皑    时间: 2009-6-21 21:46
原帖由 我爱长发飘飘 于 2009-6-21 20:18 发表
我个人理解的精英啊
  拥有中上层的社会地位:例如教授;市 、国家的委员代表 ;国营企业中高级干部;IT公司职位不低的人等
  财富持有到已经衣食无忧;
  拥有较高的学历(起码是名牌本科)
  当然,如果我在本 ...

哇靠,精英真悲凉啊,形象太差了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09-6-21 22:08
所谓教育的失败,往往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有经济,有政治,有文化的影响
从经济影响,如果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你再怎么追求素质教育也是不可能的,全拼命考高分了,因为他们假设高分数=好大学=好工作.这是现在的大学生跟80年代大学生的不同.再加上教育产业化,一切向钱看,师道不存,也在情理之中.
从政治影响,我国曾有打破传统精英教育模式的努力,大力普及中小学基础教育,但同时也残酷的剥夺了一部分原本应分配给高等教育的资源,所以最后也失败了,即使当时不多的能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后来也不怎么招人待见.
从文化上讲,我国重视教育可谓是极致了,但教出来的知识分子从来都是眼高手低,清谈误国,各种劣根性,也不是一时的问题.

PS,燕然,有篇港人写的探讨中国教育模式的文章,其中有对比中印教育的内容,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链接: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50609/12385375.html

[ 本帖最后由 上兵伐谋 于 2009-6-21 22:12 编辑 ]
作者: true    时间: 2009-6-21 23:25
原帖由 Caniforever 于 2009-6-19 23:08 发表
法国还教孩子们达赖是民猪斗士呢

我们的X还教我们全世界还有四分之三的人在受苦受难;新闻联播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绿坝是为了保护青少年...
作者: 半生    时间: 2009-6-21 23:25
粗略看了一下,那篇文章里提到的中印对比数据,大部分和我所了解的差不多,少数细节不够正确(比如“中印同时在70年代末期开始经济自由化政策”,其实不是这样的,印度真正的经济自由化开始于1991废除许可证制度。也就是说比中国的改革开放晚了十几年。),但作者的许多结论却不敢苟同。

总结一下那篇文章的观点(因为只是粗读了一下,所以也许有理解不准确的地方):毛的教育政策导致了权力阶层的改变,统治权力因大规模基础教育和对精英教育的损毁而下移了,这得以保障改革的进行,同时给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腾飞储备了许多有一定教育基础的人才。

而印度的精英教育导致了大部分民众缺乏基本教育,难以融入现代工业社会,同时导致了印度统治的精英化——作者说半封建绝对是扯淡了,英迪拉甘地跟华盛顿和罗斯福一样,有机会独裁的时候都没选择独裁。

印度种姓制度也跟搞文盲率没必然联系,他们受教育阶层里同样没有主动放弃种姓制度的意思——即使他们中来自低种姓那些人。种姓制度这个太特殊,为什么跟现代社会看起来那么格格不入却可以维系其存在,这个原因无数人研究也没有完全让人信服的结论,一般而言的认为是,种姓制度所包含的经济分工色彩和阶层稳定性,确保了印度在过去一千多年里的相对稳定进步以及在很长时期内的高水平形态。

作者比较的普鲁士、日本包括中国等国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导致其发展,都有一个公共点,那就是基础教育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是有限的,能支撑普鲁士工业起飞,让日本进入现代国家,使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飞速超越印度,但却没法提供更高水平的发展,日本进入发达国家还是靠后来的精英教育(包括很多留学生)。而中国现在的问题,明显就在更高层次上有了许多瓶颈,目前只能停留在世界工厂阶段,更高层次的设计、营销、创造那套都被人家控制。

而印度的精英教育也给他们带来的相应的优势,比如他们目前在IT、生物等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以及诞生了一些世界级公司,他们91年之后也发展得很快,那篇文章里提到的平均寿命、识字率那些都飞速进步,而这两个中国目前进步非常缓慢了已经,像印度喀拉拉邦等发达邦已经和中国一般的省份相差无几。

印度精英教育、民主制度让他们领导阶层(印度官员的海归比例非常之高)拥有很高的决策水准、沟通能力、接轨世界的能力,而这些让印度融入全球化以及为全球所接受的能力太太超过中国——相对于印度,中国很多时候还处在被国际怀疑和敌视的阶段,更不要中国本身也缺乏与世界沟通的能力。加上印度的人口后发优势(中国都快进入老龄化了,今晚还有个做大学老师的朋友跟我说,他们开会说的五年后升入大学的学生人数就要彻底进入拐点),国际上有很多经济学家和学者有这样的看法,印度这个乌龟迟早要超过中国这个兔子。

中国的大众教育和印度的精英教育哪一个更好,众说纷纭,但我知道柏拉图的理想国是精英治国的。

[ 本帖最后由 半生 于 2009-6-21 23:27 编辑 ]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09-6-21 23:40
嚯,回复这许多,果然是你的风格
偏向精英教育,精英政治,且从你论坛的发言看,你应该是个天然的右派~
我观点跟你不同,而且我近来比较忙,具体问题就不做讨论了
感谢你的回复~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09-6-21 23:47
对了,临了再说一句,中国现在就是精英教育,晚安

[ 本帖最后由 上兵伐谋 于 2009-6-21 23:48 编辑 ]
作者: 半生    时间: 2009-6-21 23:54
现在是伪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一要看人数,因为讨论的前提已经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分子太小太小,那就没有讨论价值;而是要看质量,并且是平均质量,否则也没意义。
作者: 皑皑    时间: 2009-6-22 00:09
当精英们天天认为自己是精英时,这个精英教育就失败了
作者: 蓝色高棉    时间: 2009-6-22 00:18
原帖由 乌苏阿亚的游侠 于 2009-6-20 21:34 发表
小弟想问一件事儿,各位大哥给解释解释:

欧美那种选举时期的捐款,等到某人上台时,是要给一定的回报的,比如小布什吧,是要照顾石油集团的利益,要照顾

富豪的利益的,也就是说他利用了自己的权利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回报了

再说我党的干部吧,他们收了黑钱,然后替别人办事了,也是利用了自己的权利给了别人回报!

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从本质(利益)上来看,这两者没什么两样,但还是有一些区别,谈不上解释,聊聊自己的认识哈。


美国的政治捐款,无论来自哪个利益集团,都需要公开透明,选举时的donation都是有严格的制度规则并且记录在案。也就是说,这是社会的显规则。

而有些干部就像你说的,拿的那是黑钱,也就是潜规则。

同样是money talks,有显规则的社会,人人都知道该往哪儿努力,由于努力后的结果是可预期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未来是有希望的。这样的话,社会各个阶层便可以有序流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整个社会始终能保持新鲜向上。最紧要的,经济学角度上看这样的社会交易成本低,效率就高。

而潜规则盛行的社会,恰恰相反。讲个故事,当年埃克森·美孚想在广东参与一个项目,向广东的某知名太子党旗下企业投了五千万,结果这位大爷黑了人家一把,先前答应的什么都没干。美孚人家不干了,狠狠往北京参了一本,把这位爷的老爹都拉下了马。当然,付出的代价是四、五倍于之前的损失。仔细想想,这很ridiculous,前后砸了几亿,什么事都没做成,也就埃克森·美孚玩得起,更多的企业就这样淹没了。即便玩得起,这也给社会传递了一个相当糟糕的信号。并且这其中我没看到任何效率。

这个分别我觉得相当大!
作者: Roamer    时间: 2009-6-22 09:22
我有亲戚现在是西方人,上法学院,西方的优秀学生能力是恐怖的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09-6-22 09:48
原帖由 半生 于 2009-6-21 23:54 发表
现在是伪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一要看人数,因为讨论的前提已经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分子太小太小,那就没有讨论价值;而是要看质量,并且是平均质量,否则也没意义。


精英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是判断精英教育的条件之一

受教育的门槛对于不同群体是不同的,见吉林松原高考保送一事.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即使天资聪颖能力过人(具备你说的精英能力),总是不能共享一样的起跑线.如果受制于就业压力和生计,就没法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教育上,这样其后代与教育隔绝的可能性,也是日甚一日.从这个角度上说,马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确是真理.

而你说的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普及已经不行了,正是大众教育向精英教育转变的结果.你去支教过吗?我去支教的所见,由于教育资源的倾斜,现在农村基础教育既招不到老师,又招不到学生,即使有学习的天分,也都出去打工了.这样不仅是影响教育,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缺乏,如果你不去走一走,你很难想象.

至于所谓素质教育,独立思考能力,都是好听的名词而已.我在澳洲两年,就没见过几个能独立思考的老外.西方教育,只是让你觉得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已,何尝不是另一种洗脑.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看看火炬传递和藏毒问题上西方民众的表现,哪个不是脑残?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在任何社会都是少数.

至于楼上说的,西方自然有牛逼大学生,但精英教育的结果必然是少数,你如果见过清华北大的少数牛逼大学生,就会知道一点也不比老外的差.

[ 本帖最后由 上兵伐谋 于 2009-6-22 09:51 编辑 ]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09-6-22 09:51
原帖由 蓝色高棉 于 2009-6-22 00:18 发表



从本质(利益)上来看,这两者没什么两样,但还是有一些区别,谈不上解释,聊聊自己的认识哈。


美国的政治捐款,无论来自哪个利益集团,都需要公开透明,选举时的donation都是有严格的制度规则并且记录在案 ...



区别只是美国把贿赂合法化.但也并不都在阳光下的.其三权分立和言论自由确实约束了官僚的力量.但是却约束不了资本的力量.我们以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看待美国官僚力量受制就觉得完美.但是美国不是一个官僚主导的国家,而是资本主导的国家.当资本的力量大到一定程度,它也不会顾及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的,连总统都敢杀,这个模糊的群体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作者: 重建的射手    时间: 2009-6-22 10:01
原帖由 Caniforever 于 2009-6-19 23:08 发表
法国还教孩子们达赖是民猪斗士呢


1959年西藏解放纪念日,去查查发生了什么。
作者: 半生    时间: 2009-6-22 10:30
[quote]原帖由 上兵伐谋 于 2009-6-22 09:48 发表


精英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是判断精英教育的条件之一

受教育的quote]

公平也是个很相对的概念,如果一部分家庭能够承担孩子上大学的开支,另一部分家庭却因为无法承担而不得不令孩子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叫不公平吗?很难说是。你说那个吉林的事情我不太清楚。

从大概八九年前大学大幅提高学费开始,中国教育确实有向精英教育转变的趋势,但同时要注意的是,这几年大众教育(包括义务教育)也在逐渐改善,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九年教育全免。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你说的那种农村基础教育的情况,很多孩子没法上学的,我相信有,还不是少数,但我可以这么说,更多数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更多数即使在可以选择上学的时候,很多孩子主动放弃了学业——在学校无聊度日和去出社会提前享受自由并且获取回报的时候,很多孩子选择了后者,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孩子的那种想法,而家庭往往也没有成为阻挠他们做出后一种选择的栅栏,甚至甚至鼓励其那么做。刚才回忆了一下,我有七个表弟表妹堂弟堂妹没有上大学,他们大多只上了初中,有的高中拿了一张毕业证甚至辍学,但他们的家庭我很清楚,供养他们上大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们没能上大学的原因还是因为学业差,但这个也很难说他是他们自身造成的。既然支教通常是去困难和严峻的地方,但你去的那种地方,不是最普遍性情况。

独立思考能力的确永远是少数,素质教育也是国内制造的概念而已,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复杂了,说起来就没边了。另外,藏毒那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即使国人内部,也有不同看法,只是因为各种原因看法被统一了而已。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09-6-22 11:32
你太理智了,往往不能感同身受。你说的现象,是合法,而且合理,但绝不是公平。当然概念是相对的,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是因为家庭负担而受不了教育,我肯定觉得不公平。就像资本家觉得剥削公平,工人就觉得不公平,这完全取决于立场。我想大多数贫困家庭也应该觉得不公平。真要是公平,那社会也早就和谐了。况且,教育产品不是一般商品,不像衣服鞋帽电子设备,买不起就买不起了。受教育的权利的保证是社会的责任,教育也是阶层流动的阶梯。所谓先有教育民主,才有政治民主,否则都成了大家抨击的容易被洗脑的脑残,这样的民主,有何意义?当然我们这里谈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确是少数人享用的,而且社会的需求永远不会很大。

吉林松原一事,是经曝光90%以上的保送生出身高干家庭,也就是说,阶级,和维持阶级的惯性,已然存在。再加上近年来出现的自主招生,普通人家的孩子在接受高等教育上面,已经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了。久而久之,差距会越来越大。

你说的你亲戚的现象,正是我之前提到的,教育也受经济层面的影响。就是指算经济账,工作能有钱,而读书毕业了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所以不读书。就像农民发现打工比种地挣钱,就全打工去了,没人种地了。而在这个时候,免了学费,也不能解决教育问题,照样没人上学,因为解决不了经济问题。这不单单是教育的问题,就需要社会学的介入了。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09-6-22 11:35
另外,藏毒问题,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关键看你站在什么立场。这里面,有的人站在宗教立场,有些人的争论在人权vs主权,有些人站在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的角度。一句话,关键看立场。
作者: bazooka    时间: 2009-6-22 11:39
原帖由 重建的射手 于 2009-6-22 10:01 发表


1959年西藏解放纪念日,去查查发生了什么。

藏族人和汉族人在人种,社会,宗教,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上的区别远远大于日本人和汉族人的区别
其实这事儿和说英语的,说西班牙语的杀印第安人抢资源抢地盘一样,天朝的方式还稍微文明些,最后都一样,强者为王
对不起,跑题了
作者: 霸王丸    时间: 2009-6-22 11:55
汉藏差异也许只有地形气候差异这么多,其实俄罗斯人和雅库特人得差别更大,我支持西伯利亚独立!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2 12:03
我第一句话说的那个就是高等教育吧,跟你的意思差不多。你说吉林那个例子的确太龌龊了,这真的是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正平在东北搞过一个调研,说很多国企下岗家庭,生活捉襟见肘,但由于地方观念影响,他们通常又羞于像南方省份大部人那样自己出去创业谋生或寻找出路,于是很多以一种吃老本和少量政府补助维系的生活,而整个家庭的希望都压在子女通过上大学以及随之而来的收入改变上。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确充当了很重要的阶层流通作用,而孙的那篇文章标题触目惊心——“阶层锁死”。

个人觉得之所以教育问题会变得这么严峻,承担起了阶层流动的作用,这和传统文化、计划生育政策等很多因素有关。但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正常,而且也不合理,教育无法承担这种重任,也不该承担这样的重任。阶层流动在正常国家有很多种方式,教育(国内的语境下,还容易窄化为子女的教育)只是其中一种,为人父母者本身(相对于东北那个例子)也应该是晋升通道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权力与民主得到更为合理和公平的分配,不同阶层都有表达和争取自身利益的能力和机制。那么阶层流动的渴求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畸形。

印度种姓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阶层现象,且具有最缓慢的流动性,但是同时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相对好的给不同阶层提供了话语空间和权力。这也是为什么那么不合理的制度,却让十亿人安之若素的原因。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2 12:07
关于藏人问题,我看到过一句话,历史上除了我政府,没有任何中原政权曾把自己的国旗插在西藏的土地上。

ps:我个人的历史知识,没法分辨这句话的真伪。以上只是引用,跟本人立场无关。
作者: bazooka    时间: 2009-6-22 12:23
原帖由 湄汐 于 2009-6-22 12:07 发表
关于藏人问题,我看到过一句话,历史上除了我政府,没有任何中原政权曾把自己的国旗插在西藏的土地上。

ps:我个人的历史知识,没法分辨这句话的真伪。以上只是引用,跟本人立场无关。


插就插了,P大个事儿 。我也支持抢藏人的地盘,杀不杀无所谓,地盘一定要占下来,反正我是汉人。

近期最重要的是石首战役,武警搞不定,野战军已经出动了
作者: 名侦探柯南    时间: 2009-6-22 12:34
原帖由 湄汐 于 2009-6-22 12:03 发表
我第一句话说的那个就是高等教育吧,跟你的意思差不多。你说吉林那个例子的确太龌龊了,这真的是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正平在东北搞过一个调研,说很多国企下岗家庭,生活捉襟见肘,但由于地 ...


真的别把印度扯出来了, 印度那算什么民主啊, 最多就是一精英政治。 本来精英政治就是为共和和最大化民主的前奏, 可惜他们到了这一层次就没有前进了, 我看有倒退的趋势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2 12:35
原帖由 名侦探柯南 于 2009-6-22 12:34 发表


真的别把印度扯出来了, 印度那算什么民主啊, 最多就是一精英政治。 本来精英政治就是为共和和最大化民主的前奏, 可惜他们到了这一层次就没有前进了, 我看有倒退的趋势


不管你承认与否,世界主流承认就行了。
作者: 湄汐    时间: 2009-6-22 12:36
原帖由 bazooka 于 2009-6-22 12:23 发表


插就插了,P大个事儿 。我也支持抢藏人的地盘,杀不杀无所谓,地盘一定要占下来,反正我是汉人。

近期最重要的是石首战役,武警搞不定,野战军已经出动了



作者: ticktot    时间: 2009-6-22 12:37
日哦,风暴讨论起政治来了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09-6-22 12:45
我在这边交了几个印度朋友,我这人交朋友不看个人卫生和气味,也不将个人修养放在首位,只看人品。他们的人品都还是不错的,因此谈得来。能出国的印度人在国内也应是上层家庭的了,但有意思的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崇洋和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不屑,跟很多中国精英真是如出一辙。这有什么办法呢,文化再牛逼,西方国家强大,西方文化就是流行文化,就会对年轻人产生大影响。

你崇拜印度的文化,似乎对他们的哲学和思辨情有独钟?其实老外如果接触中国文化,同样赞叹博大精深。问题是这样伟大的文化,自古都表现在少数人身上,即使民国大批国学大师,当时80%的中国人不还是文盲。印度也是一样,我接触的印度人没几个思想深邃的,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享受堕落。

印度人对自己文化不屑,你很崇拜,只是因他们看得更近更清楚。
中国人对自己文化不屑,洋人却很崇拜,只是因我们离得太近,对文化中的劣根性和坏的方面体会更深而已。

我们大学一个华人教授,是江西最穷最穷的村子里出来的,即使如此,他说他亲临印度,仍然对印度的落后感到极度的震惊。而且民众的麻木不可想象,就如同在黑砖窑里习惯了的童工,很难想象外面也有人间。习惯成自然,也许是真理。矛盾产生于对比,干同样的活,你挣的是我的100倍,自然矛盾加剧。但是也有前提,就是我接受过教育能看出来你挣的是我的100倍,才会有忿忿的情绪。如果字都不识,数不会算,天天醉心于宗教,多数是麻木的。而且印度大多数穷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差别不大,习惯了就自然了。这也许是印度社会和谐的原因吧,可能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如此稳定的原因,而普及了全民基础教育,使人们有了些许思考能力,也会造成代价。这也是愚民与开化民智的矛盾。

我说的不一定对,但经过我对印度人的交往和了解,也许是解释这个现象的另一角度。

[ 本帖最后由 上兵伐谋 于 2009-6-22 12:48 编辑 ]
作者: 上兵伐谋    时间: 2009-6-22 12:50
原帖由 湄汐 于 2009-6-22 12:35 发表


不管你承认与否,世界主流承认就行了。


新两个凡是
凡是世界主流承认,那就是民主
凡是世界主流不承认,民主也没用
有点断章取义,呵呵,开个玩笑
作者: 半生    时间: 2009-6-22 12:56
我对印度文化没有所谓的崇拜,因为中国和印度很像,所以了解了一些而已。两个国家各有优点,我只是说了他们的优点部分而已。

这跟旅行差不多,如果你住在城市,你会向往乡村的风景,如果你住在乡村,又渴望去大都会走走。这些事情没那么严肃,也没那么重要。而且已经偏题了。
作者: ticktot    时间: 2009-6-22 12:57
建议还是讨论下,在中国的现状下,自己子女如何教育的问题吧.
作者: 半生    时间: 2009-6-22 12:58
原帖由 上兵伐谋 于 2009-6-22 12:50 发表


新两个凡是
凡是世界主流承认,那就是民主
凡是世界主流不承认,民主也没用
有点断章取义,呵呵,开个玩笑


你这几句话很正确,事实怎样有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看起来是怎样。

有的女人卸妆之后没法看,但是偏偏人都是先看到她美丽的样子,她会因此受益,所以女人才要去化妆。
作者: 蓝色高棉    时间: 2009-6-22 13:03
呵呵,看得出来上兵对印度的分析不仅来源于阅读,还有思考。

这么多人关注中国和印度这两片古老的大地,看起来这个世纪真的很可能是中国和印度的世纪~




欢迎光临 阿根廷风暴 (http://112.124.10.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